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节
作者:冰点沸点      更新:2022-11-10 16:18      字数:5139
  如其教。迨觅至,某已呕泻欲死,急投之,立刻而安。其方自此遂传。此亦
  犹狐之秘其石也。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长安:地名,即今陕西西安市。
  '2'风度洒如:风度流洒。如,然。
  '3'咸阳僦寓者:在成阳赁屋而居者。咸阳,地名,即今陕西咸阳市。僦,
  租赁。
  '4'投刺:投递名片,请求谒见。剌,名片。
  '5'亡:外出。《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6'遣僮行沽:打发仆人买酒。
  '7'雅谑,雅言戏谑。
  '8'王卮无当,无底的玉酒杯。卮,酒器。无当,无底。当,底。《韩非
  子·外储》右上“堂谿公见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后而无当,有瓦后而有当,
  君渴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卮。’堂谿公曰:‘白玉之卮美,而君不以
  饮者,以其无当耶?’君曰:‘然。’”
  '9'静:通“净”,《诗·大雅·既醉》:“其告维何,籩豆静嘉。”
  '10'形骸尽忘:谓彼此亲密无间,如同一人。形骸,人的形体,躯壳。
  《庄子·德充符》:“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
  过乎?”
  '11'真曰:此据铸雪斋抄本,原作“贾日”。
  '12'要:强迫,要挟。
  '13'丧心:精神失常,犹今言“疯了”。此指行为不端。语出《左传·昭
  公二十五年》。
  '14'(tī体)然:失意相视的样子。左思《魏都赋》:“吴蜀二客
  然相顾,然失所。”,或作“”,见《说文解字系传》。
  '15'抱真子:未详。《抱朴子》一书内有关于炼金术的载闻。抱朴子,
  晋葛洪号,亦其所著书名。书分内、外两篇,内篇二十卷,论神仙、炼丹及
  符箓等事,为“神仙”家言。
  '16'介;有节操。
  '17'还带之恩:归还珍贵失物之恩。《芝田录》:“裴晋侯(度)质状
  吵小,相者曰:‘君不至贵,即当饿死。’一日,游香山寺,有妇人以父被
  罪,假得玉带三、犀带一,以赂要津,置于欄楯,忘收而去。度得而还之。
  后相者曰:‘君必有阴德及物,前途万里,非某所知也。’”
  '18'知管仲之贫者,莫如鲍叔:管仲,名夷吾,字仲;鲍叔,字叔牙,
  皆春秋齐国人。管仲深为鲍叔所知。《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
  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19'砌上:阶上。
  '20':同“砖”。砧:捣衣石。此指垫在砖下的石头。
  '21'逭(huǎn换):逃避,躲过。
  '22'材:棺材。
  '23'守财卤:即守财奴。卤,通“虏”,奴。讽讥富有钱财而十分吝啬
  的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尝叹曰:‘凡殖货财产,贵箕能施赈也:
  否则守钱虏耳。’”
  '24'且施且贾:一边施舍,一边经商。
  '25'替:懈怠。
  '26'綦微:甚为低微。綦,甚。
  '27'不堪孽累:提当不起罪孽牵累。
  '28'解信药:即解砒药。信,信石,砒石的别称。为中药的一种,有剧
  毒,呈粉未状。生者称砒黄,俗称黄信;经炼制者称砒霜,俗称白信。因砒
  石性猛如媲(p
  í皮),故名,又因信州所产最佳,又称信石。见《本草纲目
  ·石·砒
  石》。
  '29'株累:别人有罪而受到牵连。
  '30'霹荔:又名木蓬,木本植物,果实形似蓬房,可入药。
  布商
  布商某,至青州境,偶入废寺,见其院宇零落,叹悼不已。僧在侧曰:
  “今如有善信'1',暂起山门'2',亦佛面之光。”客慨然自任。僧喜,邀入
  方丈'3',款待殷勤。既而举内外殿阁'4',并请装修;客辞以不能。僧固强
  之,词色悍怒。客惧,请即倾囊,于是倒装而出,悉授僧。将行,僧止之曰:
  “君竭资实非所愿,得毋甘心于我乎'5'?不如先之。”遂握刀相向。客袁之
  切,弗听;请自经,许之。逼置暗室而迫促之。适有防海将军经寺外'6',遥
  自缺墙外望见一红裳女子入僧舍,疑之。下马入寺,前后冥搜'7',竟不得。
  至暗室所,严扃双扉,僧不肯开,托以妖异。将军怒,斩关人'8',则见客缢
  梁上。救之,片时复苏,诘得其情。又械问女子所在,实则乌有,盖神佛现
  化也'9'。杀僧,财物仍以归客。客益募修庙宇,由此香火大盛。赵孝廉丰原
  言之最悉'10'。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善信:做善事的诚意。
  '2'山门:佛寺的大门。
  '3'方丈:佛寺长老和住持说法之处。
  '4'举,列举。
  '5'得毋甘心于我乎:意谓该不是想报复我以快心意吧。甘心,称心,快
  意。《左传·庄公九年》:“管(仲)、召(忽)讐也,请受而甘心焉。”
  注:“言欲快意戮杀之。”
  '6'防海将军:未详。康熙年间,曾设“山东青州海防道”(见《碑汝集》
  十);疑指此类官员。
  '7'冥搜,到处搜索。
  '8'关,指门扇。
  '9'现化:现身变化。佛教称佛力广大,能现种种化身于世间。
  '10'赵孝廉丰原:赵丰原,字于京,号香坡,又号客亭,历城(今山东
  济南市历城县)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举人选任城武教谕。官至河南
  府知府。生平洋《山东通志·人物志》。
  彭二挣
  禹城韩公甫自言'1':“与邑人彭二挣并行于途,忽回首不见之,惟空蹇
  随行'2'。但闻号救甚急,细听则在被囊中'3'。近视囊内累然,虽则偏重,
  亦不得堕。欲出之,则囊口缝纫甚密;以刀断线,始见彭犬卧其中'4'。既出,
  问何以入,亦茫不自知。盖其家有狐为祟,事如此类甚多云。”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禹城,县名,令属山东省。
  '2'空蹇(jiǎn简):无人骑坐的驴。蹇,跛,一般指驴,亦指驽劣之
  马。
  '3'被囊:即被袋,今称行李袋,俗以之搭于驴背。
  '4'犬卧:像犬一样伏卧。
  何仙
  长山王公子瑞亭'1',能以乩卜'2'。乩神自称何仙,乃纯阳弟子'3',或
  谓是吕祖所跨鹤云。每降,辄与人论文作诗。李太史质君师事之'4',丹黄课
  艺'5',理绪明切;太史揣摩成'6',赖何仙力居多焉,因之文学士多皈依之
  '7'。然为人决疑难事,多凭理,不甚言休咎。辛未'8',朱文宗案临济南'9',
  试后,诸友情决等第'10'。何仙索试艺'11',悉月旦之'12'。座中有与乐陵
  李忭相善者'13',李固好学深思之士,众属望之'14',因出其文,代为之请。
  乩注云:“一等'15'。”少间,又书云:“适评李生,据文为断,然此生运
  数大晦'16',应犯夏楚'17'。异哉!文与数适不相符,岂文宗不论文耶?诸
  公少侍,试一往探之。”少顷,又书云:“我适至提学署中,见文宗公事旁
  午'18',所焦虑者殊不在文也。一切置付幕客六七人,粟生。例监'19',都
  在其中,前世全无根气'20',大半饿鬼道中游魂'21',乞食于四方者也。曾
  在黑暗狱中八百年'22',损其目之精气,如人久在洞中,乍出则天地异色,
  无正明也。中有一二为人身所化者,阅卷分曹'23',恐不能适相值耳。”众
  问挽回之术,书云:“其术至实,人所共晓,何必问?”众会其意,以告李。
  李惧,以文质孙人史子未'24',且诉以兆'25'。太史赞其文,因解其惑。李
  以太史海内宗匠'26',心益壮,乩语不复置怀。后案发'27',竟居四等。太
  史大骇,取其文复阅之,殊无疵摘'28'。评云,“石门公祖'29',素有文名,
  必不悠谬至此'30'。是必幕中醉汉,不识句读者所为。”于是众益服何仙之
  外,其焚香祝谢之。乩书曰:“李生勿以暂时之屈,遂怀惭作。当多写试卷,
  益暴之'31',明岁可得优等。”李如其教。久之署中颇闻,悬牌特慰之。次
  岁果列优等,其灵应如此。
  异史氏曰:“幕中多此辈客,无怪京都丑妇巷中,至夕无闲床也。呜呼!”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长山:旧县名,在今山东邹平县境。
  '2'乩(jī鸡)卜:扶乱问卜。扶乱为旧时迷信问卜的一种方术。由二人
  扶一丁字架,下设沙盘,谓神降临时木架划出字迹,能为人决疑,预言祸福。
  '3'纯阳:吕纯阳,即吕洞宾,唐未道士,名嵒,或名岩,以字行,号纯
  阳子,自称回道人。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通称“吕祖”。又相传为八仙
  之一。
  '4'李大史质君:李质君,名斯义,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改庶古
  士,擢御史,官至福建巡抚。生平详《山东通志·人物志》。
  '5'丹黄课艺:谓评改其习作文章。丹黄,古时校点书籍时所用的两种颜
  色;点校时用朱笔书写,改错时则用雌黄涂抹。此指评改作文,圈赞用朱,
  删改用黄。艺,文艺,指八股文。详《陆判》注。
  '6'揣摩成:指考中进士,入翰林。揣摩,此谓研习艺业,考虑时务之急
  需,以迎合君主与当权者所好。《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得太公《阴符》
  之谋,伏而通之,简练以为揣摩。”注:“揣,量度。摩,研究。以我学之
  精熟者,揣摩时务之切,而用之世主之情,而中之。”
  '7'皈(guī归)依:佛教本称身心归向佛、法,此指信仰、依赖。
  '8'辛未岁:当指清圣祖康熙三十年(1691)。
  '9'朱文宗:指朱雯,浙江石门人。进士。康熙三十年(1691)出任山东
  提学使。见《山东通志·职官志》四。文宗,文章宗匠。此指主考的提学使。
  详《考城隍》注。
  '10'等第:指生员岁、科试的等第。清初沿明制,顺治九年(1652)题
  准岁考生员有六等黜陟法,四等以下有罚或黜革。
  '11'试艺:考试时所作文章。据“朱文宗案临济南”一语,知此指岁试。
  清制,学政到任第一年为岁考。
  '12'月旦:品评。详《阿宝》注。
  '13'乐陵:县名,今属山东省。
  '14'众属望之:谓众人寄望于他,众望所归之意。
  '15'一等:据清初岁考生员六等黜陟法,文理平通者列为一等。
  '16'运数大晦:运气很坏。运数,命运,运气。晦,倒霉。
  '17'夏(jiǎ甲)楚:皆木名,古用作刑具。夏,即“槚”,同“槚”,
  楸树。按清初岁考六等黜陟法,考四等者,彛庠鹜b荆觥⒏健⑶唷⑸缇?br />
  扑责,不许科考,乡试年只准录遗。犯夏楚,指岁考四等。
  '18'旁午:繁杂。
  '19'粟生、例监:栗生,指廪生。详《考城隍》注。例监,科举制度中
  监生名目之一。明清时代,以捐纳取得监生资格者日例监。
  '20'根气:犹根器,指禀赋。
  '21'饿鬼道:佛教迷信谓人生死轮回的六道之一,详《自志》注。
  '22'黑暗狱:传说中的地狱之一。
  '23'阅卷分曹:清制,乡试负责考务的官员分为内帘宫和外帘官。头场
  考毕,其试卷由外帘封送内帘后,正、副主考按房签、卷签分送各房官案前,
  然后依例主考同考官校阅试卷,是谓“分曹”,房官取其当意者加以圈评,
  向主考推荐。
  '24'孙太史子未:孙子未,名勷,字子未,一字予未,号莪山,又号诚
  斋。本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李姓,德州(今山东德州市)孙继领以为
  己子,遂改姓孙。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大
  理寺少卿,终于通政司参议。著有《鹤侣斋集》。生平详《山东通志·人物
  志》孙继传附。
  '25'且诉以兆:且将文章与运数不相符的预兆告知。
  '26'宗匠:文宗巨匠,指学问文章为海内所宗仰的人。
  '27'案发:公布岁考判定的名次。
  '28'疵摘:缺点,毛病。
  '29'公祖,明清时代士绅对知府以上官员的尊称。王士禛《池北偶谈·曾
  祖父母》:“今乡官称州县官为父母,抚按司道府日公祖,沿明世之旧·也。”
  提学为省级官员,因亦尊称为公祖。
  '30'悠谬:犹荒谬,荒诞无稽。
  '31'益暴之:谓将试官错判的试卷多写而广传,就更加暴露出试官的荒
  唐混帐了。
  牛同人
  (上缺)牛过父室'1',则翁卧床上来醒,以此知为狐,怒曰:“狐可忍
  也,胡败我伦'2'!关圣号为‘伏魔’'3',今何在,而任此类横行!”因作
  表上玉帝'4',内微诉关帝之不职'5'。
  久之,(关帝'6'忽闻空中喊嘶声,则关帝也。怒叱曰:“书生何得无礼!
  我岂耑掌为汝家驱狐耶'7'?若禀诉不行,咎怨何辞矣。”即令杖牛二十,股
  肉几脱。少间,有黑面将军缚一狐至'8'牵之而去,其怪遂绝。
  后三年,济南游击女为狐所惑'9',百术不能遣。狐语女曰:“我生平所
  畏,惟牛同人而已。”游击亦不知牛何里,无可物色'10'。适提学按临,牛
  赴试,在省偶被营兵迕辱'11',忿诉游击之门。游击一闻其名,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