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作者:浮游云中      更新:2022-11-23 12:11      字数:5751
  27.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的个体,倾向于选择( )
  A.最低难度的任务 B.中等难度的任务
  C.最高难度的任务 D.最高或最低难度的任务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维纳提出的归因纬度的是( )
  A.内在性 B.普遍性 C.可控性 D.稳定性
  29.最早明确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观点的学者是( )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詹姆斯 D.桑代克
  30.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用于调节学习者内部注意、记忆和思维过程的能力称为( )
  A.言语信息 B.认知策略 C.智力技能 D.运动技能
  31.布鲁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A.认知目的说 B.认知同化说 C.认知发现说 D.认知接受说
  32.在唐德斯(F.C.Donders)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B、C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
  A.RTB》RTA》RTC B.RTC》RTB》RTA C.RTC》RTA》RTB D.RTB》RTC》RTA
  33.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 )
  A.史蒂文斯 B.费希纳 C.韦伯 D.冯特
  34.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每次渐增系列实验中,其阈限的下限值应取( )
  A.第一次非正到正的对应值 B.第一次非负到负的对应值
  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的对应值 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的对应值
  35.托尔曼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来自于( )
  A.顿悟学习实验 B.位置学习实验
  C.系列学习实验 D.对偶学习实验
  36.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其他条件不变,只大幅提高对被试击中目标的奖励,则可推测( )
  A.β增大,d’增大 B.β增大,d’不变
  C.β增大,d’减小 D.两者均不变
  37.要获得任一种色调的混合色光,需要单色仪的台数至少是( )
  A.2台 B.3台 C.4台 D.5台
  38.人们注视黄色背景上的一小块灰色纸片几分钟后,会感觉到灰色的纸片呈蓝色。这种现象称为( )
  A.颜色适应 B.颜色恒常 C.颜色对比 D.颜色混合
  39.棒框仪通常用来研究的问题是( )
  A.注意分配 B.手眼协调
  C.知觉——动作学习 D.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40.在一项研究情绪的实验中,要求A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观看恐怖电影,要求B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休息,则A组被试通常被看做是( )
  A.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B.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C.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D.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41.下列智力测验中,属于非言语类测验的是( )
  A.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C.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D.瑞文推理测验
  42.下列量表中,具有绝对零点的是( )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43.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0,标准差是25,这组数据的变异系数是( )
  A.4% B.25% C.4 D.25
  44.衡量测验跨时间一致性的信度称为( )
  A.重测难度 B.复本信度 C.同质性信度 D.评分者信度
  45.下列关于测量结果受测量误差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系统误差影响稳定性,不影响准确性 B.系统误差影响准确性,也影响稳定性
  C.随机误差影响稳定性,不影响准确性 D.随机误差影响稳定性,也影响准确性
  46.测验总分的分布呈负偏态,说明测验整体难度( )
  A.偏难 B.偏易 C.适中 D.无法判断
  47.罗夏(H.Rorschach)墨迹测验属于( )
  A.学业成就测验 B.能力倾向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力测验
  48.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的设计采用了( )
  A.顺序技术 B.多选技术 C.迫选技术 D.投射技术
  49.临床观察到某人有抑郁倾向,能够帮助进一步诊断的测验是( )
  A.MMPI B.MBTI C.EPQ D.CPI
  50.有一组数据:3,6,2,7,32,4,8,6,5。要描述这组数据的特征,受极端数据值影响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 B.中数 C.四分位数 D.众数
  51.一项研究调查了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对在公众场合吸烟的态度,结果如表所示。那么,性别与对待吸烟的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是( )    A.0。12 B.0。32 C.0。48 D.0。54
  52.在某次考试中,小明的语文、数学成绩均为80,英语成绩为75。已知全班三科平均成绩都为65,语文标准差为10,数学标准差为15,英语标准差为5。小明三科的成绩按照标准分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的结果是( )
  A.语文、数学、英语 B.英语、数学、语文
  C.英语、语文、数学 D.语文、英语、数学
  53.一组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5,则Z值为-2。58的原始数据是( )
  A.37。10 B.42。42 C.47。42 D.62。90
  54.对于具有线性关系的两列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计算它们相关系数最恰当的公式是是( )
  A.
  B.
  C.
  D.
  55.在回归分析中,考察回归效果使用的指标是( )
  A.内部一致性系数 B.决定系数
  C.概化系数 D.列联系数
  56.某公司人力资源部运用某一能力倾向测验选拔了50名新员工。半年之后,发现其中10人选拔不理想。那么,这个测验的预测效度是( )
  A.0。20 B.0。25 C.0。75 D.0。80
  57.在一个3×3的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交互作用有( )
  A.1个 B.3个 C.6个 D.9个
  58.受测者在接受自陈式量表测试时,经常会出现( )
  A.社会赞许效应 B.自我中心效应 C.极端分数效应 D.晕轮扩散效应
  59.抽样的基本原则是( )
  A.随机化原则 B.标准化原则 C.概括化原则 D.等距化原则
  60.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A.概化理论 B.经典测验理论 C.层面理论 D.项目反应理论
  61.在假设检验中,通常用来表示统计检验力(power of test)的是( )
  A.1-α B.1-β C.α+β D.α-β
  62.瑟斯顿提出的态度测量方法是( )
  A.核检表法 B.等距量表法 C.语义差异法 D.累加量表法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63~65题。
  国外某一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的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63.该实验设计是一个( )
  A.二因素设计 B.四因素设计 C.二水平设计 D.四水平设计
  64.如采用被试内设计,最容易产生的效应是( )
  A.霍桑效应 B.实验者效应 C.练习效应 D.安慰剂效应
  65.能够推断出“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这一结论的统计依据是( )
  A.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
  B.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
  C.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D.材料类型、年龄和阅读速度的交互作用显著
  二、多项选择题:66~75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66.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有( )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 D.信号功能
  67.鲁利亚提出,脑的机能系统包括( )
  A.动力系统 B.平衡系统
  C.调节系统 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
  68.下列选项中,属于似动现象的有( )
  A.火车的行驶 B.时针的转动
  C.活动的电影画面 D.动感的霓虹灯广告
  69.影响汉字理解的因素有( )
  A.正字法规则 B.笔画数量 C.字形结构 D.语音
  70.下列选项中,中老年人衰退比较明显的方面有( )
  A.语义理解 B.空间记忆 C.推理能力 D.知觉速度
  71.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现象的有( )
  A.见贤思齐 B.望梅止渴 C.蜘蛛结网 D.谈虎色变
  72.记忆实验研究中,材料呈现的方法有( )
  A.全部呈现法 B.信号检测法 C.提示法 D.对偶联合法
  73.平衡技术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平衡技术有( )
  A.匹配法 B.拉丁方设计 C.双盲法 D.ABBA法
  74.方差分析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有( )
  A.总体正态分布 B.各处理方差齐性
  C.总体方差已知 D.各组样本容量相同
  75.根据经典测量理论,常用的测验等值方法有( )
  A.全距等值 B.等百分位等值 C.线性等值 D.方差等值
  三、简答题: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76.简述短时记忆的含义与主要特点。
  77.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78.简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79.简述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80.简述测验标准化的含义及提高测验标准化程度的方法。
  四、综合题:81~8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81.试述问题解决的策略,并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82.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言语发展过程的时候发现,无论哪个种族的儿童,其言语发展的过程极为相似。具体表现为:大约1岁时,能说出被他人理解的词;2岁末能说出词组;4~5岁能说出符合语法结构的句子。这表明,儿童在出生后的4~5年内即获得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试选用两种不同的言语获得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83.表1和表2、表3和表4是针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所获得的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这两种实验各自属于何种设计类型,每种设计各自使用了多少被试。
  (2)针对研究问题,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统计分析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能得出什么结论?
  (3)这两种设计中哪一种更适宜考察本研究的问题?请具体说明理由。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1。D 2。A 3。C 4。D 5。C
  6。A 7。D 8。C 9。A 10。B
  11。C 12。D 13。C 14。C 15。A
  16。B 17。D 18。A 19。B 20。B
  21。D 22。B 23。C 24。C 25。D
  26。D 27。B 28。B 29。A 30。B
  31。C 32。D 33。A 34。D 35。B
  36。B 37。B 38。C 39。D 40。C
  41。D 42。D 43。B 44。A 45。D
  46。B 47。C 48。C 49。A 50。A
  51。B 52。C 53。A 54。D 55。B
  56。D 57。A 58。A 59。A 60。D
  61。B 62。B 63。A 64。C 65。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66。ABCD 67。ACD 68。CD 69。ABCD 70。BCD
  71。ABD 72。ACD 73。BD 74。AB 75。BC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76.答案要点:
  (1)短时记忆是指人对信息的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是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3分)
  (2)保持时间。保持的时间大约1分钟左右。(2分)
  (3)编码方式。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编码。(3分)
  (4)容量。信息容量为7±2组块。(2分)
  77.答案要点:
  (1)遗传是人格发展的生物前提;
  (2)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
  (3)童年期经验;
  (4)学校教育;
  (5)社会文化因素;
  (6)自然物理条件;
  (7)自我调控系统。
  【评分说明】上述要点及相应解释每点2分,只要答出其中5点,即可给10分。只答出要点未作解释说明的,酌情扣2~3分。
  78.答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