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节
作者:尘小春      更新:2023-02-04 17:31      字数:4724
  赂导洞Ψ郑饧虑橛Φ笔潜冉险媸档模蛭驳煤1簧闭飧鍪虑槎岳盍⒌慕萄堤盍恕?br />
  现在我们还回过头来说光绪和李莲英的关系。有人说李莲英讨好慈禧,对光绪很不好,经常说光绪的坏话。实际情况从一些笔记、文集里面记载的话来看,李莲英这个人呢,是会两面讨好。因为他考虑了,因为戊戌变法的时候,失败的时候光绪才28岁,光绪和慈禧年龄差得太多。他要想如果慈禧先死了,光绪执政了,那他的命还要不要?可李莲英是个聪明人,他在光绪和慈禧之间要两面讨好,举一个例子,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慈禧带着光绪等等所谓“西狩”,就是逃跑了,一直跑到西安。事情平息了,就是慈禧、光绪、李莲英等等就回銮,就到保定住下。保定直隶官员对慈禧招待安排非常好,她的临时的行宫,她的铺盖、日用饮食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一天晚上李莲英先伺候慈禧太后,把慈禧太后安置好了,慈禧太后就睡下了。李莲英就回到自己的屋,自己屋也安排布置得很好。因为地方官知道,得罪了李莲英是不得了,他刚回到自己屋,他想起来了,他到光绪屋去看看。到光绪屋一看,是青灯一盏,孤坐床上,光绪在那儿坐着,点着个灯,李莲英一看就明白了。他是聪明人,光绪床上被褥什么都没有,旁边小太监也没有,天气很冷,那光绪怎么睡呀?在这个时候,李莲英马上就跪下了,给光绪跪下了,说奴才该死,这些太监没有在这儿伺候您,没照顾好,都是我的责任。说完了以后,就回到他自己的屋子,把他的被褥等等就拿到光绪那边,把光绪安置好了,睡下了,他回到自己屋子里去。这个事情不是正史记载,我想可能比较真实。光绪回到北京之后,因为他这时候还是囚帝,所以那些小的太监也不是那么买账。光绪回到北京之后,说了一句话,说没有李谙达,“谙达”就是师傅的意思,没有李谙达我活不到今天,就是光绪对李莲英有感激之情,光绪和慈禧死了之后,光绪34年死了之后,第二年就是宣统元年,二月初二,李莲英就提出来他要告老回家,就退休了。
  李莲英他总结他这一生太监的生涯,就是他在皇宫51年,半个世纪,八个字,侍上以敬,尊敬的敬,侍上以敬,侍下以宽,这是李莲英一生太监生活的一个总结,应当说是李莲英作为太监来说,还是成功的,很敬业,这是要说的今天第一个问题,就是光绪和李莲英的关系。
  下面就讲光绪死因疑案,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辞,光绪皇帝死因有两种说法:
  第一自然病死,第二被人害死,被人害死里面又有四种说法:
  一, 被慈禧害死,
  二, 被李莲英害死,
  三, 被袁世凯害死,
  四, 被他人害死。
  先说第一种,第一光绪属于自然病死。这种说法的依据就是《清德宗实录》和《光绪朝东华录》,以及《清宫档案》。《清德宗实录》就是《光绪实录》,光绪的《实录》,光绪朝的《东华录》,清宫太医院的档案说法一致,光绪属于自然病死,《实录》和《东华录》都比较简单,《清宫档案·脉案》,号脉的“脉”,就是太医的《脉案》,讲得比较详细。五月份的《脉案》光说光绪身体虚弱,需要长期调理,六月份的《脉案》,说光绪病情加重,屡次用药,不见显效,就是明显效果。七月份《脉案》的记载,七月份请了一个医生,叫杜钟骏,从南方请来的。给光绪看病,看完了他就说了句话,他本来想这一次到北方给皇帝看病,能博得微名,就得一个小的名气,给皇帝治好病了,本想能博得微名,看来不成,皇帝的病就很难调理,他就没有把握把皇帝的病治好。到九月份,九月的《脉案》,说皇帝、皇上病情加重,脏腑难以调理,病情加重。十月二十日《脉案》的记载,说皇上身体发凉,病情严重,这是《脉案》的记载,从五、六、七、八、九、十这几个月连续的《脉案》记载,那说明光绪的病是一天一天地加重了,病到最后就因病死亡。光绪这个人小时候身体就不好,怕声音,进宫4岁之前听到锣鼓响声,打雷响声就吓得不得了。到宫里头以后吧又加重,所以光绪长期有神经衰弱,或者叫做神经官能症。
  咱们中医研究院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仔细研究了太医院给光绪看病的御方和药方,最后出了本书叫《慈禧光绪医案选议》,我数了一下,光绪这一段选了186个药方,这186个药方,第一类治光绪总是遗精这类的药。第二类,就是头疼,失眠就是神经官能症这类的药。第三类,就是关节疼,腰疼这类的药方22种,所以有人认为光绪得了骨结核。再就其它的,从光绪的御医的诊断和药方来看,他长期的肾虚,神经官能症,腰酸腿疼,肺也不好,晚期又得了肺炎。就是他从小就得病,多病,一直身体不好,当然这跟他周围环境有很大关系,所以这些人的意见就说光绪长期身体不好,长期得病,长期情绪抑郁。所以,他很自然地得病、自然地加重,就死而且这个御医每天有一个人值班,六天是六个人值班,每个人每天,每位御医对皇帝诊断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用药也不完全一样,这也是光绪病情逐渐加重的原因之一。总之一些学者认为,光绪是因病正常死亡。
  光绪被人害死,谁害死的?
  一,光绪被慈禧害死,《崇陵传信录》和《清稗类钞》这两种书都记载说光绪被慈禧害死,《我的前半生》也说,听说光绪皇帝是被慈禧太后害死的。他们没有材料,就是根据推论,因为慈禧年老了,这个时候光绪重病的时候,慈禧也病重,慈禧考虑到,如果她先死了,光绪病好了,重新执政,那就是要翻局了,所以慈禧在死之前先把光绪害死,这是这些人的看法。
  二,光绪被李莲英害死,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斯,写了本书叫《慈禧外传》,德龄写了本书叫做《瀛台泣血记》,这两本书都说,光绪是被李莲英害死的。他们的根据就是李莲英一直跟着慈禧,怕慈禧死了之后,光绪执政,对自己不利。所以,他下手,让光绪死在慈禧之前。
  三,光绪被袁世凯害死,《我的前半生》说,我听说,光绪皇帝是被袁世凯害死的,因为在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出卖了光绪皇帝,一旦慈禧死了之后,光绪皇帝重新执政,是要清算袁世凯这笔账,要清算袁世凯忘恩负义这笔账的,所以要在慈禧死之前,先把光绪害死。
  四,光绪被有的人害死的,谁不知道?因为光绪年轻,慈禧岁数大,慈禧得病的确是病重,光绪的病是常年有病也不是那么重,按理来说光绪应该活过慈禧,恰恰光绪没有活过慈禧,而且差一天,二十一光绪死,二十二慈禧死。所以很多人相信光绪是被她害死的。但是有一条,搞历史的得拿证据,你说光绪被慈禧也好,李莲英也好,袁世凯也好,其他人也好,害死了,证据在哪儿?到现在为止,谁也拿不出一条证据,宫廷事情本来就是诡秘,这种事情又更加诡秘,不可能留下任何文字记载,怎么办?还可以做分析,做推断。
  我做了一个排比,《清德宗实录》和《光绪朝东华录》都记载说光绪是因病死的。那么我们看一看光绪死之前的记录。十月初一,光绪是十月二十一死的,十月初一光绪到仪鸾殿给慈禧请安,说明他病还不太厉害吧,还能去别的屋请安。十月初二,光绪又到仪鸾殿给慈禧请安。二十,“上不豫”,就光绪病了,那十七、十八、十九这三天发生什么事情了?有一位太医,有一个御医叫屈贵庭,民国年间他在一本杂志叫《逸经》,上面发表一篇文章,他说,十七、十八、十九他给光绪皇帝看病。十七被召到了光绪的寝宫,光绪在他的御榻上翻滚,大喊肚子疼。这样十七、十八、十九三天,二十日,《实录》正式记载,“上不豫”,就是皇上病了。二十一《实录》记载,三个字,“上大渐”,就是病危,慈禧下了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就是宣统,将来继承皇位。当天二十一日光绪就驾崩了,二十二日慈禧死,两家可以各有说法,一种说法自然病死,一种说法是被人害死,各有根据,各有材料。我把这个情况给诸位介绍一下,考证就留待那些 专家学者们去做了。我觉得光绪之死的确是一桩历史疑案。
  光绪死了之后,宣统继位,由溥仪继位,就是宣统皇帝,下一讲我们讲宣统皇帝,今天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清十二帝疑案(二十三)宣统
  内容简介:
  光绪帝被囚瀛台,慈禧太后另立皇位继承人。
  溥儁与溥仪谁喜谁悲?
  立嗣、废储、再立,面对垂死的封建王朝,独裁太后无力回天;
  登极、退位、复辟,身处剧烈的社会变革,清朝末帝溥仪心愿难随;
  国民、战犯、公民,昔日的大清皇帝最终成为自食其力的共和国公民。
  独揽朝纲、任人为亲的慈禧太后,在光绪帝临终之际,慌忙选择溥仪作为大清王朝的接班人。将一名三岁的幼童推上皇帝宝座,这其中有何缘由呢?
  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是跌宕坎坷的,他的感情生活也是复杂神秘的,清王朝的两点历史巧合颇为神奇,也留给后人许多想像的空间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引领我们回首风雨飘摇的宣统王朝,讲述末帝溥仪的跌宕人生。
  (全文)
  今天讲清十二帝最后的一位皇帝,宣统皇帝,宣统皇帝在清朝这十二个皇帝当中,我想有五个特点,一是十二个皇帝当中最后的一位皇帝,二是登极时年龄最小的一位皇帝。三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四是没有庙号谥号的皇帝。五是没有皇陵的皇帝。所以我说宣统皇帝在清朝的十二个皇帝当中,有这么五个特点。
  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成为大清国的皇帝其实是历史的偶然。在光绪帝去世前,皇储并非是溥仪。
  上一讲我们讲到光绪,讲到“戊戌政变”,“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就想着废掉光绪,光绪又没有儿子,程序上怎么做,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懿旨,由载漪的儿子溥儁做“大阿哥”,将来继承同治为嗣,兼祧光绪皇帝为嗣,就是既继承同治又继承光绪,并且传话,第二年大阿哥和光绪之间要搞一个仪式,就是光绪皇帝要举行禅位大典,同时举行大阿哥登极大典,这个时候,发生了义和团事件,载漪就是大阿哥的父亲,支持义和团,说义和团是益民而不是乱民,义和团冲到了东交民巷使馆区,杀了日本驻华使馆的叫杉山彬,还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事情闹大了,接着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在慌乱之中带着光绪西逃,载漪和大阿哥溥儁随驾西逃,慈禧在逃到大同的时候,懿旨载漪为军机大臣,又往西走,走了不远,慈禧变卦了,说义和团和八国联军这场乱子,祸首就是载漪,革去载漪军机大臣职务,遣戍新疆,第二年就是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回銮,回銮的路上,还没到北京呢,慈禧宣布大阿哥溥儁的父亲载漪有了过错已经进行了处罚,他的儿子不应该再做大阿哥,就废除“大阿哥”这个名号,回到北京之后,这个大阿哥溥儁就不能在皇宫里了,归宗,还归到载漪名下,这样“大阿哥”就废了。
  废了以后慈禧年龄越来越大了,光绪又没有儿子,慈禧和光绪的关系又不好,光绪被囚在中南海的瀛台,到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光绪病重,慈禧就又传下懿旨,让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将来入继同治皇帝,兼祧光绪皇帝。
  那慈禧为什么选中了溥仪,就是宣统继承皇位?我想还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还是从爱新觉罗的血统说,溥仪的父亲是载沣,溥仪的爷爷是奕譞,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是奕裕褪窍谭幔谖甯龆泳褪歉詹盼颐撬的歉鲈劁舻母盖卒邇y的爷爷。道光这几个儿子,对近代历史影响比较大的就是三个,第一个是老四奕裕褪窍谭幔诙鍪抢狭仍D恭亲王,第七个就是奕譞,醇亲王奕譞就是溥仪的爷爷。醇亲王奕譞他们家一共出了两个皇帝,第一个皇帝是光绪,上次我们讲了,第二个皇帝就是宣统,老醇亲王就是奕譞故去之后,就是由小醇亲王载沣世袭的王位,醇亲王奕譞他儿子当中除了死的,除了过继的,死了三个,过继出去两个,继承皇位光绪一个,就剩一个了,就剩载沣了,将来皇位继承只有载沣这个系统没有别人了,因为光绪没儿子入继了。那么载沣怎么和慈禧又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