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节
作者:一意孤行      更新:2023-08-17 14:12      字数:4917
  ∮罨钭诺南ⅲ匀痪驼伊斯础?br />
  看着小厅里,曾经追随自己多次出生入死的兄弟,小宇看了一眼黎花枝和文洋,他想要留下他们,可是也怕会因此,为文家小院带来麻烦,最后,却是艰难的决定让他们离开。
  经历过同生共死的那种情谊,黎花枝不用体会也知道是如何的弥足珍贵,可是小宇,却愿意为了她和文家,让曾经与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离开。
  小宇的这份情谊早就打动了一旁的黎花枝,黎花枝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文洋却已经开了口。
  “小宇,让他们留下吧,反正古醉庄里也有地方住。”
  文洋开了口,黎花枝自然更不会反对,当下也开口让小宇留下他们,为了不让小宇心里有什么负担,还故意玩笑的说着,“正好,酒庄里缺人,晚寂的染房里也只有他一个人,几位留下来,正好给我们帮帮忙,又都是自己人,我也才信得过不是。”
  就这样,六个人便都被留了下来,小宇自然知道文洋和黎花枝那是,不舍得自己为难,而六位远道而来的大汉也都是通透的人,自然明白这其中的一切。
  当下里,对黎花枝和文洋除了最先的感激,又多了几分好感,而后做起事来,亦是越加的用心。
  ------题外话------
  生病后,感觉是一点都不想码字,一想东西,头就很痛,若是明天还是这样,估计丸子就要跟大家请假呢~
  第64章
  日子过得飞快,也不过就是十几天的功夫,就到了岁末。
  腊月二十三这天,是文家祭灶的时候,传说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的这天,就要动身去天庭向玉皇大帝进行年终汇报,讲诉主家这一年里的功过,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年三十这天对这家人是奖赏还是惩罚。所以,杏花村的人对此都十分的重视,当然,文洋也不例外。
  这天,断断续续下了几天的雪终于停了,又是一天难得的好天气,婉娘一早就将晚上祭灶要用的关东糖熬好了,齐忠还专门用稻草,为灶神扎了一个草马,还别说,齐忠的手艺就是好,那草马扎的,看起就是匹真真的小马驹一样。
  因为云国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一说,所以黄昏入夜之时举行的送灶仪式,就交给了文洋主持,黎花枝则带着婉娘、春娘和晚玉,窝在屋里包饺子聊天。
  文洋则带着一屋子男人请了灶王爷到院子里,敬了香,一番念念有词之后,又供上了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关东糖和其他的祭品。然后将齐忠扎好的草马和喂马的草料饴糖供奉给灶王爷,文洋还将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贿赂他老人家,让他老人家甜甜嘴,上了天庭记得只说好话,别说坏话。
  一切完毕之后,文洋将供奉了一年的灶王爷神像请出了神龛,连同草马和喂马的草料一起放在院子里,堆好的芝麻秸和松树枝上,点火焚烧。
  小宇拿了火把,点燃了最底下的芝麻秸,文家小院顿时被火光照得通明,文洋带着一家人围着或口头,齐声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有壮马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一屋子男人叩拜祷告之时,小洋和小柱子还被办成了捧火童子状,唱着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
  待仪式完成之后,天已经全黑。
  齐忠给大家分了祭灶后必吃的关东糖,小洋和小柱子喜得不行。这关东糖是婉娘用麦芽和小米熬制而成的,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化开的时候有一点点粘,不过却更加的甜,可惜,每年只能祭灶节的时候才有得吃。
  早在早上,婉娘熬制的时候,小洋和小柱子,就忍不住偷吃了一点,最后被婉娘发现,小柱子还没他娘,狠狠的敲了一个老瓜蹦儿,现在额头都还有点疼。
  祭祀完了,黎花枝自然带着女眷从屋里出来了,因为杏花村讲究‘送行饺子迎风面’的说法。所以晚上四个女人包了各种各样口味的饺子。
  饺子的包发不一样,烹饪的方式也就有些差异,黎花枝把蒸的,煎的,煮的,都做了些,反正也不是很麻烦,到时候,大家喜欢吃什么口味就吃什么口,多好!
  吃完饭,黎花枝便让叫来王大柱和二愣子两家,提前给他们四人发了这个月的月钱,还另外再一人多给了二两银子的红包,算是今年幸苦一年的花红。发了钱,黎花枝便打算给他们放假,让他们回苏城的家里各自过节。
  谁想黎花枝刚一提出来,春娘就立马拒绝,道:“花枝姐,我们不用放假的,真的。”
  黎花枝这就奇怪了,要说那家的帮工,听到东家要给他带薪休假,不都是乐不癫的立马收拾了东西,赶紧玩去,这春娘他们倒好,这模样还不乐意了。
  春娘和婉娘几人,被黎花枝看得有些尴尬,二愣子更是臊得脖子都红了,习惯性的摸了摸后脑勺,笑道,“花枝姐,其实……其实,是我们在苏城的房子,已经给租出去了,那房子……本就是,打算以后留给孩子取媳妇儿用的,我们寻思着,孩子还没生……花枝姐,你可别让我们走,不然我们就无家可归了。”
  二愣子说完,王大柱和婉娘他们也是点头符合。黎花枝倒没有赶他们走的意思,过了祭灶节,没几天就是年三十。
  家里的活计只多不少,本身人手就不够,他们不愿意走,这样又可以多几个人手帮忙,黎花枝是高兴还来不及,当下就笑着拍了拍春娘的手,道:“行啦,你们不走,我是求之不得,打明天开始,家里就得准备过年的事拉,庄子里的大扫除还没来得及做,到时候可要幸苦你们了。”
  春娘他们四个人,听黎花枝这么一说,哪里会觉得辛苦,立马就表态说除尘的时候,家里的大扫除都包给他们,黎花枝也知道他们都是实在人,也不再多说。
  几人又随意的聊了两几,黎花枝便坐不住了,毕竟有四个多月的身子,坐得久了就容易伐,于是,起了身,看了看天色。
  可能因为晚饭的时候,一家人笑闹了许久,现在竟已经是亥时,黎花枝想着明天他们还要早起,便不再多留,嘱咐了一句‘早点休息’,便潜了他们回古醉庄去。
  第二天一早,文家小院就如黎花枝所说的,都忙碌起来。齐忠就带着他的六个老战友,准备给古醉庄来个大扫除,晚寂则带着二愣子和王大柱也在忙着打扫南苑的成衣作坊。
  至于晚玉和婉娘,则是在春娘居住的西苑里。春娘有孕在身,重的活计大家决计是不会让她做的,可她整天呆在西苑里,也很是无聊,于是便邀了晚玉和婉娘过去,三个人一起在西苑里,正忙着给一家大小做着过节的新衣。
  就是文洋和黎花枝也没闲着,他们一早带了小宇去了老村长家。
  小宇正按照之前写的名单,通知每户人去村长家学习如何育秧苗的事,春节一过,每家每户就得准备育苗,大棚的制作,黎花枝也只交给了小宇一人,所以,必须得趁着年前让大家学会如何搭建大棚。
  小宇已经出动,小洋和小柱子也跟着一起去通知大家,老村长也派了自家的家丁,几人分头进行速度也快,不多时,每户人家就都来了一两个代表。
  黎花枝现在已经是四个多月的身子,已经能够看到隆起的小腹,不能站得太久,自然,这教大家如何制作大鹏的事就交给了小宇。
  小宇拿了黎花枝用白纸和木架子制作而成的小黑板,一边讲解着,一边在小黑板上固定的那个装订成册的白纸上,画出大棚的样子,而后,又拿着从文家带来的竹篾,现场示范了如何制作成稳固牢实的大棚架子。
  经过一天的学习,大家总算是学会了如何搭棚。有些人更是想着,趁着田里的积雪刚刚融化,田里的水量充足,水位又是恰到好处的,和一早整理的那块略凸起的育苗地齐平的位置,正好能偷个懒。
  于是,当天就把水稻种给撒了进去,为了不让种子发芽的时候受了冻,还连夜就给自家的育苗田里搭好了大棚。不过,因为还没有去买明纸,黎花枝便让他们把去年收来的稻草,扎成几张草席,先搭在大棚子上,这样不但能暂时挡挡晚上的冷风,还能给大棚保暖。
  而后的几天里,每天就有人来文家小院,请了小宇去帮忙指导扎大棚。
  不知道不觉间,时间一晃,就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是除尘的日子,早几天前,小宇带了他的老战友已经将古醉庄,里里外外的收拾过一遍,就连庄子里面和石梯上的积雪都扫了干净。自然,古醉庄就不再需要打扫,就只需要把文家小院,好好打扫一遍就算完事。
  这天,黎花枝也换了一身粗布的衣服,用布巾包了头发,拿着鸡毛掸子掸着屋顶的蜘蛛网和灰尘。其他人也都没闲着,小洋和小柱子跟在黎花枝身边,等黎花枝打扫完天花板,他们俩就拿着抹布,搽掉家具上的灰尘。
  文洋带着晚寂,正在前面花园扫雪,王大柱和二愣子在后院打扫鸡舍,猪圈。小宇,齐忠和他们那六个老战友,都是身怀武艺的高手,蹬个高,爬个梯什么的,自然就交给了他们几个。
  小宇和齐忠的轻工最好,此时,正按照黎花枝一早的指示,沿着小竹桥,给上面的竹架子,每隔一尺就挂上一个巴掌大小的小灯笼。就这样将串成一串的小灯笼从小竹桥上,一直挂进院子,固定在小洋楼的楼顶上。
  从高处看下来,三楼的整个空中花园和院子的上空形成一个整体。空中悬着的是,又一串串小红灯笼拉成的网。
  这些小红灯笼,还是春娘带着小洋和小柱子,一起做成的,两个孩子为了这么些小灯笼,可是从刚入腊月就开始做了。挂完了小洋楼,灯笼串还剩了一些,小宇和齐忠也不浪费,就连院子里的老杏树上也没错过,都挂上了几串小灯笼。
  挂了灯笼,小宇又被文洋叫去贴对联,这对联,还是文洋和小宇他们自己写的。
  说起这对联,文家小院差点就被村民们踏破了门槛。就在昨天,吃过午饭后,文洋便拿了一早买回家的红纸,调了金粉为墨,写了一副春联。
  小宇齐忠和晚寂三人的字,本来写得也很不错,他们看到文洋写的春联,一时兴起也各自写了一副。由于,文洋和小宇的字写得最好,于是,黎花枝扬手一挥,便决定除尘的时候,要将文洋写的春联贴在小竹桥外的院门口,而小宇的那副则贴在小洋楼的大门上。
  至于齐忠和晚寂的,也没浪费,被过来拜访黎花枝的村民甲讨了回去。谁想,这就惹了事儿。拿走对联的村民甲,回家把对联贴在自家门上,他也不知道上面具体写的什么字,只觉得,从文家出来的东西,那肯定是错不了,于是,乐不癫的跟其他人炫耀了一番。
  于是,杏花村里的村民,争先恐后的来了文家小院,都想讨一副对联回家。
  要说,这一副对联也不贵,就是在集市上,最多也就值两个铜钱,可有不要钱的,谁不喜欢,再说,这对联还是出至文家,那意义就又不一样了。
  在杏花村的村民眼里,文家,那就是名门望族般的存在了,而且,前些日子,总在杏花村里出现的华丽马车,可是在文家停了好久,能让那样尊贵的人亲自上门拜访,这不是名门望族,是啥?
  杏花村的村民们抱着都想沾沾贵气的心思,纷纷上了文家讨要对联,文洋也不介意,带了小宇,齐忠和晚寂,就生生的写了一个下午。
  看着村民们乐呵呵的拿这对联离开,一脸感激的模样,四个男人倒是写得越来越来劲,明明是免费做苦力的事,竟让他们觉出别样的开怀。
  等小宇和文洋贴好了对联,又在院门口挂上了一对大红灯笼。进来院子的时候,晚玉和婉娘两人,也把刚刚箭好的窗花,贴在了透明的纱窗上。
  在众人的努力下,除夕之夜终于到来。年关之时,杏花村总有一场大雪,这也是这个冬天的最后一场雪。这夜,爆竹和烟火流光溢彩,映着白茫茫的雪花,当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美的绚烂。
  黎花枝拉着众人,一起在三楼的屋顶花园守岁,大家一起围坐在花园中间点起的一堆篝火旁边,一边烤着羊肉串,鸡翅膀,鸡腿,一边喝着稻花香,有说有笑的行着酒令。小洋和小柱子还去厨房装了几碟子糖炒栗子,火堆里还有用他们用竹筒焖的竹筒饭。
  此刻,俩小子正乐不癫的帮着婉娘穿着肉串。
  小洋这小子,至从得知黎花枝怀孕之后,无论做啥事最先想到的都是黎花枝,俨然将她放在了第一位,所以他烤的第一串羊肉串,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