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节
作者:一意孤行      更新:2023-08-17 14:12      字数:4899
  “小公公,您先请!”
  文洋微微侧身,请他先行,毕竟是宣读圣旨的人,代表的就是皇上,自然是要以他为主的。
  黎花枝也是一样,接过文洋怀里的小星宇后,对小公公略微颔首,“公公请先行!”
  对于文洋一行人的识礼,小公公分外满意,也不再推辞,微微一笑率先迈步而行。等小公公先走一步后,文洋和黎花枝这才紧随着进了驿站。
  驿站里,已经有先行的通讯侍卫提早通知了他们一行人的到来,所以驿站里已经安排好了房间,小星宇还小,自然是与黎花枝和文洋住在一间,小洋则跟齐忠睡一间房,晚玉则独自睡在黎花枝他们隔壁。
  一路劳顿,大家回到自己的房间先行洗漱了一番,等到下楼的时候,饭桌上已经准备好了晚餐。由于大家实在太累,晚餐都吃得很简单,三两下吃完后,便各自回房,早早入睡了。
  第69章
  第二天一早,黎花枝就醒了,因为昨天做了那个奇怪的梦后,她都不敢如往常一样赖在床上不起,深怕再出现昨日在马车上的梦境,不过说也奇怪,昨夜,没有了“嘚嘚”的马蹄声,她竟然一夜无梦,睡得极好。
  黎花枝想了想,或者她会竟如那样一个似真似幻的梦境,应该是因为一路上听着马蹄声入睡的缘故,她很早以前就听过,有时候一些反复如一的声响也会让人进入催眠的状态,昨日车上,她应该就是太过虚弱疲倦,便被马蹄声给催眠了而不自知,那梦境中的东西,应该就是自己潜意识里的担心和恐慌。
  黎花枝又胡思乱想了一会而,便再也睡不着了,索性就起来穿衣洗漱。而她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文洋就已经起来了。
  所以当她刚一起身,文洋就递来洗好的帕子,黎花枝简单的洗漱后,便坐在梳妆台前,一边抱着小星宇解开衣襟喂奶,一边任由文洋为她挽起一个简单的发髻。
  梳理好头发,黎花枝又给吃饱喝足的小星宇换上了干净的尿布,等两人整理完毕后,房间门也响了起来。
  一阵敲门声后,齐忠的声音适时响了起来,“黎姐,姐夫,小公公他们已经在大堂等候了,你们赶紧下来吃点东西吧。”
  “好,你先下去吧,我们马上就来。”黎花枝应了一声,赶紧收拾好随身物品。
  待他们出现在驿站大厅的时候,齐忠和晚玉已经先和同行的侍卫们吃过早餐了,而小公公正在大堂的方桌旁等候他们。
  他的身旁,小洋一脸严肃的端坐着,看到黎花枝和文洋下来,立马露出一脸喜色,起身迎了过去,“爹爹,娘亲,你们来了,小公公都等了你们好一会儿了。”
  文洋摸了摸小洋的头,然后牵着他的小手朝方桌走去,而后向小公公行了礼,歉意的开口,“小公公,是在下失礼,让你久等了。”
  小公公倒不生气,笑着起身,虚扶了一把,阻了文洋的行礼,然后指了指他周围的位置,客气的招呼他们坐下,“文老爷不用客气,我也是刚起不久,时候也不早了,一会儿还得赶路,我们还是先行用餐。”
  文洋应了声“好”带头坐下,齐忠也适时上前,将黎花枝怀里的小星宇接过去,黎花枝想到自己坐马车会晕车,便不敢多吃,坐下后,只喝了一点牛奶,吃了两块糕点便停下了筷子。
  没一会儿,小公公也停下了筷子,因为文洋和小洋还在用餐,小公公也不便离开。趁着这空档,黎花枝便向小公公打听起皇上传召的原因。
  他掏出手绢,细细的搽了搽嘴角,便开了口。也不知道是因为那五百两银票起了大作用,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小公公是相当的上道,对黎花枝可谓知无不言,言语间还带着那么点恭敬。
  “其实说来也没什么事,主要是因为今年的雨水不多,江南以北一些地方出现了旱情,皇上为此忧心不已,恰巧这时,户部侍郎——陈大人,在御书房求见了皇上,说起过年回杏花村时,看到了夫人您带人种植的两……两季水稻,皇上他对此十分的感兴趣,这才想召见夫人,至于文老爷,那是我们太子去年中秋的时候,给皇上送了一坛子葡萄酒,皇上觉得不错,一时兴起,想着既然传召了夫人,皇上对文老爷的酿酒之术也颇感兴趣,索性就连文老爷也一同传召了。”
  小公公知道文家人突然被传召入京,或多或少心里都有些担心,说完后,难得好心的提点了一句,“文夫人大可放心,皇上对两位印象颇好,尤其是对文老爷,皇上当初得知道文老爷是,有着医圣之称的文毅炙的后人,早就想要召见的。”
  小公公的提点,黎花枝自然相信,因为他实在没有骗自己的必要,当下心里也有了个底,心情莫名的就舒缓了许多,再不至于像昨天一样没着没落的。
  这心情舒缓了,似乎胃口也好了不少,黎花枝一高兴就忘记了自己晕车那回事,又吃了几个水晶饺子,一行人这才动身上了路。
  因为昨夜一夜的暴雨,官道上一片泥泞,道路比较湿滑,再加上又动身得早,不赶时间,马车走得极慢,这倒是让黎花枝松了口气,至少不再似昨日那般飞奔,胃似乎也渐渐接受了这样的轻微颠簸,没有因为晕车而再翻涌。
  黎花枝调侃的笑着,这是不是就叫做人逢喜事精神爽?
  黎花枝心情颇好,一路上看着车窗外,原本因为两个月没有降雨,已经开始干戈的田坎上,已经开始发黄的草根,经过昨夜的雨水滋润,又从新冒出了新绿,这让一望无际的黄土又从新活过来,虽不是绿意盎然,却也是处处生机,偶尔一阵夏风吹过,还能听到田间的三两声蛙叫。
  昨夜的雨,到真是一场及时雨呢!
  因为不赶时间,所以一行人的脚程很慢,马车里的空间不是很大,齐忠也不愿意憋屈的窝在马车上,离开驿站的时候,在驿站借了马,一路上骑着马跟在队伍中间,因为他以前当过兵,跟这些侍卫们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就这么一会儿,已经和随行的侍卫们打成了一片。
  黎花枝精神好了,小洋也乐和起来,一路上也是不停调皮捣蛋,不是欺负一下小星宇,就是拉着黎花枝要听她讲故事,要不就是找晚玉陪他翻绳结,玩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带劲,便趴在马车窗上,咋咋呼呼的喊着齐忠,嚷嚷着也想试试骑马。
  因为是在赶路,而且管道因为昨夜的暴雨,比平日难走许多,齐忠自然不可能让小洋骑马,黎花枝也怕小洋这么吵吵着,再惹得前面马车上的小公公不高兴,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赶紧招呼了小洋下来,文洋更是从马车中的小几夹层里,拿出一副棋子。
  “小洋,过来,陪爹爹下一盘棋。”
  文洋一出马,小洋果然安静了下来,坐在小几旁边似模似样的拿起棋碗中的白子,黎花枝看他们两父子下了一会棋,实在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她对棋的概念那就停留在象棋和跳棋这两种,可偏偏这两种云国都没有。有时候,黎花枝都在琢磨着,是不是也把现代的什么跳棋、象棋或者麻将、扑克什么的,给做一份搬到云国来。
  黎花枝放弃了继续看他们下棋的念头,转过一边,看着晚玉拿出一个绣棚出来,再过几个月,晚玉就要及笄,想必那手中的刺绣是为及笄时的,与齐忠的婚礼准备的吧。黎花枝看着一脸含羞带笑的晚玉,不着痕迹的笑了笑,转头看向了窗外。
  一路上,黎花枝从最初的晕车,浑身酸痛,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就这样走走停停了十多天,总算来到了京城。
  马车渐缓,因为快要进入京城,一般百姓是不允许在京城的街道上骑马穿过的,所以齐忠也早在入京的前一个驿站将马儿交换给了驿站,此时,齐忠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熟悉的精致,脸色晦暗不明,好半晌才唏嘘的呢喃了一句,“没想到,我还会再次回到这里。”
  黎花枝一听便知道京城已经到了,马车在城门外停了下来,侍卫正和城门口的卫兵交涉,她撩开了窗帘,远远的就瞧见那高高的青砖夯土望不到边的城墙,还有那三层青瓦石柱的城门守楼,厚重打起的感觉扑面而来。
  果然,不愧是京城皇都!光是这城楼城墙就如此巍峨,足以看出这皇都的庞大和繁华,当城门上那两个气势滂沱的“京城”二字跳入眼眸时,黎花枝忍不住暗叹着,终于到了,她的屁股再不用受罪了!
  随行的侍卫再次回到队伍的时候,马车开始缓缓进入京城,进了城门,黎花枝舒了口气,看着出现在自己眼前笔直而整洁的大道,看着周围鳞次栉比的房屋楼舍,听着属于繁华和市井的声音,不觉的双眼一亮,左看右看。
  “娘亲,这里好热闹啊!”
  六岁的小洋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苏城,虽然在娘亲讲的故事里听过好多的地方,听小舅舅和大舅舅讲过关外,讲过云国十城,还听跑货的老周说过楼南和海岸,但是他却从没有真正的见过大城市。如今一出行就是来到京城,皇都城里天子脚下,又看到这么宽阔整齐的青石街道,看到这么多沿街排列的商铺楼阁,乌黑的眼珠子不停是转动,势要将这热闹的繁华尽收眼底。
  文洋倒是不惊讶,他早年跟着文老爷也曾走南闯北过,繁华似锦的地方他见得多了,齐忠也是,他已经从刚才的唏嘘中走出,只是看见小洋张大了嘴巴恨不得投身市井的模样,一把将他拉进来,冷着脸让他要淡定,“别看了,我们可是要在这呆好长一段时间的,到时候有的你看,瞧你现在那眼珠子,转的像要掉下来似的!”
  小洋被齐忠拉下来后,瘪了瘪嘴巴,指着一旁也是一亮新奇四处张望的黎花枝和晚玉,很是不满,心道:我娘和晚姨不也是这样吗。
  齐忠脸色一僵,看到晚玉比小洋更为夸张的神色,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竟想捂着脸不忍再看,倒是文洋,坐在车内,只是温柔的看着黎花枝,嘴角带着浅笑。
  “晚玉,别东张西望的,进了京城,这马车代表的就是皇家的威严,你这样子,是要被人笑话的。”
  齐忠本来也想说黎花枝的,不过他没那个胆,所以只能说晚玉,借此侧面的提醒黎花枝。因为就在刚才,他都已经看到街道两旁,很多的路人抿嘴嘲笑的眼神,虽然并不是看他,却让他觉得不舒服。
  黎姐是谁?那就是他崇拜的偶像,是学习的榜样,绝对不能被人用嘲笑讽刺的眼神看着。更何况,他跟着黎花枝这么长的时间,知道黎姐和姐夫都是见多识广的人,她不应该会是如此表情啊!
  晚玉被齐忠一说,自然不好意思在明目张胆的趴在车窗上,到是黎花枝毫不在意的笑了笑,“既然,这马车让我们此刻是身份,变得如此不凡,那我们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齐忠啊,你别和小宇一个样,把面子这种不值钱的动西看得太重,这可是要吃亏的。”
  黎花枝说完,继续看着京城里的风俗人情,黎花枝一早就知道云国对女子的约束不像天朝古代的时候那么严苛,虽然街上女子不多,却也不是寥寥无几,不过放眼望去,女子都是小脚这一点,倒是和天朝古代的时候差不多。
  看着女子们垫着那传说中的三寸金莲,慢吞吞的走在路上,走上几步后还得时不时的休息一下,一股寒气就从黎花枝的心底蔓延至头顶。
  还好杏花村的人崇尚自然,似乎缠脚的不多,不然光是想想她都觉得难受,就是不知道在这几乎处处女子是小脚的京城里,她这双大脚会是个什么光景。
  黎花枝摇了摇头,心道自己没事儿想这些做什么,轻轻的放下撩起的窗帘,正襟危坐的靠着马车壁假寐,其实齐忠说的也没错,先前进城的时候人少,这会儿,人已经多了起来,他们这支有几十个侍卫随行的队伍,也确实太扎人眼。
  被人笑话一下到是没什么,只是怕行差踏错,让人揪住了不放就不好了,毕竟是在天子脚下,什么事都讲个规矩。
  黎花枝放下了帘子,晚玉也收回了视线,心里合计着已经进了京城,估计也快下车了,于是,将这些天放在小几上的东西,细细的收拾起来。文洋依旧温和的在一旁坐着,小星宇在他旁边躺着熟睡,而齐忠则看着黎花枝的侧脸,护着小洋不探出脑袋掉下去的同时,眼神深邃。
  不得不说,黎姐说的,十分在理。
  小宇不就是因为再过在乎面子,哪怕老将军已经跟他道过歉了,他任旧选择了不辞而别,已至于,现在伤人伤己!
  只是,他真的也和小宇一样,太在乎面子了吗?
  仰头,京城的蓝天被高高的楼阁阻挡,马车在宽阔的石板路上平稳的行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