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节
作者:千顷寒      更新:2023-02-27 21:57      字数:4725
  当时,三大殿修复竣工,那格局、色调与原来不相上下,皇帝看了甚是满意,提议举行盛大的落成庆典,并想借此机会再修一项世上绝无仅有的工程。是什么工程呢?嘉靖皇帝没有明说。徐阶怎么猜测,也猜不出头绪。
  不管是什么头绪,朝廷上下,京城内外都知道皇帝因罢掉了严嵩和抗倭的胜利,正处在兴奋之中。于是间,各地臣僚献灵芝,献珍宝,以表现天下祥瑞,让皇帝更加高兴。其中,交城王朱表田献的一件礼物使皇帝最感兴趣。这是一只罕见的白鹿,包括鹿角在内全身雪白,虽然它不是人,却生性飘逸,具有仙风道骨。据朱表田说,此鹿是在藐姑山的神仙洞之侧发现的,其洞边还有赞颂白鹿的神谕。他将这篇“神颂”抄录下来,连同白鹿一起送往京城,献给皇帝。嘉靖皇帝看到白鹿,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情不自禁地上前用手摸了一下,那鹿竟发出欢畅的叫声。嘉靖皇帝顺嘴赞道:“真是神鹿啊!”当即敕令赏给朱表田白银一百两,大红金彩衮龙袍三套。
  那朱表田是什么人呢?原来,交城王一生无子,看到自己年老体衰,不久将绝尘而去,担心藩国绝封。旁支宗族的朱表田便想偷梁换柱,取而代之。他筹得重金买通首辅严嵩,暗中助他承袭了交城王位。严嵩倒台后,朝廷感到庞大的朱氏家族繁衍太盛,在这些人当中难免有弄虚作假,鱼目混珠之辈,他们都靠皇粮抚养,致使朝廷财力不堪重负。嘉靖皇帝下令清查,以此减轻朝廷的负担。朱表田得知这一消息,整天心惊胆战。严嵩已倒,朝廷失去了依靠,如果被查出来取消皇粮不说,更可怕的是要治个欺君之罪,株连九族。得到这只白鹿,他如获至定,为了欺骗世人,他暗中请人写了一篇颂词,刻在落座于藐姑山神仙洞侧的一块青石大碑上。没想到这一招果然得到嘉靖皇帝的赏识,称朱表田对君忠爱,将他留在京城参加三大殿的庆典。
  庆典会很快准备停当,徐阶奏请庆典的时间,嘉靖皇帝道:“就定在九月九吧!朕愿这三大宫殿永永久久。”这时,戚继光在朝廷正在面向皇帝奏报抗倭情况,皇帝听得兴味盎然,直留他在宫里讲了三天三夜。庆典那天,皇帝又特邀他作为勋臣出席。那庆典现场是按照皇帝的意思精心布置的,正上面是由阴阳鱼头组成的道教太极图白旗,旗的前面是一尊崭新的铜制香炉,放在长长的神龛上,台子的周围皆是挂着的长长的黑色细布条,看不出一点喜庆的样子。
  嘉靖皇帝来到台上时,引起文武百官一阵骚动。只见他的身后紧紧跟着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女,见过的大臣都知道那是严嵩的女儿严月英。带着妾妃出席盛大的庆典,这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呀,臣僚们都迷惑不解,皇帝究竟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呢?皇帝坐在龙椅上,严月英则与一名中年武官坐在一起。只有徐阶见过,这是皇帝特意召见的抗倭英雄戚继光,他荣幸地由皇帝的宠妃严月英来陪坐。
  嘉靖皇帝在庆典前虔诚地对天仙地神烧香祭拜,群臣都跟在他的后面默默地磕头,这是沉闷的祷告。严月英与戚继光挤得紧紧的,英雄往这边挪一下,美人朝这边挤一点,她总要找到自己的裙裾与继光的官袍相摩擦的感觉。在扎下叩头的时候,她侧眸对继光一笑,那媚态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啊!她莺声燕语地悄悄对戚继光道:“戚将军习惯吗?”
  戚继光看到皇帝是如此的虔诚,哪敢东张西望?顾不上搭理她的。
  不一会儿,嘉靖皇帝又威严地坐在龙椅上,右手轻轻一挥,坐落在南苑的大火炮突然通、通、通地响起来。伴随着炮声,整个场子都动了,划龙船的跳狮舞的,踩高跷的扭秧歌的,五彩缤纷,上下联动,这才叫喜庆的样子哩。月英可能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等盛大的庆典,兴奋得俊俏的脸上粉红粉红的,皇帝看到她,垂涎三尺,本想咬两口的,无奈当着百官万民,实在无法下口。但见她与戚继光相拥而坐,眼睛一花,以为他们叠合在一起了,龙颜顿时不悦,开口令道:“丽妃,你可以退下去了。”
  严月英一惊,偏又扭头深情地看看戚继光,像是暗送秋波,被嘉靖皇帝看个正着,他哼了一声,站起来,莫名其妙地离开现场。台下的人们大为惊骇,不知又出了什么事。徐阶匆忙上台救场,他拿出皇帝的谕诏宣布道:“为顺天意,将改奉天殿为皇极殿,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钦此!”于是,整个庆典草草收场。戚继光灰溜溜地回到浙江去了。
  文武百官不知道台上发生的细微之事,记得最清楚的事是皇帝打破陈规,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妾妃带到庆典会上露面。有大臣回家细心揣摩帝意,多数人以为皇帝是想立严嵩的女儿为第四任皇后。第二天,朝廷文武百官争先恐后地上奏,恳请皇帝立严月英为新皇后。他们哪里知道,当天晚上,皇帝便把严月英打入冷宫,令内监将她关在瑜妃曾经住过的宜春宫,永远不得重见天日。
  自从十五年前方皇后被大火活活烧死,有多少臣僚奏请皇帝再立新后,一律被皇帝否定,有的甚至为此吃了不少苦头。这次皇帝一个反常的举动,百官们都想借机献媚邀宠,将那美貌的严月英好好地颂扬一番。皇帝看着那些写得肉麻的奏折,不免一股酸意涌上心头,想那些奸邪之臣对月英研究得如此之细,奏疏上的每一个字都在噬咬着那倾国倾城的尤物,皇帝实在难于容忍他们的淫秽,将这些大臣的名字一一记下交予徐阶,谕令道:“对这些吹牛拍马之辈每人大杖五十板。”
  又一次大规模的廷杖开始了,锦衣卫士们像刚刚蒸熟的热馍馍,抢手得很。那一天,宫廷内到处都是“妈呀,妈呀”的叫喊声,幸亏徐阶暗中叮嘱行者刑,才没有打出人命来。
  东南沿海恢复平静,使嘉靖皇帝有了更多的想象。这天,他对首辅徐阶说:“朕虽然天天醮斋,但也天天读《永乐大典》呀,这是一部多好的书啊,朝廷应该广招文官,将大典抄录一二才对哩。”谁都知道,皇帝的床头总是放着几册大典,一有时间就翻看。加上宫中经常失火,特别是三大殿焚烧时,火势危及到文楼,嘉靖皇帝得知后,一夜连颁三旨,令人将《永乐大典》抢救出来。从此,皇帝萌生了将《永乐大典》重抄一部副本,另外保存的念头。
  徐阶本想问问皇帝还有什么打算的,结果忍住了。身为首辅,他总要对皇帝有所作为呀,幸好他是礼部尚书出身,一个念头马上在大脑中形成,那就是为皇帝的六十大寿早做准备,到时候一定要办得隆重热烈,异常排场。但现在准备什么呢?祝寿又不像修大殿,要做几年的时间,如果皇帝有什么想法呢?
  嘉靖皇帝确实有自己的想法。自从他头脑一热将蓝道行打入大牢,他一直在想这样做符不符合道教神祇的意愿。囿于道教的神威,皇帝最终还是决定将蓝道行释放出来,让他继续在朝中从道。蓝道行在狱中,冥思苦想了一个浩大的计划,要帮助皇帝实现他得道成仙的梦想。他出狱后,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千方百计让皇帝相信他的伟大设想,并将它建成投入使用。
  果然,嘉靖皇帝听后连连点头,并说:“朕几十年崇道拜神,思想早已有此境界,但就是没有想到具体的形式,蓝道人一语点破迷津,朕由此真正如愿以偿了。”他生怕耽误时间,立即传令徐阶道:“朕令蓝道行为总设计师,按照他的设计,立刻动工兴建。”
  徐阶想刚刚才建成三大殿,国库已经亏空,现在又要修建什么呢?
  原来,蓝道行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再一次得到皇帝的宠信,紧紧抓住皇帝想修道成仙的欲望,向皇帝献计修筑一条上接天堂的天梯。他对皇帝鼓吹说,皇帝修仙已经达到一定的层次,只要还向上攀登一步,便可以与神仙握手,和仙女并肩,成为人人羡慕的神仙。怎么才能办到呢?那就是沿着天坛呈梯形缠绕,一直往天上升去,直至云间,到那时,站在天梯上手摘片片白云,将它们叠成云毯,坐在上面可以直飞天堂,实现与玉皇大帝面对面的交流。
  嘉靖皇帝对蓝道行的设计坚信不疑,充满渴望,并且设计进一步完善道:“到时候,朕就从地坛出发,行至天坛,使天地相连,浑然一体,那该是多么有意义啊!”
  徐阶哪里敢反对呢,只得附和着说:“这项伟大的工程就算是给皇上六十花甲献的大礼吧!”
  嘉靖皇帝听后笑眯了眼,富有想象地说:“李白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朕要飞翔直上三千尺,脚踏银河望九天呀!”
  徐阶也发挥自己的想象道:“到那时,大明天下更加繁荣昌盛,祥瑞太平啊!什么鞑靼、倭寇再也不敢来犯了。”
  皇帝兴奋地说:“真有那一天,朕就提拔戚继光为冲天大将军,总领边疆军事。”
  戚继光回到浙江不久,又接到福建沿海被倭寇进犯、府县卫所陷落的消息。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冬,倭寇勾结内地盗贼徐海等人,对福建兴化沿海进行大肆抢劫。兴化在福建为名郡,素以富裕安宁而闻名。倭寇集中千人兵力,烧杀掠夺之后,又乘机夜袭兴化府,当地官员仓皇出逃,至兴化陷入倭寇手中。他们以此为据点,对周围的州县卫所展开大举进攻,福建沿海各城镇危在旦夕。
  福建巡抚游德震急奏朝廷,请求调遣“戚家军”援助。嘉靖皇帝虽然为戚继光废了丽妃,将她打入冷宫,但对戚继光的一点点酸意很快消失。他决定任抗倭老将俞大猷为福建总兵,提升戚继光为副总兵,并令广东都督刘显也带兵参战。
  戚继光接令旨后,亲自率领两千精兵日夜兼程赶赴兴化。先期到达的广东都督刘显的兵士不足七百人,开到兴化府三十里外,因害怕受到倭寇袭击,驻扎在那里按兵不动。身为总兵的俞大猷因是被朝廷罢职后又官复原职的,临战匆匆上阵,其兵士实力十分有限,即使是这些残兵败将,俞大猷也视为宝贝,不敢随便出击,实怕损兵折将。他也采取与刘显一样的战术,坐镇观望,专等“戚家军”的到来。
  倭寇盘踞兴化城达三个月之久,他们奸淫妇女,抢劫财物,掠杀青壮年,犯下了滔天罪行。在兴化奸杀掠夺够了,倭寇又携财物珠宝转移到平海卫一带安营扎寨,坐享成果。兴化和平海卫的据守官兵与倭寇展开了顽强的拼搏,都指挥欧阳深战死沙场,兵士也死伤无数。巡抚游德震看到如此惨状,不得不及时奏报朝廷。嘉靖皇帝闻知,愤怒不已,当即罢免游德震的巡抚职位,任命已在福建的谭纶为都统指挥。
  谭纶临危受命,将目光投向平海卫。恰在这时,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从浙江义乌快速赶到,谭纶欣喜异常,迅速将刘显、俞大猷、戚继光三路部队集中在一起,商讨战略布兵,决定刘显率部由左路向平海进攻,俞大猷从右路夹击,而“戚家军”则为中军,直插敌人心脏。
  倭寇经过几个月的抢掠,财足粮满,对明廷官兵早有防备。他们安营扎寨后,每天操练兵士,作战技能不断提高。倭寇看到官军向自己包围,锣鼓齐鸣,试图一鼓作气突围成功。他们面对的正是威震沿海的“戚家军”。只听一声号令,愤怒的“戚家军”冲向倭寇营地,士兵们将自制的火箭筒打开,喷射出浓浓的火焰,里面夹杂着砖瓦石头白石灰等物。白茫茫的烟雾顿时射向倭寇的眼睛,那石灰一粘到眼膜上,蜇得倭寇哇哇直叫,像无头苍蝇似的只顾盲目躲藏,哪里还有战斗力?“戚家军”还针对倭寇的特点,自己发明了一种叫莨筅的武器,即将胳膊粗的毛竹砍来,把其周身的细枝用锋利的快刀削出锋芒,就像一个大大的刺条一样,有狼牙棒的功能。等两军相接的时候,“戚家军”的兵士们挥舞着锋利的莨筅如同搅粥一样刺向敌人,直把倭寇戳得头破血流,狼狈逃窜。溃不成军的倭寇有的向左逃,有的向右跑,试图找到逃生之路。哪知不管是向左的还是向右,都被官军迎头痛击,倭寇们被逼得走投无路。经过几个时辰的拼搏,左路刘显,右路俞大猷没有让一个倭寇逃生的。那些返回来的以为可以找到生路的倭寇,却跌进了戚继光布置的防线,隐藏的兵士们突然冲出阵地,看见一个杀死一个,直杀得倭寇头颅乱滚,血流成河。
  在谭纶的精心指挥下,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摆开主战场,最终将倭寇盘踞多日的平海卫收复。官军不敢懈怠,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兴化,欲将那里的倭寇消灭干净。岂料,待到三军进入兴化城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