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节
作者:上访不如上网      更新:2022-10-30 13:48      字数:4933
  皇后懒洋洋的应了声,心里琢磨了一会儿,还是没有把皇上昨晚说的话对嬷嬷说,立储乃国之大事,在皇上还没说个准话,作为皇后,嘴巴最好闭的结结实实的。
  皇后道:“本宫靠一会儿,一会儿嫔妃来请安的时候记得叫本宫。”
  嬷嬷应了声。
  皇后没有想到齐安之根本不是说笑,今天早朝的时候就把立太子的事情说了一下,把大臣炸的头晕脑胀,谁也想到皇上会在这个档口提立太子的事情。
  江南水患未平,北疆战事一触即发,皇上偏偏在这时候提起立太子的事情,脑子灵活的已经想到了皇上的打算了。
  有些小心思的人家全都傻了,现在小皇子一个比一下小,就算是最大的大皇子也不满五岁,皇上居然这么早就立太子,脑子里转的厉害,正要开口,就见齐安之道:“朕已经让钦天监测好了吉日,就定在了十月,时间紧急了些,礼部就辛苦些,立储之事马虎不得。”
  众位大臣:“······”当然是马虎不得!
  这事不是应该由大臣提出来,皇上准许,然后由众位大臣推举各个皇子,然后经过辩驳参考才决定一国储君的么?
  众位大臣都有种风中凌乱的感觉,这样直接盖棺定论是怎么回事?!
  齐安之:“三皇子天资聪颖,又是朕唯一的嫡子,聪明伶俐,深得朕心,有朕年少之风,颇为肖朕,朕立泽儿为太子,名正言顺,众位爱卿应该没有意见吧?”
  笑的如同春风拂面,但是却是极有压迫力的看过去。
  众位大臣在心里骂娘,什么话你都说了,现在再问我们的意见,而且兜头就被这样消息的砸的头蒙,现在还有好多人没有回过神,想要反驳,一时间也找不到什么有力的反驳证据来。
  等下了朝,消息传了过来,后宫为了这个消息也风云变幻,一时间风起云涌。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事多,更的少,留言也回复不及时,等我忙完这一段
  ☆、第八十五章
  没有皇子的嫔妃还好说;有了皇子的妃嫔未免有些不是滋味,比如大皇子的生母陈嫔;自古有着无嫡立长的规矩,要说陈嫔没有那么一点心思,也没有人相信,不过陈嫔倒是不是没有自知自明;她的家底单薄,哪里能和娘家如日中天的皇后比,也只是不高兴了那么一会儿,就抱着儿子午睡去了。
  要说最不是滋味的大概就是金容华了,现在有皇子的嫔妃中,除了皇后,就数她家底最为殷实;虽然家里一大堆糟心事,金容华有足够的把握说服她父亲全心的支持四皇子,但是这前提是太子未立,所有皇子已经初长成才有可能,她也没想到皇上居然这么快就要立太子。
  虽说太子能立就能废,但是这里面的功夫增加的不是一点半点。
  金容华咬了咬牙,道:“四皇子怎么样了?”
  一旁的宫女忙道:“四皇子一切皆好。”
  金容华舒了一口气道:“把皇儿抱过来。”
  现在的最重要的是把儿子交好,皇上还年轻,最起码这皇位还要坐上几十年,金容华一向耐得住,她就不信以后没有机会。
  王婕妤反应最为平淡,她从来没有做过当太后的梦,她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儿子平安的长大,出宫建府,王婕妤一向知道本分,她知道原先皇上宠爱不是因为她比陈嫔漂亮,不是比她体贴,而是她最为安分守己,得了消息道:“记得准备贺礼,那可是未来的太子爷,挑出最为贵重的来。”
  乔叠锦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愣了一下对着紫裳道:“记得准备太子册封时候的贺礼。”
  紫裳看了眼说完这句话就接着看书的乔叠锦,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那日过后,乔叠锦好像彻底的放下的样子,紫裳想了想终于想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形容词超脱。
  自从那日之后,乔叠锦只是偶尔问一下乔叠嘉的消息,其他的什么也不管了,连一开始要编的舞蹈也抛到了脑后,一副远离红尘的样子,再加上又捧着一本佛经,紫裳终于也担心起来了。
  这、这真的不是要出家吧?
  紫裳真的是后悔了,早知道就不劝阻主子了,她宁愿主子一副任性的样子也不愿意这样不动如山的样子。
  紫裳想到如果皇上回来了看到主子这个样子,紫裳就觉得脑袋疼。
  压倒紫裳神经最后的一根稻草的是,一向不爱熏香的乔叠锦破天荒的让绿意准备了佛香,佛香袅袅,衬着安静的长乐宫,真的有几分人间净土的感觉。
  这下子所有人都心惊肉跳了。
  乔叠锦一点也没有感受到长乐宫上下焦躁的情绪,她只是觉得佛香对静心很有效果,而且歌舞太过于吵闹,她觉得她必须静下心来仔细的整理一下最近的心情。
  她把所有的事情搞的一团糟,在她没有整理出头绪的时候,她不准备去关心周围的事情。
  乔叠锦最起码想明白了一件事,乔叠嘉处理事情远比她厉害,她既然留在了苏州城,定是有一定的把握,她得到消息除了让自己安心一点用都没有,她不能让洪水退去,她不能去江南苏州城。
  想到这里,她就安心的捧着书看了起来。
  今日她倒是没有看佛经,只是拿来一本《道德经》。
  虽然哲理的东西让她读的有些头晕,只是这比起人情世故来,她宁愿捧着书去研究哲学。
  所以,远在行宫的齐安之奇怪的很,除了拿一把油纸伞外,乔叠锦再没有半点消息传过来,不过,他很快没时间想这个了。
  洪水退去了,江南一片狼藉,难民一的向京城涌去,京兆尹那里已经上了好几道加急的折子了,难民多了,京城治安水平下降,还有这么多的难民,他一个小小的京兆尹真的管不了啊。
  齐安之沉思了一会儿,又想到太子的册封礼也必须回京城准备了,终于下定了决心,对着高升道:“去皇后那里说一声,让她准备一下,过几日回宫。”
  高升应了声退了下去,齐安之又拿起另一道江南的来的加急件,沈大人福大命大,被洪水冲走之后,被一户打渔的人家给救了,脑袋不知道撞到了什么,昏迷了几天,醒了之后辗转了几天才回到苏州城。
  洪水可怕,洪水过后才是最艰难的,到处是难民,良田没淹没,一切都要有条不紊的弄好才好。
  齐安之揉了揉眉心,就拿出北疆传过来的消息看起来,旁边还推着从云贵传过来的消息,这期的外放的官员全都被齐安之扔到了云贵这片地了,齐安之最起码要看看一切是否顺利。
  有这堆东西压着,齐安之就是脾气再好,也忍不住暴躁,即使他极力的压制,那一群人精一样的人感觉到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老实得很,一行人就这样风平浪静的回到了皇宫,一路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等回到了京城,京城正直盛夏的末尾,太阳的热量还是肆无忌惮的释放,齐安之又穿着一身厚重的龙袍,扣子扣的整整齐齐的,下面放了几个冰盆,也没有让他的热气消退。
  挑高眉头再次问了一遍道:“唐爱卿,你说什么?”
  唐元面露羞愧,上身伏在地上道:“微臣有负皇上所托,请皇上降罪。”
  唐元嘴里发苦,他知道惊鸿先生难搞,但是不知道这么难搞,经过大半个月的死缠烂打之后,唐元真切的认识到了他前面阵亡的同胞真心死的不冤。
  作南疆第一谋士,还曾在人才济济的江南混出名声的惊鸿先生真的不是一般的聪明,几乎他还没说什么话,惊鸿先生就开口把他堵死了,人家心机计谋样样不缺,让曾经还心存侥幸的唐元彻底死心了,对俘虏了惊鸿先生的乔叠景彻底服了,这样多智近妖的惊鸿先生俘虏,真不是一般的人。
  如果乔叠景已经回蜀中了,唐元真的想带着厚礼去拜访乔叠景。
  齐安之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唐元道:“唐爱卿。”
  唐元应了声,齐安之又接着道:“你该知道朕让你去内阁承受了多大的阻力,这样一件小小的任务都完不成,阁老松口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这个道理唐元当然知道。
  看唐元不说话,齐安之叹了口气接着道:“唐爱卿,朕真的很欣赏你的才华,这样吧,朕再给你半个月时间,怎么样?”
  唐元感激涕零的道:“谢皇上体恤,臣一定竭尽所能。”
  等唐元出了宫门之后,看到在轿子旁边伺候的小厮之后,快步走到小厮身边,坐上轿子,对着小厮吩咐道:“回去收拾东西。”
  小厮一愣,下意识的道:“公子?”好好的收拾什么东西。
  唐元咬着后槽牙道:“本官要去和惊鸿先生好好探讨下学问,前一段日子本官受益匪浅,决定近日和惊鸿先生秉烛夜谈了。”
  老子和你杠上了,缠也缠死你。
  唐元这次来请罪目的就是让齐安之宽限一些日子,近日内阁的机会他怎么都不会放过,想到悠哉悠哉的惊鸿先生,唐元就一阵咬牙切齿,他这半个月就是撬也要撬出几句有用的话过来。
  唐元不傻,他当然知道齐安之让他劝降惊鸿先生,最主要的还是为了云贵一代的安稳,而南疆的形势估计没有人比惊鸿先生要清楚了。
  劝降没有希望,唐元也要撬出有用的消息。
  夏日的天黑的晚,但是等齐安之处理完一天的折子,天也已经黑透了,外面的长廊上已经点燃了宫灯,他仰了仰脖子,问一边的高升道:“现在什么时候了?”
  高升答了,齐安之惊讶道:“这么晚了?”
  想了想,站了起来,道:“今晚去长乐宫看看吧,朕回宫之后还没有去看过贵妃。”
  准确的说是齐安之已经好几天没有进后宫了,今日算是早了,前几天都是处理到半夜,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还要去上早朝,这样紧凑的生活让齐安之每日都处于高压之下,每日空闲的那一点时间宁愿多休息一会儿,没什么心思去找嫔妃寻欢作乐。
  也没有去看长乐宫传来的消息,所以等齐安之到了长乐宫的时候,差点没有反应过来。
  安静也就算了,长乐宫一向是最为安静的。
  没有多少人走动也就算了,长乐宫的主人一向不喜欢人到处走动。
  偶尔传出点乐声也没有什么,纯贵妃来了兴致摆弄一下乐器很正常。
  只是,齐安之一路上看着向他行礼问安的宫人都是一副超脱的样子,还有传出来的乐声如果他没有听错的话应该是梵音吧。
  等进了屋子,齐安之觉得如果再来点钟声,估计他觉得是他进了寺庙了。
  而周围伺候的人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让齐安之有种不好的预感。
  等他看到一切正常的乔叠锦的时候,齐安之以为自己之前的预感错了,但是等他试探性的开始说话的时候,顿时发现自己先前并没有感觉到。
  齐安之咳了一声,问道:“贵妃,你这里怎么点起熏香来了。”
  还是佛香,齐安之随眼扫了一下子,正好看到原先挂着字画的地方换上一副老子的画像,嘴角一抽,又看到了一副释迎摩尼的画像。真的死道佛俱全。
  ☆、第八十六章
  在皇宫这个人间最为锦绣繁华的地方;就算是做奴才的出了宫都比别的地方多了几分体面,尤其是尚仪宫里出去的姑姑嬷嬷;都是有门路的人家抢着出去给自家的姑娘做教引嬷嬷;这样自家的姑娘出嫁的时候也多上了一两分本钱。
  而在皇宫里最为体面的当然是皇上皇后以及太后身边的宫女嬷嬷,就是一个三等的粗使宫女出去见不得宠嫔妃身边的一等宫女的时候都是昂着头挺着胸的;当然作为宠妃身边的宫女太监也是有特权的。
  而作为在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出生清贵;圣宠正隆;做奴才的也是底气足足的,当然;宫里最不缺乏的就是奴才宫女;想要得主子的宠信;自然也在一群人里面脱颖而出;主子有的要伶俐,有的欣赏沉稳,有的要八面玲珑·····总之,你要揣摩住主子的心意,才能力压一众的手段高超竞争对手成功的上位。
  作为被皇上亲自派过来的一众宫女太监,来之前都纠结了好久,这主子到底是皇上还是贵妃呢?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要监视贵妃呢还是真的嫌弃先前的人不顶用呢?
  贵妃在台面下做了什么事情要不要禀告给皇上呢?贵妃娘娘又怎么训斥她们呢?贵妃要是杀鸡儆猴呢,要是自己是那只鸡怎么办······
  但是很快,她们的担心就没有了。
  因为贵妃娘娘的生活实在是太单调了。
  一开始担心的训斥根本没有,连面都没让见一下,只是身边的大宫女出面安排了一下,然后直接就让新上任的朱总管代劳了。
  重点是朱公公也是皇上派来的!
  所有人惊讶了半响,然后又淡定了,贵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