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节
作者:标点      更新:2023-02-27 21:57      字数:4955
  。
  诊疗结束,雷娜直接经验到自己的不朽生命,她觉得满意,而且也揭露雷娜一直不知道的前世才能。这才能包括:照顾别人、和小孩相处、或是对早期美国开拓史的熟悉。让雷娜进入前世的潜意识或内在智慧,同时也传给她的意识一项讯息,那就是雷娜已经帮过金姆面对他的死亡。
  这次诊疗可以确定一件事,那就是雷娜克服了悲伤,也有进一步成长,而且也更了解自己。未来仍有许多新方向、新经验,等着她的探索。
  雷娜与金姆的经验是治疗丧亲悲伤并藉此而成长的例子。许多将死的人报告说,曾经有引导者或知者出现等着来接引他们。病人的意识察觉并不重要,不论他人是清醒、半昏迷、或是受到化学药物影响,这些经验不应该视为幻觉而忽视。如果自愿死的亲友告诉你这些事情,你应该排除疑虑,诚心接纳,因为这些经验是真的。
  与孩子心手相握
  菲力普是电脑程序设计师,他接受前世治疗法,为的也是要治疗悲伤。菲力普和他的妻子怡娃,痛失两个孩子,他们患有罕见的先天性疾病,3与4岁之龄就离开人世。也许,最令菲力普难过的就是,老二的死应该可以避免的。长女出生时,医师检查后告诉他们,孩子的先天疾病不是遗传的,所以他们没有理由不生第二胎。实际上,医师的说法并不正确,菲力普与怡娃再度承受丧子之痛,也就是说,老二的悲剧早应该可以避免。他觉得该负责任,失落与悲伤的感情纠结,抱恨难言。
  菲力普前来治疗时,悲剧已落幕多年,可是他心里一直很哀痛。身为研究所毕业的电脑高科技人员,他有很强的逻辑与分析推理能力,而且他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由于他的宗教背景,有关各种灵魂现象的探索,他都有兴趣,自从孩子去世后,菲力普曾多次造访一位出名的通灵人,他似乎有能力和死去的孩子沟通。
  菲力普掌握机会,慢慢淡化自己的悲伤心情,他觉得灵媒的沟通很有帮助。可是通灵人最近去世,菲力普再也没有机会和孩子沟通,心感空虚,悲情反而更沉重。
  依照我诊疗病人的经验,回溯疗法极有可能开拓菲力普的新视野,让他应付失落悲情。菲力普相当合作,一下子就进入深沉、放松的催眠状态,而且似乎浮现栩栩如生的前世经验。他描述说他置身美不胜收的阿尔卑斯山群里,有一片绿草如茵的田园,野花丛丛争奇绽放。猛然,他看到两个孩子,长大了些欢欣奔过来。他们边跑边跳,围着他,又唱又笑。然后菲力普逝去的父母亲也出现,加入笑闹团聚,接着,特别照顾他的慈祥外祖父也来了。
  孩子先伸手,牵着菲力普,再牵着父母、外祖母的手。菲力普便详尽描述他接触孩子小手的感觉,那么真实、柔软,仿如心手相连,他感觉到孩子长大了。孩子看着他的眼睛,大家心意相通,深深感受对方的情意。孩子告诉菲力普,他们想他、爱他,请他不必担心,一切都很好,他们非常平安。家人一起在草地上嬉笑玩闹,快活无比。欢笑的花朵绽放在他们的眼神与笑声里。
  显然,这个鲜明的影像并不是前世经验,菲力普似乎在恍惚迷离之际,进入了另一间。
  在整合他的经验之前,看得出菲力普的情绪已经获得渲泄。他告诉我,能够接触到孩子,他真高兴。当他描述和孩子手心相握时,激动得喜极而泣。草园相聚的经验,终于使菲力普的罪恶感与悲伤情绪获得释放,也释放了多年来深藏心中的无助感。他了解到灵魂不死,人生也变得更乐观、更有意义,
  这一次回溯之后,菲力普的快乐心情一直持续着,几年来的悲情仿如云消雾散。
  无限、永恒的灵魂
  或许会有人批评说,这样的重相聚其实只是幻想或愿望的满足。可是,幻想或愿望的满足不足以产生有效的治疗力量,也无法让病人与死者的灵魂相聚。马莎、雷娜、菲力普经过催眠后,心里都觉得舒服多了,而且也表示,长期以来的悲伤与焦虑症状,业已消除。
  我们这一章提到的故事的主角都有学习到,死不是绝对的。我们知道,我们并没有失去所爱的人,死亡之后,我们依然和死者有联系。
  有这种经验或知识的人知道,死亡不是结束,只是换个空间。好比推开门进入另一个房间。灵魂的层次、灵异的能力,或是意愿的高低,可以决定我们能不能与隔壁房间的人沟通。沟通也许很清晰,或是断断续续,甚至沟通不来。无论联系的凭藉是什么,只要悲伤的人了解分离不是永远的或绝对的就能改善沟通层次。如同马莎与她父亲,彼此相爱的人也许曾经相聚,或曾分离,可是未来仍有机会再相聚。也像菲力普,他学习到,所爱者的灵魂,是永恒不灭的。
  这些观念能让悲伤的人对未来怀抱希望,希望来世再度相聚。当然,他们不一定和今生一样,相聚时有同样的关系或环境。例如,父女再相聚时,可能变成朋友或兄弟姐妹,或祖孙关系。总之,灵魂会不断地重聚再重聚。
  一般而言,对死亡的悲伤,就是对失去自我的悲伤。前世回溯经验对治疗悲伤非常有效。能从回溯经验获得启示的人都了解,死亡不代表自我的消失。病人的亲身经历显示,因为时机到了,所以灵魂必须远离躯体,存在于非物理性的灵魂状态里。意识是永恒的,同样地,人格也是永恒的。
  通常,重获生命的灵魂会携带前世的才能。因为,某些回想出前世有些些才能的人,今生多少会显现以往所不知的才能。
  自我有许多不同层次。人是奇妙的、以多重向度存在着。为什么我们要让心灵自我设限,限制在此时此刻的人格和肉体上?灵魂不应该限在肉体与意识之中。存在于此时此刻的自我,只是整个灵魂的片断。
  毫无疑问,灵魂有多种存在潜能,所以菲力普能在草地上和子女相会,儿子与女儿的灵魂新化身也可能成长。灵魂是无限的,有各式各样变化和潜能。我们在这一章所列举的经验与观念,只不过是整个灵魂世界的沧海一粟。
  神秘的瑜伽行者说过,人生是淹没在深海里的一长串金链,每次只能拉上其中一环结端详,其他金甸甸的迷人部分则浸没在水面下,无法获得。我们所了解的生与死,还有灵魂,可能只是金链之一环。当我们整合悲伤,开始成长,我们才能从大海中一环环拉起快乐与智慧的闪闪金链,进入明亮的光照里。
  第八章    揭开心灵的奥秘
  最近,我受邀上克里夫兰的谈话性广播节目,听众从家里、办公室、车上、电话亭打电话进来,和我及节目主持人,分享他们的个人经验,大多数人都表示支持态度。不过有的人表现得不太客气。一名女士就很生气。
  “你知道那是罪恶吗?”她有意斥责。
  我推想她是指生命轮回的观念,结果不是。
  “催眠是罪恶,”她接着说:“耶稣说催眠是罪恶,魔鬼会进入你身体!”
  我知道耶稣并没有提到任何有关催眠的事,当时也没这么说,一直到18世纪,催眠才成为治疗工具,那是奥国医师梅斯梅尔(Messmer)的时代。尽管如此,我还是用严肃态度看待她的问题与批评。也许,她是想说明某种相似的意识变化状态,或是指某种注意力的集中态度,甚至,她真正的意思和催眠无关。
  我思考了一、两次。
  “如果催眠是罪恶,”我放胆地说:“为什么迈阿密区的主教要请修女、神父或服务的员工前来接受催眠?”
  老实说;这些人并没有接受回溯疗。不过十多年来;我利用催眠帮助这些人减肥    、戒烟、减少压力。
  听到这件事,女士沉默了好几秒钟,丝毫不想让步。
  “我不知道迈阿密的情形如何,”她说得很有自信:“不过在克里夫兰那是罪恶!”
  主持人看看我,强忍着不发笑声,因为我们刚刚介绍过宗教上的罪恶观念。
  新观念的挑战
  住克里夫兰的这名女士为什么那么生气?她很担心,因为催眠对她来说是个新观念,威胁到她确认事务的想法。催眠破坏了她对现实的观点,也破坏她对世界的理解。不过至少她是诚意的。
  我把这件事讲给参与工作坊的伙伴听,引起哄堂大笑,有些人是笑自我认知的问题。自我认知对每个人而言是件很重要的事。人的一生中多少会遇到好几次自我认知受挑战的问题,当然每个人的情形可能不一样。历史上或某些时刻里都有可能出现新观念,威胁到我们的旧观念,但是我们都有可以从挑战中获益。
  历史是帮助我们成长的良师,当然,我们也必须克服对某些新观念的恐惧感。许多新观念开创了科学、经济、政治、文学、艺术的新局。有些新观念让我们发现新大陆或人烟罕见的地方,导到必须改绘世界地图。
  1633年,伽俐略自行设计望远镜,根据他的研究观察经验,指出地球按照一定轧道,绕着太阳旋转。他的发现否定教会长久以来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学说。
  结果,教会视其为“异类!”大加挞伐。伽俐略因此被囚禁在塔里,这名25 岁就担任比萨大学数学教授的科学家,为了重获自由,不得不被迫公开认错。
  伽俐略于1642年去世,科学史上的旷奇才牛顿则在这一年诞生,承继伽俐略学说,并把物理学发扬光大。他所建构的机械论、宇宙观没有受到神学干扰。
  牛顿的学说被接受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因此彻底改观。虽然教会曾极力阻挠,但伽俐略的贡献最后被全人类接受,并赢得尊崇。今天,每个受教育者都认识他,不仅是他所做的科学贡献,同时也因为,他向人类证明,真理是依赖自己的思想与经验而来的,不是别人告诉我们真理是什么,我们就信以为真。伽俐略的努力打开的科学、宗教、思想、文化史的新展望,他的努力改变了我们的现实观。
  向爱和真理开放
  住克里夫兰的这名女士;要她接受催眠可以治病的观念,可能要费一唇舌,然而这也是她人格多方面成长的关键。每个人多少也会碰到上这类问题。在本书的前面几章,我提到我们在进行回溯之前,心灵都应该有所准备、有所调整,有时候,我们的心灵在前世回溯时只扮演小角色,有时候,我们的心灵却又是治疗历程中的挑梁主角。不论做了多少调整、多少准备,我们都有可能发现到,让心灵无限开放,把恐惧与限制转化为创造与快乐,才是我们必须学习的课题。
  对大多数人而言,回溯经验让我们体会到,以往年轻无知时,别人所告诉我们的某些所谓真理,并不是真的;我们曾为此而内心挣扎过一番。
  令人觉得不太对劲的“真理”,可能是宗教教义、宇宙本质的观念,或是有关科学知识的问题等等。不论是什么,当你有了回溯经验后,某些“真理”或“信仰”,可能与你亲身经验的真理不同。你也发现到,那些“真理”与“信仰”或多或少妨碍你个人的成长与追求快乐的能力。你也体会到,放弃这些矛盾的“信仰”与“真理”之后,以往观看与思考的方式,才会随之消除。
  当初你我是怎么获得这种有限制的“真理”与“信仰”?告诉你这些的人可能本来就错了。或者你不经查证,或运用自己的经验证明,没有经过思考就直接接受别人的说法。真正的真理是不受这些影响的,真理是绝对的,真理和爱一样,都是常存不变的。
  接纳了真理之后,生命的各种可能性才随之扩大。对某些人来说,该学习的就是“向爱和真理开放”。
  吐露神秘智慧
  阿妮达是42岁的家庭主妇,深受意大利天主教文化影响。她患有严重的忧郁症,正在服药治疗。她的临床症状包括:心情局促不安、睡眠障碍、绝望感、精神不振。这些状况经常是一种无力感。阿妮达觉得处处被家庭压制、被仪式化的宗教信仰压制,这两种力量把她当傀儡一般耍弄。
  初次面诊,阿妮达表现得相当恭顺与胆怯,她同时承认,觉得自己幽闭恐惧、忧柔寡断。她对自己与父亲的关系特别感到沮丧,父亲总是用权威方式下令,坚持要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该有哪些行为。阿妮达对他这种专断作风心怀怨恨,但是,她同时对自己的怨恨觉得愧疚。
  阿妮达觉得无法面对父亲,也无法改善现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