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作者:随便看看      更新:2023-06-23 10:43      字数:4779
  胤垂粗缚匾晾嗽诳仆鼐衬诖蚓捎停箍仆赜吞锎⒘棵墒芩鹗А?仆鼗怪赋觯胍晾酥?20公里长的陆地边界有一段盛产石油的沙漠地带迄今未划定边界。事实上,这段沙漠上的油田呈锅底形,底部正好在科威特境内,加之科威特采油技术设备先进,因此,伊拉克感到科威特得了便宜而使伊拉克吃亏。对于领土纠纷问题,科威特要求阿盟组成一个仲裁委员会,根据科威特与伊拉克间现有的条约和有关文件划定两国边界。
  第三,两国就债务问题产生争议。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外债约700亿美元。当时,海湾阿拉伯产油国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财政援助和贷款,其中科威特提供150亿美元,既有赠款,也有贷款。伊拉克提出,当年它与伊朗作战是保卫阿拉伯民族,因此应正式免除两伊战争期间它欠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的债务。科威特认为它在两伊战争期间一直慷慨无私地援助伊拉克,但是伊拉克未经协商,单方面提出将所有债务一风吹是难以接受的。
  伊拉克和科威特争端逐步从外交战、新闻战向军事冲突方面演化。事态在急剧变化,美国做出了直接介入的姿态。正当全世界以焦虑的心情注视事态发展、阿拉伯国家竭尽全力斡旋时,伊拉克最终还是武装吞并了科威特,并宣布科威特是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在国际社会和阿拉伯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就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应科威特政府的要求举行紧急会议,通过安理会第660号决议。该项决议谴责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认为这一事件破坏了国际和平与安全;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将其入侵科威特领土的全部军队撤至入侵前的位置;呼吁伊拉克与科威特两国立即举行谈判解决争端。
  同日,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艾哈迈德?阿比德发表声明,要求伊拉克军队撤回到国际公认边界的伊拉克一侧,呼吁伊拉克与科威特通过对话,以理智和克制的态度解决争端。南斯拉夫联邦外交部长隆查尔在贝尔格莱德就此事件召开不结盟国家驻南斯拉夫使节紧急会议,会议对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表示深感不安,指出把这种行动作为解决争端的办法是不能接受的。
  伊拉克对国际社会的这些反应未予置理。8月4日,伊拉克电台宣布成立“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该“临时政府”由9人组成,由侯赛因?阿里任总理。许多通讯社报道说,侯赛因?阿里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科威特的别动队。
  8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再次举行会议,通过安理会第661号决议。该项决议要求所有国家立即停止进口伊拉克或科威特的一切商品和产品;停止向伊拉克和科威特出口一切商品和产品,包括武器和其他军用设备;不向伊拉克提供任何资金和任何其他财政及经济资源;吁请各国保护科威特合法政权及其机构的资产;对伊拉克在科威特扶植的政权不予承认。
  尽管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接连通过两项决议,但事态仍在继续发展。8月7日,伊拉克电视台宣读了“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的一项声明称,“临时政府”决定废除科威特君主国,宣布成立“共和国”。同日,萨达姆总统发表讲话称,“科威特好比是伊拉克这棵大树上分出的一根枝杈”。8日,伊拉克宣布,伊拉克与科威特合并,组成“统一的国家”。担任“自由科威特临时政府”总理仅4天的侯赛因?阿里被任命为“统一国家”的副总理,其他8人被任命为部长级总统顾问。
  8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拉克兼并科威特问题召开会议,一致通过第662号决议,宣布伊拉克无论以何种方式、何种借口吞并科威特,均不具法律效力,都是无效的;呼吁所有国家和国际组织拒绝承认这一吞并,不要从事任何可能造成间接承认这一吞并的活动和交往;再次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恢复这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萨达姆铁了心,就是不撤!
  与此同时,很多国家领导人发表谈话,许多国家政府发表声明,舆论界发表评论,对伊拉克入侵和兼并科威特进行谴责或表示遗憾;主张不以武力手段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要求伊拉克撤军;尊重并支持科威特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呼吁伊拉克与科威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就该问题作出的各项决议。一些国家指出,希望伊拉克在联合国和阿盟范围内解决与科威特的争端问题;希望所有有关国家保持克制,避免事态扩大化和复杂化,以利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伊拉克入侵和兼并科威特事件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很大震动。事件刚一发生,阿拉伯各国领导人便进行多方联系,试图通过调解和协商,根据阿盟宪章精神,在阿盟范围内解决这一争端,避免冲突升级。但由于各种原因,阿拉伯国家对这一事件的立场并不一致,存在严重分歧。多数国家对此进行谴责或表示遗憾;部分国家对伊拉克表示不同程度的支持。
  8月2?3日,阿盟应科威特的要求在开罗举行了部长理事会紧急会议。会议发表一项声明,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认为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分歧不应诉诸武力解决,不应以武力推翻别国的合法政府;要求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科撤军。阿盟21个成员国中,14国对这一决议投了赞成票,4票反对,1票弃权,伊拉克和利比亚未出席会议。这一投票结果反映了阿拉伯国家对此事件所持的态度。
  海湾阿拉伯国家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尤其震惊、不安和关切,纷纷表态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8月7日,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巴林6国组成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外长在沙特阿拉伯的港口城市吉达举行会议。会议发表的一项声明指出,必须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尊重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伊拉克的入侵是对科威特主权和独立的公然践踏,严重违反国际法准则和阿拉伯及伊斯兰法规;重申支持科威特及其合法政府;拒绝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及带来的消极后果,呼吁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军。在阿拉伯世界三个区域性组织中,海湾合作委员会对此事件态度最鲜明,立场最一致。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许多阿拉伯国家立即提出召开阿拉伯首脑紧急会议解决这一争端。此后,各国围绕这一提案频繁活动,加紧磋商,各种主张、方案和建议纷纷出笼。有的阿拉伯国家主张伊拉克必须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恢复科威特埃米尔合法政府;有的国家主张科威特割地赔款,以换取伊拉克撤军;有的主张成立一支泛阿拉伯维持和平部队;有的则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有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提出某些修正或补充意见。
  8月8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讲话中对萨达姆总统进行了严厉指责。他呼吁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军,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并就两国争端进行谈判。他否认埃及已同意派部队去沙特参加由美国牵头的多国部队,但他表示,埃及准备派兵作为阿拉伯联合缓冲部队去海湾地区。
  8月10日,阿拉伯首脑紧急会议在开罗召开。阿盟21个成员国中的15位国家元首出席会议,其中包括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突尼斯未与会。伊拉克由第一副总理拉马丹率团与会。阿曼、摩洛哥、索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派政府级代表参加会议。穆巴拉克总统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明确指出,目前海湾危机的解决办法只能是伊拉克军队全部从科威特撤出。他还指出,阿拉伯选择和阿拉伯保护伞是目前条件下惟一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会上不乏争论和交锋,尤其是伊拉克代表团与科威特代表团之间的唇枪舌战更令人注目。最后,会议通过一项决议,谴责伊拉克入侵和兼并科威特;谴责伊拉克在靠近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区集结军队;要求伊拉克军队立即从科威特撤回到1990年8月1日之前的地方,恢复伊拉克入侵之前的科威特合法政权;支持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阿拉伯国家根据联合国宪章和阿拉伯共同防务协议为实现合法防御所采取的措施;应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要求,向这些国家派遣阿拉伯部队,帮助保卫其领土和安全,以防外来进攻;重申遵守联合国安理会作出的有关伊拉克入侵和兼并科威特问题的决议。在出席会议的20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对这项决议投了赞成票;伊拉克、利比亚和巴勒斯坦反对;阿尔及利亚和也门弃权;约旦、苏丹和毛里塔尼亚对该项决议有保留。
  阿拉伯首脑紧急会议闭幕前夕,萨达姆总统发表讲话,呼吁阿拉伯人和全世界的穆斯林发动一场圣战,解放沙特阿拉伯的伊斯兰圣地麦加和麦地那,推翻沙特王室政权和埃及政权。8月12日晚,萨达姆总统提出一项“全面解决中东占领问题”的倡议。他在这项倡议中提出,应把所有的侵略和所谓侵略问题一并提交安理会裁决。根据同一原则,以色列必须无条件地从它占领的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及一切阿拉伯领土上撤军;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两伊从对方领土上撤出去,然后再安排解决科威特一案的计划。安理会必须按作出对伊拉克进行制裁决议的同一原则,处理上述“占领”问题。他在这项倡议中还提出,取消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美国和其他外国军队立即撤出沙特阿拉伯,由一支不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军队取而代之,这支阿拉伯军队的规模和参加国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美国和以色列迅速作出反应,表示拒绝萨达姆提出的此项倡议。部分阿拉伯国家则支持这项倡议。
  伊拉克入侵和兼并科威特,还造成了65个国家驻科威特使领馆的命运问题。8月9日,伊拉克电视台发表一项声明称,由于科威特与伊拉克已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国家,驻科威特的各外交使团的使命已经结束,不再具有官方地位,从而变为非法。因此,伊拉克外交部要求各国在8月24日之前关闭在科威特的使馆,这些使领馆可将其一切公务活动移到巴格达进行。伊拉克的这一举动在国际社会又掀起新的风波。一些国家表示,它们拒绝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兼并,联合国安理会、阿盟等国际组织已就此作出明确决议。因此,这些国家认为,伊拉克要求外国关闭驻科威特使馆违反了国际法,是非法的。欧共体、东盟、日本、泰国等表示拒绝把外交使团撤出科威特。有的国家表示准备从科威特撤馆,但不将使领馆合并到其驻巴格达使馆。此外,许多国家在科威特有大批侨民、工程技术人员、承包劳务人员和其他人员,这些人员的安全也应一并予以考虑并应做出适当安排。驻科威特外交使团及大批外国人的去留问题已变成错综复杂然而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外交危机。8月18日,安理会一致通过第664号决议,要求伊拉克不得采取任何危害外国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行动,允许外国公民立即撤离伊拉克和科威特,允许他们立即与他们国家驻伊拉克和科威特的领事官员进行接触,并要求伊拉克政府撤销要外国关闭驻科外交使团的决定。
  美国人坐不住了
  8月25日,安理会以13票赞成、2票弃权通过了第665号决议,呼吁在海湾地区部署海军力量的国家必要时采取与具体情况相称的措施,以阻止出入伊拉克的船只,并对其货物和目的地进行核查,从而确保安理会关于对伊拉克实行贸易制裁的第661号决议得以实施;号召所有的成员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向要求帮助的有关国家提供援助,同时要求有关国家在执行本决议时协调行动。
  1990年8月海湾危机爆发后到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前,这场危机一度处于军事对峙阶段。这是指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与伊拉克的军事对峙。
  伊拉克以武力吞并科威特为美国染指海湾提供了良机。海湾危机爆发后,美国迅速作出反应,提出处理海湾危机的指导原则,即:伊拉克必须立即、无条件、全部从科威特撤军;科威特合法政府必须恢复;美国一向致力于海湾的安全与稳定;美国决心保护美国公民的安全。与此同时,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政府邀请美国出兵海湾。
  美国为确立其霸权主义的战略需要,打着“主持正义,反对侵略”的旗号,决定出兵海湾。1990年8月,美国军事当局制定了大规模出兵海湾的“沙漠盾牌”行动计划,布什总统下令美军第82空降师和一批战斗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