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 节
作者:不受约束      更新:2022-10-30 13:41      字数:4735
  又林笑着看她们闹。
  翠玉的事儿也解决了――也算了结了她一桩心事,至于白芷她们。也是要嫁人的,不过又可以再往后推两年。另外,她们一个个的成了亲,桃缘居的人手就不大够了。大太太早就说要再买几个人给她使,大太太房里也放出几个丫鬟,一时间也觉得处处不便。但是因为钟氏一直病歪歪的,她事情本来就多,一时倒顾不上买人。
  又林让宋嫂子进来,把这件事情敲定,宋嫂子自然喜出望外,满口答应。翠玉的父母兄嫂都在于江,这事儿还得给他们送个信儿去知会一声。
  虽然翠玉父母健在。但是她伺候着又林,又林替她的婚事做主也是再自然不过的。
  婚期就定在来年开春,一来宋家也得预备预备房舍好娶新媳妇,翠玉也总得绣个盖头裁个嫁衣,还有其他东西得预备起来。
  院子里的人纷纷向翠玉道喜,当然也没少打趣她。翠玉平时太泼辣要强,众人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怎么肯轻易放过她?翠玉这些日子就躲在屋里不大愿意出来了,一来定了亲的人了,当然装也得装得稳重些。二来,她也得做些活计了,虽然说日子还长着,可是不早些准备,到时候要是短了什么少了什么,可不得惹人笑话么。
  等到牙婆带了人来供朱府挑选的时候。都已经是十月里的事了,头场雪都下过了。天气冷,又林也不大出屋子。大太太体贴小儿媳妇,特意让人带了人来门她挑拣。带来的十来个丫鬟里,有这一次买进来的,还有原来朱家的丫鬟。又林围着貂皮围领。坐在门里头,门外头那些丫鬟们一字排开。
  范妈妈亲自领的这差事,笑眯眯地跟又林解释:“本来想连乳娘也一并挑好的,不过太太瞧了,没什么合适的人。反正奶奶还得些日子能生,太太想再多挑挑。”
  “劳太太费心了。翠玉,快请范妈妈坐下吃茶。”
  至于范妈妈带来的人,又林一共留下了六个。其中三个是外头买来的,三个是原来府里的,也算是分布平均。本来桃缘居地方不算大,要不了多少人伺候,可是原哥儿渐渐长大,乳娘一个人都有些顾不过来,怎么也得添两个帮手。等她肚子里这个再生下来,又得单使两三个人看顾,所以虽然留下了六个人,却一点也不算多,现在先慢慢调教着,只怕到时候还不够使呢。
  那三个外头来的不清楚,可是三个府里头的都喜动颜色。她们都是府里的家生子,朱家上上下下的情形没有她们不知道的。四少奶奶这院子,可是满府里的人削尖了脑袋想进来的。四少爷眼见是府里最有出息的爷了,四少奶奶又有钱,脾气又好。在这儿伺候,既不怕主子朝打暮骂的,逢年过节的打赏都比别处丰厚。四少奶奶眼见再过两三个月又要生了,到时候伺候上小主子,那可是一等一的美差。
  不管在哪儿,新来的人总得吃点下马威,为的是先压服住了,让新来的领会到规矩二字了,以后才好管教。当然,也有旧人唯恐好处被夺,故意欺压新人的。
  这六个人安排了后头两间屋子住下,翠玉先过去给她们说规矩。嘴要严,眼要活,不可偷懒更不许生事。那三个府里的家生子是知道翠玉的,晓得她现在在桃缘居的地位,赶着翠玉喊姐姐,态度别提多恭敬了。三个外头买来的,一个原来就在别的人家做过丫鬟,也很懂规矩。另外两个岁数就偏小了些,一脸不知所措。
  翠玉想着,这家里的有家里的好,人、事都熟,不用怎么费力教,一来就能上手干活。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因为熟,是家生子,所以总仗着老子娘的脸面,管起来可能不大易,干起活来说不定也会驾轻就熟的偷懒。
  至于外头买来的,一时还不知道根底,不能放心让她们做事,且得教着看。要是不合用,就撵出去做下面的粗活。但是她们没靠山,没关系,不会轻易和府里其他的人拉帮结派的,要是调教好了,倒是更能干也更放心。
  二太太那儿因为韩氏的事撵了不少人,这回也增添了不少人手。
  还有一桩喜事,白氏也有喜了。这么一来,朱府这一回汰换的下人可着实不少。白氏有了孕,二太太既喜且忧。
  喜的当然是朱长宁后继有人了,忧的却是,白氏这是头一胎,不知道她能否平安生产。要是再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二太太实在不愿意去想不吉利的事,可是又忍不住不想。要是白氏真有个什么,那朱长宁经不经得住?
  所以对白氏这一抬,二太太可以说是日夜悬心,当然也没心思和大房较劲。她不主动生事,大太太也不去挑衅,一时间大房和二房的气氛显得空前的和睦融洽,而最不称心的人,大概非钟氏莫属。
  紫莺的肚子也渐渐大起来了,因为大太太盯着,朱正铭护着,钟氏就算恨得眼里冒火也找不着机会下手。
  再说这次和锦珠那次不一样。上次是锦珠理亏在先,她先朝良哥儿下手,钟氏以牙还牙。而且锦珠事先就被猫给“惊”了,据说胎很不稳,她小产可以说一大半是她自作孽。
  而紫莺这一回就不一样了,紫莺是深知上次锦珠小产真相的,对钟氏小心翼翼有如防贼一样。她了解钟氏,不管钟氏有什么打算她都不会上当。再加上朱正铭的维护,他们院子里现在妻不妻妾不妾,真是一团乱。
  在朱府这样的人家,钟氏再怎么样也不可能直接让人把紫莺从屋里拖出来打一顿板子,尽管这样做也解不了她心头之恨。有婆婆、太婆婆在头上压着,她也不能把紫莺给卖了或是做别的处置。私下里的手段,在紫莺那儿又没有什么用。
  紫莺尽量避着钟氏,可是她的肚子一天天隆起,这是避不了人的。钟氏远远看见了,站着半天都没动,也没说话,手里的一块帕子让她给撕扯得不象样子。
  老太太是不好管孙子房中的事情的,她虽然对钟氏的所作所为并不认同,可是朱正铭和妻子的陪嫁丫鬟闹出这样的事来,也绝对不光彩。
  良哥儿身子骨不结实,能不能好好儿的养到大,谁都说不好,朱正铭想再要个儿子,也是情理中的事。但是他却不该把事情办成现在这样。他看中了哪个丫鬟,大可先收了房,何必弄得偷偷摸摸见不得人?丫鬟有了身子,他更该安抚钟氏,而不是象现在一样,两夫妻弄得象仇人一样。
  别说其他人怎么看,就是良哥儿兄妹俩都已经要懂事的年纪了,看着爹娘这样,他们能好好的不受影响吗?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太太陆氏忙活了快大半年,最后相中了自己娘家的一个姑娘。这是陆氏的娘家嫂子帮着相看的,陆氏也去见了一面,是远亲家的姑娘,今年十五,家中兄妹三个,她是幼女。生得也十分清秀,据说女红很好,性情也柔顺。
  可是一向对三太太百依百顺的朱博南这次却没有听从三太太的安排,他说要先去考取功名,再谈成家的事情。三太太自然不肯,成家立业,先成家再立业,有什么不妥的?不少人都是十四五就成亲,二十来岁才博取到功名的,娶了妻子,多个人服侍,有什么不好?
  朱博南却坚持不肯,他说会分心,影响他攻读。
  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三太太从没想过一向乖顺的儿子会反驳她。她琢磨着,成亲根本就不会影响儿子读书,自己嫁进朱家时,丈夫不也没有功名?后来不也一路顺顺当当的过了乡试,又中了举人吗?大房的贤哥儿,不也是娶了妻之后才考取功名的?
  儿子不愿意成亲……难道是心里有人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没办法掐灭了,象是把野火一样在心里越烧越旺,烧得三太太坐立不安。
  她旁敲侧击的问,朱博南一口就否认了。
  但是三太太并不相信。她坚信自己的直觉没错,儿子的心肯定是让哪个不正经的女人给蛊惑了,要不然一向孝顺听话的儿子怎么会破天荒的不听她这个当娘的话呢!
  朱博南去外面书院是去读书的,每天都有下人跟着来跟着去。三太太把朱博南的小厮叫了来仔细盘问,不过小厮说的同另一个长随都一样,六少爷从来都没去过什么不正经的地方,书院里也没有什么使女丫鬟。
  那问题就出在家里头?是哪一房的丫鬟?还是?
  她可没忘了前不久大房发生的丑事,不就是年轻姨娘勾搭了少爷么?
  三太太恨不得后脑勺也生出一双眼睛来死死盯着儿子,先是自己院子里的――但是很快三太太排除了她们的嫌疑。本来他们院子里也没几个丫鬟,有几个还小的先不算,有了年纪都二三十成了家的也不算。年纪和朱博南差不多的只有两个,可是朱博南对她们十分规矩,除了必要的话,连多看一眼都没有。
  三太太虽然守寡多年,可她也年轻过,有过夫妻恩爱。年少男女间倘若有情,必然会在形迹中有所流露。
  那就不是自己院子里的。
  朱府上上下下,妙龄丫鬟没有一百也有五十。这个范围实在太大了。
  三太太憋着劲儿想找出那个勾引儿子与她离心的狐狸精。
  要是儿子明着说了,看中哪个丫鬟,三太太也不是就容不下。反正他们这样的人家,爷们儿成亲前屋里放个人也不是什么大事。倒省得少爷们到外头去胡来,不过成亲之前好生打发了也就是了。
  可是眼见这事儿没有那么简单。那个不知名的狐狸精显然快把儿子的魂儿的都勾去了,还让他反驳母亲,拒绝了亲事。这让三太太绝不能容忍。
  可是朱博南和府里其他人并不怎么亲近,三太太留心了好些日子,也只看到朱博南多去了两次桃缘居。可他去桃缘居是找朱慕贤问课业上的事情――
  难道他看上的丫鬟,是桃缘居的?
  三太太一拍桌子,说不定还真是。
  桃缘居的丫鬟一向在府里是不错的,尤其是四少奶奶李氏陪嫁来的那几个。都是地道的江南女子,生得玲珑袅娜,说话柔声细气的,和京城本地的女子相比,明显她们那模样更招男人怜爱。四少奶奶也是很会调/教人的,桃缘居那几个个个都能独当一面,还能识得几字。能看账,行事进退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三太太越想越觉得自己猜的没错。
  她先打发人去桃缘居送了趟东西。理由也是现成的,李氏正怀着孕,做婶子的总得表示下心意。
  跑这趟腿的是三太太的心腹秦妈妈,小英不敢怠慢,连忙迎了进去,又让人给看坐,又亲手端了茶上来。
  秦妈妈笑着接了茶。说了几句客套话,又问候四少奶奶。她的目光在几个大丫鬟身上打转。
  小英已经许了人了,不会是她。那一个生得俏丽干净说话爽利的翠玉听说也许了人家了,应该也不是。剩下的就是白芷、茯苓两个更出挑,远胜过了其他人。朱家原来的那些个大小丫头在她们面前不是显得粗笨就是显得轻浮,长相更是远远不如。秦妈妈相信以六少爷的眼光。不会瞧上这样的丫头。
  白芷看来温和细心,茯苓更活泼一些――
  要是六少爷真看中了桃缘居的丫鬟,应该就在这两个之中。
  秦妈妈回去把详情一说,三太太有些踌躇。
  要是朱家的丫头,那三太太要处置起来就省心省事得多。可是现在那是侄儿媳妇的陪嫁丫鬟,可不是她能随意发落的。
  这让三太太一时为难了起来,连带着对朱慕贤夫妻俩也有怨气。做弟弟的去找兄长请教功课,可是这兄嫂却没管教好下人,勾得博南心思浮动,魂不守舍的,这事儿他们也有脱不了的责任。
  “你看着……哪个更象?”
  秦妈妈可不敢下这个论断,只说两个看着都好。
  三太太于是找了个机会亲自过去了一趟。
  秦妈妈去,可以让小英她们应酬。但是三太太是长辈,又林不能托大,亲自招呼三太太用茶说话。
  说实在的又林有点儿纳闷,三太太素来跟人没有往来,这不早不晚的,怎么跑到她这儿来了?要说有什么事儿,可她又一字没提。
  三太太坐了一会儿,倒是把一院子人都瞧了个遍。等她一走,翠玉马上就说:“三太太那怎么回事?说是来看奶奶的,嘴里没几句要紧的话,眼神儿还净在咱们几个人身上打转。”
  胡妈妈猜度着,悄悄和又林说:“六少爷年纪不小了还没有说亲,三太太正张罗这事儿,可忽巴喇的跑咱们院子来瞧丫头,有点儿蹊跷。”
  朱博南和他娘在亲事上意见不一,这个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又林沉吟着,胡妈妈凑近了些,轻声说:“会不会是……咱们院子里的谁和六少爷有什么不清白?”
  “不会。”又林断然否绝。她事先就想到过这一点,倒不是信不过自己人的人品,也不是信不过朱博南的心性。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