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作者:标点      更新:2023-01-03 17:21      字数:4974
  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
  作者简介
  高德拉特(Eliyahu M.Tolerate)、科克斯(JeffCOX)
  高德拉特博士是以色列物理学家及企管顾问,他与科克斯合著《目标》,大胆地藉着小说的手法,说明如何以近乎常识的逻辑推演,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结果一炮而红。《目标》 迄今已翻译成十九种文字,全球销售量达三百多万册。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誉为最成功的一本企管小说。
  《目标》这本书反映了一位科学家对管理问题的种种思考。高德拉特原本设计了一套昂贵的软件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绩效,为了说明软件的功能,他写了《目标》这本书,来解释他独创的“制约法”(TOC,Theory of Constraints),但是起初根本得不到出版商青睐。他 们质疑:“由物理学家写的企管小说?把科学方法应用在企业管理上?没有人会读这样一本书的。”
  高德拉特不气馁,利用商展和各种机会,自己推广这本书。不久信件就如雪片般飞来, 一位企业主管在信上告诉他:“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书!我规定所有员工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才准休假。这本书让我们公司脱胎换骨!”高德拉特把这封信连同全部书稿,寄给北河出版社(NorthRiver Press),一本畅销书于焉诞生,连品管大师戴明博士读了以后,都大力赞扬。
  这部小说中不断指点主角的导师钟纳可说是高德拉特的化身。高德拉特二十岁时就立志 要教导别人思考的方法,他对于传播观念,抱着极大的狂热,可以一天只睡一个小时,奔波世界各地发表演说。他还创立了“高德拉特学会”(Avraham.YGoldratt Institute)来推广观念,训练人才。辅导对象除了通用汽车等大企业外,还包括教师、美国空军将领等各行 各业的人才。高德拉特的其他企管小说包括《绝不是靠运气》(It's Not Luck)和 《关键链》 (CriticalChain)。
  译者简介
  齐若兰,台大外文系毕业,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硕士,曾经任职于时年出社,及《天下杂志》、《康健杂志》。翻译作品包括:《实现创业的梦想》、《复杂》、《团队出 击》、《第五项修炼II实践篇》、《数位革命》、《编辑人的世界》等,并曾合著《双赢策略》,以及企划主编天下文化出版的口袋书系列。
  审校者简介
  罗镇坤,美国约州州立大学毕业,为力天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在全球致力推广TOC的机构 “高德拉特学会”(Avraham Y.Goldratt Institute)的区域总裁,及专业工程师。曾在以 色列、美国及英国接受最深入的TOC训练,并进行实习。具多年管理经验曾在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公司、香港中华煤气公司、中华电力公司等担任高级管理职位。目前为香港工程师学会及英国电脑学会资深会员,欧洲工业工程师学会、英国管理服务学会、美国电机与电子工程师学会、香港管理专业协会会员,曾在专业及工商团体作专题演讲,介绍TOC。一九九五年创办力天香港有限公司,致力推广TOC,进行TOG的培训及研究,并提供企业顾问服务。
  高德拉特
  《目标》这本书谈的是科学与教育。我相信一直以来,这两个名词都被过度滥用,被拱上了崇高的地位和神秘的迷雾中,以至于尽失原意。对我和许多受人尊敬的科学家而言,科学谈的不是大自然的奥秘,或甚至真理,科学只不过是我们用来尝试推敲出基本假设的方式,透过直截了当的逻辑推演,这些假设能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为何存在。
  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定律不是真理,只不过是能用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的假设。我们永远无法证明这样的假设,因为即使我们能用这个假设来解释无数自然现象,我们还是无法证明它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另一方面,只要有一个现象是这个定律所无法解释的,这个假设就立刻被推翻了。推翻这个假设丝毫无损于假设的效力,而只不过是凸显了另外还有一个更有效力的假设存在,或是我们需要去找到其他假设。
  能量守恒定律所讲到的状况正是如此,关于能量与质量的守恒,爱因斯坦推论出一个更放诸四海皆准、更有效力的假设,取代了原本的定律。但是,这并不代表爱因斯坦的假设就是真理,正如过去的能量守恒定律也不是真理一样。
  不知怎么的,我们似乎把科学的含义局限于极其有限的几种自然现象中。我们研究物理、化学或生物时,我们就说这是科学。我们应该明白,还有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没有归属于这几种学问之中,例如我们在组织(尤其是工业组织)中所看到的各种现象就是。假如这些现象不是自然现象,那么又是什么呢?难道我们要把在组织中看到的种种现象当成虚幻的情节而不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吗?
  常识其实并不平常
  这本书尝试指出,我们可以用少数几种假设,来解释极其广泛的产业现象。读者可以自行判断,本书的种种假设所衍生的道理,是否足以把我们每天在工厂中看到的现象解释得天衣无缝,以至于你会称之为“常识”。常识其实并不真那么平常,常识是我们赋予一连串用逻辑推演出来的结论的最高礼赞。假如你也是如此,那么基本上,你已经让科学脱离了学术的象牙塔,把它放在科学原本归属的地方,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接触到科学,并且把科学应用在我们周遭所见的事物上。
  我希望在本书中证明的是,我们不需要花费额外的脑力来建构新的科学,或是扩大现有的科学领域;我们只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矛盾,同时不要只因为“这是我们平常做事的方式”,就逃避现实。我大胆的在本书中插入家庭中的争执,是因为我假定,所有陷在忙碌工作中的经理人对这个情景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我加入这些情节不是为了让本书更受欢迎,而是为了凸显一个事实:就科学的角度而言,我们往往把许多自然现象视为毫不相干。
  多用问号
  我也希望藉着本书探讨教育的意义,我诚心诚意的相信,唯有透过推论的过程,我们才能真正的学习;直接把最后的结论摆在我们眼前,不是好的学习方式,充其量不过是训练我们的方式罢了。这是为什么我试图用苏格拉底的方式,来呈现本书想表达的讯息。尽管钟纳对于答案胸有成竹,他仍然不断以“问号”,而不是“惊叹号”,来激励罗哥自行找到解答。
  我相信运用这种方式,读者可以抢在罗哥之前,就推断出解答。假如你觉得这本书很有趣,那么或许你会同意,好的教育方式也应该如此,而且我们应该运用苏格拉底的方式来编撰教科书。我们的教科书不应该提供我们一堆最后的解答,而应该引导读者自己经历整个推论的过程。
  假如藉着这本书,我能成功的改变你们对科学和教育的观念,那么,对我而言,这是撰写这本书真正的回报。
  导读 以简单常识处理复杂问题   罗镇坤
  《目标》是一本很不寻常的书。
  作者高德拉特博士以这本书介绍他的“TOC制约法”(Theory of Constraints),令他扬名欧美,很多企业实行了TOC,并视之为改造企业最有效的方法。藉着这个机会,我想和读者分享一下这本书的有关背景资料和如何掌握这本书的窍门,希望大家读这本书时,能事半功倍。
  八十年代,日本的“及时生产观念”(JIT,Just In Time)令日本制造业面貌一新,带给美围莫大的威胁,一时间,美国企业在浓烈的危机感下,纷纷学习,并如法炮制,但效果始终有限。
  作者高德拉特博士强烈地认为,单靠抄袭没有用,一定要闯出一条优于JIT的路才行,况且,绝大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条件和资源作JIT所需的巨额投资。本书所描述的“鼓缓冲绳子”(DrumBuffer—Rope)、“缓冲管理”(Buffer Management)及TOC的各种观念,就被业界评为比JIT更实用和快速见效的方法,而且投资少。美国福特汽车的电子部在花巨资实行了两年JIT 后,发觉产品的生产期只缩短了少许,落后日本仍然甚远,于是决定改用TOC,在一年内就远远抛离对手。那么,TOC究竟和其他的管理理论有什么分别呢?
  科学家看企业问题
  其他理论大都集中在企业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或每个程序的改善,认为只要所有环节各自能做到最好,那么企业整体必然会有最大的改进。
  高德拉特却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认为应该把企业视为一个系统,首先必须准确掌握及妥善处理这个系统内各个环节间的互动关系,整个系统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否则,单单各自改进每个环节,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整体效果。
  所以,TOC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指导企业如何集中利用有限的资源,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地方,以求达到最大的效益。
  高德拉特原本是一位物理学家,以一个科学家的眼光来看企业的运作问题,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新角度。
  为探索大自然,科学家不断试图在大地万象中,寻找其背后的规律、法则和秩序,并反过来以这些发现来解释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在这不断的推敲、假设、求证的过程中,找出可以用来造福人类的机会和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其实也可以把企业视作有生命的有机体,在它的诞生、成长、壮大或衰落的过程中,企业每天都面对无数的问题,包括经常性的、突发的、内部的、外来的, 令许多企业管理人员废寝忘食,疲于奔命,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想一想:这些问题背后,到底是受什么东西支配着?有没有什么规律、法则和秩序可循?
  有人认为不必如此辛苦找寻答案,因为各种历史悠久、众所周知的管理学说已提供了一切所需的答案和指导方法,例如用成本会计的原则衡量新产品是否有利可图,以设备的使用率衡量一个部门的生产力和效益等等,他们把这些做法奉为金科玉律。但是,为什么很多忠实奉行这些金科玉律的机构,仍然会陷入困境呢?难道一切困难都可以归究于外来的、不可控的因素吗?
  高德拉特认为:不能盲目地死抱这些“金科玉律”,必须以崭新、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企业的现象,寻找它们背后的规律、法则和秩序。
  而“TOC制约法”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以物理学上的法则,应用于管理学上,这是一大创举,也是他以科学家的身份,对企业界的贡献。
  高德拉特常说:“复杂的解决办法是行不通的,问题愈复杂,解决办法愈是要简单。”
  如果深入分析TOC的精髓,你看见的正是一整套简单、容易明白和接受的法则,简单到甚至接近 “常识”(monsense)的地步。这正是TOC最大的特点和威力所在。
  打破复杂的旧框框
  常识是否代表一些粗浅、没有价值的东西?恰恰相反,如果企业管理层事事都能以常识来判断及处理,很多困扰都会马上消失。本书中载有无数实例,令你看到打破复杂的旧框框,用常识来处理问题,分别会有多大。
  因此,读者不用担心研读这本书需要硬吞一套艰深复杂的理论或方程式。恰好相反,运用常识,正是TOC之所以能在欧美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高德拉特以一个崭新和大胆的形式——小说,作为这本书的表达方法,这在财经企管类别的书中,十分罕见。以此书全球三百多万本的销量来看,这个策略(或险着)是极为成功的。
  这是一本真真正正的小说,脉络分明,有危机,有高潮,有冲突,有矛盾,有悬疑,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峰回路转,同时也妙趣横生。
  但是最令广大读者惊叹的是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很多读者说,他们可以很容易地将书中的人和事,套入他们自己的企业单位中。小说的情节和他们日常遇到的问题太相似了,因此产生了高度的共鸣。很多读者花两、三个通宵一口看完这本小说后,才肯把它放下:有的人一看再看,每次都有新的领会和感受:也有些主管买了好几箱的书,派给下属看,大家再讨论各自的心得,及如何在企业内实行TOC等。包括哈佛商学院在内,很多欧美大学也都把这本小说列为财经企管系学生必读的书。
  读者大概都读过很多财经企管大师的著作和各种管理文章,读一读《目标》这小说,您会有一种十分清新的感觉。
  苏格拉底的指导方法
  很多人都晓得,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著名指导方法是:只问问题,不提供答案,要学生自己思考、摸索、假设,以行动引证,最后找出答案来。
  本书就是用这个方式写成,书中两个主要人物罗哥(厂长)及钟纳(罗哥大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