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作者:垃圾王      更新:2022-11-10 16:20      字数:4750
  镌阢裤矫篮蒙钪斜话崂窗崛ィ薹ㄗ晕易笥业幕牡治弈蔚乃廾;褂锌遄八馈⒌孤敉恋氐耐痘形环⑾趾笤馊送创颍约袄矸⑹逶谝旃缰械某沟琢实瓜拢褡ゾ让静菟频挠肫拮油ǖ缁埃耷榈拿榔奕匆杂胨俗霭目旎钌胍魃灾旅拇蚧鳌;孤宸蛩够褪峭ü庑┎环奶朴旨湔媸档那榻冢泶锪硕匀诵缘闹恃喊乩嫉乃酱烤裰娴拇嬖诼穑?br />
  应该说,短暂的精神之爱是可能的,但难以长久。因此,在对那些不论如何变幻仍在情感上坚持的情侣表示敬意的同时,也应对无性婚姻说“不”的人给予深切的同情和理解。20世纪80年代初,我曾采访过几位当年革命残废英雄的妻子,她们婚姻的成因各不相同,有的是组织上的安排,有的是未谙时世时的浪漫选择,谈起婚姻生活时(有人仍在冠冕堂皇地说什么青春无悔之类),她们无法掩饰的早衰、痛苦与无奈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恩格斯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而在爱情的丰富内涵中性爱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没有性爱的爱情还叫爱情吗?所谓道德,反映在婚姻中就是平等,包括心理与生理上的平等。
  人世间的很多事物,在发展中可以互相转化,但却无法互相代替。正如自由、平等、博爱也是不能互相代替一样。很多年来,我们总是片面地强调婚姻的政治性、革命性,结果造就了许多虚伪的爱情与婚姻,也导致了许多违反人性的婚姻悲剧。
  《白》避开了平等在宏大意义上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叙述,而投注于个人婚姻在性关系上的平等,使关于平等这一人人关心的问题,闪烁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角落,既司空见惯又不同寻常。
  …
  黑色的白(2)
  …
  影片还含蓄地提醒人们,政治不能解决最重要的人性问题,也难以解答任何一项攸关我们最基本的人性和人道的问题。情爱的平等应是建立在男女双方生理与心理相悦相爱的基础上的,舍去任何一面都可能导致婚姻的悲剧。
  …
  爱的错失
  …
  在对爱情问题最为敏感的年轻时候,曾有一首国外的诗歌让我产生深深的共鸣。诗歌以一个女子的角度,写了她如何深爱一个青年才俊,但不被他所爱,而她不爱的另一个青年又是如何无望地深爱着她。就是说,她爱的男人不爱她,而她不爱的男人又爱她,这有些像个绕口令,但生活的真实往往就是如此,很多悲剧和喜剧也由此而衍生。我想,这就是所谓爱的错失。
  《红》所探讨的是关于爱在人性化、隐私领域的问题。有人说影片讲的是:爱是否能够?但在我看来,讲的不是爱能不能够,而是爱是如何错失的。
  漂亮而纯情的时装模特瓦伦婷有一个挚爱的男友,但男友却总是在外面游走,使瓦伦婷的爱不能落到实处,相互间因缺乏信任而产生隔膜。以瓦伦婷为模特拍摄制作的巨幅口香糖广告牌竖立在街边,她的靓丽使这个阴晦的城市显得富有了光彩。一天晚上,她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撞伤了一条狗,凭着狗颈圈上的号牌,她找到了狗的主人—一个性情乖僻的退休的老法官,并发现这个老法官在家专事偷偷监听邻居的电话。瓦伦婷在与老法官的接触过程中看到了关于爱的眩晕与恶心:中年男子沉迷于婚外情,妻子明知却强颜欢笑,幼小的女儿成了父亲婚外情电话的“热心”听众;住在瓦伦婷对街的一个法律系大学生,发现热恋的女友却向别人敞开了胸怀……曾受过情人欺骗留下精神创伤的老法官在与瓦伦婷的交往中,对瓦伦婷产生了爱慕之情,并对自己的监听行为产生了厌恶,自己写信检举了自己。
  影片通过对几个人物在爱中的无能与无奈,对所谓圆满的两情相爱的理想说进行了质疑。每个人都在寻求着一种符合自己心愿的所谓真爱,同时,又在背叛着自己原有的爱,爱的错位有时空上的,有肉体上的,更多的是情感上的。
  广告照片拍摄成功后,瓦伦婷的职业摄影师在暗房里情不自禁地要吻瓦伦婷,并情欲勃勃地问:“谁是你的心上人?”瓦伦婷简洁地回答:“不是你!”
  年轻的瓦伦婷与退休的老法官的关系中也有一些错失的意味,在影片中两人似乎有很多心灵上的体谅与契合,但年龄、阅历等多方面的悬殊能够使他们走在一起吗?显然,这是包括人物本身和观众都颇感难以接受的问题。基斯洛夫斯基当然也不想逾越于此,于是,便将这一不伦之爱剥离,让双方天各一方时再呈现爱在心灵与时空上的错位。
  基斯洛夫斯基曾把男女之爱喻为切成两半的苹果(延伸于男女一分为二互相寻找的古老比喻),完整的苹果,如同完美的爱,是由被切成两半的苹果又合在一起形成的。问题是合成未必是圆满的,如果错位了,便永远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苹果,谁来去修正呢?我们在哪里出了错呢?
  如果将苹果完美拼合的可能归于天意的话,那么人间情爱就完全笼罩在一种宿命之中,人只能听凭命运的安排,在天意中,人的一切努力都难有结果,爱的世界充满迷惘。影片不想让观众沦入宿命的绝望泥潭,便将亮丽的希望寄托在瓦伦婷身上,既想超然物外,又在世俗之中。
  影片结尾,瓦伦婷赴英国探望男友的客船遭遇了海难。在爱恨由天的宿命面前,导演给了我们最后抗拒的机会:以老法官凝视电视报道中的海难幸存者,寄托了对瓦伦婷和法律系大学生能否获得圆满情爱的憧憬与祝福。
  在这被称为“天鹅之歌”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基斯洛夫斯基让《蓝》、《白》、《红》中的男女主角都出现在海难幸存者中,当瓦伦婷和与瓦伦婷一街之隔的邻居—法律系大学生出现在幸存者中时,影片在两人对视中定格。
  我们无法武断地为影片的寓意作结,按照导演关于被切成两半的苹果的比喻,瓦伦婷和法律系大学生是否正该是合在一起的苹果的两半呢?他们同住在一个街区,彼此相见而错失,一个被所爱的人背叛,一个有爱的人却不得,一个要逃离爱的灼伤,一个要奔赴爱的怀抱。一场海难使他们终于相识,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灵与肉的结合即将开始?影片的暗示是意味深长的。
  中国人最讲缘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缘分的奇妙处就是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都存在着可能。它的最大特点是可遇而又不可求,爱的缘分也无非如此:你以为得到了爱,也许正是一种错失,你以为失去了爱,也许正是一种获得。
  …
  机遇的宿命(1)
  …
  霍桑在《大卫的机遇》中,写了一个名叫大卫·斯旺的青年。他步行去波士顿投奔当商人的叔叔,一路劳顿,途经覆盖着浓荫的泉眼边饮水休息时睡着了。这期间,一对丧子的富绅夫妇恰巧经过,想认这个陌生的小伙儿为子,并让其继承家产;一个大百货商的美丽女儿来泉边喝水,面对这英俊的青年而芳心萌动;两个手执匕首的强盗曾准备下手打劫,因见一条狗跑到泉边饮水而放弃。三次祸福不同的机遇就这样与甜睡中的大卫擦肩而过,大卫什么也不知道,他醒来后跳上了一辆路过的马车消失在烟尘中了。霍桑的文章意在说明一切的幸运或险象的际遇是难以把握的。用中国的俗话说就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比《大卫的机遇》更加现实也更加深入,基斯洛夫斯基用电影也书写了他对机遇的思考,这就是拍摄于1982年的《盲目的机遇》(BlindChance,又译《机遇之歌》、《三生三世》、《极可能的偶然事件》),影片表现的也是不同的机遇对不同人生的根本性影响。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叫麦克的年轻人的生活故事,这个充满激情的小伙子每天要匆匆赶乘那班定期开出的火车。
  第一次,他跳上了已驶出月台的火车,在列车上邂逅了一个虔诚的共产党员,在这位共产党员的影响下,他从此成了革命的积极分子,在某一次共产党员的聚会中,他与一位美貌并有着不同世界观的女人相恋。一天,为了参加在国外举行的国际共产主义会议,他必须坐飞机出国,可惜因国内的罢工而无法成行。
  另一次,他在追赶火车时没有顺利赶上火车,却撞上了铁路警卫,因为冲突,结果他被判刑劳教。受因同样事件被关在一起的一个对社会不满分子的影响,他也成了不满分子,与一群为自由及理想打拼的人一起奋斗。他成了一名虔诚的教徒,信仰上帝,然后与一位漂亮的犹太女郎交往。在他要上飞机参加国外举行的天主教会议前夕,却被当局以印刷非法读物为名,拒发护照而无法成行。
  再一次,他没有赶上驶出月台的火车,但却与一个女同学意外相逢,他找到了爱情,结了婚,还在大学学医,当了医生。他成了一位令人羡慕的好丈夫、好父亲、好医生,并坐上医学院高级主管的职位。有一天,校方要求他出国参加一个国际医学会议。他欣然与太太、儿子和同事告别,正当他的生活像此次飞行一样前程似锦时,却意外遭遇了空难……
  三次拼命追赶已驶出月台的火车,导致三次不同的结果,影片通过三种可能的生命结局,展示了基斯洛夫斯基对生命本体的哲学思考。
  显然,不断重复的上火车,是一种象征,表现了个人在生命进程中的各种可能性。缓缓开出的火车如同一个被赋予某种政治色彩的国家,你别无选择地要乘它。当麦克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电动玩具,飞奔着追赶不断加速的火车时,他伸出的双手与火车拉手之间往往只有瞬间的距离,就是这瞬间的距离决定了一切,缩小它和拉大它,其结果完全不同。影片将这瞬间的距离隐喻为个人与命运的关系,任何可能性都是极其偶然的,是社会政体所难以左右的,人的生命的历程由无数偶然邂逅组成,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你预先所难以设计的,当生命终结时,人的生命的链条才完成了他的必然。
  霍桑的《大卫的机遇》和他的其他文章一样具有神秘、宿命与无奈。大卫经过的三次幸运和险象都是在睡乡之中,一切曾有的可能他都浑然无知。霍桑强调了宿命的不可知的力量,冥冥中的机遇既然是在我们无知的情况下匆匆而过,那么所有的慨叹也无从说起。这就削弱了作品的深刻力度,我们不是上帝,无法确知曾有什么样的机遇与我们失之交臂。因此,我们谁也不会为自己根本不知道的机遇而遗憾,正如我们无法对着虚无去“感时花溅泪”。
  当初我读到《大卫的机遇》时,首先感慨的是我们实在是太缺少机遇了。现实生活中让人怅恨不已的是数不尽的大好机遇眼睁睁被有权有势的人和他们的子女亲属占有了,剩下一些少得可怜的机遇,又或者因高不可攀,或者因智力低下、方法不当等多种原因而痛失。
  《盲目的机遇》以独特的电影视角向我们揭示了人在社会大背景下本质中的偶然性,表现了机遇(或者说邂逅)的宿命与无奈。尽管不情愿,又不能不去做。含蓄地嘲讽了那些试图以宏大的社会理想去取代个体的独特命运,以及以某种主义的“美好”共性去抹杀现实生活的徒劳努力。
  基斯洛夫斯基告诉我们的其实是每个人时刻都在体会的常识:我们每天都可能会邂逅死亡,而我们却浑然不觉。作为具体个人,谁也无法清晰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也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机遇在等着自己。在情感的世界里,人可以有较大的自由,但在社会生活的范围里,每个人都大大地受到未知机遇的主宰。
  我想,在构思和作品布局上《盲目的机遇》也许受到了霍桑《大卫的机遇》的启发和影响。基斯洛夫斯基的不同凡响之处,是他以卓越的电影才能,将一个看似简单的可能意想,结构出耐人寻味的三段式故事,不仅赋予了哲学的深度,且更加现实和逼真地展现出来,并从多种角度探讨了人类共同面对的简单生命的复杂性。
  …
  机遇的宿命(2)
  …
  顺便说一下,作为一部大师的杰作,《盲目的机遇》因其敏感的政治性,曾被波兰当局查禁,直到五年后的1987年才在戛纳电影节上以《一种注目》的单元亮相。这部独特的电影影响了无数后来的导演,应该说,20世纪90年代国际影坛备受注目的《疾走罗拉》等影片都是向该片致敬的作品。
  机遇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偶然性和意外性,它可能会如霍桑所写的仅仅在浑然无知中就悄然流失掉了,但更多的时候,确实是像基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所展示的,我们可能把握机遇,但无法完全左右它,正像我们无法左右命运一样。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