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节
作者:冰点沸点      更新:2022-11-10 16:18      字数:5103
  '11'苫(sh
  ín山)次:此谓居丧的席次。苫,草垫。古时居丧,寝苫枕
  块。子女在灵旁设草垫,寝息其上,守护左右。
  '12'抚之等诸男:抚育他同其他儿子一样。
  '13'不与诸栾齿:不把他当奕家的兄弟看待。齿,并列。
  '14'宗祜(sh
  í时):祖庙。祏,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此据青柯亭本,
  原本作“宗祐”。
  '15'居父忧:居父丧。
  '16'质审,向宫府申诉。
  '17'审状:审阅诉状。状,诉讼呈文。
  '18'疾转:急转。谓急改妒行。
  '19'有后,指有子。
  '20'送眼流眉者:眉目送情的人,指姬妾。
  '21'悠忽之:悠悠忽忽拖延时日,谓怠慢过继之事。
  '22'甘脆:指味美可口的食物。
  '23'“为夫买妾”句后,铸本有“及夫妇”三字,文理不顺。兹据二十
  四卷抄本删去。
  '24'倾资不能取盈,指用尽手边现钱不能偿足身价。取盈,满足其欲。
  '25'王成之:意谓成全其事。
  狐女
  伊衮,九江人'1'。夜有女来,相与寝处。心知为狐,而爱其美,秘不告
  人,父母亦不知也。久而形体支离。父母穷诘,始实告之,父母大忧,使人
  更代伴寝,卒不能禁。翁自与同衾,则狐不至;易人,则又至。伊问狐,狐
  曰:“世俗符咒,何能制我。然惧有伦理,岂有对翁行淫者'2'!”翁闻之,
  益伴子不去,狐遂绝。后值叛寇横恣,村人尽窜,一家相失。伊奔入昆仑山
  '3',四顾荒凉。日既暮,心恐甚。忽见一女子来,近视之,则狐女也。离乱
  之中,相见忻慰。女日:“日已西下,君姑止此。我相佳地,暂创一室,以
  避虎狼。”乃北行数武,遂蹲莽中,不知何作。少顷返,拉伊南去;约十余
  步,又曳之回。忽见大木千章'4',绕一高亭,铜墙铁柱,顶类金箔'5';近
  视,则墙可及肩,四围并无门户,而墙上密排坎窞'6'。女以足踏之而过,伊
  亦从之。既入,疑金屋非人工可造'7',问所自来。女笑曰:“君子居之,明
  日即以相赠。金铁各千万计,半生吃着不尽矣。”既而告别。伊苦留之,乃
  止。曰:“被人厌弃,已拚永绝'8';今又不能自坚矣。”及醒,狐女不知何
  时已去。天明,逾垣而出。回视卧处,并无亭屋,惟四针插指坏内'9',覆脂
  合其上'10';大树,则丛荆老棘也。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
  '2'翁,指伊父。
  '3'昆仑山,当指安徽省潜山县东北的昆仑山,地近九江。
  '4'大木千章:大树千株。章,大树称章。
  '5'类:像。金箔:金属薄片。
  '6'坎窞(d
  àn旦):洞穴。
  '7'金屋:此指“顶类金箔”的华美房屋。
  '8'抉(p
  àn判):不惜。
  '9'指坏,此指“顶针”,妇女做针线活所用,上多坑点,即上文所云之
  “坎窞”。
  张氏妇
  凡大兵所至'1',其害甚于盗贼:盖盗贼人犹得而仇之,兵则人所不敢仇
  也。其少异于盗者,特不敢轻子杀人耳。甲寅岁,三藩作反'2',南征之士,
  养马兖郡'3',鸡犬庐舍一空,妇女皆被淫污。时遭霪雨,田中潴水为湖'4',
  民无所匿,遂乘桴入高粱丛中'5'。兵知之,裸体乘马,入水搜淫,鲜有遗脱。
  惟张氏妇不伏,公然在家。有厨舍一所,夜与夫掘坎深数尺,积茅焉;覆以
  薄'6',加席其上,若可寝处。自炊灶下。有兵至,则出门应给之。二蒙古兵
  强与淫'7'。妇曰:“此等事,岂可对人行者!”其一微笑,啁嗻而出'8'。
  妇与入室,指席使先登。薄折,兵陷。妇又另取席及薄覆其上,故立坎边,
  以诱来者。少间,其一复入。闻坎中号,不知何处。妇以手笑招之日:“在
  此处。”兵踏席,又陷。妇乃益投以薪,掷火其中。火大炽,屋焚。妇乃呼
  救。火既熄,燔尸焦臭'9'。人问之,妇日:“两猪恐害于兵,故纳坎中耳。”
  由此离村数里,于大道旁并无树木处,携女红往坐烈日中。村去郡远,兵来
  率乘马,顷刻数至。笑语啁嗻,虽多不解,大约调弄之语。然去道不远,无
  一物可以蔽身,辄去,数日无患。一日,一兵至,甚无耻,就烈日中欲淫妇。
  妇含笑不甚拒。隐以针刺其马,马辄喷嘶,兵遂挚马股陈'10',然后拥妇。
  妇出巨锥猛刺马项,马负痛奔骇。缰系股不得脱,曳驰数十里,同伍始代捉
  之。首躯不知处,缓上一股,俨然在焉。
  异史氏曰:“巧计六出'11',不失身于悍兵。贤哉妇乎,慧而能贞'12'!”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大兵,指清乓。
  '2'甲寅:当揩康熙十二年(1674)。三藩:清初封明降将耿仲明为靖南
  王、尚可喜为平南王、吴三桂为平西王,称三藩。后逐渐成为割据势力。康
  熙十二年清廷下令削藩:三藩先后反清,后被清军平定。
  '3'兖郡:充州府,今山东省兖州市。
  '4'潴(zhū朱)水:积水。
  '5'桴(f
  ú抉):小筏子。
  '6〕薄:苇箔。
  '7'蒙古兵:也指清兵。清代兵制以满洲八旗为主体。蒙古人归附者,编
  为蒙古八旗。
  '8'啁嗻(zhā
  ozhē招遮);鸟呜声,形容番语。
  '9'燔(f
  án凡):焚烧。
  '10'絷马股际:把马拴在大腿上。絷,拴。
  '11'巧计六出:汉陈平曾六度出奇计,以胜强敌。见《史记·陈丞相世
  家》。此谓张氏妇屡用巧计。
  '12'慧而能贞:聪明机智而能保其贞操。
  于子游
  海滨人说:“一日,海中忽有高山出,居人大骇。一秀才寄宿渔舟,沽
  酒独酌。夜阑'1',一少年人,儒服儒冠,自称:‘于子游。’言词风雅。秀
  才悦,便与欢饮,饮至中夜,离席言别。秀才日:‘君家何处,元夜茫茫'2',
  亦太自苦。’答云,‘仆非土著'3',以序近清明'4',将随大王上墓。眷口
  先行,大王姑留憩息,明日辰刻发矣。宜归,早洽任也。’秀才亦不知大王
  何人,送至鷁首'5',跃身入水,拨刺而去,乃知为鱼妖也。次日,见山峰浮
  动,顷刻已没。始知山为大鱼,即所云大王也。”俗传清明前,海中大鱼携
  儿女往拜其墓,信有之乎?
  康熙初年,莱郡潮出大鱼'6',鸣号数日,其声如牛。既死,荷担割肉者,
  一道相属。鱼大盈亩,翅尾皆具;独无目珠。眶深如井,水满之,割内者误
  堕其中,辄溺死。或云,“海中贬大鱼'7',则去其目,以目即夜光珠”云
  '8'。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夜阑,夜深。
  '2'元夜玄夜、黑夜。元,同“玄”,康熙帝名玄烨,清人避讳,书玄作
  元。玄,黑色。
  '3'土著:祖居当地之人。
  '4'序:节序,季节。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旧称三月节,时当阳
  历四月五日或六日。旧时于清明节为先人扫墓。
  '5'鹢(y
  ì意)肯:船头,鹢,水鸟名,形如鹭。旧时船家乡画鹢首于船
  头,故为船头的代称。
  '6'莱郡:莱州府,治所在今山东掖县。
  '7'贬:贬谪。
  '8'夜光珠:夜明珠。任防《述异记》:南海有珠,即鲸目,夜可以鉴。
  谓之夜光珠。
  男妾
  一官绅在扬州买妾,连相数家'1',悉不当意。惟一媪寄居卖女,女十四
  五,丰姿姣好'2',又善诸艺。大悦,以重价购之。至夜,入衾,肤腻如脂。
  喜们私处,则男子也。骇极,方致穷诘。盖买好憧,加意修饰,设局以骗人
  耳。黎明,遣家人寻媪,则已遁去无踪。中心懊丧,进退莫决。适浙中同年
  某来访,因为告诉。某便索观,一见大悦,以原价赎之而去。
  异史氏日:“苟遇知音,即与以南威不易'3'。何事无知婆子,多作一伪
  境哉!”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相(xi
  àng向):相看。
  '2'姣(jlāo交)好:美好。
  '3'南成:春秋时晋美女,即南之威。晋大公得之,三月不听朝政,见《战
  国策·魏策》。
  汪可受
  湖广黄梅县汪可受'1',能记三生:一世为秀才,读书僧寺。僧有牝马产
  骡驹,爱而夺之。后死,冥王稽籍,怒其贪暴,罚使为骡偿寺僧。既生,僧
  爱护之,欲死无'2'。稍长,辄思投身涧谷,又恐负豢养之恩,冥罚益甚,遂
  安之。数年,孽满自毙'3'。生一农人家:堕蓐能言,父母以为怪,杀之,乃
  生汪秀才家。秀才近五旬,得男甚喜。汪生而了了'4';但忆前生以早言死,
  遂不敢言。至三四岁,人皆以为哑。一日,父方为文,适有友人过访,投笔
  出应客,汪入见父作,不觉技痒,代成之。父返见之,问:“何人来?”家
  人曰:“无之。”父大疑,次日,故书一题置几上,旋出'5';少间即返,翳
  行悄步而入'6'。则见儿伏案间,稿已数行,忽睹父至,不觉出声,跪求免死。
  父喜,握手日:“吾家止汝一人,既能文,家门之幸也,何自匿为?”由是
  益教之读。少年成进士,宫至大同巡抚'7'。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湖广黄梅县即今湖北省黄梅县。湖广,行省名,元至元年间置,治所
  在今武汉市武昌,辖今湖
  46省大部,湖南、广西憧族自治区全部及广东、贵
  州小部分地区。明代辖境有了变化。清康熙六年分为湖南、湖北二省。汪可
  受,字以虚,万历庚辰进士,曾任吉安知府、山西布政使,后擢兵部侍郎,
  总督蓟辽。见《湖北通志·人物志》。
  '2'无间,没有机会。
  '3'孽满,偿满罪债。孽,罪。
  '4'了了:聪明晓事。
  '5'旋,随即。
  '6'翳行:隐蔽而行。
  '7'大同:军镇名,明代“九边”之一,为京师的西北门户,治所在今大
  同市。
  牛犊
  楚中一农人赴市归,暂休于途,有术人后至'1',止与倾谈。忽瞻农人日:
  “子气色不祥,三日内当退财,受官刑。”农人日,“某官税已完,生平不
  解争斗,刑何从至?”术人日:“仆亦不知。但气色如此,不可不慎之也!”
  农人颇不深信,拱别而归。次日,牧犊于野,有驿马过'2',犊望见,误以为
  虎,直前触之,马毙,役扭农人至宫,官薄惩之,使偿其马。盖水牛见虎必
  斗,故贩牛者露宿,辄以牛自卫;遇见马过,急驱避之,恐其误触也'3'。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术人:俗称从事巫祝占卜的人,此指相士。
  '2'驿马:驿站的马,供官府载人或邮传之用。
  '3'恐其误触:此据青柯亭本,原无“触”字。
  王大
  李信,博徒也。昼卧,忽见昔年博友王大、冯九来,邀与敖戏'1'。李亦
  忘其为鬼,忻然从之。既出,王大往邀村中周子明,冯乃导李先行,人材东
  庙中。少顷,周果同王至。冯出叶子'2',约与撩零'3'。李曰:“仓卒无博
  资,辜负盛邀,奈何?”周亦云然。王云:“燕子谷黄八官人放利债'4',同
  往贷之,宜必诺允。”于是四人并去。飘忽间,至一大村。村中甲第连垣,
  王指一门,日:“此黄公子家。”内一老仆出,王告以意。仆即人白。旋出,
  奉公子命,请王、李相会。入见公子,年十八九,笑语蔼然。便以大钱一提
  付李'5',曰:“知君悫直'6',无妨假贷。周子明我不能估之也。”王委曲
  代为请。公子要李署保'7',李不肯。王从旁怂恿之,李乃诺。亦授一千而出。
  便以付周,且述公子之意,以激其必偿。
  出谷,见一妇人来,则村中赵氏妻,素喜争眷骂。冯曰:“此处无人,
  悍妇宜小祟之'8'。”遂与捉返入谷。妇大号,冯掬土塞其口。周赞日:“此
  等妇,只宜椓杙阴中'9'!”冯乃捋裤,以长石强纳之。妇若死。众乃散去,
  复人庙,相与赌博。
  自午至夜分,李大胜,冯、周资皆空。李因以厚资增息悉付王;使代偿
  黄公子;王又分给周、冯,局复合。居无何,闻人声纷拏;一人奔入曰:“城
  隍老爷亲捉博者,今至矣!”众失色。李舍钱逾垣而逃。众顾资,皆被缚。
  既出,果见一神人坐马上,马后絷博徒二十余人。天未明,已至邑城,门启
  而人。至衙署,城隍南面坐,唤人犯上,执籍呼名。呼己,并令以利斧斫人
  将指'10',乃以墨朱各涂两目'11',游市三周讫。抑者索贿而后去其墨朱,
  众皆赂之。独周不肯,辞以囊空;押者约送至家而后酬之,亦不许。押者指
  之日:“汝真铁豆,炒之不能爆也!”遂拱手去,周出城,以唾湿袖,且行
  且拭。及河自照,墨朱未去;掏水盥之,坚不可下,悔恨而归。
  先是;赵氏妇以故至母家,日暮不归,夫往迎之,至谷口,见妇卧道周。
  睹状,知其遇鬼,去其泥塞,负之而归。渐醒能言,始知阴中有物,宛转抽
  拔而出。乃述其遭,赵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