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 节
作者:不受约束      更新:2022-10-30 13:41      字数:4768
  候,又林有孕了。朱慕贤刚尝着甜头,就这么一直素着,也实在有点儿难为他。
  “你……慢点儿……”
  幸好她恢复得不错,毕竟年轻,底子好。黄妈妈又教她束腹等等方法,现在小腹看起来已经和没有怀孕之前差不多了——当然,这是视觉上。但是如果手摸上去,就会发现还是有些差异。
  结果朱慕贤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手掌轻轻贴在她脐下的位置上:“当时……疼的很厉害吧?”
  “你也试试就知道疼不疼了。”
  说起这个事儿,又林还是有些怨气的。
  朱慕贤的头埋在她的胸前,声音显得闷闷的:“让你受苦了……都是我的不是……”
  他热热的鼻息都喷在她的肌肤上,又林打个哆嗦,感觉寒毛全都竖起来了。
  朱慕贤也能感觉得到,原来柔滑的肌肤上起了一粒粒的小战栗,看起来可怜可爱。
  “这儿……好象比过去……”
  又林抬手去捂他的嘴。
  她当然知道自己身材有变化——可是听朱慕贤这么大剌剌的说出来,还是很难为情。
  又林身材小巧玲珑,生产之后,胸脯自然变得更加饱满鼓涨。她没有用香料之类,可是身上却有一股淡淡的甜香。
  朱慕贤左闻右闻,乱嗅的姿态好象一只小狗。
  又林虽然很难为情,可是觉得他这样儿实在好笑,也张开手臂抱住他的头颈。
  朱慕贤的唇吻了上来。
  他刚才特意含过薄荷露,现在嘴里一股清凉凉的薄荷味。
  又林的手指在他犹带潮意的发间穿过,紧紧攀住他的肩膀。
  等到最后他进来的时候,格外克制,小心翼翼的,轻声问她:“疼吗?”
  又林没作声,腿勾在他的腰上,微微用力。
  半边帐子脱了钩,垂落下来。雕莲花鸳鸯的白铜帐钩来回的荡悠,一前,一后,晃在床架上,发出咔、咔的轻响。
  又林这一晚睡得比平时都沉。她这些日子也总是睡不安稳,孩子一哭她就会立刻惊醒。
  早上她还没睁开眼,先听见窗外啾啾唧唧的鸟鸣声。天色已亮,坊市之间的也越来越多,熙攘往来招徕声也远远的传来。又林伸了个懒腰,慢慢睁开了眼睛。
  帐子被撩起来,又林转过头,朱慕贤朝她一笑,转身去把铜盆端过来,到前微微躬身,笑着说:“为夫来伺候少奶奶净面。”
  又林愣了一下,捂着嘴笑起来。
  朱慕贤挺有模有样的,又说:“请奶奶起身吧。”
  又林索性又往后一躺:“我不起了,你就端着水候着吧。”
  朱慕贤笑着应了声:“是。”
  又林掀了被子起身:“好端端的,怎么今天格外勤快啊?无事献殷勤……”
  朱慕贤接口说:“奶奶昨晚上受累了,有事当让为夫服其劳,也是应该的。”
  又林轻轻啐了他一口,果然就让他这么捧着盆,自己拧了手巾,掬水净面。
  第二百二十九章
  隔了一天,果然于佩芸又上门了,还给大太太带了礼物——她以前为人处世可没有这么周到,从来都只有别人给她东西的,她可从来没想着要给别人点儿什么东西。
  可见人要长进,就不能过得太顺心。过得太舒服的人,总不太能替别人着想的。于佩芸要是不吃苦头,也学不了乖。
  于佩芸带的礼物是亲手抄的佛经和鞋。佛经是要给老太太的,鞋子当然是做给大太太的。她一惯娇养,以前想得她的针线可不容易。大太太一看这鞋的做工,就知道下的功夫少不了,添香再替于佩芸表白几句说她的手为了做鞋扎了不知多少下,大太太心又更软了两分。
  上回她来,大太太也没问她近况。现在看她穿的戴的,包括容色神情都与从前大不相同,终于有心思问问她的事情。
  于佩芸终于逮着了诉苦的机会,还没开口说话,眼圈已经红了。
  这回不是装的,是真委屈。
  她以前觉得朱家注定翻不了身了,听父亲和继母说的那些话,一心觉得要是嫁了朱家,以后肯定会受牵累,到时候犯官罪妇,只怕命都保不住,更不要说下半辈子能享荣华富贵了。可是离了朱府,嫁了刘家,接着又丧夫——这一连串的事儿终于让她明白过来,这世上要说有谁真心对她好为她着想,那还是姨母和表哥。虽然她姓于,可于家没有一个人巴望着她好。她嫁了刘家,可刘家人只想让她给那痨病鬼殉了才好。要不就给他守一辈子的活寡,那跟立时死了也没什么两样。
  她好后悔,当时是她想岔了。朱老爷子没被问罪,却还能再起复。朱慕贤也没象继母说的那样一辈子出不了头。他现在已经入了翰林了。
  要是她没上继母的当,没听他们的摆布改了主意,现在的四少奶奶应该是她才对!
  于佩芸说得断断续续的。添香时不时跟着帮腔几句。大太太听着于夫人说朱家迟早抄家问罪,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人总是这样,一有了共同痛恨的对象,就会觉得对方更加亲近起来。 说到刘家少爷连拜堂洞房都是服了猛药催迫,成亲第二天就病得再也起不来床,大太太也难免骂刘家人黑心肝,儿子都病成了这样还要害人家闺女。
  听到于佩芸想回娘家。继母都根本不让她进门,只能赁屋暂住,大太太实在有些心疼。这个外甥女儿她从小看顾到大,什么时候让她吃过这样的苦头。一应衣食住行,都是挑最好的给她。朱家的几个庶女比她的待遇那可差得远了,好象于佩芸才是朱家的正经姑娘,她们才都不作数的。
  于佩芸看大太太终于松动了,心里暗喜。
  姨母这儿只要一说通,那就好办了。添香也帮着她说话,说她们现在住的那屋子多窄,冬天的时候冷得屋里的茶都上冻结冰,这等到了夏天肯定热得象蒸笼。
  大太太明白外甥女儿的意思,她正要顺口说出让她干脆住到家里来。范妈妈在旁边咳嗽了一声,借着给大太太端茶的功夫使了个眼色。大太太素来信重她,虽然不知道范妈妈这会儿为什么拦她话,也就没有再提起这话。到中午于佩芸留下来陪大太太用饭。又林还不能随意走动,这会儿就没过来,钟氏倒过来了。借着服侍大太太用饭的功夫回了两件事儿。
  于佩芸原是坐着陪大太太吃饭的,看钟氏进来,就站起来了。
  大太太招呼她:“坐你的,你嫂子又不是外人。”
  于佩芸低头一笑:“嫂子操持家务辛苦了,今天这鱼鲜得很,不如添双筷子,嫂子也就在这儿吃吧。”
  钟氏当然推辞——朱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哪有儿媳妇和婆婆坐一桌吃饭的理儿?
  可是出了正房,钟氏走着走着,步子就慢下来了。
  周嫂子扶着钟氏:“大奶奶?”
  她以为钟氏是不是忘了什么事儿了。
  “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
  钟氏继续往前走。
  以前于佩芸那个性子啊,何尝把钟氏放在眼里过?象今天这样客气的场面话,也不是她说得出来的。到底栽过跟头,懂得人情世故了。
  “你看,她打的什么主意?”
  周嫂子不屑地笑了:“瞧奶奶说的,这是考我呢?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她打的什么主意。”
  “她想的挺好,可惜啊,就是老太太那关也过不了。”
  周嫂子轻声说:“听说刘家那头儿不肯松口,她现在到底算是哪家的人还不一定呢。”
  钟氏抿了下嘴,没作声。
  对这种打别人丈夫主意的女人,钟氏当然是厌恶的,更不用说于佩芸以前做人多么让人讨厌。
  可是于佩芸打的并不是自己丈夫的主意。
  钟氏还是挺想看看弟媳妇李氏的热闹。一个商家女,有今天这样的日子,她够有福的了。凭什么她都有孕了还牢牢霸着丈夫?自己陪嫁来的人都容不下,婆婆要赏人她也能挑唆着老太太和丈夫给顶了。
  这回可好了吧?没那些丫头,可来了个更麻烦的人物。这于表姑娘要是真再住进了朱家,可够李氏头疼的。要万一表姑娘真能当了四弟的二房,那这以后的日子就好看了。
  等于佩芸走了,大太太问范妈妈的话。
  范妈妈是大太太的心腹,主仆几十年了,大太太倒真没怀疑她会向着旁人。范妈妈虽然时常替又林说话报信儿,可是她也没有做过什么伤害大太太的事情。
  “太太,您刚才是想让表姑娘暂时住到咱们府里来吗?”
  “嗯。”大太太看看她:“不妥吗?”
  “是不大妥。表姑娘和刘家那边儿的事,还没撕掳清楚呢。您自然是把表姑娘当自个儿闺女看待,可是表姑娘现在挽的那也是已嫁妇人的发式,身份和过去不一样了。要是她真住进了咱们府里,那旁人会怎么说呢?”
  大太太被她这么一说,果然思量起来:“依你看,会怎么说?”
  “外头的人都是兴灾乐祸的多。他们不说太太您留表姑娘住下是怜惜她孤苦可怜,而会把这事儿想得很不堪,只怕什么样没天理的话都说得出来。到时候,您一片好心,可要是妨碍了老爷,还有少爷们的名声,又让御史盯上咱们家,说咱们诱拐人家的寡媳……”
  大太太悚然而惊。
  丈夫的名声她才不在乎,可儿子们不一样。
  闲言碎语别看是小事,可是真积少成多,越传越离谱,那就说不好了。京城的人对这种消息最感兴趣,丈夫又是个在女色上头荤素不忌的。真出了什么闲话,那还不顶风臭十里啊。 范妈妈察颜观色,能判断出来大太太已经打消这个念头了。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放心,大太太耳根软,表姑娘有心讨好,没了这次还有下次呢。
  大太太要打发人去看看小孙儿的情形,范妈妈顺势讨了这个差事,去把这事儿知会又林去。
  这消息得送得及时才有用处,过了期的消息比烂菜叶还贱呢,没人稀罕。再说,四奶奶为人和气,出手大方,比那个尖酸刻薄又一无所有的于表姑娘不知好了多少倍。
  如果有权选择,谁不愿意伺候四少奶奶这样的主子?
  本来桃缘居里气氛十分轻快,也十分热闹。新挑的小丫头和媳妇子都过来了,正忙着收拾住处。傻妞傻乎乎的,倒是人缘很好,人人都挺喜欢她,她可没少闹笑话。她力气大,新衣裳送来了,颜色都差不多,她拿了最上头一件就往身上套了试,结果那衣裳是茯苓的不是她的,瘦得多,一使劲儿,腰上嘶拉一声裂了道口子。
  傻妞知道又闯了祸,不过茯苓也不生气。傻妞一迭声的赔罪,还说烂的这件儿留着自己穿,好的那件儿赔给茯苓。翠玉笑得腰都直不起来,指着她说:“你那衣裳套她身上跟口袋一样。她的衣裳这么瘦,你也穿不了啊。白芷针线最好,回来让她给补一补吧。”
  茯苓也笑着说没碍的,傻妞摸摸头,憨憨地说:“那明天我给你打洗脸水洗脚水吧……你别生我的气。”
  翠玉搂着她的脖子说:“那你不能只讨好茯苓一个啊,我们的水你也给打了吧?”
  小英端了针线篮子过来:“别说啦,过来一个帮我抻着线。”
  正说着话,范妈妈来了,翠玉赶紧放下线过去招呼,又领着范妈妈进了屋。
  范妈妈是借着送东西、看小少爷的由头儿来的,当然不能久待,说清楚了话又匆匆走了。 又林哄着孩子,过了会儿抬起头来:“表姑娘倒是长进了。”
  胡妈妈把洗干净晾好的尿布叠放好,以备用的时候方便拿取:“奶奶不用担心她,朱家是有规矩的人家,表姑娘那点儿想头也就能糊弄糊弄太太。”
  又林没再说这事,倒问:“听说四姑娘要定亲了?”
  “听说二太太是看好人家了,可是三姑娘还没定呢,四姑娘总不好先越过去……我看,总得先把三姑娘打发了。”
  “三姑娘的腿怎么样了?”
  “也好得差不多了——她自己胆儿小,郎中说了可以下地走动走动了,她还是整天赖床上,撵鸡骂狗的,没个人待见她。”
  第二百三十章
  朱慧萍的亲事,真是个问题。
  大太太根本不问她死活,哪怕老太太直截了当的告诉她,你得给庶女找门亲事,她也不过问,只把这事扔给钟氏。
  钟氏没有给朱慧萍找婆家吗?她当然找了。
  可是朱慧萍是庶女,只有长得倒还算漂亮——她生母长得就好。
  她想找门第好点的,那只有也找个庶子。
  其实朱心瑜的选择就很不错,石家是殷实的人家,待她也挺好。可是朱慧萍心气太高,她在钟氏面前也隐晦的提起了杨重光。杨重光还没有婚配,这让朱慧萍一直觉得自己有希望。
  钟氏不好明说,只能含蓄的说,男方如果有意,这中举授官之后是提亲的好时机。现在都过了这么长时间了,京里该定亲的人家都定了,他既然没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