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节
作者:不受约束      更新:2022-10-30 13:47      字数:4947
  “母亲,你想把我嫁给陈国邦,不是因为想让我享福。而是觉得陈国邦他日能中进士,也可成为大哥的臂助。虽然今日家中不过是清贵侯爵,全无半分实权,可是往日的关系网到底还是在的。今日谋算,又谁知他日,会不会就派上用场呢!”
  她的声音虽然低,可是听在田氏耳中,却如一道晴天霹雳。“你胡说什么!于清瑶,什么他日什么关系网,你一个镇日锁在闺阁的女子,怎敢混说这些事……”
  “我说什么了?母亲,我其实也没有说什么啊!”于清瑶勾起嘴角,弯起眉眼,笑得诡异。“我还没有说,大哥逼奸二嫂,害死二嫂的事呢!”
  原本要撑身站起的田氏,一下子跌坐回榻上,定定地看着于清瑶,涩声道:“你、你胡说什么……”
  透着虚意的声音,让于清瑶笑得更加开怀:“我说的,是母亲心知肚明的事啊!母亲,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大哥做出那样的事,你不会以为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吧?”
  咽着唾沫,田氏定定地望着于清瑶,忽然间张开嘴……
  就在她张开嘴的刹那,于清瑶欺身而上,手紧紧地贴在田氏的胸前:“母亲,不要叫……”
  田氏目光一滞,张开的嘴缓缓合上,虽然眼中难掩惊惶之色。可口中却发不出半分声音。
  于清瑶抿唇偷笑,像个偷吃点心被人发现的孩子一样,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窃喜。“母亲,你以为我是发疯了,才同你说这些是吗?可惜啊,我没有疯……而且,等我说完这些话之后,你就会忘记刚才我们之间的对话,忘记我曾经这样大逆不道地违逆您……”抓住田氏的手,于清瑶定定地凝望着田氏的眼睛。低声而严肃地说着:“从现在起,忘了你想要把庶女许配给陈国邦的事。不管日后是谁来求亲,你的庶女不曾首肯,你万万不会答应……母亲,其实,你还是很疼你的庶女的——以后,再对她更好一些吧!”
  耳中听到院外传来的嬉笑之声。于清瑶目光微闪,低声道:“母亲,我刚才同您说了一些心理话,你很开心呢!所以,现在开始笑吧……”
  手缓缓缩回,于清瑶又坐回脚踏上。双手虚握成拳,轻轻地敲打着田氏的腿。目光却一直没有离开田氏,看着田氏的神情从茫然渐渐回复自然,面上现出淡淡的微笑。她收回目光,垂下头去。
  身后,传来开门声。四锦笑着迈进门来,人还未走进内室来,锦绣已先笑道:“老太太,奴婢叫厨房里把二小姐的饭也开在咱们慈萱堂了。您看,是不是现在就开饭呢?”
  闻声转目,田氏微笑着,可若是细看,便会觉得这笑容多少有些不自然。四锦虽是看在眼中,却只当田氏对庶女仍心存芥蒂,并不曾太往心里去。只是笑着过来伺候。
  于清瑶也不推让,笑着让锦葵接手,自己站起来,去接锦屏手中的碗筷:“我来伺候母亲……”
  田氏望着她手中的碗筷,眼角一抽,忽然道:“你坐着吧,这种事,叫这些丫头做就是。”
  正扶她的锦绣一愕,忍不住抬头去看。往常,这些事于清瑶做的时候,田氏可从没有出声阻止过。
  于清瑶微笑着,虽然田氏发了话,却仍一一摆好了碗筷,又亲自去端食物:“女儿服侍母亲,本就是应该的,怎么会觉得辛苦呢?”笑意盈盈,她坐在田氏身边,和田氏目光相对,一起笑了起来,全然一派母慈女孝。又有谁知晓,刚才在这间房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第一百章 枝头喜鹊闹中秋
  月渐圆,时到中秋,正是一家团圆的好日子。
  从中秋头两天,安乐侯府上上下下,就已经忙了起来。除了装饰府中大小院落,安排宴席事宜,还要打点送往各府的节礼。不过,虽然繁忙,可忙的到底只是孟慧娘一人。虽然田氏也有打发于清瑶和沈盈盈跟着孟慧娘帮忙。可因为孟慧娘一力全揽事务,所以到最后,于、沈二人,只落得个清闲。
  在前宅孟慧娘一惯理事的院里,闲闲坐到了午时,二人才借着午饭的由头,别了孟慧娘,各自往后宅散了。
  才回到秋雨轩,留在院里的雪儿就笑着关了门,喜悠悠地道:“小姐,我哥哥托人捎了节礼过来。您瞧,这珠链……”
  定睛看去,但见那条珠链不是用平时的珠子串的,而是用五彩瓷珠串起来的。手工虽然不甚好,可是因为这瓷珠的色泽,却显得极是别致。
  “初五真的把这瓷珠的事说好了?”笑着拉了雪儿的手到面前,仔细端详,于清瑶偏着头想了想,才道:“这瓷珠生意,也就是做个新奇。现在东西是好了,可这款式却实在不好,柳絮、雪儿,你们都是心灵手巧的,回头多想几个新花样,做出样子来,拿出去叫初五找人照着做了,才好真的把这门生意做起来。”
  雪儿闻言,立刻把一旁的大盒子捧了过来,打开一看,里头大大小小的瓷珠装满了一盒子。“我看啊,这事就交给柳絮姐姐最好了,柳絮姐姐的手那么巧,一定能做出好些个花样儿。”
  “我那点手艺算什么呢?”柳絮低笑,想想,迟疑着问道:“小姐,您看,我要是请锦屏姐姐帮着做几朵珠花,您看可好。”
  想想锦屏的手艺,于清瑶自然是笑着应好。柳絮这便抱了珠盒到一边,去选合意的珠子。雪儿嘻嘻哈哈地笑着,却是冲着于清瑶眨了眨眼。
  于清瑶一愕,还未明白过来。雪儿已经另捧了一个包袱过来。“小姐,这盒子里装的是京味轩的胡饼,您尝尝味道可是喜欢……”说着话,小丫头忍不住咽了下唾沫。
  瞥见雪儿的神情,于清瑶立刻就笑了。这京味轩的胡饼,在京中很是有名。虽说豪门大户,家里自有好的厨娘,可每到中秋时节,这京味轩的胡饼却还是必备的。
  打开包袱,于清瑶还在笑:“还不是往年一样的味道,不过我看我们雪儿可是想吃得很……”声音一顿,于清瑶的目光落在盒子上搁着的那只花结,一时间没了声息。
  “雪儿,这东西是初五送进来的?”拿起那只花结,细细端详,于清瑶心里有说不出的怪异。这只花结,分明就是只“同心结”啊!
  这会儿,雪儿也看清楚那只同心结了,脸上一白,她忙摇手:“小姐,东西虽然是我哥哥叫人送进来的,可是这只包袱……”顿了下,她才低声道:“我哥哥给我的东西里夹着这个……”
  接过那张字条,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一个字,虽然不好看,可于清瑶总算是认出那上面写的是:林。
  心中一动,于清瑶团起那张字条,再看那根同心结,不由得静默无言。
  这根同心结,是用大红的丝线所编,坠子上还坠了几颗玉珠,看起来甚是别致。不过,这样的手工,于清瑶自己也是能做出来的,倒不足为奇。奇的是,这同心结一向是用来作为男女定情之物的。而且,多是女子亲手做了送给男子的。
  前世里,于清瑶曾经起意想要打过一根同心结,可是才编了一半,就听闻杜东元要纳妾入门。那根同心结,自然是直接用剪刀绞了的。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打过同心结……
  林华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虽说之前她主动向他提亲,可是那到底不过是权益之计。而且,她的话说得很是明白,她所求的不过是个名分,能够堂堂正正走出安乐侯府的名分。至于其他,她从未想过强求。
  这一生,她不奢求什么情情爱爱,只要能够安安乐乐地过一世,也就算了。选择了林华清,一是因为他是自己最熟悉的男子;二是因为身份相当,阻力或许会小一些;三却是因为林华清是个聪明人。这样的聪明人,或许不会钟情于她,许她什么情爱缠绵。可至少绝不会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和这样的人,搭伙过这一生,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可是现在,看着手中这根同心结,她却有些迷糊了。明明,她说得很清楚的,为什么林华清还是要送她这根同心结呢?难道……是他林公子情圣的本色又冒出来?!
  胡思乱想一通后,于清瑶还是选择了她最能接受的想法。随手把那只同心结放在一边,她打开匣子,笑着招呼雪儿和柳絮过来:“都过来吃胡饼,咱们就算先提前过个中秋节了。”
  雪儿大喜。往年主子们过中秋,若能赏下半块胡饼,都算是好的了,平日里,更是吃不到京味轩的胡饼。
  看着雪儿的笑脸,于清瑶也不由欢笑,只是眼角转处,瞥见那只同心结,却仍觉别扭,手一抬,便把包袱皮覆在上头。正是眼不见,心不烦。
  第二日,如往常般去给田氏请安,人才走到门口。就听得几声“啾啾”的鸟叫,抬起头,就看到两只黑羽白腹的喜鹊一前一后飞远了。
  于清瑶心中一动,默默地看着两只鸟儿飞远,才收回目光。正要往院里进,却突然挑起眉来。虽然人还未走进慈萱堂,可正房里的说话声,她却听得清清楚楚。
  “老太太,可是要给您道喜了。这一大早上,就有喜鹊叫,想来,咱们侯府是有喜事到了!老奴瞅着,可不是咱们二小姐和表少爷的亲事……”
  说话的是田妈妈,她最善揣摩田氏的用心,所以这话说得既肯定又献媚。可惜,往日让田氏会心一笑的话,在今个儿,一说出来,就让田氏变了脸色。
  “谁说我要把清瑶许配给国邦了?!翠儿,你都一把年纪了,有些话也知道不该混说啊!”
  田妈妈多年得宠,人前人后,谁不是唤她一声妈妈,就是田氏,这么多年也是叫田妈妈的,这突然之间就叫了她从前的名字,可见真是怒了。
  田妈妈虽然羞恼,可是当着田氏的面如何敢显出来,忙笑着打自己的嘴:“是老奴多嘴了……老太太,您之前……”
  田氏皱起眉,不悦地道:“我之前是动过这样的心思,可过后我想想,觉得清瑶和国邦并不般配……”说话的同时,她的眉心更是紧锁。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之色,似乎是觉得哪里有不太对劲的地方似的。
  瞧着她的脸色,田妈妈垂下头去,不敢再说什么。听到外面传来问安的声音,忙抬头看去。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怎么觉着今日外面给二小姐问安的声音这么脆生呢?
  心中暗叫古怪,可田妈妈仍是立刻端起一张笑脸,迎过去,“怪道喜鹊叫,原来是二小姐来了。”
  于清瑶目光微闪,掩面笑道:“田妈妈可是太会说话了。人都说喜鹊叫,有客到。难道我来给母亲请安,倒成了客不成?”说着,也不理田妈妈是不是尴尬,就笑着穿过她的身边,走过去给田氏问安。
  不过片刻,叶如霜等人也便到了。笑着瞥了眼叶如霜,见她神情间似乎是好了些,于清瑶也觉安心了些。这几日,想是叶如霜已经把事情同二哥说了。虽然两口子表面上都没有什么异样,可她分明觉得叶如霜的神情间隐隐带着忧悒。后来,还是雪儿打听着,说是二爷最近几日总是夜归。虽然心里发急,可她这个做小姑子的,到底不好多说什么。所幸最近叶如霜的心情好像又好了起来。
  陪着田氏,一众小辈说说笑笑,又说起明个儿中秋节时有什么好玩的,倒很是热闹。正在说话时,便有婆子进来回话,说是勇义侯家来人递了贴子求见。
  孟慧娘乍听,只当是来送节礼的。还低低“咦”了一声,“奇怪了,勇义侯家与咱们家算不上亲近,往年里可是没有送过节礼的。媳妇这次,也是没有备下他们家的……”
  一听到勇义侯家,于清瑶心口一跳,不自觉地捏紧了手里的帕子。来了人?!难道是为着那件事?
  她心中惶惑,可面上却不显半分。孟慧娘站起身来,笑着施礼:“母亲,媳妇便先告退了。”
  她还未往外走,那婆子已经忙着道:“夫人,那勇义侯家的人是要求见老太太……”顿了下,她又迟疑着道:“老太太,门上的人说,那勇义侯家的人陪着一个婆子,瞧着戴了盖头,着紫背子,好像是个官媒的样子……”
  “官媒?”这话一说出来,屋里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转向于清瑶。虽然家里够年岁说亲的姑娘除了于清瑶外,还有孟慧娘之女月姐儿。可是既然来人指名是拜访老太太,那求的自然就是于清瑶了。
  于清瑶心知肚明,可是被众人这样瞧着,却还是低下头去,做出羞不自禁之态,半声都不吭。
  田氏瞧瞧她的样子,便笑起来:“既然是有客来访,你们也就先都散了吧!我这儿,就不留你们了……”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