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
作者:世纪史诗      更新:2023-03-10 15:50      字数:4957
  的熏陶,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正是教会你学习理财,尽早建立多样化收入来源,资产合理配比从而提高资产收益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合理安排日常各项开支。建议汪先生首先认知、接受货币市场基金,在为孩子准备了中学和大学教育金后,再为儿子买一份意外及医疗保险。
  6、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位家长最大的心愿。孩子成龙成风既需要其自身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离不开家长坚定的鼓励和支持,因而尽早准备一笔成才专项基金非常重要。五年后上大学每年3000元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保守投资型的汪先生,除了定期存款和货币基金外,国债也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品种,五年期左右的新发国债收益可以达到3%左右,而且可以免税,可以留意银行何时有卖。
  7、
  汪先生夫妇共同上班的单位是家国有企业,福利保障应该比较完善,消费水平也不会很高,每年能将收入的过半节省下来,汪先生夫妇也算是比较善于勤俭持家的了,但资产本身的增值不足于抵御通货膨胀,也无法支付大额开支,建议尝试搞一些副业增加收入,或者一个小店,交与父母或兄妹经营,或许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孙先生五年前下海经商,白手起家创建了自己的私营轴承厂。近几年营业状况很稳定,每年到手的收入都在50万左右。妻子在某建筑公司任项目经理,年收入约10万元。孙先生一家现居住在上海市郊的一套复式公寓内,因为看好房地产市场的走向,一年前孙先生在离家不远的开发区内又贷款投资了一套售价480万的别墅,每月还贷2万元。虽然暂时无人入住,但孙先生仍要支付新房的物业管理费每月1700元。孙先生和妻子各有一辆车,每年花在车上的开销达到5万元左右。此外,孙太太热衷于给家里人购买各种保险,所以每年花在保险上的钱也要达到近2万。由于孙先生做生意的原因,手头的资金流动性很大,所以家中存款并不多,大约在10万元左右。
  孙先生的女儿今年16岁,中考时因为几分之差,与理想的重点中学失之交臂。一番权衡之后,孙先生和妻子决定提前实施女儿的留学计划,将她送到澳大利亚念高中。如今女儿一年的学费加日常生活开销共计约15万人民币,而且女儿肯定会在澳洲继续读大学,到时开支还会有一定上涨。
  家庭年收入 60万元
  家庭存款 10万元
  不动产 复式房产一套,别墅一栋
  其他资产 自备车两部
  负债 房贷每月2万元
  家庭年总支出 55万
  子女教育年支出 15万元
  财务状况分析:
  家庭年收入:60万元;
  固定年支出:55万元;
  金融资产:10万元定期存款;
  固定资产:复式房一套(自住),复式房一套(空置),私家车两台;
  家庭负债:2万元/月按揭;
  福利保障:夫妻两人均有社保;
  理财建议:
  孙先生家庭属于高收入高支出家庭,家庭资产稳健协调度不足,预支压力较大。
  1、
  孙先生经营私营工厂,福利保障显然不够,作为家庭的顶梁柱,难怪太太为家庭购买多份保障,但也应该找理财专家诊断一下家庭保障是否全面合理。在考虑到我国几年后即将开征的遗产税时,保险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2、
  随着投资别墅和送女儿赴澳留学,家底几近耗尽,虽然孙先生经手的流动资金比较大,但是生意中流转的钱毕竟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钱,不是家里随时可以支配的钱,而且女儿时刻要用钱,压在手里的别墅也要不断地付物管费,所以孙先生在家庭现金支配方面仍然压力不小。建议孙先生近期用心管理一下工厂的资金及帐务,每月及时将部分经营节余支援家用必备开支。还可以为工厂开立一个基金帐户,将经营中的流动资金闲置下来时投资货币市场基金,电话操作随时可以办理赎回,隔日即可取现,并能够获得三四倍于活期的收益。
  3、
  孙先生也应该尝试运用一些常用的金融工具理财,或许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建议家里在留有10万的存款之外,其余部分可以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如果有时间研究和专家指点,还可以尝试投资一些股票型基金。比如孙先生夫妇的养老问题,就可以通过设立一个养老基金帐户,每月固定投资1万元于市场优质股票基金来解决,相信如果坚持20年,随着中国的整体经济不断增强,孙先生的养老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4、
  对于子女的教育,每个家庭都会倾尽全力,孙先生也不例外。而孙先生一手创办的工厂就是一家人富裕幸福和长期受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孙先生经营好工厂,持续不断地创造现金流,就是对这个家庭最大的贡献。相信孙先生对此也有清楚的认识和无尽的动能。
  3.
  高先生供职于政府职能部门,每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单位逢年过节都有补贴,年实际收入约为55000元。妻子是私营企业的财务,月薪2500。
  高先生两年前换房,目前房贷月供为1500元。新房首付为30万元,加上装修费用15万,去掉这部分支出,高先生家目前尚余5万元左右的存款。
  此外,高先生每月抽出2000元购买货币基金定投。
  高先生的女儿目前在一所寄宿制高中念高一,中考时发挥得不好,分数没有上线。当时高先生刚买完房,手头正紧。但为了让女儿上一所好高中,还是向亲戚借了5万元作为女儿的赞助费。出了赞助费后,女儿属于学校的“自费生”,学费也比普通学生翻了一倍,每年3000元,再加住宿费一学期600元。女儿的生活费定在每月400元,每周回一次家,还要陪她买买东西逛逛街,估算下来每月仅花在女儿身上的日常开销就要六、七百元。女儿从小学拉小提琴,高先生一直督促她不能放弃。但学琴的费用水涨船高,如今已达到一小时100元,每周一次。
  家庭年收入 8。5万元
  家庭存款 5万元
  不动产 自住房产一套
  其他投资 基金定投每月2000元
  负债 房贷每月1500元;借债5万元
  家庭年总支出 6万元
  子女教育年支出 1。6万元
  财务状况分析:
  家庭年收入:8。5万元;
  固定年支出:5万元;
  金融资产:5万元定期存款,每月2000元货币基金定投;
  固定资产:自住房一套;
  家庭负债:1500元/月按揭,5万借债;
  福利保障:夫妻两人均有社保;
  理财建议:
  高先生家庭中等收入,收支稳定,未来教育费用有压力。
  8、
  两年前购置新房和女儿通过赞助上高中,将高先生的家底几乎耗尽,说明高先生在统筹家庭理财方面还有不足。虽然高先生夫妇均有比较完备的福利保障,但还是建议应该购买一份长期寿险、重疾和意外险,女儿也应该购买一份简单的意外及健康医疗险,以此来平衡高先生家庭的潜在风险。
  9、
  在现金管理方面,建议高太太给家庭的财务做一个统计,梳理一下家庭的各项收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一些随意性支出。未来三年应该是高先生家庭休养生息,增加家庭储蓄,逐步储备女儿的高等教育准备金的时期,相信高先生每月2000元的货币基金定投也有此意。只是货币基金作为短期的现金管理工具和低风险的金融产品,2。0%左右的预定收益不是很适合高先生的更高增值需要,建议将此定期投资再提高一些转为市场优质股票基金,具体哪些基金合适和如何进行策略投资,高先生可以找本地专家当面咨询学习一下。平时持续向教育基金里面投入资金,在未来女儿升学等需要大额支付时支取。
  10、
  债务管理和资产增值方面,能够在女儿升学关头予以出资赞助的,相信应该是关系很近的亲戚,所以短期的还债压力应该不大。房产投资在女儿大学毕业之前也是不必考虑的,因此高先生夫妇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可以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精简开支,如何通过常用的金融理财工具帮助自己的家庭财富增值的问题上来,这方面要多学习实践,多与专家交流咨询,并能有效地提升家庭资产收益率。
  11、
  高先生身在政府部门,福利保障和退休养老应该都有很好的保障,而妻子未来养老仅靠社保的退休金是远远不够的,建议高先生专设一个养老基金帐户,每月投资3000元定期定额购买优质股票基金,伴随着国民经济整体提高,养老自然可以无忧。
  4.
  赖先生在大型外资企业担任营业部经理,月收入1万元。妻子从事媒体工作,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赖先生的朋友若干年前成立自己的公司,赖先生从积蓄中拿出10万元入股,之后每年可分得红利1万元左右。这几年,夫妻二人精心打理家财,买方买车之余,还有不少积蓄。其中包括25万元定期储蓄,和5万元5年期凭证式国债。赖先生贷款购买的商品房每月还贷3000元,目前尚欠银行贷款本息15万元。花在自备车上的开销每年在2万元左右。
  赖先生的女儿读书成绩不太好,但自小学习绘画,造诣颇深。因此中考时,赖先生从实际出发,觉得女儿将来读大学的可能性不大,还不如往艺术道路上发展更可行。女儿后来考取了一所重点职业技术学校的美术设计类专业,学费为每学期3500元。加上定期添置绘画用品及专业书籍的花费,单供女儿完成学业,每年需花费1万元左右。女儿吃住在家,因此每月的零花钱限定在200元。赖先生在外企工作,深知学好外语的重要性,因此学习美术之外,他还为女儿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花费为一学期1300元。
  家庭年收入 20.5万元
  家庭存款额 25万元
  不动产 自住房产一套
  其他资产 10万元公司股份,5万元国债,自备车一辆
  负债 房贷15万元
  子女教育年支出 2.5万元
  家庭年总支出 10万元
  财务状况分析:
  家庭年收入:20万元;
  固定年支出:10万元;
  金融资产:25万元定期存款,5万元国债;
  固定资产:自住房一套,私家车一台;
  家庭负债:3000元/月按揭;
  福利保障:夫妻两人均有社保;
  理财建议:
  赖先生家庭财务稳健,收支平衡,理财有道,家庭资产丰裕。
  12、
  虽然赖先生夫妇本身的福利保障已经较好,但考虑到支付的便利性和未来有独立创业的可能,建议赖先生夫妇为自己再购买一份长期寿险、重疾和意外险,也为女儿的未来之路撑起一把保护伞,寿险建议以万能或者投资连接险为宜,该险种一来有很大的灵活度,缴费压力不大,二来可以用很低的保单价值拥有较高的保障,适合赖先生夫妇这样的白领精英,未来在规避遗产税上也有很大的优势。
  13、
  现金管理方面,赖先生夫妇也比较有经验,买方买车和积蓄都做得不错,建议留出3万的银行储蓄之外,其余资金进行一些投资,少量投资货币市场基金以作应急的便利,之外有策略地投资金融市场,购买长期国债和基金市场,每月收支节余的一半拿出来办理一个女儿的教育基金专户,采取定期定额投资市场优质基金的策略为女儿的未来大额开销做准备。
  14、
  在资产增值方面,赖先生之前入股朋友公司的办法很好,借助有利的资源和关系,可以实现两相受益。也要培养一些基础的金融投资能力,经验丰富后在承受一定的风险下就可以取得对等的收益,
  15、
  在养老方面,目前合适的方法有定投基金,这个办法成本低,细水慢流,能较好地受惠于国民经济的整体走强;也可以采取购买养老险的办法,老年时的领取能够保证,但成本较高;还可以参加企业年金,作为社保养老险的补充,年金好处在于成本低,年收益保底,缴多少领多少,但只能以企业为单位参加。
  Tips:什么是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通俗的讲就是企业自主补充养老保险计划。作为现代社会退休养老的三大支柱(第一个是社会保险的养老金,第二个是企业年金,第三个是个人储备,包括个人储蓄、投资收益、商业保险、实业回报等)之一,它的出现首先是因为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不足(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的比例,大概为20%40%),企业为了切实保证自己的员工能够安心工作、后顾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