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节
作者:曾氏六合网      更新:2022-10-30 13:45      字数:5016
  ┌耸趴榍D锇。皆汗煞葜浦笳婵膳拢?br />
  还有,去年我脖子突然肿了,医生怀疑是甲亢,抽血做彩超,一系列检查下来花了五六百,医生的结论是颈部淋巴结肿了,不用管它,过一段自然就好了。问为啥会肿?答曰,多方面的原因。我听的是云里雾里。
  我妈还是不放心,求人说情拿着检查单见了主任,主任看了看我开玩笑说,没事,也许颈部淋巴结肿了是因为你要长个子。
  最终也不知道脖子为啥肿。
  54旧事
  元宝自出娘胎就没离开过崔二媳妇;可这回孩子能跟着他伯娘去城里享福,崔二媳妇贾氏自是求之不得喜在心田。
  哼;不是亲生的总归不是亲生的;将来长大了,还愁他不认认亲娘亲老子不成?
  说来还是自己肚子争气,一口气儿就给崔家生了三个带把子的。这一点,可是郭氏拍马也赶不及的。她是个城里人又咋地?不是照样上赶着要养了元宝不可,将来盼着元宝给她披麻戴孝甩火纸盆。
  孩儿他爹可是说了;等将来元宝腾达了;就能提携着金宝和银宝也出息起来,自己一家子可就能过上城里人的日子了。
  说归说;可毕竟是自己十月怀胎掉下来的肉。虽说是权宜之计,可就这么着让郭氏把元宝给抱走了;贾氏心里总归还是难受的。所以吃晚饭的时候,贾氏怀着不舍和补偿的心思,一个劲儿地喂了孩子不少肉吃,“乖乖,香不香?”
  “嗯,香,肉肉香!”孩子软软的声音机灵地说着简单的句子。
  一家人听了都是哈哈大笑。
  崔婆子也端着一大碗的肉片往嘴里扒拉,还抽空插话道,“小三儿生来就命好,等进了城,可是天天都有肉吃!”
  谁曾想到,乐极生悲!
  元宝从半夜里就开始泻肚子。
  一直泄个不停,山里的土郎中没法子。
  好不容易从山外面请来了郎中,孩子已经拉虚脱了,脸白的都跟纸一个颜色了。
  郎中摇摇头,只留下一句话,“哎,给这么小的娃娃喂那么多肥肉,恁大的油水,他的肠胃咋能熬得住?”
  郎中前脚刚走,后脚孩子就死在了贾氏的怀里。
  是郭氏带来的肥肉,害了儿子的名。
  贾氏疯癫地扯着郭氏厮打咒骂,“你个丧门星,一来就克死了我儿子,活该你是个绝户头……”
  所谓打人不打软,骂人不骂短。别说是亲人,就是两姓旁人,一般也不会揪着郭氏这个痛处下手。
  可贾氏就这样明明白白的往郭氏的痛处狠戳,而郭氏一句话都不还嘴;就静静地站在那里任由贾氏打骂。
  直到贾氏被人拉开,郭氏才支撑不住地一屁股蹲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为自己,为贾氏,更是为了无辜丢了性命的元宝。
  他才刚刚两岁啊,就那样没了。
  “干娘?”韵秋小心地推了一下陷入往事无法自拔,半天动也不动一下的郭氏。
  “嗯?”郭氏从往事中清醒过来,眼含泪光喃喃道,“秋丫头,干娘欠了贾氏一条命啊!这么多年了,我总是在后悔,要是当初不是我执迷不悟,早早地就顺了大家的好意把元宝给抱回来样,哪里还有后面的悲剧?说来,都是我害的。怨不得金宝要那样怨恨我,都是我活该啊。”
  “干娘,这怎么能说是你害的呢?谁也不知道会发生那样的不幸的?咋又扯上金宝了?”韵秋赶忙劝解她。
  “后来,贾氏亲自送来了金宝给我做儿子,还说元宝的事儿她不怪我。”郭氏茫然地盯着眼前的一片虚无,“我没想到她失去了元宝,还愿意再送一个儿子给我。”
  “可是金宝已经九岁了,而且还是崔家的长孙!”韵秋惊讶。贾氏既然不计前嫌,也该送了银宝过来才比较合乎情理啊。因为九岁的金宝毕竟年龄大了,根本养不熟了。
  “贾氏说金宝比银宝懂事儿,大侄子给大伯父大伯娘养老送终正正好!因为元宝的事情,我一直没脸见贾氏。看到她那样宽宏大度不计较,我是又愧疚又感激,当下就跟她跪下了,发誓说以后金宝就是我的亲生儿子。”郭氏苦笑,“那个时候,我真的以为贾氏是真心的,以前的一切都过去了。”
  于是,九岁的崔金宝从山沟沟来到了大兴县城,成了郭家的养子郭金宝。
  郭家三口大人是掏心掏肺的对金宝好。
  郭母更是拖着病体见天变着花样地给大孙子开小灶,说这孩子太瘦了,要好好补补。
  可金宝性子孤僻,很少说话。
  他们想着,孩子是因为刚来不适应,时间久了就好了。
  不久,郭母就病故了,这是郭氏在世上的最后唯一的血亲了。尽管金宝总是别别扭扭的,可他的到来还是极大地宽慰了郭母的心。
  老人家走的时候很是安详,面带笑容。
  而贾氏是见月往郭家跑,美其名曰来看看金宝过得习惯不习惯,生怕郭氏打骂错待了金宝一样。
  来的次数多了,郭氏心里自是有些不乐意,不管怎么说金宝已经是郭家的孩子了。而且,她真的把金宝当了亲生的对待。
  可是,想想死去的元宝,想想贾氏的丧子之痛,郭氏还是强忍了下来,面带微笑地尽心招待贾氏。
  每次贾氏走的时候也是连吃带拿的。
  刚开始发现金宝偷钱,又逼问出钱都偷偷给了贾氏拿回家的时候,郭氏心里就像被泼了瓢井拔凉一样。总归不是自己亲生的,不和自己一条心。
  知道纸里包不住火了,贾氏就心酸地哭道,说都是她一时贪念才逼着金宝,让他每日里收油饼钱的时候偷偷昧下一些的。
  这件事发生后,贾氏不再那么频繁地、理直气壮地登门了,只在年节的时候才来打秋风。郭氏心里松快踏实了不少。
  就这样安生了好几年,终于有一天,郭氏无意间得知了一件被丈夫和知情的街坊们好心瞒着她的事儿,郭氏说不出心里到底是个啥滋味。
  原来这几年背地里,金宝和贾氏仍然频繁私下偷偷见面,贾氏每次都是乐滋滋地怀揣了一纸包铜板走的……
  郭氏气愤地质问,郭老头只能无奈地叹口气,“我还不是怕你知道了生气才瞒着你的。”
  而个头已经跟郭氏一样高的金宝硬着脖子顶嘴,“你们害了元宝一条命,我娘就拿你郭家俩钱儿能怎么了?”
  郭氏病了一场,金宝虽是冷着脸低着头,但还是认了错。
  丈夫郭老头劝她,“金宝已经大了,知道要脸面了,这些小事以后就随他去吧!那些钱到了贾氏手里面,总归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郭氏能怎么办?难道她还能不要金宝不成?这些年,凡是好东西自己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留给儿子。养了这么些年,别说是个孩子了,就是只猫啊狗啊的,也养出感情来了。
  事到如今,郭氏也明白自己无法阻止金宝与贾氏偷偷见面,更拦不住金宝“劫富济贫”,因为自己舍不得这个儿子。她的这个软肋,大家都心知肚明。
  贾氏不就要是引着金宝不和郭家一条心嘛?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县城给金宝寻个好姑娘做媳妇儿,而且能跟自己这个婆婆合得来、一条心的。
  可是,当郭氏左挑右选,终于有了可心的儿媳妇人选的时候,贾氏却突然领了个土气的乡下丫头上门了,说金宝一出生就定了娃娃亲了。
  贾氏说那闺女是她的娘家侄女,比金宝还大了三岁呢,正是女大三抱金砖的好兆头。
  看着那个眼睛四下里不安分地轱辘的小贾氏,郭氏不喜,当下就撂了脸子,说金宝是郭家的儿子,他的婚事就不劳烦他二婶娘操心了。
  ※※※
  事情到了那个地步,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元宝出事的时候,金宝已经九岁了,半大小子早都记事儿了,而且记得清清楚楚。如果说六岁的银宝还有七八成的可能被郭氏养熟,那九岁的金宝只有半成的可能了。
  最开始贾氏就是为了报复郭氏才选择送了金宝到郭家,而不是相对年幼不知事的银宝。
  如今,贾氏又要在郭家埋下小贾氏这根钉子了。
  郭氏看着韵秋目不转睛紧张地盯着自己,忍不住又一次苦笑出声,“呵呵,你是不是已经猜到了后面的事儿?对,就是到了最坏的地步了,最后退让妥协的还是我。”
  “干娘就真眼睁睁的让小贾氏进门了不成?”韵秋不敢相信郭氏真的那样做了。长大的金宝本就跟郭家不是一条心,这要是再娶了小贾氏,这儿子媳妇明面上是郭氏的,暗地里可都是贾氏的。
  郭氏反而平静了下来,说道,“除了答应,我还能怎么样呢?金宝拿住了我的短儿,知道我不可能狠下心不要他。”
  金宝跪下给郭氏磕头,求郭氏让他娶小贾氏进门,“娘,我和表姐的婚事是自小定下来的,现在反悔,我不就成了背信弃义之人?要是因为我是郭家的养子就要悔婚,那您就把我赶出郭家吧?”
  自从小贾氏进了门,郭家可就热闹了。
  贾氏的娘家当年为了聘礼能狠下心把贾氏嫁到山沟里去,由此可见贾家不是什么老实安分的庄户人家。所说贾氏不是弱茬,可那个小贾氏可比她姑母能闹腾多了。她想找茬的时候,郭氏是想躲都躲不过。
  每逢吵架的时候,金宝不是立马站起来出门了,就是待在家里一句话也不说,面上谁都不偏不倚。
  明明是自己家,郭氏老两口子竟是过得像寄人篱下一样,处处要看小贾氏的脸色。不忍着,就别想过安生日子。
  小贾氏刚一怀孕,贾氏就卷了铺盖住进了郭家,说郭氏没生养过不会照顾孕妇,她只能多辛苦多担待了。
  ……
  说着说着,郭氏伸手抹了下眼泪,恨恨地说道“秋丫头,现在想想我都在心里骂自己没出息。要说,我这样的脾气也不是啥能受气的。可那时候,我就跟鬼迷心窍了一样,就那样容了她们那样骑在我头上拉屎拉尿的。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想甩自己两耳刮子,没囊没气的,丢脸都丢到姥姥山去了!”
  55相伴
  韵秋从炕几上倒了碗水递给郭氏;郭氏一手接过去;一口气就喝光了;“哐”地一声把茶碗放到炕几上面,很有气势地大声说,“好在老娘及时醒悟,没有贱到极点!等到金宝提出来想去京城闯荡的时候,老娘就答应了;爱去哪去哪;那种鸡飞狗跳、整天有生不完的闲气的糟心日子老娘早就过够了!”
  本来韵秋正沉侵在无奈伤感之中;没想到郭氏突然来了这么一下子。韵秋一时被郭氏的气势给镇住了;还没等她想到该说什么;干爹就回来了。
  “老婆子,什么鸡飞狗跳的?”郭老头掀开里间门;“大老远就听到你们娘俩聊得热乎!”
  韵秋暗道不好,哪壶不开提哪壶,干爹这是赶巧撞到了节骨眼上了。
  果然,郭氏被往事勾起来的火气还没消,两眼一瞪就朝着郭老头发作起来,“自从你的好弟妹贾婆子称心如意了,我哪一天的日子不是鸡飞狗跳的?啊?你说啊?金宝带走咱多年积攒的家底去京城里混人去了,如今发达了,你可看到他往家里给咱拿一分钱了?这几年,他哪次回来不是为了倒过来问咱要钱的,说京里日子过得紧巴巴?可是,怎么崔家人就全跑到京里跟他享福去了?我大老远的去看一眼孙子,还要回回低三下四处处看她们的脸色……”
  等郭氏急风骤雨般发泄了一阵子,郭老头才没有一丝脾气地,慢慢地开了口,“不是都说好了嘛,以后不提那些事儿了。那年你大病了一场,郎中可是交代了往后要少生气。你这样刀子嘴豆腐心的爆炭脾气,每次一提起来,就要气上一段日子。眼见得金宝是指望不上了,咱就自己养活自己。趁着这老骨头还能唬弄的动,咱就多攒些养老的本钱。我答应你,将来,我一定活到你后面,一定不会叫你没人顾没人埋的,不会让你走的孤孤单单的。”
  这一刻,韵秋的心窝被深深地撼动,干爹这个平日里寡言木讷其貌不扬的男人在她的心里面瞬间挺拔起来。只因为这一番言语中的担当。
  这个已经被黄土埋了大半截的老头子没有任何花哨的朴实的话语,没有契约的承诺,却胜过世上所有信誓旦旦的甜言蜜语。
  听着老头子这一番最暖心窝子的话,郭氏用双手捂着脸“呜呜”地痛哭出声。这一生,纵然没有儿女的缘分,但有了这个忠厚的男人,也算不枉此生!
  韵秋也是泪流满面,她把手放到郭氏的肩头,嘶哑地哭道,“干娘,你不仅有干爹,还有我!你忘了吗?我就是你的亲闺女啊!”
  这回,韵秋又在城里陪了郭氏三四天才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