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作者:童舟      更新:2022-11-18 17:09      字数:4723
  腔蛐矶济墒芄庵旅纳撕β穑?br />
  然而,一旦青草在眼前的焦土上萌生新芽就会令人产生信心;在新的异常出现之前,绝望的想象力就会被人们放弃。除此之外,不会再有任何不向极限状态屈服,并保持日常生活平衡的活法。在广岛真正没有使人类得以生存的余地。在数十年都不会有绿草萌生希望的土地上,除非是对青草的未来持有乐观态度的人,又能有谁拥有为恢复这个城市而积累着点滴努力的气力呢。
  而且,当草木繁茂生长时,他们又是密切注视着草木内部异常现象的目光敏锐的人。既不过分地绝望,又不盲目地沉醉于毫无根据的希望之中,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者。这些最为实际的人道主义者,在1945年夏季的广岛确实是不可或缺的。而广岛确曾有过这些人们。正因为如此,当人类曾经体验过的最为绝望的时刻来临之际,才得以存在生存的希望。
  直至战争结束之后(然而那也是另一场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为什么广岛人还要如此受苦?当年轻的牙科医生提出这一问题时,老医生沉默了。如果,这位青年即便是向全世界的人们大声疾呼地提出这一问题,恐怕人们谁也不会做出回答,因为这是一个违背逻辑的提问。老医生默默地埋头于自己的救护工作,无疑他也同样处于过度的疲劳状态之中。30分钟之后,青年之所以因绝望而自缢,可能是由于他已意识到这位老医生的沉默,并不仅仅属于他个人,而是全人类的沉默。不会有任何人将一个如此绝望,提出如此不合情理问题的人从自杀的深渊中解救出来。青年自缢而死,老医生生存下来,以他那迟钝的目光,作出一个没有彻底绝望的人而坚持着救护活动。
  虽说如此,在老医生内心里,却不能说未曾提出过这一不合情理的问题。或许困扰着他的绝望感同那位青年相比将尤为可怕和沉重。只是他没有屈服,不曾绝望而已。也可能是他不能允许自己拥有因屈服和绝望自缢而死的自由。他将是以何等痛苦而阴郁的心情抱下了那位年轻牙科医生的尸体。而且那是一具双臂骨折、半身烧伤,但又并非因肉体的重伤死去,而是死于心灵创伤的年轻同事的尸体。傍晚时分,在医院的院子里,每天都在火化着高高堆积着的尸体。老医生只有把年轻同事的尸体放在高高的死人堆上。他的心情是痛苦而阴郁的。“为什么直到战争结束后,广岛人还要遭受此等苦难?”这一令人费解的问题并未随着青年的尸体而燃尽,它将永远响彻在老医生心灵深处的一个阴暗的角落里。而且在长达20年之久的岁月里,他未曾屈服,同时也不允许他屈服。
  这位老医生就是重藤文夫博士。他所以要比起年轻的牙科医生,为更加深重的绝望感所困扰,就是因为侵袭青年牙医的只是一种预感,一种茫然和恐怖,而博士却已有了确切的答案。
  重藤博士是在原子弹爆炸的一周之前刚刚来广岛日本红十字会医院赴任的,而有史以来首次在人类头顶上爆炸的核武器,将博士此后终生的时日同广岛联结起来,使他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广岛人。在广岛车站的东口,在头部血流如注的情况下,他爬起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穿过遭到彻底毁灭变成一片火海的城市,向位于爆炸中心附近的医院跑去。最初,周围是一片死寂,接着街道上到处是凄惨的嚎叫声。这一痛苦的哀鸣,在日本红十字会医院的博士们从事救护活动的日子里从未停止过,堆积在医院院内的尸体散发着可怕的恶臭。
  请给我水
  原民喜
  请给我水,
  啊,请给我水,
  我要喝水!
  还是死掉的好,
  死去更好!
  啊!
  救我,救救我吧!
  水,
  水!
  求求您,
  求您了!
  噢……,
  噢……!
  天崩裂了,
  街道不见了,
  河水仍在流淌。
  噢……,
  噢……!
  夜幕降临,
  夜幕降临了!
  干涩的眼睛,
  溃烂的嘴唇,
  被烧得火辣辣的痛,
  步履蹒跚,
  面目全非的人们,
  人们在呻吟。
  这一奇怪而超常的爆炸究竟具有怎样的性质?重藤博士在从事救护活动的过程中,向着这一可怕的事实一步步靠近。广岛所有的幸存者也都在利用各种方法与之接近。重藤博士自从在九州帝国大学内科教研室担任无报酬副手的青年时代,便是一位同放射线医学具有密切关联的医学家。博士发现日本红十字会医院的X光胶片已经曝光,同时还发现准备用以记录原子弹受害者病情的照相机胶卷也不能再用了。博士还在对城市进行调查时,拾到一片印有荠菜影子的瓦。这时在博士的头脑中开始清晰地出现了具有放射能性质的炸弹的可怕而真实的形象。三个星期之后,来自东京的科学工作者完全证实了那就是以铀为原料制成的原子弹。
  当然,虽然查明了出其不意地袭击了这座城市并使之遭到灭顶之灾的是原子弹,但却不能为当地的医生们提供足以战胜巨大困难的有效方法。重藤博士等医务工作者只能确认他们与之相抗争的对手是最为凶恶和强大的敌人。至于治疗方法也只有施行外科手术,注射强心剂和营养剂而已。
  当急性原子病日益明显出现时,从医生的角度出发,究竟是采取什么方式应付的,关于这一问题,原子弹爆炸当时任日本红十字会医院内科部长的朝川博士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医疗史》一书中,如实地反映了当时艰苦斗争的情景。“不知是什么原因,一些并未受到外伤的人总是诉说感到身体倦怠。随之而来的是流鼻血,有血便,浑身上下出现皮下出血点,最后死去。究竟死因何在,最初无人知晓。当对于某种疾病不能确诊时,首先要检查血液,这是内科医生的常识。于是便从地下室拔来验血的器材,当看到血球时,医生们不禁大吃一惊,他们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人必死无疑。白血球少得出奇,人是不会存活的。”
  我为这些医务工作者在极限状态下依然坚持“内科医生常识”的顽强意志所感动。然而,却没有任何药物足以医治已经发现的疾病。当流鼻血时只能塞上止血栓进行压迫止血。甚至连出血的原因也弄不清楚。一旦发现出血,这位原子弹受害者便已接近死亡深渊的边缘了。当原子弹爆炸第二年的冬天来临时,这些恶性的急性原子病患者已经全部死去,至少从表面看来,急性原子病问题已经了结了。
  人类自从有史以来,当受到最具优势的“恶”的攻击时,首战大都以人类的失败而告终。医生们拥有的是诸多的不利条件,他们无疑处于劣势。然而,重藤博士等人仍不屈服,实际上也不允许他们屈服。因为,白血病这一大敌最为可怕的一面,已经逐渐清晰地显示在他们的面前。
  敌人压倒一切的强大威力,越来越明显,但重藤博士等没有屈服。实际上,他们只是拒绝屈服而已。没有任何有利的推测有助于他们不屈服,有的仅仅是他们拒绝屈服。
  如果,他们真的屈服了,那么《原子弹爆炸医疗史》仅以描写最初败北的数页文字就可以结束全书了。进入广岛的占领军,也同样并不了解如何对付这一由他们自身放出的庞大怪物。他们也只能是从成立ABCC①入手,设法寻找线索。攻击者最终还是需要依赖被攻击城市中幸存的医生们的人类的努力。广岛的医生更不能允许自己屈服了。他们在比导致青年牙医自缢的绝望更加具体而真实的黑暗紧紧束缚着,而且并未屈服。在长达20年的岁月里,他们始终拒绝屈服。怪物不断显示出它那痛苦而阴暗的形象,而又总是比医生们更加处于优势,即便如此,重藤博士等也决未曾屈服过。
  ①原子弹灾害调查委员会——译者
  时至今日,我们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足以说明,救济原子弹受害者的人类的善意,比制造核武器的人类的罪恶更处于优势。然而,归根结蒂,企盼着在这个世界上恢复人类和谐和人类秩序的人们,必须注视广岛的医生们所进行的长达20年之久而又并不稳操胜券的斗争。
  五 不屈的人们
  在这个人类的世界上,运用所谓善恶二元论进行思维的人,或许已为数不多了。它已不再流行。然而,在原子弹受害者的意识宇宙里,突然显现出那个夏日的景象——绝对的恶,而同时出现的应该还会有从那时起,与恶进行顽强抗争,力图在这个世界上恢复人类平衡的善。当原子弹爆炸的瞬间,它便成为人类的恶的意志的象征;成为残暴的罪恶之神和最为现代化的瘟疫。企图对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而需要的武器——原子弹做出善意解释的任何尝试,恐怕连求得参加进攻的士兵们的心之所安都不能做到。因为包括联合国军和日本军在内,姑且不论攻守双方的得失,原子弹赤裸裸地暴露了战争本身恶的绝对值。然而,其间,在被彻底毁灭的荒野上,善的意志却在开始化为行动。其中有的是负伤的原子弹受害者自身的求生意志;有的是为了救助负伤者,医生们从毫无体验的情况出发所做出的努力。广岛的人们从那一个早晨开始的活动的价值,就在于他们立志要同直至原子弹出现人类科学进步的总和相对抗。如果确信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人类的和谐和人类的秩序,那么,广岛的医生们的努力就一定足以同原子弹本身深重的罪恶相匹敌。
  而我关于人类力量的信赖或人道主义怀有一个恶梦,一个关于人类力量信赖的某种特殊类型的恶梦。对于这一类型的人道主义(而且只能是人道主义),我既怀着深深的厌恶感,又不禁时时刻刻在思索。
  我怀疑当向广岛投下原子弹时,决定这次作战的美国一伙知识分子的心中是否曾闪现出“对于人类力量的信赖或人道主义”,如果将这一散发着绝对毁灭气息的炸弹投向广岛,那里便会出现一个就科学而言可以预料到的地狱。然而,它将不会是一座甚至将人类文明历史的全部价值一举毁灭的最坏的地狱;不是使所有的人类只要想到那座地狱的情景,便产生无限厌恶,甚至不想作为人而继续生存下去,再无可能恢复的最坏的地狱。同时,也不是使前总统杜鲁门在其一生中,每当想起时便无法入眠,无可挽救没有出口的最坏的地狱。因为,在投下原子弹的土地上,在广岛,还有为了使这座地狱变成人间的地狱而斗争的人们。我怀疑这群美国知识分子基于上述考虑,也就是他们相信即将亲手投入地狱的敌人所具有的人类力量,在确信如此荒谬的人道主义的基础上而做出投下原子弹的最后决断的。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投下原子弹的地点不是广岛,而是刚果的利奥波德维尔。那里在刹那间造成大量死亡之后,被彻底抛弃的负伤者将接连死去,随后是瘟疫的大流行,鼠疫也会再次肆虐。在那里,所有的人将不容有任何犹豫和保留,出现一片所有生命彻底灭绝的荒野,连为死者收尸的人也荡然无存。当二次放射能消失之后,胜利者的调查团将会踏上这片土地,并将品尝到人类所能品尝到的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恶心,甚至会有些人再也无法保持理智。一个城市整个化为纳粹集中营的毒气室。那里所有的人全部死去,找不出丝毫人类希望的迹象。这一设想,对于无论怎样坚强的人都将带来强烈的震撼。只要不是偏执狂式的奴隶杀戮者的后裔,向利奥波德维尔投下原子弹的决定,就将无限延期。
  然而,只要是向广岛投下原子弹,就不会出现上述最糟糕的情况。广岛的人们在遭到彻底毁灭,整个城市化为一个巨大而丑恶的毒气室之后,他们没有使制造这场悲剧的人们、投下原子弹的人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是犯下了何等恐怖的罪行。广岛人在遭到原子弹轰炸后,立即为了亲手恢复这座城市而开始战斗。这一斗争,无疑是为了广岛人自身而做出的努力,但同时,也是为了减轻投下原子弹的人的良心负担而付出的代价。
  这种努力已经持续了20年,至今也仍然在坚持着。一个患白血病的女孩,她没有自杀,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在忍受着无尽无休的痛苦。这一事实说明,她作为受害者的一员,以其微薄的力量,在减轻投下原子弹的人们所遭受的良心谴责。
  一个城市的人们决定向另一个人类居住的城市投下原子弹,这完全是一件不寻常的事。它恐怕并非是由于科学家们对于爆炸后的地狱景象缺乏想象力的缘故。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做出了这项决定。之所以如此,他们事先可能确信在毁灭与恢复二者之间可能会出现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