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节
作者:大热      更新:2022-10-11 20:26      字数:4739
  它可以起到修行的作用,你可以在写作的这段时间变得比较纯粹。起码我觉得写作这个过程是比较愉快的。写作面临着两种愉快,一种是你能写出来,还有你写不出来也是一种偷快。我有一种恐惧感,我知道一个作家能写的时间不长,就像你的性能力到一定时候会失去一样。我就感觉到其实上个世纪一百年,真正适合于写作的时间也就一二十年,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不单单是你自己的问题,各种原因,也有可能是外面的因素都很好,但你也可能写不出来。比如张爱玲,她只能有那个沦陷区才能写东西,一旦退出就不能写,所以我有一种潜在的想法就是能写就写吧。我眼中的作家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在写作,你今天也许觉得我可以写的时间多着呢,说老实话,说没有就没有,而且说放弃就放弃掉了。身边的很多的例子也证明这一点,写作是很脆弱的,作家也是很脆弱的,我就觉得自己是个脆弱的人。所以我为什么在这种状态下不愿意停下来,跟这个有关系。我祖父说来也是一个作家,其实他一辈子就写了没几年,根本没有写作的时间,或者是没有写作的机缘。我觉得当代的好多的作家也是这样,他们可能才能不缺,时间不缺,但是他们可能说不写就不写了。我想各种原因都有,所以我就提醒自己别给自己找理由,尤其我又这么好这个,我就混一天是一天吧,像下围棋一样的,赶快下。
  记者:有没有觉得自己很劳碌?
  叶兆言:我不觉得。我没有什么其他爱好,我是很庸俗的人,很平庸。另外,其实写作很宁静,我这个话是很真心的,很多时候我是通过写来思考,不写的话,其实根本没有思考。我基本上每天写六个小时,其中绝大部分时间不在写,是在思想,就是通过写作这个行为在想,而我不通过写作,我就不想了。或者说,通过写都不一定能想明白,但不写的话其实根本就没想。所以我觉得把它称为修行更确切,如果不写的话,就根本不在想,比如脑子里假设一些情节的话,那都是虚的,都是没有的。别看一天写作6个小时,其实真正写作一两个小时就够了,大多数时间都不是在写作,写作是这样一个状态,它实际上是一个等待。其实我们都在等待。我觉得就是这样的,等待就是一个凝聚的过程。我在写的时候,大多数也是这样子,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在马不停蹄地写,但是很多时候在等待马不停蹄的到达。
  (王寅《南方周末》2003年11月17日)
  金庸:修改原著绝非为版税
  《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5期
  参加羊城书市系列活动的金庸昨晚抵达广州,下榻白云山脚下的鸣泉居。在此,金庸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言谈中,喜欢别人称呼其为查先生的金庸尽显其“大侠”风范,直述了他对人生、治学和生活三个方面的看法。查先生怒斥现在市面上的一些对新版《金庸全集》进行盗版的行为,对广州在打击盗版方面的工作,查先生表示十分满意,并称这是他与广州出版社签订委托出版新版全集合同的原因之一。
  新版全集版税仍维持在15%
  记者: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家,您拥有3亿多的读者,可以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您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喜欢你的书迷们的关注,您这次来广州主要目的是什么?
  金庸:这次来广州主要的活动就是参加羊城书市的活动。广州出版社这次出版我的作品,对于盗版的打击力度很大,情况之好是以前没有过的。对此,我很满意,我这次也是专程前来感谢广州市政府以及有关方面的工作的。中国自从加人世贸之后,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广州曾有一家分销处,出售三部金庸小说的盗版,被查处后还在广州日报上登报道歉。台湾曾经有一个出版商盗了我的作品被判七年刑,他找到我请我向法官说说情,让他少坐几年。我说讲情不讲,记住下次不盗。
  在采访中,金庸特别声明:虽然广州及广东对我的作品的反盗版工作做得不错,但内地别的地方还存在着一些盗版的现象,我希望通过《广州日报》,呼吁广大媒体和读者关注这些事情,大家都来维护知识产权,支持正版书,不买翻版书。
  记者:在您开始重新修订巧部小说之后,曾有媒体说其发行新版全集是为了高额版税,之所以与三联不再续约,改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属下的广州出版社签约的原因是将版税从15%提高到了18%,而且要求每年的销量必须以10%递增?
  金庸:绝没有的事,那些纯粹是造谣,我与广州出版社之间的协议和原来和三联的协议基本一样,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变化,版税还是维持在15%,而且所谓每年要求保证发行量递增10%也是假的。有些传媒报道不负责任。只有一点,我额外要求的只是特别强调了反盗版的间题。
  《神》、《天》、《倚》修改版即将面世
  记者:您的小说新版全集修改工作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已经进行到哪个阶段了?
  金庸:我的作品目前在广州出版社出版的有《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和《射雕英雄传》三部新版。其他一些作品还在修改,由于这些作品是在台湾、香港和广州三地同时出版,有个协调的问题,所以出版的速度比较慢。现在《神雕侠侣》的修改稿我交给北京的一个朋友在看。他看完后,我会按照他的意见再做一些修改,应该很快也会出版了。另外,《天龙八部》和《倚天屠龙记》已经修改好了,但是我怕改得不好,也都拿去请朋友看。这些作品,一般我要先修改五六遍,然后请人看过,拿回来再改,基本上每部都要修改七八遍。不过故事情节、人物性格都没有作什么改变,主要是一些太啰嗦的地方删掉一些,句子行文不好的
  改动改动,有些漏洞要修补修补。
  记者:您与三联的合作从1993年就开始了,三联版的《金庸全集》每年的发行量大约在4万套左右,至现在已经将近10年了,此次新版《金庸全集》为何不交由他们继续发行呢?
  金庸:我对三联出版社并不是不满意,只是我们的合同到2001年就到期了,考虑到广州、香港两地比较近,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要签和修改合同都比较方便,因此就交给广州出版社出版。此外,广州市的领导对于反盗版的工作非常有力,到目前为止是最好的,我很满意,也非常感谢,这也是我与广州出版社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庸迷”队伍还在逐渐壮大
  记者:有人说,武侠小说似乎正在逐渐走向没落,现在武侠小说发展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是不是读者的口味变了?在您和古龙之后,能否有新的武侠小说扛旗者出现?
  金庸:武侠小说应该说还是处在缓慢增长的阶段,就我个人的书来说,在内地、台湾、香港三地每年的销量都有增长。当然20%的增长率是达不到,但是12%的速度还是有的。我自己本身就非常喜欢看武侠小说,但是我已经看厌了自己的所有小说,也看完了古龙的。现在其他作家的武侠作品,我还没有买过。现在写武侠小说的人不多,以前内地的冯骥才等等都写过一些,只是后来都不写了。其实我自己非常希望有好的武侠小说家出来,如果有的话,他们的作品我会第一时间去买来看。希望整个社会能形成一种看武侠小说的风气,那看我金庸的书的人也就多了。现在有一种趋势,很多十一二岁、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就写小说。我一向说,写小说没有天才,而需要人生经验、人情世故。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连爱情都不懂,怎么写得好。
  时光倒流还是会选择写小说
  记者:你曾说,如果倒转30年,你一定认真研究学问,是否说明您对自己从事小说写作感到后悔呢?但是您的小说影响了两代华人,产生的社会价值也许并不比研究学问小,如果真的时光倒流,你会从事什么职业?
  金庸:我是非常喜欢创作小说的。我现在的生活来源可以说都是靠小说上的收人支撑,我只是感到花在办报和写小说上的时间太多了,没有时间进行学问的研究。如果时光倒流,我应该还是选择差不多的职业。我的生活可能会改变,但是工作、事业上不会有大的改变。
  记者要不说假话要“有所不为”
  记者:11月8日是中国第四个记者节。现在记者已经成为继警察、矿工的第三大危险职业。我们知道,您曾是一名成功的记者,作为一名记者,您是否写过违心的文章,您如何看待记者这个行业?
  金庸:王蒙先生过几天将在香港和我有个对话。我特别赞同他在《我的人生哲学》中的一句话—“有所不为”。这四个字很好,一个人一直要做好事很难,但至少应该做到“有所不为”。
  我在浙大人文学院对新闻系的学生说,做记者,做党报的记者,要服从党的领导,有些政策如果上级不指导,你也不懂,做新闻宣传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政策,服从上级的领导。所以宣传国家的政策,为人民服务应该是第一要义。“有所不为”概括起来说就是“不说假话”。比如一个贪官如何清廉等等,你可以说他在发展经济上有贡献,在某些方面有成就,但是不能说假话。我以前办报纸的时候,遇到说假话的记者,是要马上开除的,就是现在,如果我看到这样的记者,也会骂他卑鄙无耻。有人说记者说假话是为了吃饭,是老板要求他做的,但是我要问他,如果你的老板让你搞妓院、搞赌场、做小偷,当黑社会,你也去做吗?做记者一定要主持正义,最不能做的就是造谣生事、破坏别人名誉。做记者不能“无所不为”,如果什么都做,那就是无恶不作,就是大坏蛋了。
  巴金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
  记者:11月25日是巴金先生的100岁生日,1997年您曾与巴金先生、冰心女士共同获得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协会授予的“当代文豪”称号。据说巴金是您心目中的10大文化偶像,现在巴金老先生正躺在病床上,你与巴金先生有联系吗?您如何评价这位中国文坛上仅存的泰斗人物呢?
  金庸:因为巴金先生身体方面的原因,我与他之间的联系基本没有了,但是我同他的女儿还常常联系,她会向我约一些文章,我有一些题材的时候也会寄给她。我认为巴金在中国这些作家中,是最伟大的一个。不仅是因为他的小说好、文章好,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伟大。在抗战期间,他就写文章组织抗日力量,解放之后,为国家的建设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特别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虽然受到迫害,但事后他写出一部《随想录》,将自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揭发、攻击其他人这些“昧着良心”的东西都披露出来。其实类似的事情当时所有的作家都做过,如果他不说,没有人会知道这些事情,可是他用这部作品,解剖自己的灵魂。这种事情对于一个普通作家来说都是很难的,更不要说他这种大作家了。
  做喜欢的事保持旺盛精力
  记者:据说您现在一天要工作10个小时,修改您的小说。以您现在的年龄,身体可说是非常棒的,可以介绍一下您是如何保持这样旺盛的精力的吗?
  金庸:其实我这次去湖南、陕西就得了肠道流行性感冒,不过身体基本上还可以。我一天干10多个小时,是因为我喜欢这个工作,完全没有勉强。我太太常说今天太辛苦了,早点休息,我说你不用管我,我要把手里的工作做完。大学里我也告诉学生,选择功课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不要一窝蜂地都去选那些热门的专业。你要想一想,我现在选的功课,以后可能自己就是从事这个工作。几十年中,每天一打开办公室的门,8个小时做的就是这份工作,要问问自己,到底是不是喜欢这个工作。不要管这个专业吃不吃香,吃香的专业是会变化的,现在热门的经济贸易、生物工程,学的人多了就不吃香啦。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饭可以不吃,但工作不能不做。做人保持心理的平衡,让自己心里高兴是最重要的。
  记者:您在武侠小说方面的成就为人称道,这也许掩盖了您在其他方面的才华,您认为您其实最富有才华的方面是什么?
  金庸:我认为我拿手的就是记忆力非常好。以前当记者的时候,我采访时从来不用录音机,也不用笔记,都记在脑子里。我采访邓小平、胡耀邦,都谈几个钟头,我不拿笔记,回去以后再整理。我们坐在那里,老朋友一样的谈话,可以谈出很多东西。比如说,胡耀邦把要裁军多少多少万这些数字都告诉我了。如果我拿个录音机放在他面前,他说的时候肯定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