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节
作者:冷夏      更新:2023-08-14 17:06      字数:4736
  “咱店里的第一炮就是鱼。水煮鱼,酸菜鱼,剁椒鱼头,麻辣烤鱼,五香炆鱼,嗯,先写这几种吧。”方钰敏想了想对小明说。
  “娘,我们第一炮卖鱼是因为稻田里的鱼可以捕捞了吗?”小明抬头看着方钰敏问。
  方钰敏笑着解释:“这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刚过年大家肚里的油水还很足,独缺了河鲜海产。鱼获在秋天时就已经捕捞了,现在市场上几乎没什么鲜鱼卖,咱们林家村很多人都学着我们在稻田里养了鱼过年,我们不愁没有货源啊。”
  小明噢了一声,又问:“要是村里的人不卖鱼给我们呢?”
  小明这一问,大家都转过头来看着方钰敏。方钰敏摸摸小明的头说:“有这可能。”
  大家听了都急了,声调不知不觉也提高了:“那怎么办?”
  方钰敏摸摸小明的头安抚道:“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啊。等把咱家稻田的鱼都卖光了,我们还可以卖别的.例如你爹做的鸭子,还有兔子,咱家的兔子可是要多少有多少,你二伯家还养了不少呢。只要大家都肯动脑筋想,多留意留意,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明白不?”
  “噢,我明白了。”小明咧着小嘴笑了,舀着毛笔在砚上沾了沾墨水,准备开写。
  方钰敏又问大家:“你们呢?”
  “明白了!”
  大家说完又开始埋头苦干。方钰敏写了些题目让小辰自己练习,就走出了书房。
  刚刚卖了酱料手里又寛松了不少,方钰敏也没有太着急。等到春耕一完,就可以开始酿制酱油了,现在家里有了酱园,里面放置了六十五个大酱缸,如果全用都用上了,几乎是自家后院的三倍了.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道理方钰敏自然懂的,她跟竹记,金掌柜关系再好,这也只是两家在南投县的酒楼,她必须得推广给其它的店或家庭.等楼外楼稳定下来后,也要往邻县推广.想这些还有点太远了,还是先顾好现在,一步一步来吧.
  虽然方钰敏打算楼外楼开业后暂订楼里的菜主打是鱼,主食是烙饼,面条,米线,红薯粉和土豆粉,米饭就算了.家里的卥汁已经很浓郁了,以后那些卥豆干,卥肉,卥蛋,卥鸡什么的都可以外卖,估计会有人喜欢的。
  餐单附带什么甜品什么饮料好呢?花生酱馒头竹记已经在卖了,听说卖得不错.方钰敏就不打算再插一脚了.
  那就做果酱酥饼吧。秋冬盛产桔子,价格很低,十几文就一大箩筐了。方钰敏过年之前就让林秋来买了很多回来。除了制作咸柑桔,这个可治咳嗽,也可以取皮做菜。滋润的桔蜜也做了不少,当然还有大量的桔子果酱了.桔子味道清新,闻起来令人精神一振,又酸酸甜甜口感极好,做成果酱既可以涂馒头吃,也可以当饼子的馅料。
  一想到酸酸甜甜的桔蜜,方钰敏口腔里不由分泌出大量的口水。忙到厨房去冲了桔子蜜,端到书房让大家喝一杯,顺便歇一歇。
  儒园的那棵蜀子树的蜀子,方钰敏早己经做成了霜蜀干存放在耳房了。家里还有去年做的野梨酱,野山稔酱呢。樱桃酱早就已经吃完了,但只要等到三四月,家里的樱桃就开始成熟,到时又可以做樱桃酱了呢。
  因为家里自制大豆油,不必花钱去买.所以薯片,薯条,油条,麻花这些都可以做,还有煎酿三宝:酿茄子,酿辣椒,酿豆腐。
  方钰敏一边喝着桔子蜜,一边呵呵笑着写下了这些食品。惹得大家都停下手里的活扭头看着她了。
  小阳已经把宣传单都写完了,他走到方钰敏身边想看看娘亲写了什么在偷偷地乐?一看便好奇地问:“娘,这煎酿三宝是用什么酿的?娘还没做过这些菜给我们吃呢。”
  小明一听也放下笔蹦过来了,他抱着方钰敏的手臂问:“对哦,娘,你什么时候也做煎酿三宝给我们呢?”
  方钰敏听小阳这么一问,心思就飘去好远了.话说她也好久没吃这种街边小食了,煎好的酿茄子,酿豆腐,酿尖椒,**辣的再放点甜酱油,好吃吶。
  “娘?”小明又摇了一下方钰敏.
  方钰敏这才回过神来,她捏了捏小明的脸说:“这是用鱼肉酿的。把鱼起肉然后剁成耸,加入调味粉搅拌成胶状,然后把鱼肉酿到茄子,辣椒和豆腐上,或煎或炸都行。这样吧,等你们的爹回来就叫他去田里捉几条鱼,我做给你们吃。”
  小明听了脸上一喜,急不及待地问:“好啊好啊,可爹爹什么时候才回来呢?”
  “小明,你已经不小了,别老是记挂着吃啊。”方钰敏伸出食指戳了戳小明的额头说:“我有天天都给肉你吃吧?怎么还是这么嘴馋啊?小吃货!”
  大家听了都哈哈哈地笑了起来,小明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不依地抱着方钰敏的手蹭了蹭。
  搬家的程序方钰敏和林秋来早就已经安排好了.自年初四后,林秋来就驾着马车来回地把一些要用到的物什都搬到儒园去了,小明和小阳年初六也带齐了所有的书籍过去开始认真地读书了,等到农历二月初,他们就要到东区的学堂上课了.随行的有小日,小辰和小雨.
  等到东西都搬得七七八八了,林秋来和小露就驾牛车和马车,送方钰敏和小月过去.小雨会随林秋来驾着牛车回林家村,而小露以及马车就留在儒园了.
  毕竟家里还有田,菜园.小猪呀,鸡呀,兔呀等等也要喂养的,不能所有人都搬到县里去住.方钰敏搬到县里就是为了让小明和小阳得到较好的教育,也是为了避开是非,但不能完全地脱离了林家村啊,况且最赚钱的酱园还在建在那呢.
  元宵节那一天林秋来带着留在村里的小风,小雨到儒园了.县里不同村里,元宵节也是一个大节,南投县非常的热闹.不但有花灯猜迷,而且几乎所有的店都开门做生意了,人山人海的.街上不时有或华丽,或雅致的轿子经过,也有斯文俊俏的书生,偶尔还有骑着马英礀飒爽的男子呢,这在村里是看不到的热闹场景.
  林秋来拉着方钰敏的手在前面走,后面跟着九个孩子.大家都一脸兴奋地左看看右看看,手里舀着糖葫芦一边走一边吃呢.
  本来晚上看花灯最是漂亮了,但林秋来和方钰敏怕到时人多混乱孩子会丢失,还是白天为好.而且可以买些花灯回家点上,一家人在家里吃汤圆猜迷也是很不错的呢.
  101
  楼外楼开张那一天热闹非凡;金掌柜张掌柜本来要送一副画,一摆设什么,方钰敏和林秋来也不敢收那么大的礼。于是方钰敏提议让他们送花篮。按着现代的新开张公司门口摆放的那种三角加的花篮做法,弄两条红纸贴上‘楼外楼生意兴隆’;‘某某某祝贺’之类的。然后摆放在楼外楼门口两边,倒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由鞭炮用竹竿挑着,由二楼放下来,一连烧了三挂。震耳欲聋的炮仗声响彻了东区整条食街,吸引了无数赶集的人,游晃的人,和各店铺某些人过来凑热闹。
  这时候方钰敏一声令下;小日,小月;小星挽着满满一竹篮的宣传单,菜单跑向人群,一边宣传一边向他们派发传单。而年纪大一点的小辰和小风则托着盛了小碟食品的木盘子给大家试吃,因为是免费的,试吃的人很多。阿青早有经验,他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口灿莲花似的推销楼外楼的各式美食。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下,很多好奇的人们就被阿青带到楼外楼那里了。
  方钰敏和小明早就守在楼外楼门口接应了。店门口放了一排炭炉,木炭正红火,上面是一排的铁锅,冒着诱人的香气。这些锅里的美味就是楼外楼第一炮-鱼料理。
  小明不停地把鱼料理盛在小碟子上给阿青带过来的客人试吃,顺便讲述店里新开张的优惠:本店新开张,即日起连续七天每位客人都会免费奉送一块桔酱酥饼和一份五香豆干。
  无论是麻辣的,香辣的,酸辣的还是五香味的,那都是刺激味蕾和嗅觉神经的味道。再经炉火这么一加热,那股诱人垂涎三尺的味儿就更浓郁了,顺着波动的人群随风飘散。试吃过的人还想吃更多,那一小碟才一口的份量,简直连牙缝都塞不了。至于价格,比起酒楼要便宜,但比起小食店贵了一点。不过,店里正做优惠,一份鱼料理65文,奉送一杯桔子蜜茶。结账时还送一份五香豆干,还是很合算的。
  把客人迎进大堂,小阳和小雨马上笑盈盈地带着客人就坐。斟茶倒水下单,动作那叫一流畅,笑容那叫如沐春风。光亮清雅的装修,统一的干净利落的制服,还有那殷勤的招待,让进了店里的食客们都很满意。
  林秋来和小露在厨房里掌勺,一拿到单就立刻做菜.这些训练早已经在家里演习过很多遍了,每个人合作都已经很默契了.
  一开始大家还有点手忙脚乱,但应付场面多了,就慢慢地适应了下来。大家都忙到连水都没时间喝一口。到了午饭时间,客人也越来越多了,方钰敏忙叫小明把还在派发传单的小孩子们都叫回店里帮忙。
  分配任务还是按预先安排的来做:年纪小的在楼面招待客人,斟茶倒水下单,收拾和擦桌子;年纪大的就端盘子,或进去厨房帮忙。而何氏就在后院里清洗碗筷。
  所有预先做好的桔酱酥饼已送完了,方钰敏不得不让小辰收银,她带了小雨到后院去把明天要送的那些半成品都拿出来放进焗炉了。
  待两底桔酱酥饼焗了出来,方钰敏就把这工作交给小雨来做,她继续回到柜台核算账单收银了。
  午饭时间一过,店里的客人才少了一些,方钰敏忙让大家轮流吃饭休息。小孩子们都饿了,虽然他们不时到厨房里吃几块酥饼或烙饼什么的,但由早上忙到差不多下午一点,脚不沾地的,消耗也大。
  方钰敏决定今天营业时间到下午三点就关店不做生意了。一来今天才是开店第一天,大家都很早起来忙着准备了,昨晚也没睡好,今天客人又那么多,估计都累狠了。二来嘛,就是货源了。后院那鱼池里本来是两天的份量,但现在也没剩几条了。这里的市场又没有鲜鱼卖,还得通知村里的村民捕捞呢。与其一天卖完,不如悠着点。
  等到最后一张桌子的客人也结单拿着五香豆干和桔酱酥饼走了,方钰敏全身放松趴在桌上了。
  后院里堆积如山的碗筷还没来得及清洗,店里还得拖地清洁,厨房里也要收拾干净,另外还得点算库存的香料,调料以及粮食蔬菜……天啊!方钰敏一想起这些就觉得头痛了.好吧,这些工作有其它人替她分担,现在她更头痛的是明天,后天,大后天都还得继续啊。在村里干农活累,其实做县里开店也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人多好办事,一个时辰后终于全部都收拾整理好了。
  方钰敏撑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对林秋来说:“秋来,你明天请贵叔回村里带句话,就说由明天开始咱店里每天都要三十公斤鲜鱼,就按之前说好的结算。最好明天能送一趟鱼过来,咱们打铁趁热.你也好好算算稻田鱼的数量能顶多久?再过些天春花婶家的,二哥家的鸭子应该有两斤重了吧?咱们得在鲜鱼断市之前把鸭子补上.”
  林秋来走到方钰敏的身后,一边按着她的肩膀一边说:“好好好,我知道了.你也累了不要想那么多,这些事我们早就计划好了,咱按部就班,一步步来.”
  何氏也说:“是呀小莲,我看你很累了,不如回家休息吧?”
  林秋来听了忙低下头打量方钰敏,说:“阿青,你驾马车送你小莲婶他们回去儒园,我带小风和小露去买点东西,一会再回去吃饭。”
  “好.”阿青站了起来.
  “等一下,咱修改一下告示.经过今天的实践,我真的没法赶制这么多的桔酱酥饼了.”方钰敏说:“由明天开始,我们改送桔酱小馒头.这个方便,下油锅炸一炸就可以了.还要标明:限量供应,送完即止。小阳你来写告示,贴了告示咱们就回家。”
  “好.”
  一到家,方钰敏洗洗就上床睡觉了,她没想到开个食店这么累,比以前天未亮拉着红薯粉到县里卖还要累。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楼外楼虽然两层,但餐桌不到三十张.客人虽然多,但他们人也不少,虽然都是孩子,但手脚勤快,做得相当的好.再说方钰敏吧,她就坐在柜台打算盘收银,最了不起就是去焗了酥饼,能有多累?只是她过年时的渴睡症状并没有因为春天来了而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了.今天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所以才累惨了.孩子子回家洗洗睡了一觉就精神了.
  吃过晚饭,小明和小阳进了书房里读书,其它人就坐在一起做小馒头.酥饼也做了一些,但这个只要还是留着自家吃.
  天开始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