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作者:曾氏六合网      更新:2022-12-23 20:30      字数:5199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朱敦儒,字希真,洛阳 (在今河南省)人。南宋时做秘书省正字(校正
  文字)等官,是一个有爱国心的知识分子。他登上金陵城西楼观看风景后,
  写了这首《相见欢》,表达了他的爱国思想。
  金陵城的西城门楼面对着浩荡东去的长江,是登临远眺的地方,古代不
  少诗人曾经在这里留下过诗篇。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写过著名的《金陵城西楼
  月下吟》。数百年之后,朱敦儒也来到了这里。这里的自然风光依旧壮丽,
  可是时代变了,形势变了,诗人的感受也就大大不同了。
  这首词的开头两句先点明时间是秋天,地点是金陵城上的西楼。“倚清
  秋”,意思是说,作者倚着城楼上的栏杆,眺望茫茫大地深秋的凄凉景色。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写在楼上所见的景物。正当黄昏时分,通
  红的夕阳在逐渐地落下。宽阔浩渺'miǎo'的江面被夕阳的金晖映照得波光粼
  粼。大江的水就这样静静地向前流去。“垂地”,落到地面。“万里”这里
  是广阔辽远的意思。
  … 页面 44…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中原乱”以下三句,是作者对北宋灭亡而南渡
  时的凄惨情景的回忆,并表达了作者对收复故土的渴望。“中原乱”指一一
  二七年,金兵打到北宋都城汴京,俘虏了徽、钦二帝,中原广大地区落到金
  人手中。“簪缨散”是说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贵族、官僚都跑散了。古时
  做官的人用簪'zān一种牙制或骨制的长针'、缨(带子)把冠(表示身分地
  位的帽子)固定在头上,后来便用“簪缨”作为贵族、官僚的代称。“几时
  收”是说什么时候才能把失去了的土地收复回来啊?这虽是一句简单的问
  话,却表现了作者的爱国心和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词的最后两句,意思是说前途难料,心中的忧虑和愁闷无处倾泄,只有
  请悲凉的秋风把我忧国忧民的眼泪通过扬川送到北方沦陷区去吧!“试倩
  'qiàn'”即请的意思。“扬州”即今江苏扬州,是长江北岸的一个城市,当
  时是捍卫南方的军事重镇。作者登金陵城西楼而想到战事频繁的扬州,因而
  “北望中原”,渴望早日收复北方领土。
  南歌子
  过严关
  张孝祥
  路尽湘江水,人行瘴雾间。昏昏西北度严关。
  天外一簪初见、岭南山。北雁连书断,秋霜点鬓斑。此行休问几时还。唯拟
  桂林佳处、过春残。
  张孝祥 (一一三二——一一六九),字安国,历阳乌江(今在安徽省)
  人。做过直学士 (在学士院里起草诏书)等官。他主张抗击金贵族的入侵,
  收复中原失地。曾因积极赞助抗金将领张浚的北伐计划,遭主和派的打击,
  受到降职的处分。
  这首词题为《过严关》,是张孝祥被贬到广西桂林时在路上写的。严关,
  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当时是经湖南往广西去的必经之路。
  “路尽湘江水,人行瘴雾间”两句是记实,说的是作者乘船溯湘江而上,
  行到了湘江尽头,已经进入了弥漫着瘴雾之气的广西地界。湘江发源于广西。
  “瘴'zhàng'雾”,南方山林中湿热之气,不习惯南方气候的人,常因为受了
  这种湿热之气而得病,所以称它为瘴气或瘴雾。这是古代北方人对南方边远
  之地的看法。“昏昏西北度严关”紧接上句,是说在过严关时在雾气中行进,
  所以用“昏昏”来形容。“度”就是过。“天外一簪初见,岭南山”两句说,
  过了严关,便隐隐约约地看到天边有一座象碧玉簪似的山峰。“初见”,第
  一眼看到。作者所看到的这座山峰属于著名的五岭山脉。古时把五岭以南的
  地区称为岭南,所以五岭又可以称为“岭南山”。
  上片的内容是记事和写景,它的特点是,在看来平淡的描述中,流露出
  作者远离家乡、亲人,远离政治中心的哀愁。下片则从各个方面刻画这种心
  情。
  “北雁连书断,秋霜点鬓斑”是说:家乡和亲人离得那么远,北方飞来
  的大雁到不了这偏僻的地方,连书信也断了,请它们传递书信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和亲人一定要从此断绝音讯了。湖南衡山有回雁峰,相传雁飞到那里
  就不再南飞,飞回北方去了,所以雁更飞不到岭南了。看见自己,因为忧愁
  … 页面 45…
  烦闷,已经头发花白,两鬓仿佛被秋霜点染过似的。“鬓班”,花白的头发。
  这两句紧承上片而来,把那个在瘴雾中奔波的人 (也就是作者自己)的愁苦
  模样清楚地推到了读者的眼前。
  可是,光有外表描写还不够,作者还要进一步把内心深处的活动揭示出
  来,造成更强烈的艺术效果。于是,词的最后几句写作者的心理活动道:这
  一趟到广西来任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甚至不知道回得去回不去呢。
  可是,暂且不去管它吧。前面马上要到桂林了,这里有诗情画意般的山水,
  我要在这里好好地度过一个春天。“休问”,莫问的意思。“唯拟”,只准
  备、但愿的意思。“桂林”,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词人此行的目
  的地。“佳处”,好地方。“过春残”,就是“过残春”,是度过春天的意
  思,因为押韵的需要把词序颠倒了。从最后几句,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受到
  排挤、内心十分苦闷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
  水 调 歌 头
  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
  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雄三楚,吞七泽,隘
  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
  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前篇说到,张孝祥在赴广西途中曾有过“此行休问几时还”的感慨,流
  露出不知何时才能东归的忧虑。后来,他又被调离广西,到潭州 (今湖南长
  沙市)任职,过了不久,又被调到荆州 (今湖北江陵),这首《水调歌头》
  便是他在旅途中的作品。但他一直都未能东归。
  词的开篇就自称“湖海倦游客”,是说他在很多地方做官而奔波得疲倦
  了。第二句是庆幸自己终于有了东归的机会。“江汉有归舟”是说他正乘船
  沿着汉水、长江而来。三、四两句说:一路上西风吹送着他所乘的船,在夜
  色将临的时候,来到了洞庭湖畔的岳阳。这两句的调子十分明快,可以看出
  这时作者愉快兴奋的心情。
  岳阳楼是岳阳城的西城门楼,面对浩渺无际的洞庭湖。洞庭湖汇集了湘
  江、沅'yuán'江等大河的流水,是我国数一数二的大淡水湖,著名的君山(相
  传因舜的妃子湘君曾游此地而得名)座落在湖中,更增添了它的秀美。“日
  落君山云气”以下三句是说:太阳下山了,君山笼罩在渐渐浓重起来的云雾
  之中;春风吹拂着,整个沅湘流域的草木该都在苏醒之中吧。面对这样的风
  景,词人思想的奔马跑得很远很远,简直收束不住了。“徙倚栏杆久,缺月
  挂帘钩”,是说作者在城楼上靠着栏杆留连了很久,直到弯弯的月亮升到头
  顶,夜深了还不肯离去。“徙倚”,犹低徊,有留连不舍的意思。“帘钩”
  门窗上挂帘子所用的钩子,月光直射帘钩,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上片主要是记事和描述登楼所见的景色。下片主要是抒发感慨。
  “雄三楚”以下三句赞美洞庭湖的雄伟气魄。这是作者感慨的第一层意
  思。“三楚”,指西楚、东楚、南楚,包括湖南、湖北、河南、江苏、安徽、
  … 页面 46…
  江西等地。“雄三楚”是说洞庭湖的气魄可以在广大地区称雄。“七泽”,
  古来相传楚地有七泽 (七个大湖泊)。“吞七泽”是说洞庭湖气势浩瀚,仿
  佛可以吞掉那七个大泽。“九州”,指整个中国。“隘'ài',狭小。杜甫《登
  岳阳楼》称洞庭湖是“乾坤日夜浮”,整个天地在其中浮动,洞庭湖既可以
  气吞天地,那么同天地相比,中国自然显得狭小了。
  洞庭景色如此雄奇,作者为之胸襟大开、激动不已。这是他登岳阳楼的
  最大收获。所以作者在赞美了洞庭之后,紧接着便写道:“人间好处,何处
  更似此楼头?”在世界上哪里还有比岳阳楼更好的登临之处呢?充分表达了
  他的兴奋心情。这是作者感慨的第二层意思。
  作者在观赏风景的同时,想起了古代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
  有拘负有才能的政治家,受到楚王和朝廷里坏人的迫害,写过著名的长诗《离
  骚》,后来自沉于汨罗江而死。这里的“沉累'léi'就是指屈原。(累,意思
  是受冤而死的人。因为屈原是自沉而死,所以称他为沉累。)“欲吊沉累无
  所”以下三句,是说自己想吊念一下屈原,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恰巧有渔
  人樵夫在这里悼念屈原,对他在《离骚》中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思想表示
  同情。“哀此写离忧”,即指《离骚》中表达的爱国思想。这几句含义很丰
  富,通过怀念屈原,表现了作者积郁于心中的爱国情绪和对当时朝政的不满;
  通过人民的哀思,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心。这可以说是作者抒发感慨的第三
  层意思。
  结尾两句是说作者思绪万千,不禁仰天呼唤“虞舜”,那是上古的一位
  帝王,相传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下 (在今湖南宁远县)。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杜甫的叫虞舜,想
  苍梧,是指想念唐太宗,望唐太宗的昭陵,即怀念唐代的兴盛时代。作者在
  这里借用杜甫的话,同样表达他怀念北宋的兴盛时代,感叹南宋小朝廷在走
  下坡路。这种想望不免落空,看到的只是“杜若满芳洲”,只有长满叫做杜
  若的香草的芳洲罢了。“芳洲”意思是长满香草的土地。最后这一笔的妙处
  在于又从感慨回到了写景,这就避免了一味感慨的单调性,又把读者的目光
  和思绪引向更深更远的境界。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
  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一○),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省绍
  兴市)人。他出生两年,北宋便灭亡于金。他生活于金兵压境、权奸当朝的
  年代,自幼立志抗金、收复中原,当过枢密院编修官,公元一一七二年,在
  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任职,在前线南郑(在今陕西省)一带活动,以后,又
  做过几任地方官。他一生中连连遭到主和派的打击,始终得不到朝廷的信任,
  可是他抗金报国的信念直到去世时也没有改变。
  他的词大都抒写抗金理想和壮志难以实现的苦闷,风格豪放。
  … 页面 47…
  这首词是在充满英雄气概的回忆中开始的。“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
  梁州”。当年,四十八岁的陆游,远离家乡,慷慨从军,奔赴抗金前线南郑。
  他以东汉名将班超自比。班超幼有大志,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立了大功,
  被封为定远侯,实现了别人说他将“封侯万里之外”的预言。“觅'mì'封侯”,
  寻找被封为侯爵的机会,指为国建功立业。“匹马”,是说他单人独马地前
  往。“戍'shù'”,驻守,指担任军职。南郑,古时属于梁州。这两句词真实
  地再现了作者当年壮志凌云、勇赴国难的情景。
  往事如此值得自豪,而现实又怎么样呢?“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裘”。关塞和河防,这些前线的工事,只有在梦中才能看见,一梦醒来 (梦
  断),就根本看不见了。他在军队中穿过的貂裘'diāoqiú 皮袄',由于长久
  不穿,已经落满灰尘、陈旧变色。这表明他早已脱离了军队。字里行间,流
  露了他对前线的异常关切,和对脱离军队的万分遗憾。“貂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