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作者:幽雨      更新:2023-08-14 17:07      字数:4752
  钟彩心站起身,见到四个月未见的张德,脸色倒是比以前在码头干活时白些,人也有精神多了,她不禁笑自己今天这一趟是不是多事了。
  “钟娘子,是杂货铺发生什么事了吗?来,先坐着,暖丫头,倒杯水来。”
  暖宝自这妇人进门她一直好奇的看着她,还真忘记上茶了。“这就来……”
  张大娘知道别人有事,自己识相的先走了。她可是发现这两人很熟络,也不知道阿德怎么认识的。
  钟彩心缓缓坐下,环顾了一周,对着张德说:“你家也不是你说的那么旧,院子也弄的很好的。”
  张德憨实的摸着后脑勺,“去年入冬前翻新的,现在比以前好多了。”
  “刚听到他们说你下田了,你现在租种村里的田地吗?不再回去城里做工?难怪过完年也不见你来。”
  接过暖宝递来的水杯,张德亲自端给她,“走这么远的路,先喝一口水吧。你就是看我没回去,所以来的?我现在买了地,不打算回去做工了,这样也方便照顾娃儿。”
  “是啊,你不是说你一个人住么,见你没回来还以为你发生什么事了,不放心就来看看。”钟彩心一边说,一边看着面前的小姑娘,“这就是你家的暖丫头?”
  “对。那边玩儿的就是小福。”张德大声喊过小福,让她们一起来叫钟娘子。
  钟彩心从荷包绣袋里拿出两颗小小的彩珠子,分别送给两人,“真乖,来婶婶给你们见面礼。”
  暖宝和小福道谢后,小福摸着那颗小小的彩
  色珠子,一边转一边对着阳光照,“真漂亮。叔叔,这婶婶就是小福的新婶婶吗?新婶婶真的会给小福好玩的,小福喜欢新婶婶。”
  张德局促的脸红,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
  钟彩心拉过小福抱到怀里,温柔的问道:“小福真是一个乖孩子,你叔叔要娶新婶婶吗?”
  小福睁着亮晶晶的双眼,“姐姐告诉我的,往后叔叔娶的新婶婶会很疼小福。”
  暖宝连忙抱过小福,哄着她和小乖玩。
  偌大的屋内只剩张德和钟氏。
  钟彩心直直的望着张德,“阿德,你终于要娶亲了吗?”
  张德感觉这话说不得,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说,沉默着没答话。
  “回家四个月就要娶亲了,时间过的真快,我们都快认识四年了。”
  张德心底也感慨着,四年了,刚去城里做活,就是在钟娘子的杂货铺搬东西,后来不时也找门路到码头搬运货物。
  “阿德,记得以前我问过你为啥不成亲,你说你不想连累别人家闺女,现在你是看自己有钱了,所以就想成亲了?是啊,有钱不成亲难道等老了孤单一个人么?你这样是对的,只是我,我……”钟彩心说不下去,有些尊严需要自己留给自己。
  张德错愕的凝视着面前这个女人,他一直没想过她会对他有情,况且她又是对每个人都客客气气,也照顾有加。虽然有时他对她的关心也会想偏,但是他只是想想而已,想她这样厉害又美丽的女人,怎么可能会对自己有意思。
  “我输就输在嫁过人,不然以前我肯定会告诉你我的心思,而且我知道你一直想着等生活好了才娶亲,不让媳妇受委屈,我也愿意慢慢让你了解我的心,只是现在,既然你过的好了,找个大黄花闺女也是好的……”
  张德连忙摆手,“我不是一定要大黄花闺女,我没这个意思,你不要这样……”
  钟彩心目光闪动,“其实,你一直知道我的想法吧?那你既不嫌弃我这身份,为何——你知道我不介意受苦,以前我受的苦你不也看到过,外人都说我衣着光鲜,你最清楚背后我费了多少心血。”
  “你值得更好的。真的!像你这样就应该生活在城里,穿着棉衣绸缎,嫁一个识字文雅的人,那不应该是我。”
  “呵”——钟彩心苦笑,“难道在你心底我就是贪慕
  虚荣的人?为了彩衣美食,为了好听的名头,就嫁给文质彬彬的书生还是家财万贯的土地主?你怎么不知道我喜欢的是嫁一个知冷暖的实诚汉子,我这手不管是打算盘还是做农活一样能做的好,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谁才是我的良人!”
  暖宝这时躲在窗外偷听,听到这段话直想跳起来大声鼓掌。但顾虑到被发现,她只能偷偷的在心底呐喊:这婶婶搁在现代就是一个自尊自爱的女强人,要的无非就是一个宠她爱她的老实人,自家的小叔不正是这一类型?而且她也不会仗着自己比男人厉害就看不起相公。不过,两个女的究竟小叔叔会怎样选择呢?
  ☆、蔡家女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噢!小农女上首页了,也上频道新人榜,月度榜,文字推荐。
  这文不到三星期就有这个成绩~都是大家支持!
  万分感谢!!!
  晨雾薄薄的笼罩在黑暗的海上,暗灰的天空慢慢渗入一丝丝亮白,蔡大娘揉眼睛,该起了,旁边孩子爹仍在熟睡,眉头紧皱,不时“呼呼”的打鼾,这段时日累坏他了。蔡大娘轻轻翻身,替丈夫拢好被子,打开船舱门走向船尾巴洗漱。走近一看,大女儿早已蹲着漱口,“你怎地早起?再多睡会儿,今日你爹不出海咱家可以歇歇。”
  “娘,俺又不累,做不得那城里大姐儿的事,早上趁着日头,先把三水的衣服洗好,不然明天没衣服替换。”蔡家大妮儿小心的用手指头沾了沾盆里的淡水,把头顶新长的嫩发顺到后面。
  蔡大娘看着女儿轻柔的理发,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小女儿态,心里默默煎熬:女儿十八早到出嫁的年头,若不是自家拖累,娃娃都能抱上了,再留着真给留出仇来。早前田媒婆还上门来着,大妮儿做主要嫁给一个老男人,她和妮儿的姆妈还不愿,现在消息倒又没了,难道是嫌弃自家的妮儿不成?往日自己嫌弃别人,现在倒变成被人嫌弃,蔡大娘只想着要是田媒婆上门,还是赶紧答应为好。
  今日男人们不出海,女人们都可以慢慢烧火煮饭,用饭后大妮儿的爹爹上岸补渔网,弟弟一水跟着伯父去城里卖鱼,二水则带着三水,四水沿着海岸捡螃蟹,捡海草。
  大妮儿的祖父只有两个儿子,就是大妮儿的爹和大伯父,两人成家后每人一条乌篷船各自生活,祖父和姆妈跟着大伯父一起住,出海捕鱼的时候每次轮一条船,剩余的一条船就在靠在岸边给两家的女人孩子歇息。
  姆妈带着大伯母来到小儿子的船上,大妮儿正在洗衣,看见长辈忙打招呼。
  “妮子,那几个皮猴子又去撒野?下次一定得打一顿,不然多少衣服也不够。”孩子太多,衣服都是几个孩子换着穿,没有分谁是谁的,一旦烂了几个孩子就少件衣服。
  大妮儿听了姆妈的话,笑着对答:“要是哪天不捣蛋,那定是衣服给弄破没得穿,出不了门。”
  姆妈今日来也不是来聊家常的,和妮子说嘴后就到舱里找小媳妇。
  “琴娘,在缝衣?”
  琴娘放下针线,“娘来了!快坐!可不是,这过了一冬衣服也破洞了。”
  姆妈看着那破的不能再补的棉袄,想到上次田媒婆给妮子说的人家,虽然年龄大了点,但家里有田地,人也不残缺,过得再不济也比自家好太多了,她们渔女一辈子都想找个陆地上的人家
  ,有房有田,再也不担心暴风雨和海潮,那可真是要命的事。
  “那边可有消息?”姆妈挑嘴问道。
  琴娘叹气,“没呢,也不知道人家现在是咋个想法。”
  大伯母很乐意促成侄女嫁去张家村,她自己也有一个小闺女,以后侄女还能帮她介绍同村的人家,那两姐妹嫁到同个村子,有啥事也能帮上忙。
  “娘,弟妹,要不俺们三个去访一访呗。媒婆说的再多也不比俺们亲眼看看。早前要出海没时间,现在可不正好!”
  琴娘很早就想去访一访,但是姆妈没这意思,自己也不敢偷偷去。渔女一向被人认为不懂礼教,因为乌篷船窄小,一个舱就住几个人,还要放渔具啥的,大妮儿一直在船舱里搭个木板睡觉。现在既然大嫂提议,她乐的附和,“那娘和俺们一起去?”
  “行,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去。这事是照着规矩来,别人知道也说不得什么。”
  姆妈带着大伯母回去换身体面的衣服,琴娘打算跟大妮儿透透气。
  “娘,姆妈咋走的那么快,风风火火的!”
  “妮子,俺们等会儿就去张家村访访那汉子,晚上你把两房的饭都煮好,让你大伯父家的一道过来吃饭。”
  蔡妮儿听闻脸红起来,“娘……怎么突然……”
  琴娘握着闺女的手,“那汉子据说二十有二,还有两个娃,不去看看哪成?虽然人家家境比俺家好,但俺闺女是个勤快的,也不比别人低一头。虽然嫁过去就有新房子住,但也要是个会疼人的才行,听说岸上的人不同俺们,媳妇稍有不满就打就骂还不能还手,这事先一定得看好。”
  “娘,就算打骂我也不怕,比起相熟的都嫁到船上,俺可是头一个嫁去岸上,有好就有坏,俺懂得这个道理。只要俺好好干活,不亏待娃儿,谁的心不能捂热?到时候我定把弟弟们都接到岸上去。”
  琴娘还想夸闺女想得通,但一听最后那句惊讶极了,“妮子,你咋想的?嫁人后就是夫家的人,你不能顾着外家把夫家给得罪了。作死你哟,竟然有这想头!再说爹娘的孩儿还要旁人养?这话你休说,合该赏你个大巴掌。”
  蔡妮儿低头,“难道俺过好日子,俺弟弟就要一辈子呆在船上?俺弟弟可不比旁人差一星半点,为啥?”
  “你这妮子咋就这么倔!为啥?就因为这是命。这世
  间不公道的地方多了,难道你还能一一掰正?蠢丫头,给俺收起你那心思,娘家也不用你操劳,好好过你的日子就好!”
  姆妈穿戴整齐的在岸边叫,“琴娘,快些,这一去要两个时辰咧。”
  “不说了,你自个儿好好想想。”琴娘扭了一下蔡妮儿的手臂,看见她吃痛的样子才觉得舒了一口气,合该让她痛痛,弟弟再亲也比不过丈夫,这妮子也不知道想什么。她咋教出个蠢儿来呢。要是她是个嫌弃丫头的,早就鼓励闺女把家私往家里扒拉,好帮衬弟弟。但她一直没这想头,也没教过她这样,哎,也不知跟谁学的!
  两个时辰的路真不容易,特别是三月还没暖和,寒风一卷而来,吹的三人哆嗦不已。
  从浦口一路往北走,经过不少小村落,二十来户聚集而居,这样的村子祖上多数从南方逃难而来,很是排外,不愿意和渔女结亲,但附近都是这样的村落,所以渔女绝大多数都是嫁给渔民。
  走了一个多时辰,也就是半个时辰的牛车路程,三人终于走到仙桃县。
  仙桃县是个小县,不比旁边的宁县富裕,因为宁县紧挨着隆庆城。平时爷们几个都是推着小推车把鱼送到仙桃来,或是划船送到海对岸的南边儿。
  进了县,一路的街景热闹绚花了三人的眼,就算出海那日人再多,再吵也不比这繁华。难怪二愣子家的小鱼儿宁愿去做丫鬟也不回家嫁人。走出仙桃县,越过两个村,就是她们要去的张家村。
  张家村的范围很大,三人一时不知往哪儿走,大伯母喊住一个过路的老奶奶,问明张德的住处,老奶奶指了一个方向,三人理好衣服,朝着那方向找去。
  张德刚修的新房子在一众旧房子里很是显眼,三人经过的时候一下子就看到正在院子玩的小福,大伯母仔细看了院子里女娃的年龄,估计是其中最小的一个,于是向里面的娃子招手。
  小福看见三个陌生人站在外面向自己招手,马上向侧面窗边的暖宝喊道:“姐姐!”
  暖宝听到小福大喊,吓得激灵,马上从窗边弯腰溜出来,这时一个中年妇人站在门口,“小丫头,俺们路过,俺娘口渴想喝水,小丫头能不能给些水喝?”
  这三个人一看就是农妇,黝黑干瘦,眼神清明也不像是坏人,“那婶婶来院子坐坐,稍等一会儿。”
  大伯母笑着说:“那俺可不客气。娃子真乖巧!”又
  招呼着后面的两人,“娘,弟妹快进来。”
  暖宝在院子的墙边搬过三张小凳子,后接着去灶房盛水。
  琴娘早在外面就观察着新房子,果然很新,院子也打理的很好,一点儿也不紊乱,后又看着两个干净整洁的娃,心想这张德是个细心的人,不是啥都不会的莽汉,至少把家和娃子都照顾的好。
  暖宝端着三碗热气腾腾的开水出来。
  姆妈接过热水,“这娃子真惹人爱,还给俺们热水,真是太客气了。”
  暖宝笑笑,“没啥的,本来全天都有热水备着。”
  大伯母接过话题,“丫头有□岁吧?真懂事,这么小就懂得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