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节
作者:不受约束      更新:2022-10-30 13:40      字数:4924
  她甚至开始求神拜佛了。
  医药解决不了她的难题,纵然七奶奶很刚强,也难免慌了神。可是香火钱捐了不少,也听姑子们说了不少因果故事,但她的肚子依旧平坦。
  但是瞧郎中的一直是七奶奶,七爷当然不会为这个瞧郎中。
  七奶奶虽然很想让他也请郎中来看看,但这话她要是说了出来,七爷铁定会觉得男人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挑衅。
  七爷去了杭州府已经快半年了,七奶奶就一心盼着他回来。
  他不回来,她一个人总怀不上吧?能怀上反而坏了事了。
  这次来的信又说中秋可能不回来了,七奶奶忍不住要怀疑,他是不是在外头有人了。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他一个人在外面时日不短了,做生意送往迎来的应酬又多,那种场合总少不了歌伎娼女,逢场作戏……
  那些事情七奶奶倒不怕。她怕的是,七爷也象当初李光沛一样,也在外面正正经经的置一房。要是良家出身,又能怀孕生孩子……由不得七奶奶不忧心忡忡。
  她还不如四奶奶。四奶奶当初没儿子,起码还有又林这个女儿。而且李老太太这个婆婆也不是太难处。七奶奶这边婆媳妯娌处得很糟,平日里相处间都是冷冰冰的,只差没有撕破脸明刀明枪的对骂干仗了。这种时候要是七爷在外面有人,她们一定不会同情她,只会拍手叫好,一面倒的全站到七爷那边去。
  所以七奶奶也不能不想别的主意了。
  ——比如,借腹生子。
  买个人来,借她的肚子生个儿子,然后孩子留下,再把那个人打发了。
  这主意以前有人和她提过,她没有松口。毕竟不是从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怎么亲近得起来?可是和眼前的危机相比,借腹这个主意好象也不是那么糟糕。只要事情做得圆满些,收尾也收得干净些,就是一劳永逸了。于江镇上有这样的事,还不止一家有过。原配生不出来,于是买个人回来专为了生孩子,生完立刻把人打发走,或转卖,或者还有其他的处置,总之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养大,那就肯定会和自己亲的。
  她很想同四奶奶商量一下这件事,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也可能她还需要别人来劝她一下,替她坚定信心。
  所以七奶奶也盼着四爷家的这些客人早些打发走,她好和四奶奶商量她的大事。
  !
  第二十六章
  更新时间: 2012…5…24 2:24:04 字数:2215
  冯家一行人的归期已经定下,四奶奶打点了丰厚的程仪,多是衣料、吃食。眼看八月中秋也不算远了,索性节礼也一并备好了,省得到时候还要打发人跑两趟。
  李老太太出面,让冯焕松和又林的姑姑坐下来好好儿的吃了一顿饭,又林的姑姑果然按捺住了脾气,从头到尾都没发过火。而冯焕松大概因为回去就能纳妾,心情也很不错,并没有冷言冷语,更不会提起曾经要休妻的话了。冬梅还是如往常一样,精心的照顾她弟弟。这小子十分挑嘴,就爱吃肉、爱吃鱼,不爱吃菜,满嘴蹭的都是油光。好在现在年纪还小,看着肥嘟嘟的还有几分可爱劲儿。但他要这么一直胡吃海塞的,将来长出一身横肉,那可绝对可爱不起来了。
  又林端起碗喝汤,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自家弟弟变成这个模样。
  又林姑姑看了一眼女儿——冬梅一直就没吃什么东西,净照顾贵儿了。
  “你自己也吃,让丫头喂他。”
  冬梅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娘是在和她说话,一时间受宠若惊,期期艾艾地说:“还是我喂吧,丫头不知道弟弟爱吃什么。”
  翠香很有眼色,已经把碗箸接过去了,冬梅手里一空下来,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最后才沉默地端起饭碗低头吃饭。
  又林的姑姑看她根本就没夹菜,想给她夹一样,不过筷子伸出去,半途就停下来了。她不知道女儿爱吃什么。
  儿子的喜好她一样不拉的全都了如指掌,可女儿呢?她爱吃什么?
  她对女儿的关心实在太少了。
  这会儿桌上气氛正融洽,因为是家宴,所以女人和孩子也没分开单坐,看起来和乐融融。看着又林姑姑脸色怔忡,四奶奶忙把话岔开。正好一大碗热汤端了上来,四奶奶笑着说:“这是萝卜丝儿鲫鱼汤,别的作料都不用,只少少的放些盐,鱼的鲜味儿就全出来了。”
  她身为儿媳,先给李老太太盛了小半碗汤。李老太太尝了一口,点头说:“很好,这个天就该多喝些汤。姑爷你们也尝尝。”
  虽然李老太太现在保养得不错,但是早年的操劳还是在她的手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她手指骨节粗大,戴着两个戒箍。一个白玉的,一个是金戒圈儿。这精致的戒指和她的手并不那么相称。
  又林也尝了口汤。萝卜丝儿切得细细的,已经快煮化了,果然特别鲜美。
  不过这一桌人里头,专心在吃上头的,大概只有小胖子表弟了。
  又林姑姑问:“嫂子给大侄女请了个女先生?”
  四奶奶点头说:“是啊,这两天就来家了,讲好了先教半年看看。你也知道,这丫头被我惯得浑身毛病,得给她好好刹一刹才对。”
  浑身毛病的又林低头装老实。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哪怕自己心里把孩子稀罕得不行,当着人还是顽劣、愚钝的说,自谦嘛。
  客人要识趣,当然会接着这话夸夸孩子,夸得做父母的人脸上有光,于是皆大欢喜。
  又林姑姑虽然心里十分赞同的嫂子话,这个侄女儿她也觉得毛病不少,可是当着哥哥嫂子,那得说好听的:“看嫂子说的,你可比我会教孩子。我看大侄女儿挺好,请先生来虽然是好事,可也别太严了,孩子受罪,大人心里也不落忍啊。”
  李老太太暗自点头。女儿这几日没白教,这话说得,可不是中听多了么。
  冯焕松也有几分惊讶。这个妻子他自问是十分了解,倒是很少听到他说话这么中听。尤其是往日里提起娘家嫂子的时候,总是阴阳怪气,现在说话却通情达理起来了。
  又林的姑姑没象往日里穿的那么鲜艳,头上也没那么多的珠翠首饰,脸上薄施脂粉,与往日里那种咄咄逼人的样子大不相同。
  冯焕松忍不住要想,难道这一次折腾,她也知道惧怕了?
  早知道休妻二字这样有效,早该祭出这件法宝来才对。
  大哥很久以前和他说过,女人纵不得,该给她点厉害瞧瞧,杀杀她的威风。现在看来,果然大哥说得对。
  冯焕松有些飘飘然起来,喝了两杯酒,只想着回家之后便可接吴姑娘进门。虽然她容颜烫伤了一些,但是瑕不掩瑜。她那么年轻,那么温存,更不用说还是知书达礼的……要不是家道中落,也不会给人做妾。
  李光沛看出这个妹夫归心似箭,神情恍惚。他咬咬牙,一口气已经到了嗓子眼,又忍了下去。
  要不是顾忌着妹妹和她的一双儿女,他何必对冯氏兄弟这样客气?
  当时觉得冯家门第不错,做过官,子弟也读书,觉得冯焕松为人老实。可是事过境迁,冯家现在不过就剩个空架子了,不过靠着点田租过日子,收成好时还好,收成不好时……只怕就要贴补。大房见不得二房好,做爹娘的总想在孩子之间均贫富——
  可是二房的钱并不是冯家的钱,那是又林姑姑的陪嫁。她的地,她的铺子,她的钱,都只会花在她的丈夫和孩子身上,凭什么分出去与大房共享?
  这桌上的人各怀心思,李老太太一派慈祥,眼睛半眯着,四奶奶招呼众人,照料子女,俨然是贤妻良母,称职的主妇。冯家老大一本正经,看着特别方正严肃,只是喝起酒来颇有点儿控制不住自己的架式。冯焕松神情飘忽,又林姑姑满怀心思……
  冬梅的心情也不好。
  爹不会休妻,当然是好事。可是她和弟弟就要多出一位姨娘来了,以后不知道会怎么样。
  还有,要离开舅舅家,她很舍不得。
  舅舅很是和气,舅母待人也好,外祖母也很慈祥,还有贴心伶俐的表妹表弟们。这儿的一切都比冯家要好。
  可是她姓冯,不姓李。
  一顿饭下来,这姑娘真是一点儿菜味儿都尝不出,吃什么都味同嚼蜡。又林看着她扒饭的样子,真怕她消化不良。
  石琼玉参加了那场诗会之后,对本地几位闺秀的水平心里也大致有数了,人要讲究礼尚往来,投桃报李。既然霍姑娘先做主邀了一回客,石姑娘过了几日也下贴子回请了。周榭和李又林都接到了一张贴子。
  这贴子也不是本地的样子,本地闺秀爱个精致小巧,常在笺纸上做些文章,要那带花样的,有的还带香味儿。石琼玉送来的贴子就是素净的,十分干净大方,衬着字迹更显得娟秀。
  日子就定在明天,而后天冯家一行人就要走了。
  又林很想让冬梅同她一块儿去,起码能散散心。
  !
  第二十七章 应酬的诀窍
  更新时间: 2012…5…26 3:21:24 字数:3001
  冬梅呢?还是连声的说不去。可是她的神情那样矛盾,明明就是想去的样子。
  就算一直被压抑,到底还是孩子的年纪,有哪个不愿意和同龄姑娘相处玩耍呢?
  但是她和一般孩子不一样,她顾忌太多。
  “表姐……”又林拖长腔,她难得撒一次娇,但是每次使出这绝招,攻击力都非同一般。萝莉壳子成年人内心的又林毫无罪恶感朝着表姐撒娇:“表姐你这一回去,咱们三五年只怕都见不着面了。就这么一次,你陪我一块儿去吧?”
  冬梅动摇了。
  又林趁热打铁:“姑姑和我娘那里我去说。再说,石姑娘家不远,和咱们家就隔两条巷子,还有上次那位周姐姐,你也见过她,她明天也一块儿过去。”
  虽然只见过一面,但也算是认识的人了,并不算是一片陌生。
  “可是我……我不知道和人家说什么……”
  这个毛病,许多人都有。因为不常和人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说话。而越不会说话,就对交往越畏怯,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没事儿,咱是去做客,又不是当主人家要招呼人。主人招呼你,你就笑着答一句就行了。别人说什么,你不知道时也可以笑,差不多的时候插一句‘是啊’‘是吗’‘对啊’都行。”
  冬梅难以置信:“这怎么行?能对得上吗?”
  “行的,你到时候就知道了。”
  冬梅终于被她说动了。
  又林开始兴致勃勃的给她挑衣裳。冬梅在这里住了这些天,四奶奶让人赶了好几身儿衣裳给她。冬梅看起来瘦小,又林挑了一件黄色的衣裳让她换上瞧瞧,小英端着水盆进来,笑盈盈地说:“表姑娘穿这个好看,显得人特别精神。”
  冬梅摸摸脸,不确定地问:“是吗?”
  “是啊。”
  又林笑眯眯地说:“让小英再给你重新梳个头吧,这个头发和裙子不大配。”
  小英应了一声,搬出妆匣:“姑娘看,梳个什么头好呢?”
  又林想了想:“梳个你拿手的呗。”
  小英应了一声:“好嘞。”
  冬梅这几天下来已经自在多了,一开始的时候她都不敢让小英伺候她,举凡梳头穿衣洗脸倒茶这些都是自己动手。又林想她一定是在家习惯了这样。
  小英细心地给她肩膀上搭上一条围盖,以免断发和头油弄污了衣裳,然后才替她把头发松解开,细细的梳顺,两侧鬓边的头发扯出来编成了如意辫结,用和衣裳颜色一样的黄色带子打了个金鱼结,后头的头发归在一起辫上,显得既精巧,又利索。
  “表姐你瞧,好看吗?”
  镜子里的小姑娘脸颊有些红通通的,眼睛里露出既惊喜,又不安的神色:“嗯……好看。”
  “那明天咱们就这么去吧。”
  “嗳,那你穿什么?”
  又林随手指了一件:“那个就行。我穿什么都行。”
  冬梅看那件衣裳只有八成新了,有些不解:“那怎么能随便呢?人家下了贴子邀你的啊。”
  衣箱里明明还有新衣裳的,看起来一次都没穿过。
  又林笑着说:“不用。石姑娘以后要在这儿长住呢,第一次表现得太好了,以后次次都得这样。哪次马虎了,别人就会觉得你在敷衍。还不如一开始就随随便便的好。”
  这话冬梅没怎么听明白。但是她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表妹虽然小,可是见识上比她强多了,识的字比她多,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