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作者:热带雨淋      更新:2023-07-10 19:06      字数:4860
  嫠呶摇!?br />
  “你猜一猜。”
  我躺在床上,含糊的说:“快告诉我,心急死了。”
  “我很快和你见面了。”
  “是吗?”
  “你开心吗?”
  “开心,”蓦地想起,她人仍在纽约呀,我问:“怎么和我见面?”
  “我回香港。三天后。”她的声音很雀跃。
  “不要上学吗?”我弄不清楚。
  “请假,学校没问题。”
  “你哪家学——”最后还是把那个“店”字咽回去,转口问:“有特别事?”
  “有。”
  她不作声,分明是想我追问。
  惜睡魔已爬进体内,我拿着话筒的手快要垂下来,索性说:“坐稳机,拜拜。”收了线,把话筒搁起来。
  睡得烂熟。
  一定是酒精之过。
  老友碰头,总嫌千杯少。
  第二天起来,朝壁钟一望,天!九点。急急跳起。先拨电话回家,都外出了。
  暗叫一句“糟糕”,老妈一定十分生气。
  很快回到父母的家,用钥匙开了大门,屋内静悄悄的。
  开了一杯蜜糖茶,舒服的靠在沙发上,正盘算着如何应付母亲的教训。
  父母已接机回来了。我第一次见到赵翠薇。她的腮骨和颧骨都很明显,样子很有性格。
  “来,先休息。”母亲把她“扶到”沙发前。
  “王阿姨,你请坐。”赵翠微回身道。
  父亲道:“大家都坐。”
  佣人奉过茶母亲忙交代做点心。
  赵翠微一直呼父亲:“段叔叔。”
  对我,母亲道:“君,你该喊一声大姐。”
  “我倒无所谓,但赵小姐可能不喜欢那‘姐’的称号。”我笑,问赵翠薇:“是吗?”
  她大方的笑笑:“就喊大姐好了。”
  “叶兰可好?”母亲热切的问,叶兰是大姐的妈妈,母亲的知已。
  “就是身体差一点。”赵翠薇打开手袋,拿出一个信封,递与母亲。
  一封信和两帧照片。
  我俯过身去看,照片是同一个人,一个穿旗袍的年青女子,样貌与赵翠薇有几分相像,我知道,这便是叶兰。
  母亲看完又看,边读信件边掉泪。父亲移坐到她身边,手臂轻拥她的肩。母亲看完信交与他。他接过,默默的看,半顷,把信折好,交回母亲的手。拥着母亲的肩膊的手,紧了一紧,那是一种慰安,一种关切。来得那么自然,完全无须言语,一份细水长流的感情,做儿子的,也看得呆了。
  我轻轻的喊:“妈。”
  母亲伸手抹去脸上泪水,对一旁出神的赵翠薇说:“就住在这儿吧,反正有地方。”
  “我得租房子,但打扰三数天,恐怕是免不了。”赵翠薇说。
  “何必租,就住这里好了。”母亲道:“这里也静,唯一的儿子也不住家里。”
  我朝父亲扮个鬼脸。
  父亲只是笑,他是个开明的父亲。因为他的开明、了解,和给予的充分自由,我常猜测他年轻时,必定也是一个不羁的人,要不,便是备受压迫,身受其苦,不肯再压逼下一代。
  每次我问他总是说:“你狂。”
  我没有时间狂,我忙,和所有长大了的子女一样,我们都“忙”。
  我与父亲交换一个会心的微笑。
  佣人已把点心摆好。母亲开心不已,不停为赵翠薇添点心,又不停的说话,都是好友叶兰的种种。父亲明显被冷落了。但他如此欣赏——欣赏母亲说话的神情,适当时间为她斟茶。
  我爱我的父母,我爱和谐温馨。
  吃罢点心,我得回店子去了。
  “段君在哪里办事?”赵翠薇大方的直呼我的名字。
  我奉上名片:“大姐,请指教。”
  “古董表?”她淡笑:“好营生,且雅致。”
  “那得看经营的,是什么人。”
  母亲白我一眼:“别忘晚上回来吃饭。”
  我吹一下口哨,离开了家门。
  回到店子,蓓娜趋前,她是我的好助手。
  “段先生,你的一位好朋友来了。”
  我边走进办公室,边问:“谁?”
  “沈礼先生。”
  “这家伙,昨夜才分手,今天又来了。”我摇头:
  “看来这份采访的差事,甩不掉!”
  我有一个小小的办公室,每次回到那儿,我都有自豪感,创业毕竟不是一件容易事,赤手空拳,总算有一点点成绩。
  推开门,果见老沈在等候。
  “哪里去了?”见了我,他紧张兮兮。
  “答应了你的事,绝不会黄牛。”我道。
  “水玲珑提早回来了。”
  “好哇,请她来见我。”坐在办公椅上,我笑着说。
  “你必须马上开始。”
  “她的资料尚未悉补。”
  “争取时间。”老沈道:“我查到她的下榻处,快!”
  “我刚回来哩。”按下对话机,请蓓娜给我送来两杯咖啡。
  “我们不赶快,被人捷足先登了。”
  对送来的咖啡,老沈一点兴趣也没有,一叠声的说:“事不宜迟。”
  “你暗恋她了。”我呷着咖啡,眯眯眼看他。
  “别拖延,你这家伙。”他居然有点生气。
  “真气已动,证明我所说甚是。”
  沈礼从公事包裹拿出一本小册子,递与我:“她的地址抄在这儿了,阁下最好火速行事。”
  我接过,翻阅着。
  “好不容易查出来。”
  “见过她的人没有?”我问:“什么时候到香港的?”
  “昨天,昨天从巴黎回来。”
  “你见到她了?”
  “不,没有人见到她。”
  “怎么晓得她在香港?”
  “我们见到她的经理人。”
  “挡驾大臣。”我看着小册子的记载,她住在浅水湾。
  “不难找。”我道。又不是火星月球,月球也有人登陆了。
  我奇怪老沈如此紧张。
  “明儿我会找她。”
  “明儿?马上好不好?”老沈跳起来。
  “大老板,我尚有公事要办,总不成为了当个业余揭秘家,正经事儿也不管。”我那揭秘两字加重了语气,老沈气得直瞪眼。
  “段君,如果你不尊重自己的工作,别人如何新生你?”
  “真严重了。”
  “你答应了我的事,希望圆满办妥,地址资料送到你手上,喜欢什么时候行事,随便你了。”他有点负气,起来告辞。
  “老沈!”
  他不理,开门要走,忽又回头,一顿,说:“我是很重视此事的。”
  我刚才的态度有点过分了,原以为开玩笑,想不到他如此认真。
  这也正是他成功之处吧。
  对工作认真是他的优点。
  我上前,正色道:“尽力而为。”
  他宽容,和我道别:“看你啦。”
  目送老沈离去,我重新坐回办公椅上,细看他写下的资料。
  水玲珑与她的经理人住在一起,她们几乎是形影不离,经理人亦步亦趋,一般人难以接近她。
  “看来比王妃更矜贵。”我摇头,翻那经理人的资料。必须先了解这个角色,这具操纵着一颗国际明星的女人叫白冰。白冰原本是一家跨国广告公司的创作总监,发掘了水珑玲后,索性连创作总监也放弃了,专心做水玲珑的经理人。
  “我喜欢创造,包括人的命运。”这是她的名言。
  然而,受国际瞩目的,不是白冰,而是水玲珑。
  我拍拍脑袋,这份差事很不好做,但,兴趣却来了。合上小册子,我构思,如何开始第一步?
  我看腕表,五时一刻。
  看着她们的资料,一看就是整个下午。
  二
  职员先后下班。我的问题还未解决呢。
  我为自己再冲了咖啡。决定留在办公室继续构思采访大计。
  一阵细碎的声音传来。
  打开办公室的门,往前铺走去。我店的玻璃门已关上,刻花铁闸亦已落下。门外挂了“休息”的牌子。
  店外有人张望。
  这情形是常有的,路人或来迟了的顾客喜欢在饰柜前伫足。我们展出不少好货品。
  正待转身回去,那女客又在打门。她一手拉着铁闸,一手轻敲玻璃,向我点头。
  我礼貌地指指挂着的“休息”的牌子。
  她摇摇头,仍在敲门,眼神焦灼。
  我开了门,隔着刻花铁闸,对她说:“我们休息了,明天九时请再来。”
  “先生,我想买表。”她说。
  “职员下班了,明早请再来。”
  “明早,来不及了。”她的声音清脆,语气带着恳求:“我只有一小时的时间。”
  是游客吗?
  “先生,请帮忙,过了七时,我什么都买不到了。”
  她急得眼泪也快要掉下来似的。好吧,反正店子也是做生意,何妨与人方便。
  我轻轻托起铁闸,她弯身进来。
  “如果我也下班了,你一样买不到。”我说。
  “那,我只有买钻石,对户的珠宝店尚未关门。”她走到饰柜前,俯身细看,穿着小圆领上衣的她,露出了一截雪白的粉颈。
  我亮了店内的灯。
  “都是名贵的古董表?”她问。
  “可有心目中的货品?”
  她摇摇头,坐在饰柜前的椅子,目光游走着饰柜内的一列列表。
  她并无目标。
  凭经验,我知道这位女客对古董表并无认识。很多顾客都一样,要买,是因为潮流,古董表的价值近年暴涨,有人以它作了身份象征。
  也有人刻意买来保存。表的艺术、文化,他们不关心。
  我轻咳一声:“要不要介绍?”
  她点头,目光仍在饰柜内。
  “自用的还是送人?”
  “送人。”
  我走进饰柜后,开了锁,边问:“收礼的人,是男的还是女?”
  “女。”
  她的头垂下,秀发拢了一只髻,灯光下,我看到粉颈上幼幼的汗毛,她如此全神贯注,收她礼物的人,必是她心目中的重要人物。
  我取出了一个圆型女装表。
  她看着,拿起,问:“这块是最好的?”
  我看她的手,纤长、白皙,左右皆无饰物。
  她拿着手表端详,那手挚、神情,完全是一个外行。
  如果没猜错,她对首饰也毫无认识。
  但见她抬头,一张素脸娇憨可爱,她眨动大眼,问:“贵的东西通常较好。”
  “当然。”那是真话。
  “我不懂,先生,请帮助我。”妙目带着诚恳。从商多年,几乎一眼已能看出面前的客人是何身份、职业、出手,但对目下这位姑娘,竟然半点也看不出她的来路。
  “先生,请给我挑一只好一点的。”一副信任的态度。
  她不知道商场险诈,我告诉她拿着的一块是最名的贵的了,也是可以的,但,我却不忍心骗她。
  长得好看的女孩通常都占点便宜。
  “价钱贵一点无妨,只要货色好。”
  我取出一只四十年代的日星月相表。她看看,仰头问:“怎么没有钻石?”
  “你要镶石的,也是可以。”
  “不,就这只好了,你介绍的,准没错。”她浅笑,把表放在腕上比试。
  “好看极了。”我说。
  她把表放下:“请替我包起来,包得精致一点,送人的。”
  “怎么不为自己选一只?”我取出印上敝商号的盒子,把表放好。
  她甚至没有问价钱。
  我包装好了手表,并在礼物纸上放一只小小的丝蝴蝶。她开心极了拨弄着。
  好像一个看着好玩玩具的小孩。
  “小姐,这只表,算便宜点,七万港元。”
  “原价是多少?”
  “接近八万块哩。”我说。虽然,我在三藩市的旧货摊中购入时,只花了八百美元。
  “你还是收足价钱的好,营生不易呀。”说着她打开随身的大手袋。我微感讶异,竟有这样的客人。但,便我更诧异的,是她付款的方法,她不是掏出信用卡,也不是银行支票,而是现金,一大堆钞票,用一条白底碎花的丝巾裹着,她把丝巾解开,抽出了其中一捆,自行数着。
  看那堆钞票,少说也有十多万,我背心一寒,希望不是打劫得来的。
  她笑盈盈的,把一叠钱推到我面前:“八万块,先生,请点一点。”
  我细数一遍,都是千元钞票,以鉴证灯逐张照看后,我点头:“谢谢光临。”
  她愉快的把余钱再度里好,连同古董表放回手袋中。举头一望店子的壁钟,叫起来:“噢,时间快到了。”匆忙把手袋挂在肩上,走到店门前。
  我快步以匙开门,她低声:“谢谢。”
  看着她离去,我忍不住:“小姐,小心。”
  她回报一个感谢的笑容。
  “要不要代招街车?”我担心她一身财物,还是一个单身女子呢。但话出后,又觉得过份热情,说不定她以为我另有居心,毕竟她只是一个顾客。
  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欣赏陌生人的善意的。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