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节
作者:冷如冰      更新:2022-10-30 13:52      字数:4905
  彩强梢岳斫獾模墙准兜某鹗印2继厥且┮荡笸酰舜笄涔臼桥刀『荷踔劣⒐摹爸е怠保刀『旱姆⒄购苁堑靡嬗诓继氐燃父龃笞时炯摇@吐姿故抢投准冻錾恚衔继鼐枳蚀笱枪撩鲇悄昧俗〉陌ㄋ谀诘陌傩盏穆蛞┣约毫⑴品蛔鲂悖獠涣硕源思右苑碛鳌5执呐刀『呵∏〗继厥游景粒鞅⒋K罄幢环饬搜舫坪牛嬲窃旄R环降纳迫恕5比唬谑澜绶段谒拿钪帐俏薹ㄍ吐姿贡鹊摹5门刀『喝嗣竦狈钩缘氖遣继鼐粢吐姿乖蚴欠购蟮那宀杩Х龋靶蘧赖目吞锏幕颉6砸蛔抢此担秸呷币徊豢伞A饺说耐穸即A⒃谂刀『捍笱Х缇叭缁男T袄铮翰继氐男叵袷睾蛟诖笱徘安ü怃蜾俚暮希吐姿钩嘟攀峙跸驶ǖ娜硗裨蛄⒃谕际楣菖浴A阶竦奈恢们∪缙浞郑街志瘛涤胛幕竦闹坪馐拐庾T跋缘闷蘸托场?br />
  我比较幸运,既能到布特捐的大学里留一回洋,又能在此朝拜劳伦斯的文学灵魂。诺丁汉真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有人为它创下了物质文明,也有人为它留下传世的精神财富,两者相得益彰,这个城市和这个郡的后人该怎样对他们的先人感恩戴德。
  终日与布特和劳伦斯相见,那日忽地产生一线灵感:那时的布特或郡政府如果将劳伦斯弄成专业作家,来个文学与企业联姻,劳伦斯就省得一生穷困潦倒,那可恶的肺病就不会将他折磨致死,舒舒服服地给布特写点报告文学或电影脚本,或干脆给布特当影子作家(ghostwriter)什么的,会怎么样?他们俩当时怎么都没往这方面想呢?!劳伦斯还居然对这样的大款冷嘲热讽。资本主义初期的作家真肉,比不上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作家们脑子活泛。一个个滋滋润润地渔舟唱晚,可心里还憋着赚个诺贝尔奖。
  劳伦斯既没觊觎过什么诺贝尔,也没想过给布特们当枪手,连把持英国文坛的布鲁姆斯伯里圈子都不去攀附,英国拒斥他,自有美国农场接着,最终死在法国,火化了骨灰都不回英国,越洋去了美国入土。浪迹天涯边走边写,坚称“Artformysake。”(为自己的艺术)活得硬气,死得也硬气。这股子拗劲儿不得不叫人敬佩。文学如果没有这点基本的精神支撑就不称其为文学了。结果竟是布特和劳伦斯平分秋色,都成了诺丁汉的骄傲。
  诺丁汉大学,起伏的绿色丘陵和广阔的绿茵草坪上点缀着一座座或古典或现代的建筑,山下是绿玉般的湖泊,那座诺丁汉的宣传手册和明信片上的著名钟楼和白色大理石建筑就是校长办公室和英语系的所在,绿色的山峦和白色城堡样的建筑就倒映在湖水中,湖光山色,引得白天鹅和各色水鸟在此盘桓翱翔嬉戏。这330英亩(约1。3平方公里)的山林和绿地是诺丁汉在英国足以骄人的标志,据称是全英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民意测验其知名度位居英国大学前三名。其实其学术水准不过是在10名左右徘徊。足见民意还是偏重外表的,虽然英国人口头上总说“外表美不过一层皮”(Beautyisbutskindeep),说和做之间还是很矛盾的。仅凭这一点,我也知足了。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三个分校园:医学院、农学院和庆典校园。尤其是庆典校园,是建校50周年庆典时花了5000万英镑落成的,是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和教育学院的所在地。明快的北欧风格,亮丽轻盈,建筑物外用木条包装起来,图书馆建在人工湖中央的岛上,流水潺潺,天鹅水鸟飞掠栖息。校园之间每20分钟开一趟班车,还算方便。
  诺丁汉大学和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区一样质朴,不少教室甚至还是小平房,非常简朴,但收拾得很是小家碧玉样,自然亲切,叫人打心眼里喜欢。它的校外是湖泊、绿地和一座小镇:静谧的小家碧玉式居民区,那些房子建于20世纪初,朴素的两层红砖尖角小楼配上让人心生怜意的窄巴巴的小花园,在20世纪初公然用水泥筑上“曙光别墅”和什么什么别墅之类的字样。小镇上这样古色古香的环境绝对配得上给大学做陪衬,而且恰到好处。当初建大学时,这些小楼可能真算得上别墅。但毕竟100年过去了,这种红砖小楼历尽沧桑,已是美人迟暮。但那种优雅的氛围依旧,走在这种19世纪的场景中,如梦如幻。
  当然像我这种闲适的访问学者并不多,大多数还是刻苦用功且目标明确的本科生们。这里的学生看上去过于质朴、纯洁、娴静了,一个个背着大书包苦行僧般地在校园里穿行着,箭步如飞地赶车赶课。见不到中国校园里那种商机无限,学生们精明如商人的模样。这里的学生实在太像学生了!每天置身于这样一些纯朴甚至面带三分憨直的青春勃发的青年男女之中,穿行在林木葱茏、绿草如茵的校园里,实在是赏心悦目,心灵变得单纯,进而打心眼里觉得年轻了许多。
  怀旧的氛围,青春的气息,劳伦斯的文学火种,布特的产业和慈善精神。我要在这里住上一年,在这样的环境中远离尘嚣一年,写自己一直想写而没时间写的书——关于劳伦斯。或许会受到什么启发,在此地完成一部长篇小说,那一定是与这里的天空、土地、人文水乳交融的作品,此时我已经感到这部小说在召唤我了。
  世界文坛动态
  大奖
  
  第15届俄语布克奖揭晓
  2006年12月6日,第15届俄语布克奖揭晓,奥尔加?斯拉夫尼科娃以长篇小说《2017》从六名入围名单中脱颖而出,获得此奖。
  斯拉夫尼科娃1957年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科(即叶卡捷琳堡)的一个工程师家庭,1981年毕业于乌拉尔大学新闻系,1988—1996年间在《乌拉尔》杂志任散文部编辑,1998—2001年在叶卡捷琳堡《图书俱乐部》报社任总编辑。其处女作《一年级女生》于1988年发表在《乌拉尔》,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被放大到狗一般大的蜻蜓》(1999)、《一个人在镜子里》(2000)、《不死的人》(2004)、《2017》(2006)。斯拉夫尼科娃的作品特点是富于幻想,笔法细腻,关注现实。《各民族友谊》杂志指出:“如果需要为奥尔加?斯拉夫尼科娃的现实主义起一个名字,我想把它叫做‘全息现实主义’,意思是说,感光板的一个碎片反映的不是图像的一部分,而是整个图像。”《独立报》则认为:“斯拉夫尼科娃幻想力之强和比喻之准简直令人吃惊……其作品有一种组装机制,可以平衡各个组成部分,使得奥尔加?斯拉夫尼科娃的创造战略得以成功地实现。”
  与以往相比,本届俄语布克奖有两大变化。其一是新评委成员的构成。五位评委成员几乎都与传媒有关联,因此评委会被形象地称为“记者评审团”。其二是奖项赞助商的更换。赞助商不再是俄罗斯富豪米?霍多尔科夫斯基设立的“开放的俄罗斯—布克奖”组织,而是英国国家石油公司。
  (王树福)
  费洛西奥获塞万提斯文学奖
  据美联社2006年12月2日从马德里的报道说,西班牙小说家桑切斯?费洛西奥获得了塞万提斯文学奖,这是西班牙语世界最大的文学奖项,被称为西班牙语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西班牙皇家文学院院长维克多?加西亚?德拉孔查在对外宣布时说:“该奖颁发给了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散文家,一位有影响的作家。”
  现年76岁的桑切斯?费洛西奥是由于他在1956年写的一部名为《哈拉马河》的小时而出名的。这部小说写的是一帮年轻人的生活经历,他们每逢周末都在一条位于马德里省的哈拉马河岸边集会。这部小说被认为是西班牙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他还由于这部小说获得1995年纳达尔文学奖。当然,这位作家对语言的掌握还表现在他于1951年出版的小说集《阿尔方维的特技和冒险》,以及以后的作品里,比如1974出版的小说《花园里的礼拜天》,1986年出版的《天使们不变,什么也变不了》等作品。他感到满意的另一篇小说是《重犯》,这篇小说被收集在1993年出版的选集《坏年景越多越使我们盲目》。
  塞万提斯文学奖是由西班牙文化部1976年设立的,今年的奖金相当于12万欧元。已有许多著名作家与诗人获得此项大奖,每年的4月23日,即塞万提斯的忌日,由国王为获奖者颁奖。
  (于凤川)
  品特荣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2007年1月17日,法国总理维尔潘把象征法国最高荣誉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授给了英国著名作家、2005年诺贝尔文奖得主哈罗德?品特。维尔潘称,“你的话语表达了人生的痛苦与激流……你的话语就是行动。你的话语就是呐喊。它们是粗砺的,投身于充满暴力的、短兵相接的战斗之中,而这一战斗促使人们讲述,令人们大声讲出来。”在授勋仪式上,维尔潘还盛赞品特的一首题为“美式足球”的反伊拉克战争的小诗,称“该战争中充满着暴力及残忍,对我而言,这是最为精确的战争意象,这是帝国主义及暴力诱惑最有力的隐喻。”作为回报,品特也称赞法国在反对伊拉克战争上的所作所为。
  品特被普遍地认为是英国仍健在的最伟大的剧作家。同时,品特也是出了名的英美外交政策强有力的批评者。他曾激烈抨击美英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曾经没有任何顾忌地称首相布莱尔为“受蒙骗的白痴”。对于世界范围内对人权的践踏,他也曾给予极大的关注。品特在2002年被诊断出患有食道癌,但是意志坚强的他并没有被病魔所压倒而放弃写作,他凭着极大毅力继续写诗,并对一些政治问题大声疾呼。
  (邓中良)
  巴莱拉获洛尔卡诗歌奖
  据欧洲通讯社1月25日发自西班牙格林纳达的报道,第三届加西亚?洛尔卡格林纳达市国际诗歌奖将于5月10日授予80岁的秘鲁女诗人布兰卡?巴莱拉,奖金为5万欧元。但由于诗人身体不适,将由她的儿子维森特代领。
  布兰卡?巴莱拉于1926年出生在利马,早年进入圣马科斯大学学习文学与教育,同时与当时重要的国际知识分子建立起友谊。1949年定居巴黎,并在那里结识了墨西哥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是他决定了她的文学历程;她还通过文学和当时居住在法国的拉丁美洲和西班牙的知识分子得以接触。后来她生活在弗罗伦萨和华盛顿,从事翻译与新闻工作。1959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书《这个避风港还在》,后来又出版多部诗集,曾获得2001年奥克塔维奥?帕斯诗歌散文奖。她现在住在秘鲁首都利马。
  (凤川)
  皮尼利亚获西班牙国家小说奖
  据西班牙《世界报》2006年10月6日报道,西班牙84年高龄的作家拉米罗?皮尼利亚以其长篇小说三部曲《红山绿谷》的第三部《铁灰烬》幸运地获得由西班牙文化部主办的国家小说奖,奖金为15000欧元。评奖委员会发布此消息时说,“经过评委们反复讨论甚至争论,才以多数票通过授奖给皮尼利亚的决定,因为皮尼利亚的作品和另一部高水平的作品不相上下,难分高低。”评委会还充分肯定了皮尼利亚的文学品格,说“他善于创作一部表现像巴斯克地区那么一个既艰苦又富庶的世界的史诗”。评委会成员、西班牙作家同仁协会主席安德烈斯?索雷尔指出,“皮尼利亚属于像托马斯?曼、威廉?福克纳这类拥有自己的辽阔领土的大家群体,他有自己的世界和语言。”
  拉米罗?皮尼利亚1923年生于毕尔巴鄂,是星斯克地区杰出的小说家,1961年以《盲目的蚁群》获国家文学评论奖,1972年以《胸怀》入围行星小说奖,从此他的作品便创造了西班牙文学既丰富又令人目眩的世界之一:真实而神秘的赫特克索。他的短篇小说集《记住啊,要记住》(1975)、《无休止的战争最初的故事》(1977)和长篇小说《十五年》(1990)、《骨头》(1997)、《堂娜托达的大战》(1978)和他花了近20年写成的巅峰之作《红山绿谷》的故事就在这个小世界展开。他的小说还有《赤身裸体》和《痉挛的土地》,以及记实作品《三等公民赤色分子安东尼奥?B。》等。三部曲《红山绿谷》2005年获欧斯卡迪奖和国家文学评论奖,它描述的是西班牙内战中占领毕尔巴鄂的佛朗哥军队进行的狂轰乱炸、战壕里的血战和百姓的大逃亡。获奖的第三部《铁灰烬》暴露了巴斯克的企业家们为出卖共和国、投降佛朗哥而策划的阴谋,同时揭示了小说主人公艾利和马格达的神秘出身,以及钢铁企业家从辉煌时刻到最终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