第 76 节
作者:一意孤行      更新:2023-08-17 14:12      字数:4923
  “皇上果然是洞察秋毫,这个东西就是能将江水送到山顶的水车。”
  文洋说着,让一旁的小太监帮忙拿着画卷,然后,又拿出另外的一张画卷,展开。这张画卷上画的便是一个用竹子作成的水车细图。
  文洋指着图上的水车道,“我们在江边修建这样一个车水,让水车上的竹筒承受江水的冲力,获得能量使这个挂满竹筒的筒车旋转起来。
  当筒车转动到一定角度的时候,原先沁在水里已经灌满了水的竹筒将离开水面被提升,但是这里要注意一定要将筒车上的竹筒倾斜着固定,而且筒口要朝着筒车前进的方向固定。
  这样一来,由于竹筒的筒口比筒低要高,竹筒里会存一些水,当竹筒越过筒车顶部的时候,筒口的位置就会比筒底低,竹筒里的的水就会倾倒而出。
  这时候,我们在这个位置建立一个水槽,这样一来,江水就被带到了十几米高的水槽中。若水槽的另外一头连接上第二个这样的水车,第二个水车又借用如此原理,又可将水运送到更高的位置,如此反复,直到将水运送至山顶的蓄水池中便可。”
  或许文洋说的这些太过逆天,以至于文洋说完,大殿里又是一阵寂静,安静的连众人的呼吸似乎都能听到。
  然而就在这样的静逸之中,原本因为一直保持中立而选择了沉默的工部侍郎——沈青宏,此时,却一脸狂热的看向了文洋手中的水车图,震惊的呢喃着,“妙啊,妙啊,此乃绝妙,如此一来江水亦可借力攀越了。”
  沈青宏已经完全深陷在文洋逆天想法中,双眼闪着鬼畜的光芒,起身来到文洋身边,拱手道,“文先生,能不能做出这样一个水车的模型来呢?”
  殿上的云皇也是沉思片刻,觉得文洋所说的太过玄乎,毕竟,世人总所周知的,便是水往低处流,而此时,文洋却要让水往高处去,这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他也想要看看,这水是如何逆天而上。
  当下也赞同了沈青宏的提议,“孤也想看看,这水是如何能逆天而上的,文洋你做出这样一个模型需要多久时间?”
  云皇都已经提出来了,文洋自然不会推辞,而且他也只是知道了这水车的理论,具体如何实施,他也想要实验一次,略微沉思过后,文洋面向云皇,拱手道,“若只是做一个巴掌大小的水车,应该一个时辰足以。”
  云皇一听,立马下旨,“如此,你就做个巴掌大小的水车便是。”
  “皇上,草民还需要几支拇指粗细三尺长的竹筒,棉线和一把破竹的小刀。”
  “准了。”云皇当下大手一扬,便让一旁的李公公前去准备。
  拇指粗细的竹筒,御花园里就有现成的,棉线和小刀也是现成的,所以没一会儿,李公公就带着这些东西回到了御乾殿。
  文洋接过了李公公准备的东西,就着大殿一旁的矮桌,便开始制作起来。
  因为,殿前带兵器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当李公公送来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同前来的还有两位大内侍卫,两人一左一右的站在文洋身边,如果文洋有半点不恭行为,必定立马就会命丧当场。
  然而,文洋除了摆弄着手中的竹筒便没其他多余的行动,而黎花枝也上前给文洋帮忙,毕竟这水车文洋只知道个理论,黎花枝却是真真实实见识过的,势必是要上去帮忙的。
  而殿内的其他人亦是目不转睛的看着文洋的一举一动,尤其的沈青宏,根本就在椅子上坐不住了,干脆也上前,给文洋大大下手,或是帮忙削竹棍子,或是按照文洋说的将一根最细的竹筒削成十多个等长的小竹筒。
  所谓人多力量大,原本文洋预计是一个时辰完成的水车模型,因为有黎花枝和沈青宏的帮忙,仅仅只花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做好。
  为了模拟江河流淌的模样,云皇让李公公搬了一个大大的陶瓷盆子,在盆子口砸出了一个缺口,与另外一边往盆里注水,让水流通过缺口流出,以此模拟流动的江河。
  而文洋做的小水车就放在缺口附近,在与小水车差不多高度的地方也同样放置着半只挖空了竹节的竹筒,当作水槽,水槽的另外一边则是安置的一方砚台,假装山顶的蓄水池。
  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殿中的人都望向了殿中那张放着水车的桌子。待云皇一声令下,李公公便让一旁的小宫女,拿着水瓢往陶瓷盆子里缓缓注水。
  因为水流的带动,那架刚刚做成的小水车,就这样奇迹般的,在众人的眼中,将陶瓷盆子里的清水,一点一点的注入了水槽,最后流到了置于水槽末端的砚台里。
  云皇看这砚台里一点一点增多的清水,难以置信的从龙案后走出,三两步来到了大殿中央的桌旁,一把夺过小宫女手上的水瓢,亲自动手往陶瓷盆子中注水,当水车在他眼前再次转动后,砚台的水又开始慢慢增加,云皇也彻底的相信了眼前的一切。
  而后,却是一脸欣喜的朝着身后的李公公喊了一声,“小李子,把西北一带的山河图给孤拿来。”
  李公公应了一声,便急急去了御乾殿不愿的藏书阁。
  就在李公公出去这会儿,一旁沉默许久的云浩天,双眸晦暗不明的瞄着桌上的水车模型,半晌后眼中突然一道冷光闪过,他上前一步,朝着云皇弯身拱手,双眸平静无波的说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这位文先生。”
  云谦墨闻言,从水车模型上收回目光,看着一脸平静的云浩天,心中一揪,难道这法子有何不妥。
  云浩天似感受到云谦墨的视线,脸上扬起一个阴恻恻的笑容,“文先生,这水车本身巨大笨重,想要推动如此笨重的水车,想必所需的力道恐怕不低吧!如此,水车想要正常转动,就必须得架在水流湍急之处,唯有如此才有如此巨大的力道,文先生,我说的对吧!”
  “四王爷说的不错。”回答云浩天的不是文洋,而是一旁的沈青宏。
  沈青宏身为工部侍郎,对这些奇巧之物甚有研究,就在刚刚做实验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当云浩天提出的时候,他才会有如此肯定的回答。
  云浩天没有看向沈青宏,而是看着一旁的云谦墨冷冷的扯了一下嘴角,笑道,“文先生,你说这么大的水车,再加上水车上的注满水的竹筒,水车的重量势必再度增加,而文先生所说的架车水的这段江道,却是江流的下流,水面平缓,这样一来水车根本无法正常转动,这水又如何能送上山顶。”
  云谦墨简简短短的几句话,犹如一个重磅炸弹一般,把大殿上晕本一脸激动的人,炸得晕头转向,就连云皇也从最初的欣喜中冷了下来。而云谦墨,陈凌云和龚丞相几人的心,更是瞬间升起一阵凉意。
  云浩天说的没错,若是江水的力道不足以推动水车,那么这些车水就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摆设,而之前那一片震撼人心的良田,势必也不会存在。
  然而,就在云浩天一脸得意的看着云谦墨一众的时候,一旁的黎花枝却出其不意的开了口,“四王爷,关于这个问题,民妇却有一个法子。”
  “哦?”云浩天眉眼一挑,好整以暇的看向黎花枝,道,“文黎氏,本王倒要看看,你区区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法子?”
  随着黎花枝清冷的声音响起,大殿上众人的视线瞬间聚集在她的身上,而云谦墨和陈凌云,却是心中一松。
  别人可能对黎花枝不了解,可他们却是清楚的知道,这黎花枝总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或许她真有解决之法也不一定。
  云谦墨正想着,黎花枝已经上前,她没有理会一脸挑衅的云浩天,只对着云皇略施一礼,从容道。
  “皇上,民妇与相公家乡在江南一带的水乡,而民妇所在的苏城一带,就是水面宽广,水流平静的水域,可只要朝着船只前进的反方向划动船桨,以水流中的阻力来增加船只的推动,船只一样可以快速行走。
  所以,若是在水车的筒车上加上一些木板,也以增加水车所受的阻力,来增加动力,如此一来即使是在大江的下游,水流并不湍急也一样可以让水车正常转动了。”
  虽然,大殿上的人对黎花枝所说的阻力和动力有些一知半解,可是在场的人,那都是云国精英中的精英,自然已经理解了黎花枝话中的意思,而沈青宏此时,更是双眼闪着精光,一脸的恍然大悟,道,“妙,妙,绝妙,没想到文夫人竟然也是如此聪慧之人。”
  云皇也点了点头,也是十分赞同沈青宏说的话,他一脸深邃的看着殿堂上宠辱不惊的黎花枝,眼中难得的闪过一丝赞赏,没想到这黎花枝竟是如此聪慧的女子,也难怪她会想出两季水稻,那么新奇的种植之法。
  想到黎花枝的两季水稻,云皇脑海突然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或许让江南一带的各个州府,都派出一些人来,由黎花枝专门指导这两季水稻的种植之法,待这些人学成回去,在进行广泛的推广,其实也未尝不可。
  正想着,先前去了藏书阁的李公公,已经拿着一卷西北一带的山河图,回到了大殿,云皇扬了扬手,一旁的几个小太监急忙上前,接过李公公手上的画卷,将山河图展开。
  片刻之后,云皇指着画卷上大奖两旁,山峦迭起的地方,对一旁的沈青宏吩咐道,“沈青宏,穿孤旨意,先将这几座大山改为梯田,孤要在这几座大山旁,都架上水车,孤如今有这能逆水而上的宝贝,西北大旱还有何惧!置于挖渠一事,就交由你们工部处理,你们商量好后,给孤拟一道折子,待梯田建成之后,就开始挖渠引水。”
  然而,就在云皇与御乾殿一众商议这开渠引水一事的时候,凤澡宫里的皇后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第82章
  午膳过后,凤澡宫里。
  皇后让随侍的宫人,将园子里新进的两盆扶桑花搬进了殿里。这两盆扶桑,一盆名为粉牡丹,一盆名为粉西施,乃是海南那边的州府进贡的新品种,不同于那些种植在庭院的小旋粉,迷你白和花上花,这两种是适于盆栽的。
  那艳红色的花朵很得皇后的喜爱,所以这两盆扶桑,都是皇后亲自在打理。
  此时,皇后就正拿着修建枝叶的小剪子,为那盆子粉西施修剪着多余的枝桠,而刚才从御乾殿回来的兰嬷嬷,正站在一旁跟皇后汇报着刚刚从御乾殿得到的消息。
  “娘娘,奴婢刚刚得到消息,皇上在御乾殿接见了文家人,据说是在商讨西北大旱一事。”
  “文家人?就是那个被赶出了文家,而后却酿出了贡酒的庶子。”皇后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到兰嬷嬷轻轻点了点头,她却更是一脸的疑惑。“一个酿酒的而已,皇上怎么会和他一起商讨西北一事?”
  一旁的兰嬷嬷闻言,赶紧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都说了出来,“娘娘您有所不知,据说昨日,太子爷给皇上送去了一个引水入田的折子,而想出这策略的人,正是这个酿出贡酒的文洋。今日早朝,皇上人群臣拿出具体的策略,结果没人能想得出,这究竟该如何引水,皇上为此事多番动怒之下,最后还是这个文洋拿出了具体的应对之策。”
  “看来皇上现在是打算要兴建水利了。”皇后目光幽远的看着面前的粉西施,轻声呢喃着。
  片刻之后,皇后的脸上神色一缓,看向一旁的兰嬷嬷,笑问道,“嬷嬷,你说本宫手中的这盆扶桑花修得可好?”
  兰嬷嬷不明白皇后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她看向皇后面前开的正艳的扶桑花,花瓣叠起,在绿色花叶的承托之下,宛若丛中翩飞的蝴蝶,霎是好看,于是如实回禀道,“以娘娘的手艺,自然是美的。”
  “如此,嬷嬷你就传本宫的懿旨,去邀请后宫里各宫的主子都过来凤澡宫赏花。”
  皇后没有理会兰嬷嬷眼中的不解,从新拿起手中的小剪子,修剪起另外一盆粉牡丹,笑道,“俗话说的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既然本宫有缘得此娇艳的花朵,自然是要让各宫的姐妹们都来看看了。”
  虽然,兰嬷嬷不知道皇后为何要请那些个人过来看花,可她毕竟是皇后的奶娘,打从在辅国公府上,就随侍皇后多年。当她看到皇后如此表情,便知道,皇后心理已经有了主意。
  当下也不再耽搁,立马吩咐了外面的小宫女们前去传话,而她自己则去了凤澡宫里的小厨房,吩咐厨房里准备好茶点。
  皇后在后宫中早就积威甚久,这么些年来,后宫中的女人能活到至今的不是仰仗着皇后的人,就是懂得识时务的人,所以当凤澡宫里的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