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节
作者:老山文学      更新:2023-05-08 11:54      字数:4886
  偶偷哪募也槐缸判┑阈哪牛?br />
  客气了一会儿,一时气氛热络又融恰。
  夜里,婆媳妇两人去了隔壁睡觉,罗溪玉一个人在西边的小炕上,喝了三滴露水还是睡不着,她轻轻摸了摸平坦的腹部,然后挣着眼晴,手放到枕边的白布袋里,一会掏出一个蛋饼放进嘴里,慢慢的吃着,一会又伸进去,如不知饱一样吃着,直到终于有了睡意这才慢慢的垂下手。
  一夜的大雪,将整个山岭农家覆盖成了白色,一眼望去,白芒芒的一片,连房檐都有冰挂,一只只尖锥似的,看来短时间罗溪玉无法行路了,至少要等到冰雪全部融化。
  那婆媳也极力劝着,罗溪玉也只得沉下心,然后开始教绣娘如何做点心,这东西要有师傅教,否则如何和面松软,如何加调料味道佳,油与火候都十分重要,要少弯路就要有人细心的教。
  绣娘又心灵手巧,几做几遍就有模有样,且这点心向来讲究个有食欲的样子,罗溪玉因为是现代过来,那些样子在脑子里几乎是变得花样的,花一种点心就教了她数种搭配法,看得绣娘是连连称奇。
  看得老太太也一愣一愣的,以为罗溪玉家里定是做点心的,否则怎地一样的东西到她手里,就那么好看捏?就算不是,那也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否则可没有这手艺。
  一个打起精神教,一个学得认真,老太太将自己媳妇儿做的一些像模像样的点心给邻居送了些,隔天就有人来问:“哎呀,老太太你儿子又从那边带点心回来了?比我家小子从镇上带回来的还好吃,难得这么远的路,带回来还是又松又软啊……”
  “瞎说什么呢,这可是我儿媳妇做的……”老太太听着得意万分,却又啐那妇人没有常识。
  “你儿媳妇做的?这手艺都可以到镇上开铺子了,以前怎么没听说有这手艺啊……”
  “哼哼,我们家可是来了个师傅,等我儿媳妇学会了,就让我儿子回来,到时让两人到镇上开个点心铺子,也不用他再在海上当船工常年飘来飘去了……“老太太说起这个,有些眉光色舞,晕然都计划好了的。
  很快,罗溪玉教了十来样点心后,这雪就化得差不多了,她真的归心似箭,虽然借住的这家人好,婆子热情,媳妇又好客,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亲人,没有归心感,反而更彷徨,始终融入不到其中。
  且她一个人住在人家十天八天还可,半个月也凑合,一旦住久,难免不方便且让人嘀咕不满,而这家只有两间房子,老太太和老头一间,儿子和儿媳妇一间,这人没回来便罢了,人若回来,自己难免尴尬,也让人家心里不舒服。
  不过她提出要走,婆媳两个都不同意,但罗溪玉极为坚持,最后老太太才道:“我知道姑娘想家,我也不留了,只是姑娘一个人太危险,路上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不如这样,老头让人捎话回来,说是过两天跟儿子一起回家,到时我让老头子和儿子赶马车一起送你到乌兰洲,这里离乌兰洲不远,还有那什么九牧城,我记得老头子以前与我没成亲时,在那边做过木匠活,约摸七八天总能到的……”
  罗溪玉现在最缺的就是有知根知底的人带她去九牧,听到老太太说老头子以前在九牧过,顿时眼前一亮,便是厚着脸皮,也要住下来几日。
  ……
  这过了十月就直奔冬月了,冬雪是一场接着一场,此时罗溪玉穿得极为臃肿,身上都是厚厚的棉衣,脖子头上围着是大羊毛围巾,而她此时正慢慢的下马车,动作极为笨拙,之所以这般,一是因为保暖,轻易冻不着,二是穿得厚,棉花厚,碰一下摔一下都不会太碍事,能再安全些。
  不过也有弊端,就是动作太笨重,好在一路上这家老少爷们两个对她都照顾有加,尤其是刚子,在听到自家媳妇说学了人家的本事,一直极为客气,马车都赶得不快,本来八日的路程,生生走了十几日,生怕雪地让人颠簸了。
  罗溪玉将她昨日做好的一袋子蛋饼做了一些给这爷俩,因马上有女人,爷俩从来不进马车,老爷子对路十分熟悉,当年来回走了十多次,哪里有客栈,哪里有歇脚地都一清二楚,基本没有露宿,即使露宿一两次,也都是寻了暖的猎洞,生了柴火。
  罗溪玉则在马车里盖着厚棉被,搂着几个热手炉。
  “罗姑娘,你这蛋饼可好吃的很,比那冷馒头好多了。”老爷子也爱吃这个,大概年纪大的人,精神都不太好,睡眠少所以对露水特别喜欢。
  相比之下,刚子则感觉差了些,不过上面粘了芝麻,还渗了枣泥,不好吃也是好吃的,就着温水大口的喝着。
  “罗姑娘,大概过了前面的寨子,就到了九牧城了,我这一路挑走的都是官道,路好走,但就是绕,要是抄近路,六天就能到,不过罗姑娘身体弱,近路太颠簸,所以我与刚子宁肯多走一段时间了。”老头说道。
  罗溪玉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两人好,如果她自己一个人走,不知能不能活着走到九牧,说不定几场雪就将雪堵在了山凹里;活活冻死在里面。
  “谢谢老爷子,还有刚兄弟,我也不知道怎么报答你们,这两天我在马车里又写了些糕点方子,你们拿回去让绣姐姐自己琢磨,等到了九牧城,我再让有人买点好吃的带回去给大娘,就算是提前给你们备上年礼……”
  “哎呀,罗姑娘不要这么客气,你将保财的点心方子无私心的给了绣娘,我和刚子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若再如此,可就让我们爷俩无地自容了,若姑娘还想到九牧,就休再提这事……”
  老头子倒是底走需闯北,见多识广,说话便是有礼的很,不贪小便宜,又让人舒坦的很,罗溪玉对此还是放心的很,在他们眼中,她现在身无分文,还能图什么呢?
  不过几个点心方子,罗溪玉舍得给也给得起,若是能将她带到九牧见着弟弟,别说是些点心方子,便是拿银票出来她都愿意。
  在寨子中,老头子有个老熟识,晚上便寻了他,在他家落脚。
  这个熟识的人倒是个豪爽的,似乎做的皮毛生意,似乎油水极大的样子,家里三妻四妾,还有丫鬟伺候,罗溪玉因赶路虽然极为振作,但行路毕竟不似在家中,路上受冻,又吃得凉食,有时渴了也得饮凉。
  身体有些弱,而且开始嗜睡,有个十三四岁的丫鬟伺候她,结果只洗了把脸,就困的直接躺下,屋里不似马车上的冰冷,火盆的炭很旺,就放在床边,屋里也算暖意融融,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罗溪玉不知什么时候醒的,但醒过来时她听到隔壁厅里正有人在大声说着话。
  似乎就是老头与老头子的朋友,及刚子几人,大概是酒喝的多了,又加上好友相聚,有些平日绝不会说的话,此时都无所顾忌的拍着桌子做出来。
  “我说吴老才,你这木匠干的可真够年候的了,十几年了吧?连你家夫人都不知道,你这吴老才当年,可不是个小木匠,而是四海给人走镖的,砍人跟砍小鸡似的,可不得让你夫人吓死。
  你说当年咱们几个走南闯北,什么没见过?多少金银没摸过,可惜如今你这最有心眼的吴老才,现在还在做木匠,没出息啊,还不如跟着兄弟干,能让你多发财……”
  老头子“滋”的喝了杯酒,“你在孩子面前说什么呢?什么吴老才?本人吴仁贵,那些都是上辈子的事儿了,半点也想不起来,这人生啊,只要家人平平安安,亲人安在,比那些什么金银珠宝可贵重多了,这些年你闯荡出名头,可是这一点,还是没有看明白啊……”老头子看了看周围的摆置,加上那些时不时从站口走过的十八小妾,不由摇了摇头。
  富贵时莺莺燕燕,大难时各自纷飞。
  这个老兄弟,到现在也没有一个能与他同甘共苦的女人在身边,难怪一直这般脾性,还是没变。
  “切,人生得意需尽欢,像你似得守着你家那个老婆娘,四十多了吧?哪有我这些小妾滑溜……”看到一边刚子,那人又急忙换了话题:“哎呀,刚子,我跟你爹是老交情了,说话一向这么不着调,哈哈,你小说还年轻的很,有些事不懂,再长长,哈哈,再长长咱话题就能说一起了,啊对了……”那人想到什么压低声音道。
  “听说东狱那边真的开战了?刚子你在那边做船工,没听到什么消息?你知道舅爷做的可是毛皮买卖冬天旺,夏日冷淡的很,我正想到东狱那边备点珠宝石晶啥的,倒腾过来,打磨成首饰卖呢,最近听说有人从东狱低价进货,现在发了一笔大财,可惜待我要干了,那边却出了事,不过这出了事儿也未见得是坏事,说不定能捞上一把,刚子,你可得给舅爷出出主意……”
  刚子显然做船工多年,那些船上平日唠的,除了钱就是女人,可不比眼前这个好多少,他就是练得不坏之身了,也没生气,只是挟了口猪头肉道:“舅爷想过去捞一把,其实是个好主意,只是这主意不止是你,很多人都想,老实说,我们这一行船工都存着心思呢,东狱富得流油,听说那里的普通老百姓都穿金带银,家里藏着各种珠宝,我们若能顺手牵一些到船上,手里有船,只要稍稍冒一些风险,到时成功了再平分,以后就不用干这个流汗吃海水的船工了,
  不过现在,别指望了……”
  “怎么回事?发难财哪都有,多少都有赚的,听刚子的意思?这财不能赚了?你快跟舅爷说说……”
  “倒也不是不能赚,如果东狱的狱主死了,其它两狱夺地般争斗起来,我们倒是能趁忙抢上一点,只是现在……听说西狱的狱主身死,被东狱主削成了人棍,血肉爆得满天都是,西狱请来的那个什么魔君,连头都找不到了,那天我还在船头,脸上还溅了血点,也不知是哪一位的,爆成了血雨,还有一摊碎指块掉在船主头上,吓得他当场晕了过去。
  北狱的圣主听说施了密术逃了,但也身受重伤,估计逃回北狱都是难事,十几年内,恐怕难以完全恢复,这些都是一些与船长熟识的高手说的,十分可靠……”
  “原来如此,早听说东狱的狱主是四大狱之首,果然名不虚传,竟然力敌两大狱主,不过他也不好过吧?离开的时候就不能趁乱……”那个东道主还不死心的问。
  这世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没有不爱财,再危险的事,总有人会挺而走险的去做。
  刚子这回翻了个白眼:“我该庆幸,当时没有真的打这个主意,早先去的都死了,没有一个活着回来……”刚子此时也有些醉意,他打了个酒嗝,压低声音道:“都以为那东狱的狱主支撑不住回老巢了,想着趁乱捞一把,结果呢?那狱主居然疯了……
  哈哈哈,疯了,见人就杀,杀死不少个,听说西狱与北狱来的人除了北狱的狱主逃了一命,所有人都被割掉脑袋,血都把两江给染给了,舅爷,父亲,你们没有看见那场面,太震撼了。
  怪不得有人说东狱主厉来是个怪胎,越是被多的人围着,那怪胎就越兴趣,手里那个东西……”刚子用手量了量,老长,大概从这里,一直到那边墙,我离得远大约就是这样,船长说那是东狱的狱器枯骨鞭,所到之处累累白骨,真是如此,隔远了看,就跟,家里割麦子一样;一扫一片,所有人不但近不了他的身,还都成了两江亡魂,没有能逃得掉的。
  据离得稍近的船只说,他们能听到死人的惨叫,还能听到一种怪异的“桀桀”鸣叫声,异常的恐怖,都说那东狱主不是人了,是疯子,是杀人狂魔,彻底疯掉了,连杀了五天五夜,尸体都用山堆,当时两江之上都没人敢靠近……”
  桌上一片安静,显然都听得入神,刚子一停,那舅爷就忍不住道:“后来呢,后来怎么样?”
  “后来?后来我就回来了,说起来,有人让我上船捞一笔,我也动力了,不过当时突然就想起了在家的老父老母,前一夜还收到了信,让我一切小心,也多亏了这信,我最该感谢的就是父母,若不是那些信和话,我恐怕也不会犹豫那么一下,如果不犹豫一下,恐怕现在,我也就躺在那些山堆的尸体上了……
  这也是我打算不再去东狱做船工的原因,父母在不远游,他们年纪大了,我要守在身边奉老,以后就在他们身边做做小生意,一家人团聚和和美美,比什么都强……”
  这话说得舅爷一阵发愣,似乎想到什么心痛之处,脸上痛心之色一闪而过,旁边的老头子见状,知道自己这老兄弟想起唯一儿子身死之事,不由扯开话题佯怒道:“你舅爷问你那个东狱狱主之事,你叉开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