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节
作者:一意孤行      更新:2023-08-17 14:12      字数:4961
  梆彀愕钠胫遥耸币材训玫某聊?br />
  没有人说话的文家小院,有种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一如屋外飞雪的天空,寒冷阴霾。黎花枝不喜欢这样的压抑,故作轻松的看向齐忠,“你们和秦玉函他们是旧识了吧,跟我说说,那个三爷和小七爷究竟是什么来头。”
  齐忠看了看院子另外一边忙着洗菜的婉娘,然后,用只有黎花枝能听到的声音,说道,“三爷和七爷是当今皇上的儿子,而三爷正是当今的太子。”
  听到齐忠的回到,黎花枝惊得半晌也说不出话。她一早就知道能跟秦玉函在一起的人一定不会简单,可是却从没想过会是这样惊人的身份。
  如果三爷和小七爷是这样的身份,那么秦玉函又是何身份,还有小宇,刚才她分明听到,秦玉函他们叫他阿晟。
  阿晟?!
  晟,难道……
  黎花枝被自己的猜想惊到了,她震惊的看着齐忠,而齐忠见黎花枝如此表情,就知道黎花枝已经猜到了小宇和他的身份,当下也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更为认真的翻烤着架子上的小山羊。
  黎花枝猜到了小宇的身份,文洋当然也并不例外,他扶着黎花枝回到小厅的椅子上坐下,却是心疼望了望小题转角的楼梯。
  能抛开那般尊贵的身份,跟着他们过着如此幸苦的生活,不知道小宇以往,是受过多大的打击。
  就在黎花枝和文洋各种焦心的等待中,沈宇和秦玉函三人就从二楼下来了。
  “黎姐,玉函他们吃过晚饭就要离开。”
  “那你呢?”对于秦玉函和云子轩什么时候离开,黎花枝一点都不在意,她在意的是沈宇,而一旁的文洋却道:“你若这样回去,会不会遇到麻烦?”
  文洋不了解沈宇的情况,但是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回家,不一定是件好事情。
  “姐夫放心,这次只有玉函和七爷回去,我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并不打算离开,倒是姐夫和黎姐不要赶我走才是。”
  黎花枝和文洋却是相视一笑,心中的担心瞬间消失,“怎么会赶你走,你走了小洋文我们要小舅舅怎么办。”
  沈宇脸上也是放松的一笑,这些日子的相处,他早就知道文洋和黎花枝的性子,只是有些事情还是要跟他们说清楚的。
  于是,晚饭过后,沈宇就拉着齐忠,去文洋和黎花枝的房里。
  沈宇和齐忠去时,黎花枝和文洋还没有睡,早在晚饭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沈宇一定有话想对他们说,所以文洋在房里煮了酒,等着他们。
  而后,四人在屋里煮酒夜谈,黎花枝也是在这时才知道,原来小宇就是当年的杀神——宇文晟。他之所以说他叫沈宇,是因为他的母亲姓沈,而‘宇’字则是他父亲姓氏中的一个字。
  小宇回忆着,慢慢的述说起当年的事情……
  当年,还是三皇子的云谦墨逃出玉门关后,他带着不剩一百的精兵,和身后穷追猛打的蛮族追兵又激战了三天三夜,在那三天三夜里,他的周围有数不尽的追兵还在源源不断的支援过来,而他带来的将士却越来越少,最后就只剩下了他和齐忠。
  那时候,他和齐忠早就已经杀红了眼,连续几天的作战,身体已经超过了符合,疲惫不堪,却任下意识的舞动着手上的大刀,就只见他们手起刀落,手起刀落,一具具敌军的尸体渐渐在他们身下堆成了小山,而蛮族追兵也是在那时候,被他俩一身的狠厉吓破了胆,谁都不敢贸然上去,却也不退,将他俩团团围住,困在了戈壁峡谷。
  又是一夜的僵持,宇文晟和齐忠终于看到了敌军的主帅,那是一个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子。她一身妙曼轻纱,脸上带着一张银色的面具,骑着一匹通体黝黑的大腕马,就那么随性而来,蛮族的将士称呼她为郡主。
  宇文晟看着那个一身妖娆的女子,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女人与自己苦战了六天。
  他看着她,慢慢的走向自己,在与自己几步之遥的地方停了下来,她举起了手中的弓箭。
  “嗖”一声过后,陪着他征战多日的齐忠,就在他的眼前倒下了。
  那只羽箭穿堂而过,若是不齐忠的心脏与旁人不同,稍稍偏了那么一点,只怕他现在早就不在,可即便如此,齐忠疲累的身体也倒了下去。
  宇文晟睚疵欲裂的看着那个妖娆的身影,若是他还有力气挥动手上的大刀,必定轻而易举的,就能结束了她的生命。可是,连日来是征战,他是身体早就失去了力气,连抬手自杀的力量都没了。
  于是,他被蛮族俘虏了。
  也不知是他的福气,还是灾祸,蛮族的郡主居然看中了他,非要让他做她的郡马,他几次逃跑未果,而后,他心灰意冷,一心求死,多次的自杀,却均在生死一霎被那个蛮族郡主救回。
  就这样,他在蛮族呆了一年有余,就在他最后一次求死被救之后,他被前来劝说的郡主一怒之下,丢到了关押俘虏的奴部。
  当时,他身受重伤,独自一人躺在帐篷里等死到时候,却看到一身蛮族士兵装扮的齐忠,他丢了一个馒头给他,然后,又骂骂咧咧的出了帐篷。齐忠走后,宇文晟将地上的馒头捡起,一点一点的掰开,果然看到里面的一张字条。
  而后他没有再继续寻死,也不再绝食,一个月后,他身上的伤就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也正是这时,他等到了蛮族一年一度的祭神大典。
  祭神大典对于蛮族的人相当的重要,那隆重的典礼丝毫不亚于云国皇室的祭祖大典,所以整个部落都忙碌起来,看管他的人也比平日少了许多。
  于是,这天夜里,他和齐忠趁着蛮族一年一度的祭神大典,逃出了蛮族。一路上历经万险,躲过无数追兵,终于带着一身的伤痕,回到了云国。
  可是,却听闻宇文家获罪的消息,宇文晟当时几乎崩溃,他好不容易才回到云国,却变成了家族的罪人,祸国通敌的叛将,不仅有家回不得,暗处还有蛮族悄悄潜入捉拿他的探子。
  他就这样,东躲西藏,步步为营,好不容易,熬到了云谦墨受封太子,他的冤屈大白于天下的时候,回到京城,却得知,自己的母亲伤心过度,于一年前去世,而父亲抬了二娘做填房,她的儿子,他的弟弟,取代了他在家里的位置。
  如今,将军府内,父慈子孝一片何乐,却早就没有了他的位置。于是,他便带着齐忠离开了京城。
  不想,几番辗转,却遇到了蛮族的探子,纠缠之间,齐忠受了重伤,所幸,那些探子终归是尽数下了黄泉。
  而后,他和齐忠便在苏城遇到了赶着驴车的黎花枝。
  黎花枝听完小宇和齐忠的述说,已经说不出此时的心情,所幸这一切都过去了,至于小宇他爹,黎花枝直觉小宇与他该是有什么误会。
  只是,看小宇如此失落受伤的模样,她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想着,若是有机会,还是要劝小宇回去看看的,那毕竟是他的父亲,就算再如何,她们之间的血脉亲情都是不法割舍的,别到最后,因为误会,出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结局那就不好了。
  这一夜,小宇和齐忠跟文洋喝了好些的酒,黎花枝因为有身孕,早早的睡下了,就连他们两人何时离开都不知道。
  次日,秦玉函和云子轩在文家小院用过早餐,果真如小宇所说,离开了杏花村。而送来的滤酒器,也已经送到了古醉庄,装好了。
  说来时间也巧,正好今日,就是一批竹叶青的岀酒之日。
  黎花枝也没特意的送秦玉函一行,倒是拉着文洋,齐忠和小宇一起去了古醉庄,演示起这新拿来的滤酒器。
  当看到灶炉上的大锅淼淼升起水雾的时候,黎花枝还是相当担心的,毕竟这个滤酒器,只是她想当然的设计,虽说,那原理不会有错,可毕竟还是没有经过实验,万一失败,那这滤酒器,就是一堆昂贵的废物。
  所以,黎花枝一直紧张的看着水气从琉璃的烟管流向一旁的琉璃罐子,而后,水气碰到冰冷的罐壁凝结成水珠,一直到一缸竹叶青的原液都过滤完毕。
  文洋打开了琉璃罐子上的小筏子,一股香浓的酒香就溢满了整个北苑,小宇和齐忠拿了一早准备的小碗,各自接了一小碗慢慢的品尝着,那甘香醇厚的美酒让人齿颊留香,竟比以往每次的岀酒都要香浓。
  文洋更是惊喜万分,虽然他知道黎花枝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小心思,却任被眼前这一幕震惊了,“花枝,为什么你总能给我们这么多的惊喜!”
  黎花枝知道他只是感叹,并不是非要她的解释,所以当下只是但笑不语的看着文洋,脸上都是满满的小得意。
  虽然这次的实验成功了,出来酒液也确实比以往更好,不过却还是有一个小小的缺点,那就是煮酒的时间比较久。
  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不浪费原液,出来的酒更为香淳,那就够了,而且这样蒸酒反而比以往简单,不用担心柴木灰落在酒里,影响了酒液的品质,亦不需要时时刻刻的注意火堆的柴火,随便一个人看着,只要灶炉里不断火就行了。
  黎花枝设计的滤酒器就这样正式的用在了古醉庄里,因此,文洋又多出了许多的时间,陪着黎花枝的时间也就更多了。
  可是冬天,四处飘雪,黎花枝也没处可去,除了每日练练字,她又迷上了绣花,于是,这几日都拿着一块青色的锦布,做着一小巧的荷包,荷包里装着的是黎花枝自己晒制的白霜菊,还有一些清馨安神的香料。
  荷包上的绣花正是一桠翠竹,虽然翠竹的叶片太过宽大,活像一片树叶,竹枝也太过凌乱,可这已经是她失败数次后,绣的最好的一个。
  黎花枝打好了最后的一个结,看着坐在窗前看着书卷的文洋,起了身,将刚刚做好的荷包递给了文洋,而文洋却是欣然接受。
  至从黎花枝在文洋和小洋的生日那天,给文洋做了第一件衣袍过后,文洋和小洋身上的衣服,便再没假手他人,而且无论黎花枝做得是好是坏,只要黎花枝给他,他必然毫不犹豫的带在身上,就好比此时,他也没在意那蹩脚的绣工,是否会影响那一身飘然若仙的仙气。
  黎花枝拿走了文洋手中的书本,侧身靠在他的肩头,闻着他身上特有的酒香,和白霜菊的花香,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而就在这时,属于秦玉函的那辆华丽的马车再次出现在杏花村的村口。
  不同的是,这次一同而来的人,不止他和云子轩,还多了一个云谦墨。
  早在几天前,云谦墨收到了秦玉函的飞鸽传书,得知他一直寻找的阿晟正是在杏花村黎花枝家,他在京城就已经呆不住了,一路上跑坏了好几匹日行千里的快马,一刻不歇的赶来了苏城。
  这一路上,云谦墨也只有此刻在马车上才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却也没有入睡,只是闭目养神而已。
  ------题外话------
  发烧又拉肚子的妹子,各种伤不起~
  第63章
  几天来的大雪终于停下,没有一丝温暖的太阳就像一颗煮熟的咸鸭蛋,昏黄昏黄的,照着白雪皑皑的山村,村口的积雪颇深,阻了村里人的出行,却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天堂。
  小洋和小柱子就正和几个村里的孩子,在村口的老杏树下打着雪仗,村里刘赵氏的小女儿,刘丫丫和村里另外几个小丫头片子,也屁颠屁颠的跟着他们去了村口。
  可文小洋小同志分得很清,小丫头们不但力气小,心眼也小,若是打起雪仗来,真砸到了谁,铁定是要哭鼻子的,小洋自然是不乐意和小丫头们玩。所以,以刘丫丫为首的几个小丫头片子,就这样被文小洋小同志华丽丽的嫌弃了。
  刘丫丫小姑娘也硬气,见小洋和小柱子都不愿意带着她们玩,于是,自己带着另外几个小丫头,蹲在老杏树下堆起雪人来,小洋和小柱子自然是乐见其成,心安理得的带着男孩子们继续打雪仗。
  最近这几月,小洋和小柱子都跟着齐忠和小宇学功夫,力气自然要比旁人大上一些,两人便将村里的男孩子分成两队,各自带上一队,以一包糖炒栗子为赌注,咱开了他们的栗子大战。
  双方打得好不热闹,小柱子也是一面躲避着小洋飞来的雪球,一面还击,奔跑时,路过了刘丫丫的身边,谁想就在这时乐极生悲了。小柱子的身形刚一闪过,小洋投出的雪球就已经飞速而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刘丫丫小姑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磊好的雪人身上。
  而且小洋习过武,力气本就比旁人大些,一个雪球过去,才刚刚磊好的雪人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