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节
作者:古诗乐      更新:2021-02-17 19:56      字数:5012
  这口气有点难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竟然又一次的说她是淫荡之人。
  一抬头却见甄一脉闪动着一双大眼睛站在屋门口,满眼的歉意。
  甄一脉刚才提着铁锨想出去,就听见门外吵了起来,他又不能说话,也不想在鲍天麟面前表现的很有主见,只好站在里面等着。
  跟若离一起这么长时间了,他知道若离心直口快心无杂念。
  所以只能用抱歉的目光。
  看见甄一脉的眼睛,刚刚才下定的决心慢慢瓦解,这孩子就像是十年后自己的孩子,只要他理解,那两个不懂事的就随她去吧。
  便很快的将刚才的满脸怒意转换为慈爱的笑脸,顺手将铁锨立在了墙侧,看着甄一脉说: “一脉,不关你的事,你这两位姐姐就以诋毁我为乐,我受得了,有句话叫做人在做天在看,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你先等会,我洗洗手就去做饭。”
  说完进了厨房舀出一水瓢凉水倒进院子里的瓷盆。
  甄珠儿甄贝儿目瞪口呆的看着目光冷冷的鲍天麟目不斜视的进了隔壁院子关上门,其余的都提着农具进了个各自的院子,又看着若离进了厨房,甄一脉也跟着进去帮忙烧火,才一前一后的溜了进去。
  第一百五十一章 要给见面礼
  晒了几天后,东倒西歪的玉米高粱终于慢慢的挺直了身板,若离和甄一脉抬水的时候 仔细的看过,常婆婆说的还真有道理,每颗玉米根部壅上了土肥,似乎一夜之间都有了玉米棒的影子。
  常婆婆又在对岸等着,若离放下水桶和甄一脉过去。只见她贼头贼脑的从衣襟底下一只只的拿出几颗鸡蛋神秘而兴奋地递到了若离眼前,满脸的皱纹挤在了一块:“若离姑娘,老身这些天又偷偷地积攒了十只鸡蛋,老婆子我厉害吧!别看我那大儿媳妇的眼睛贼溜溜的就盯着母鸡屁股,可是老身知道几只母鸡跳窝,那窝就在我屋子里的棺材后面。”
  听常婆婆说她屋里有棺材 ,若离吓了一跳,人还活得好好的怎么就把棺材放在屋里了?忙问:“棺材,婆婆,你屋子里有棺材?”
  常婆婆裂开没有门牙的嘴巴笑了起来:“有啊,就是用你给的银子,前些天随心她爹和村里的木匠一起做的,柏木的,我那死老头的也做了。”
  说完见若离还睁大一双眼睛不解的看着,明白了她的意思,笑了起来:“若离姑娘,你还小不知道这些,人老了到了六十岁就可以做棺材了,村里好几个老人棺材都做了十几年了人还在。老身和我那老鬼老汉都过了七十,古稀了。”
  若离手里捧着鸡蛋:“那棺材放在屋子里会不会渗得慌?”
  “不是渗得慌,是安心啦。”常婆婆长长的叹了口气,似乎终于放心下来:“没有棺材的时候我就担心我和老汉死了,儿子们会不会把我用席子一卷就给埋了,然后被狗吃了,现在不担心了。”
  听常婆婆说的很玄若离笑了起来:“瞧婆婆说的,有发大伯那么孝顺。怎么会用席子将您老人家用席子卷起来呢,一定会风风光光的把后事办好的。”
  “我那儿子是很孝顺,可那儿媳就说不定了。”常婆婆孩子似的拧了拧脖子:“
  那贼婆娘,就管了个屋里,已经不知天高地厚了,每天盯得我紧紧地,想吃个什么都要她同意。”
  看着婆婆的表情,若离想起了以前老妈的话,老人孩子,就是说人老了就跟个孩子似的。要哄着。
  便将鸡蛋一只一只的装进斜背着的挎包里,夸奖着她: “屋里的事她说了算,外面的事就由不得她了。婆婆还是你厉害,你那儿媳妇盯得这么紧,还能带出鸡蛋来,真不简单。”
  这一夸常婆婆就像做了一件很惊天动地的事般的眉开眼笑:“那是,那个贼婆子哪里看得住我老婆子。我就把这些鸡蛋塞在炕洞里。”
  “婆婆啊,你和我一样,我有贵重东西也成藏炕洞。”
  两人因为想法一致同流合污而哈啊哈大笑起来,甄一脉很无聊的在一边听着,憋着嘴巴。
  就听见身后传来随心的声音:“太婆婆,太婆婆。”
  常婆婆忙对若离做了个鬼脸:“若离姑娘。随心那个死女子,也嚼舌头,以后我们祖孙之间的事。不让她知道。”
  “好,不给这个小奸细说。”若离笑着拍着常婆婆枯树皮般的手。
  甄一脉听到随心的声音抬起头,就看见随心穿着若离给的拿块碎花布做的衣裳花蝴蝶般的跑了过来。
  一看见常婆婆她就喘着粗气说:“太奶奶,我大奶奶请你回去呢,说是我宝林叔的媳妇家来人了。要看家。”
  “来了?随心他们来了几个人。”常婆婆一听孙子媳妇家来人了,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
  “四个男的两个女的。一共六个。”随心站在常婆婆面前喘着粗气,小小的胸脯一起一伏,新衣服让她显得灵气而喜气。
  “若离姑娘,那老身去了,来了六个,看来这事成了,六六大顺啊。”
  常婆婆嘴里念叨着,慢慢挪动脚步。
  “太奶奶,我大奶奶和大爷说要你给未过门的孙媳妇准备一些见面礼,我太爷爷说他没钱。”
  随心跟在常婆婆身后小声传达着当家的大爷常有发和大奶奶的意思。
  “见面礼,我哪有钱啊,若离姑娘给我的那些我全给了你爹做了棺材本。”
  常婆婆听随心这么一说,停下脚步。
  随心忙上前小声说:“太奶奶,我大奶奶说要你先把若离姑娘送给你的那副耳环,或者银钗先送给那个未过门的孙媳妇,等她过了门再要回来。”
  常婆婆一听眼睛瞪了起来大声骂道:“随心,你这个死蹄子,谁要你给你太奶奶说我有银钗银耳环的,那可是若离姑娘送给我的,我死了以后戴着陪葬的。”
  随心低着头看着脚下不敢说话。
  若离责怪的看了一眼随心,这个孩子什么都好,心灵手巧手勤脚快,怎么就这么爱嚼舌头。
  常婆婆见随心不敢说话,指着她的鼻子大声说:“随心,回去告诉你大奶奶,就说我先不回去,那些东西我是不会给她的,她不给我买也就算了,人家若离姑娘给我了,她还惦记。”
  随心低着头小声说:“我大奶奶说,我宝林叔好不容易说的媳妇,家里这几年光阴也不太好,今天好歹有若离姑娘那边给的工钱,赶快把媳妇娶过来免得夜长梦多。”
  常婆婆坚定地站着不动:“随心,你回去告诉你大奶奶,太奶奶都已经七十多岁了,孙子辈的事也管不了了,我只想我死了骨头化了以后还能留下什么,这些东西可是若离姑娘去县城买回来的,银钗银耳环我要戴着的,口环给你太爷爷,谁都别想惦记。”
  随心也站着不动,也很坚持住的说:“我大奶奶还说,要是太奶奶不给孙媳妇见面礼,我就不要回去了,就把我卖了做童养媳。”
  常婆婆一点不为所动,没好气的说:“买就买了吧,你这么嘴贱,卖了的好。”
  随心就嘤嘤的哭了起来,继而抽泣。
  “哎。”若离长叹一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甄一脉一双眼睛看着若离,里面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她出手帮忙,他知道若离手里还有一点碎银子。
  若离略显沉重的低下头想了想,去县城拿的那锭金子换来的银子已经被鲍天麟没收说是依然换成金锭帮她存着,粮食又不多了,秋粮看起来也不会丰收,那点碎银子要留作买粮食用的,她不想用鞋尖里藏着的最后一锭金子,那是留作关键时刻用的。
  可是面对常婆婆,她实在不忍心装作袖手旁观,她知道老人家年纪越大越是在意身后之事,她很清楚的记得她将这些不是很值钱的银饰拿给她的时候,她的欣喜若狂。
  想了想她上前对常婆婆说:“婆婆啊,这些东西不愿意给就不给了,我们也不经常去县城,听饰品铺的伙计说这些卖得很快的,这样吧,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去就来。”
  说完她转身往回走,这件事情要找鲍天麟帮忙,跟他要个一两银子都够了,反正这是他的臣民。
  甄一脉没有跟来,而是过了河蹲在泉边舀水,留下随心站在常婆婆面前任她指着鼻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骂。
  若离急匆匆回来,眼睛四处找着鲍天麟,看不见他的身影,便径直进了隔壁院子,见鲍天角坐在套间的外间炕沿上,手里拿着一本书,炕上放着小方桌上面是茶壶茶碗。
  斜着眼睛没看见鲍天麟,心想找鲍天角也是一样的,就走到门口敲了敲打开的门。
  鲍天角抬起眼睛问:“金若离,什么事?”
  “鲍天麟呢?我找鲍天麟。”鲍天角的目光深邃如潭水,幽深不见底,若离只看了一眼就觉得头晕,潭底似乎有种无形的引力,她忙低下头去。
  鲍天角看到她躲闪的目光,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他并没有用眼色,她却已经开始躲闪,便温和地问: “哦,找天麟什么事?说给我听也一样。”
  “给你说那事就有点小。”若离深深地低着头,感觉好像已经在深潭里旋转挣扎,内心也挣扎了一会平静下来。
  “那就等天麟回来吧,你进来等吧。”
  鲍天角听若离这样说,端起茶碗嘬了一口。
  “我就不进来了,那他去哪了?”
  看着鲍天角气定神闲的,若离实在是着急,常婆婆还在太阳下等着。
  “如果她不回来的话,那我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若离慢慢的转动双脚出了院门,鲍天角眯起双眼看着纤细的腰肢圆浑的臀部,柔美的向外面飘动。
  看来只有先用仅剩的碎银先帮常婆婆了,一两也就足够了。
  可是她实在不想用自己这点银子。
  回到屋子里从衣服底下摸出一点银子,拿在手里看了看,取出一两,转身出了院门。
  刚走到玉米地侧面,就看见鲍天麟站在地头看着高大茁壮的玉米,看见她露出阳光灿烂的笑脸,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洋溢着热情的光芒,看着就让人心情愉悦。
  声音也充满了喜悦:“金若离,玉米都站起来了,我还以为我们白白的忙活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杏肉不能吃杏仁很有用
  “怎么能白忙活呢?”若离手里拿着一两银子匆匆的走过鲍天麟身边,边走边说:“我先去给常婆婆一两银子,回来你要给我报销。”
  “哎,金若离,你给常婆婆银子是你的事,我凭什么给你你报销啊,哦,人情你落下银子我出?如意算盘打得够精的呀。”
  鲍天麟看若离不停顿的往前走,手里端着一两银子,刚想张口问她去干什么,听她这么一说,就跟了上来。
  “不是我落人情,。我会告诉婆婆是你给的,再说了我那么多的银子都存你那了你不给怎么行,还有婆婆可是你的臣民,她要给孙媳妇见面礼,那孙媳妇可承担着咱们大汉朝开枝散叶的责任,以后婆婆家添了丁,大汉朝就人丁兴旺,你是不是该为了你家江山的繁荣昌盛出点力呢。”
  若离走得很快,鲍天麟在后面就看着她纤细的腰肢风摆柳般的摇动,风情摇曳,听她说的一串一串的似乎牛头对不上马嘴,却又密不可分,在后面笑着:“一个小百姓家娶个媳妇,还关系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金若离你也真敢联系。”
  “你别小看一个小百姓,,没有小家哪有大家,大汉朝不就是一个一个的小家组成的吗,小家里多一个人大家里也就壮大了。”
  若离嘴里说着话,脚下的速度不变。
  到了河对岸,常婆婆气呼呼地坐在横木上,随心站在前面脸上流着泪珠,见若离和鲍天麟来了,随心忙闪到一边。
  “田公子来了。”常婆婆浑浊的眼睛干巴巴的眨了眨,颤微微地站了起来。
  若离将一两银子交到常婆婆苍老的手上,故意大声说。
  “婆婆,这是田公子给你的。他听说你要娶孙媳妇,专门跟我来您道喜,也不知道这一两银子少不少?”
  “够了够了,太多了,她又不是什么金枝玉叶千金小姐。田公子啊,老身该给公子下跪了,以后啊要是田公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那孙子别的不会,就有一身傻力气。”常婆婆说话间真的就弯下了膝盖。
  鲍天麟不觉得什么。别人给他下跪也习惯了;所以他只是往后面退了退,若离却一个箭步挡在鲍天麟前面,伸手将常婆婆扶住。很快的说:“婆婆,你这是干什么?你都多大年纪了,还给他下跪。也不怕折了他的寿。”
  常婆婆坚持着要跪下去,她虽然生在这深山里却也历经苍苍,看得出鲍天麟不是一般人。她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