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作者:      更新:2023-02-27 21:55      字数:4949
  孙乾说:“是的,刘璋的投降,是势穷力竭的结果,马超不来,他最后也要投降的,但马超的到来,对他起了很大的震摄作用,毕竟是加速了他投降的步伐啊!”
  关羽听到这话,暂时沉默下来,心绪烦乱地喝着酒。少顷,他又问孙乾:“这回得到财物赏赐的还有谁?”
  “除了君侯之外,还有诸葛孔明、法孝直和张翼德。”
  “各得多少?”
  “都和君侯一样,黄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锦千匹。当然,这些都是首功,是数额最大的,其他的文武官员,也都有不同的赏赐。”
  “只是这法正,叛离了他的主公刘璋,迎接我家主公入川,卖主求荣,为人臣而不忠,怎么配得上这么高的赏赐?”
  “君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法孝直这人,对于刘璋来说,算是叛臣;而对于主公来说,则算是大大的功臣啊,如果不是他导引主公入川,又在取蜀战争中进行了全盘谋画,主公的功业能有今天的辉煌吗?”
  孙乾这样一说,关羽又无话可说了,他看到座上的糜芳和士仁在小声地交谈着什么,声音很低,听不太清,只听糜芳的话里有“下邳”二字,这再一次触着了他的痛处。
  这时关羽有点醉了,借着酒力,厉声地对糜芳叫道:“下邳又怎么了?你说的还是我在下邳降曹的那件事吧?方才你就说过一次,我没有理你,你现在又嘀咕起来了。可法正怎么能和我相比?他是卖主求荣,可是我……”
  将军赵累见势头不妙,急忙调解说:“法正怎能和君侯相比,君侯身在曹营不忘旧主,终于回到了主公的身边,可谓大义凛然,浩气冲天,仅此一端,就足以流芳千古了。”
  夜里,关羽一觉醒来,醉意已经消失大半,想起今天席间的一番谈话,心里很不平衡,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了,在他脑际盘旋的,主要是马超的事。他想,马超这个凉州汉子,有什么了不起?刚刚归附这么几天,就如此声名显赫,受到如此重用!关羽披衣而起,走到几案前,把灯火调亮,拿起了笔,在素绢上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
  “孔明军师阁下,近有孙中郎来荆州,送达主公赏赐,功微恩厚,受之有愧也。此间盛传马孟起声名鹊起,倍受宠遇,惜羽与孟起旧非故人,又远镇楚地,难以亲见其威仪耳。不知超之人才,可谁与比类?军师英明,当有以教我。关羽再拜。”
  写完了信,关羽的心里稍为平静一些了。孙乾在荆州休息了几天,便回去了。关羽命赵累与孙乾同行,带去了给诸葛亮的信以及给刘备的谢恩文书。一个多月以后,赵累回来了,带回了诸葛亮的回信。关羽迫不及待地把信拆开,只见诸葛亮写道:
  “云长将军鉴,大札收悉。将军远镇楚地,常念西川,关注全局,实堪嘉许。前者马孟起来归,声闻遐迩,乃主公之幸也。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② 将军与孟起精诚协作,共匡伟业,何患曹操之不灭,孙权之不服,汉室之不能兴复乎!诸葛亮再拜。”
  关羽看罢书信,心中特别畅快,尤其特别欣赏那句“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中拿出信来炫耀,有时还在僚属和宾客中传阅。有些喜欢奉承的人,自然免不了要说些“军师有知人之明”、“马超怎能与君侯相比”之类的话,但糜芳与士仁、潘等人却很不以为然。糜芳说:“孔明军师知道关云长有妒人之长,护已之短的毛病,所以才对他这么说。军师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常常是煞费苦心的。”
  士仁笑着说:“这位孔明先生也够滑头的了!”
  第三部分第五章 蒸蒸日上(3)
  初冬的一天,东吴的中司马诸葛瑾乘坐大船来到江陵。船上共一百多人,除了诸葛瑾的属吏之外,都是全副武装的士兵。留守在江陵南岸的荆州治中从事潘和南郡太守糜芳招待了诸葛瑾一行人。
  诸葛瑾说,他是奉了孙会稽(孙权)之命出使成都的。因为忽然变了天,江上风高浪急,所以一行人先在这里避风,等江上风浪稍为平静之后,再溯江而上。
  南郡来了这么尊贵的宾客,可不是一件小事,潘赶紧派人去江北,向关羽报告。关羽本来就对东吴心存疑虑,来的又是诸葛瑾这么敏感的人物,因而对这事非常重视,嘱咐主簿廖化好好看管军营,自己则带着几名随从回归江陵。
  来到州廨,在潘的引领下,到馆驿来拜见诸葛瑾。主客稍事寒暄后,关羽仔细端详着诸葛军师的这位令兄。只见他身材和诸葛亮不相上下,也是一位个子很高的山东大汉,面目清秀,目光锐利,相貌和神韵也和乃弟有相似之处,只是他的脸很长,不像乃弟那样匀称。
  关羽为了试探他出使的目的,搭讪着问道:“子瑜将军此次出使西川,有什么重要的使命吗?”
  诸葛瑾说:“我们的主公孙会稽听说你家主公左将军取得了西川,特命我前去祝贺,并重申孙、刘两家的同盟之谊,同时顺便询问一下,左将军是怎么考虑荆州之事的?”
  关羽一听这话,对诸葛瑾此次出使的目的已经猜到了八九分,但还是佯装不解地问道:“荆州还有什么事值得考虑的?”
  诸葛瑾说:“本来我是路过这里,暂时避避风浪的。需要交涉之事,只能在见了左将军之后再和他面谈,在这里没有透露的必要。但关将军既然问及此事,我也不妨简单地谈一谈。关将军应该还记得当年左将军是怎样取得荆州的吧?”
  “赤壁之战距今不过才六年,关某也亲身参与此役,当然记得了。那时曹孟德气焰嚣张,想一举吞并江南,我孙刘两家齐心协力,打败了曹兵。然后我两家共同围困江陵,曹仁遁走,南郡由周公瑾督管,我主公则与令弟孔明军师、子龙将军等南征,取得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首府设在油江口,改名公安。”
  诸葛瑾插话问道:“那么这荆州要地江陵,是怎么划入你们的管辖范围的?”
  “那时荆州共有七个郡,我方掌握了四个郡,你们东吴掌握了一个半郡,曹孟德掌握了一个半郡。我主公由群下推举为荆州牧,你们东吴也是承认的。当时以江陵为中心的南郡南部掌握在你东吴手里,由周公瑾任南郡太守。我主公觉得不控制江陵,不足以都督荆州,曾经亲自到东吴会见你家主公,要求把江陵一带划归我方管辖。但因为周公瑾的阻挠没能实现。不久周公瑾病故,在鲁子敬的建议下,你主公才把这一带划归我方。这就是我方取得荆州的经过,我是了如指掌的。”
  诸葛瑾听了关羽的叙述,摇摇头说:“不,你方才所讲的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关羽不解地问:“什么问题?”
  诸葛瑾说:“荆州是你主公从我东吴手中借去的。”
  “怎么借去的?”
  “当初你们主公没有一寸土地,被曹操驱赶得狼狈逃窜,我东吴打败了曹操,取得了荆州的地盘,借给你们以为安身立命之资。如今左将军已经取得了益州,有了立国的规模,理应把荆州归还给我们。”
  到了这个时候,诸葛瑾才完全亮出了出使的目的,果然不出关羽所料,他是来讨还荆州的。
  关羽气愤地说:“荆州原是刘表的地盘,后来又落入了曹操之手,怎么是你们东吴的基业?我们取得荆州,是浴血奋战得来的,怎么能说是从你们东吴手中借来的?如果说是借,那也只能勉强地说江陵一带还沾点边,其它地方便不沾边了。难道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不是我们用武力夺来的吗?”
  诸葛瑾说:“什么话?!当时孙刘结盟,我东吴是盟主,打败曹兵主要是靠我东吴的力量,因而曹兵遁走之后,荆州自应归我东吴所有。我主公因为你们没有立足之地,才把荆州暂时划归给你们,不是借是什么?现在你关云长总算承认南郡是你们借的,那很好,就把南郡还给我们好了,你们撤到成都去吧!”
  “当时你家主公孙会稽把南郡划归我们,是形势使然。赤壁之战以后,你们的长江防线并不巩固,曹孟德兵力强大,经常在东西两线发动进攻,你们东西难以兼顾,才将南郡划归我们镇守。这样,长江中游到下游的漫长的防线便巩固了。据说,当年曹孟德听到孙会稽把南郡划归我们镇守的消息时,他正在写字,吓得手中的笔都落到地上了。这不是足以说明,这件事对曹孟德有很大的震摄作用吗!
  “现在曹孟德对荆州虎视眈眈,在襄樊至合肥这条漫长的地带集结了重兵,我同盟双方是应该认真对待的。荆州已由我方经营多年,现在的江陵城是关某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成的,怎么能轻易地交给你们!告诉你:子瑜将军,回去对你家主公言讲,只要我关某一息尚存,你们休想得到我荆州的一寸土地!”
  这天的争论,直到很晚才结束,关羽回到自己的府第休息,气得一夜未能入睡。第二天起床时,询问自己身边的亲兵,诸葛瑾一行人在凌晨匆匆地上了船,向西方出发了。
  4
  大约过了二十多天的样子,诸葛瑾的大船返航了。到了江陵码头停顿了一下,同船而来的兵曹掾杨仪下了船以后,大船便匆匆地启航东归了,诸葛瑾一行人并没有上岸停留。杨仪牵着马匹下了船之后,又骑马向江北走了一程,到了关羽的军营。
  关羽一见杨仪,有些喜出望外,用力地在他的背部击了一拳说:“好你个杨威公!倒是攀龙附风的高手,到了成都就把哥们儿忘了!”
  杨仪龇牙裂嘴地说:“打得好疼!君侯,你屈说了我了。哪里是我攀龙附风,是主公定要把我留在他的身边啊。我又有什么办法?”
  关羽哈哈大笑说:“那就恕你无罪,坐吧!”
  二人坐定以后,士卒献上茶来,关羽问道:“威公,你此次前来,一定是有重要的事吧?”
  “此次是奉了主公之命,向君侯通报一下东吴索取荆州的情况的。”
  关羽一听这话,马上气急败坏地说:“别提了!诸葛子瑜路过江陵,和我谈起这件事,差一点没把我气死!主公是怎样答复他的?”
  “诸葛子瑜向主公提起此事之后,主公和孔明军师商议了一下,认为所谓借荆州的旧帐,已经很难说得清楚,不必纠缠于借与不借的问题,只用虚辞敷衍过去算了。”
  “主公是用什么话敷衍诸葛子瑜的?”
  “主公对他说,我们正要进军凉州,一旦取得凉州,便把荆州归还给东吴。”
  “诸葛子瑜听了这话,又怎样表示的?”
  “他做为一介使臣,明知道主公是在敷衍,也没有什么办法。只是说回去向孙会稽报告而已。”
  关羽拍拍脑袋说:“还是主公和军师有办法,不像我这样,为了辨明所谓借荆州问题的真相,和他磨了那么多嘴皮子。可那又有什么用?真是无聊得很!”
  关羽接下来又问:“主公对荆州之事有什么嘱咐?”
  “主公说,我们夺取了益州,形成了‘跨有荆、益’的局面,孙仲谋对于我们逐渐强大自然是不会甘心的,会觉得对他是个威胁,因而和我们争夺荆州的磨擦会日趋激烈,派诸葛子瑜来索取荆州,不过是一个信号而已。主公要求君侯必须提高警惕,时刻关注东吴的动向,用全力保全荆州的地盘。”
  关羽慷慨激昂又信心十足地说:“威公,你回去以后,对主公转达我的话,只要有我关羽在,荆州是不会有失的!”
  晚上,关羽与杨仪同床而眠,交谈到深夜,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当谈到诸葛瑾西行之事时,关羽很关注他和诸葛亮接触时的表现。
  杨仪说:“我非常留心他二人相见后的表现,也派人在暗中监视,但始终没有发现什么嫌隙。他们兄弟二人,除了在公务场合会面以外,并无任何私人接触。看来二人各保其主,各尽忠诚,都很讲原则,都能各自站稳自己的立场。”
  关羽叹口气说:“我们过去对孔明军师有很多误解,看来是过虑了。但我对他哥哥诸葛子瑜却没有什么好感,他在荆州问题上,简直是强词夺理,胡说八道!真气死我了!当时我真想拔出佩刀,宰了他!但一来考虑他是使臣,二来考虑他是孔明军师的哥哥,就没有动手。”
  “这就对了,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呢,况且孙、刘两家又是同盟关系。”
  “别提这‘同盟’二字,他们东吴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