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节
作者:冷如冰      更新:2022-10-30 13:40      字数:5291
  “老朽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老大夫道。
  佟氏道:“请讲。”
  “惠姨娘今生做母亲十有□是不成的,开方子抓药,就是安慰一下她,不让知道太过感伤而已。”
  佟氏听得心里发凉,惠姐一辈子无子,方珏独子,方家怎么能容许一个不生孩子的女人留在儿子身边专宠,即便能容,也要为方珏另娶妻室,新主母能否容她,惠姐的命运可想而知。
  这时,方珏进来,见佟氏点了下头,看见大夫见了礼,道:“开几剂药让她调理身子,旁的事先瞒着她,不让她知道。”听话音,看样子方珏已知道惠姐不能生养的事。
  方珏进里屋,惠姐已让丫鬟把纱帐用金钩束起,坐起身,靠在床头,看是方珏,低唤了声:“公子。”
  泪汪汪地看着他,看得方珏一阵心疼,碍于佟氏在,不好浮浪,安慰她道:“你好生养着,我命小厨房给你炖了上好的血燕,滋补身子。”
  惠姐委屈地撇撇嘴,做要哭状,道:“这次若不处置姐姐,我不依,害我也就罢了,还害方家的骨肉,我是说死也不和她同堂为妻妾。”
  提起娴姐,方珏也咬牙切齿,发狠道:“你放心,这次父母亲一定不会放过她,此刻正与你父亲在厅上商议。”
  这时,一个绿衣丫头寻到这里,对方珏道:“老爷和夫人找爷。”
  方珏问:“何事?”
  那绿衣丫鬟推他道:“我一个奴婢,怎么知道,快去吧!”
  佟氏看这丫头长相标致,说话随便,不像是普通的下人。一定是那叫红袖和添香的两个贴身丫头中的一个。
  方珏跟那丫鬟出去,走到门口,不放心叮咛道:“不许下地,别总哭,看哭坏了眼睛,等我回来。”
  惠姐本来伤心委屈,听方珏这几句关切的话,心情好了大半。
  方府厅堂
  方贾两家说妥休妻的事,方大人对儿子道:“珏儿,你写休书,让你岳父母把你媳妇领回家去。”
  方珏看看岳父,贾成仁一脸的惭愧,道:“亲家,这回你方府就安宁了,留下一女在你府上,望亲家多多看顾。”
  方同知道:“亲家放心,珏儿对惠姨娘很上心,不会亏待的。”
  方珏忙道:“岳父尽管放宽心,惠妹妹为我受了许多苦,小婿疼都来不及,那会亏待。”
  王氏咬唇,气得说不出话来。
  方夫人道:“珏儿,既是你岳父母没意见,你就把休书写了吧!”
  方夫人使了个眼色,丫鬟准备了纸笔放在方珏椅子旁的方桌上。
  方珏提起笔,没丝毫的犹豫和不舍,一挥而就,按了手印,提起纸张,怕墨迹污了,捏住一角,走去恭敬地递给贾成仁。
  贾成仁粗略看眼,愁叹一声,递给身旁的王氏。
  王氏拿着休书,脑中一片空白,墨黑的字在眼前变大,王氏捏在手里,攥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呆呆地捏着那张纸。
  贾成仁看她这副模样,知道打击之大,让她无法承受,怕在亲家面前失了身份,提醒道:“夫人,你去娴儿房中让她收拾衣物。”
  又对方大人夫妇道:“按规矩,嫁妆留下,我贾家就不取回,权当对方家失子嗣略为瞄补。”
  方大人道:“嫁妆亲家既是不愿取回,这样,我方家也不留,就给惠姨娘吧,她失去孩子,心里难过,权当安慰一下她。”
  贾成仁满意,不管怎么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惠姐也是他的女儿。
  王氏听了这句话,打击可想而知,想站起身看看娴姐,一时都站不起来,贾成仁忙示意丫鬟扶着。
  王氏在两丫鬟半搀半架下离开。
  方家丫鬟在前面带路,去女儿娴姐房中,娴姐正在房中焦急地等待。
  一见母亲,就问:“怎么样,没事了吗?”
  王氏手中高举着那纸休书,悲从中来,哀嚎一声,“我的苦命的儿啊!”
  扑到娴姐身上,抱住娴姐痛哭。
  娴姐一晃见两个大字:“休书。”瞬间就明白了。
  一动不动,任母亲抱着哭。
  王氏哭一阵,看女儿没反应,止了哭声,看娴姐呆呆的。
  忙扶着女儿坐下,摇晃着她道:“娴姐,你没事吧,别吓母亲,有母亲在,没事的,跟母亲回家,在找个更好的。”
  娴姐苍白的脸色一点点缓过来,冷冰冰的语气道:“早知道这样,不如一包毒药,要了那贱人的命。”
  身旁丫鬟听了,倒抽了口凉气。
  惠姐房中
  一个婆子端上一银质托盘,上面一盏燕窝,芙蓉喂她吃了两口,惠姐就把头扭过一旁,不想吃了。
  芙蓉就把盛燕窝的银盏放在桌子上,用家伙扣上,留待主子晚间用。
  佟氏对惠姐道:“别总坐着,看小月后落下病根,将来下雨阴天腰疼。”
  说着,就扶惠姐躺下。
  佟氏直起腰,左右看看,看惠姐身边只有芙蓉照顾,便问:“小蝶去那里?怎么我来时照了一面,这半天都没见?”
  芙蓉道:“自姑娘小产,镇日人影不见,这会子也不知跑那去了。”
  这才说着,小蝶就撞将进来,一迭声道:“姑娘,少夫人要被休回贾府了。”
  芙蓉不相信地问:“你说得可是真的?”
  小蝶道:“方才我去上房,听夫人的贴身丫鬟说,老爷夫人和亲家老爷正商议休妻的事。”
  佟氏看惠姐眼神一亮,苍白的脸有了光彩,一下子提起精神道:“这是真的吗?”
  小蝶走到床前,喜滋滋地道:“是真的。”
  “父亲和太太都答应了。”
  小蝶道:“太太答不答应,也由不得她,少夫人犯了那么大的错,害得你腹中胎儿都没了,太太还有何话讲。”
  惠姐一下子来了精神,支起身,道:“芙蓉,给我拿点吃的。”
  芙蓉用手试了下桌上的燕窝还没凉,就端过来,喂她吃,佟氏看着她吃了半盏。
  这时,方珏打外面进来,惠姐见了方珏,立刻屈得小脸抽着,大眼睛蒙上层水雾,娇滴滴憋屈地唤了声:“夫君。”
  方珏见了这副模样,怜香惜玉之心大发,忙不迭快步上前,坐在床榻边,把惠姐搂在怀里,惠姐的头柔软地垂在他胸前,颤声道:“夫君,你不许走,我要你陪我。”
  佟氏见状,走出来。
  惠姐别的头脑没有,可迷惑个男人的本事却有,这也不需要她担心。
  佟氏对送碗去厨房回来的芙蓉道:“照顾好你家姑娘,刚小产,注意身子,我回去了。”
  “送姨娘。”芙蓉蹲身恭送佟氏。
  佟氏隔着帘子听里间方珏哄着惠姐的声儿:“心肝,这回好了,你就不用生闲气了,她走了,我禀明父母把你扶了正。”
  ‘吧唧’亲嘴声。佟氏摇摇头,暗自笑了。
  佟氏回府不久,就听说三爷和王氏,带着娴姐也回来了。
  娴姐还住回她的院子。
  三太太带着娴姐回府,府中一干人马上传开来,大太太听了,忙过三房探探虚实。
  一进门,正巧娴姐在母亲屋里,见了大太太蹲身行礼道:“大娘好!”
  大太太周氏一看母女神色不对,就知道传言非虚,上前拉了娴姐道:“姐儿,怎么瘦了,难道方家吃的住的不好,还是别的……。”
  娴姐不答,王氏料一个园子住着,也瞒不住,叹息声道:“这以后你侄女就住家里了,大嫂留意有合适的人家替我家娴姐物色。”
  大太太佯作吃惊地道:“怎么娴姑娘被方家休了,我听了这信以为误传,原来是真的,这方家太绝情了,怎么说休妻就休了,嫁妆也没带回来。”
  提起嫁妆,王氏更加窝火,皱眉道:“嫁妆留给惠姐那小蹄子了。”
  大太太这倒是没想到,以为方家自己留下,不想方家大方给了惠姐,心想,真是财大气粗,这大笔嫁妆没看上眼。
  叹几声,可惜。
  娴姐不喜欢她盯着自己的眼神,对王氏道:“女儿累了,回房去了。”
  又对大太太告退。
  大太太看在呆下去无趣,王氏脸冷落落的,就起身告辞回去。
  回到大房,跟媳妇陈二姑娘和姚姨娘谈起这事。
  姚姨娘回房,正巧这两日,容姐走娘家,姚姨娘就跟她学了,容姐道:“娴姐姐和惠妹妹两个都可怜,今后不知道什么样。”
  姚姨娘看自己女儿脸色红润,容光焕发,想这姑爷当初挑对了。亲家家有事,上次她去过一回,亲家的农庄有大片的田地,光租种的佃户就不少,乡下房子大,宽敞,丰衣足食,容姐一般也有三四个丫鬟侍候,金的银的,吃穿用度,一点不比贾府差。
  她婆婆自儿媳一过门,就把家事交与儿媳掌管,姑爷俩人你恩我爱,好的什么似的。
  姚姨娘想着想着,偷着乐了。
  74贾府劫数
  德化十七年八月
  》
  》黄河在沛县决口;徐州;丰、沛等县遇灾;百姓民不聊生;卖儿卖女;影响南北漕运;
  》
  》皇帝御书房
  》
  》德宗皇帝眼前龙书案上放着一堆加急奏章;紧上一本满本是上至朝廷下至州县的官员名单。
  》
  》德宗皇帝愤怒地道:“徐州水患,民不聊生;可这些官员却把朝廷修坝驳去银两饱入私囊;真是可恶,严惩不贷。”
  》
  》原来,朝廷屡次拨银两,治理黄河徐州段水患;有官员秘奏朝廷命官贪没赈灾钱粮。
  》
  》这桩案子皇上委文渊阁卢大学士负责审理。
  》
  》卢大人接到圣旨不敢怠慢,不出数日,即查明。
  》
  》夜深,卢大人书案上拟好给皇帝呈上的奏章。
  》
  》卢大人看着一连串的官员名字,突然,脑子一个念头一闪,稍顿,提笔就在名单后面加了一个名字,卢大人收笔,看眼最后一个贾成仁的名字,嘴角浮现出若有如无的笑容。
  》
  》皇上震怒,皇帝跟前的几位重臣,不敢进言。
  》
  》皇帝眼光回到奏章,仔细看到最后,抬起头,有些微诧异,卢大人暗惊,皇上心思缜密,是发现了什么?心里忐忑不安。
  》
  》德宗皇帝发现贾成仁的名字时,犹豫了一下,手中的御笔没有落下,抬头问道:“贾爱卿素日勤谨,恪尽职守,怎么这回也牵连在内。”
  》
  》卢大人上前一步,拱手不慌不忙地道:“贾大人曾巡视徐州筑坝,欺瞒朝廷,不过……。”
  》
  》“不过什么,卢爱卿尽管说。”
  》
  》“不过,贾大人只是一时疏忽失职,微臣想贾家富可敌国,收受贿一事,未必是真,请皇上看在方同知的面子上,是否从轻处置。”
  》
  》一提方同知,皇上不易察觉眉心一皱,卢大学士不说,他倒忘了贾成仁与方家是儿女亲家。富可敌国,就这一句话就够皇上揣摩。我朝对戎狄用兵,国库空虚,军饷耗资巨大,亏空补不上,皇帝不由动了心思。
  》
  》半晌,皇上恢复冰冷,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
  》朱漆笔落下。
  》
  》这日,西北边陲通往京都的官道,几匹马奔驰,每到一个驿站,马歇人不歇,千里飞奔京师。
  》
  》马上之人沿途高喊:“我大齐军队胜利了。”
  》
  》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大齐朝,大军不日班师回朝。
  》
  》顿时,举国沸腾。
  》
  》不久,传来消息,我大军已在返京路上。
  》
  》这日本是秋高气爽好日子,贾府一小厮却没命地飞跑入内,不一时,贾府像炸了锅。
  》
  》佟氏正倚栏望着院子里一颗银杏树出神,总算盼到我大军凯旋,估摸着西北到京城沿途不停歇的话,一月后就到京师。
  》
  》安仲卿自走后,一直没消息,两国交兵,死伤无数,多少人马革裹尸,葬在遥远的荒凉的西北。
  》
  》佟氏心甚不安,安仲卿是她一线希望。
  》
  》突然,徐妈妈跌跌撞撞闯进来,上气不接下气,道:“主子……不好了,官府来了好些兵,围住府门,正在前厅宣读圣旨,三爷和太太在接旨,老奴正好赶上,只听了一句,“查抄贾府……。”
  》
  》佟氏急道:“为了什么事?”
  》
  》徐妈妈这时紧张情绪有所缓和,道:“老奴一时惊慌,只听说徐州水患,什么贪赃枉法。”
  》
  》贾成仁和王氏得了消息说圣旨到,匆忙间贾成仁来不及换上官服,王氏也不及穿上五品诰命正装,就穿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