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节
作者:大热      更新:2022-10-11 20:26      字数:4766
  硌镉胱晕冶硌锏男榧俣鳎ɑ蛘咚滴难С煞郑┨啵鞫允露匀艘丫∩帷⑽氖巍!薄拔倚创牵诳粗厥樾拧⑷占堑耐保箍拷畔鹿Ψ颍业笔比恕⒅檎叻锰福故肥祷ブぁ⒒ゼR虼嗣康惫刈⒁恍┧枷胧贰⑽难飞系木咛逦侍猓蛉宋锏奶囟ㄐ形保啻邮肥档南覆咳耸郑盐漳谠诘钠趸!?br />
  少华、游胡的《林彪的这一生》是列人2003年传记文学畅销排行榜前十五名的作品,此书初版于1993年,十年中重印六次,销售达21万余册。这种持续畅销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大众渴望了解历史内幕的愿望与好奇心。作者在《修订补记》里表示:当初写这部传记, “主要是想通过林彪从人到神、由神变鬼的可悲历程,探究这位山乡少年由功臣沦为祸首的原因,还原一个真实可信、立体可感的历史人物。”“十年过去了。十年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党史研究更加活跃。在历史人物的研究上,包括在对林彪的研究上,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许多新的珍贵文献,老一辈的革命家披露了大量新的历史内幕,许多文史工作者探幽钩沉,又挖掘了一部分有独特价值的口述资料,进一步拓宽、丰富了人物研究的内涵,因此也有了对十年之前出版的小册子进行修订、补充的必要。”林彪作为老一辈中共领导人的“异类”,一位曾经给中国造成巨大灾难的历史罪人,关于他的传说和传奇故事尽管多如牛毛,在人们的心目中实际上仍然是一个谜。《林彪的这一生》的作者试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叙述的态度冷静、客观,为该书的特点。林彪的性格,与他的人生经历、荣辱沉浮和历史功过的内在关系,得到了较充分的揭示。此书的不足,在于对中国现代历史缺乏一种整体上的把握和穿透,对林彪所处的环境与人际背景也缺乏真实具体的描写,让人感到一种隔雾观花的不足。
  文人传记的收获
  已故文化名人、艺术大师的遗婿撰写自传,是近年来传记文学写作的一道醒目的风景,已有作品中,有廖静文的《徐悲鸿的一生》,蒋碧薇的《我与徐悲鸿》,林沫的《建筑大师梁思诚》
  等,都曾成为读书界的话题。2003年的此类出版物中,杨绛的《我们仁》和高瑛的《我和艾青的故事》值得一提。
  有意思的是,《我们仁》也被列人了2003年传记文学畅销书前十五名排行榜,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们仁》与排行榜中的其他作品都不同,它并不具备畅销书必须具备的那些特点,既不通俗,也不传奇。《我们仁》结构奇峭,写法独特,由三部组成,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只有短短一千字,写钱锤书在世时扬绛经常遭遇的一个亲人失散梦,也就是钱锤书所言的“老人的梦”;第二部《我们仁失散了》以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详尽地记录了这个“万里长梦”,似真似幻,朴朔离迷;这个梦又由三部分组成:一、走上古释道;二、古释道上相聚;三、古释道上相失。等到梦醒来时,作者发现“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直到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仁》,才开始通常意义上的传记写作,从1935年7月与钱锤书结婚后到英国留学写起,一直写到1997年女儿去世,1998年岁未钱锤书去世。扬绛以其特有的枯淡含蓄之笔,忆写了60年来与丈夫女儿相濡以沫的岁月,情意绵长,余音缭绕。开篇这样写到: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锤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缓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仁是不寻常的遇合。(另起)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这是一种十分“私人化”的写作,主要笔墨用于亲情家事,甚至达到事无巨细的程度,而一旦涉及他人他事,下笔就变得谨慎而有分寸,历史风云、时代激流被有意识地淡化,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由此不难感受一个高级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疲惫和对未来的优虑。此书的分量,其实正在这种含蓄不露、貌似琐屑的描写中。文中写到解放前夕时,有一段话让人难忘: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r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仁》出版后,在读书界引起较大反响,《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中国读书商报》等报纸杂志均对此做了专门的介绍和评价,它的畅销,除了“名人效应”的因素,在于它深切地写出了历史的悲枪感与人生的无常感。
  相比《我们仁》的平淡含蓄,高瑛的《我和艾青的故事》更具传奇性和饱满的生命激情。此书以数十篇随笔集合而成,叙述了作者与诗人艾青41年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生活历程和情感历程,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艾青的私生活细节和文艺界的人际纠葛,作者质朴、泼辣、粗放的性格,和艾青艺术家的性情及其平凡的一面,在书中有鲜活的描写,尤其是艾青与高瑛的浪漫史,写得颇有力度和情韵。然而,此书的写作带有明显的“辟谣”动机与自我炫耀的成分。作者的宿友老作家文怀沙应命为此书作序,认为高瑛不仅是一个“轻财利、重感情的好女人”,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无须豪言壮语,摒弃五光十色,真诚、亲切,那是慈母般的温馨啊。不是壮美,而是优美。我们中国诗坛,这样的诗人并不多。正是由于成了艾青的妻子,高瑛的诗才委顿了,成为一个被埋没的诗人。艾青得到一个患难相处、心魂相守的好妻子;中国诗坛少了一颗明亮的星星。”高瑛的自述可以证实文怀沙的高度评价,她认为:艾青“就是自己的一部大作”。这种美妙的自我想像发自高瑛这种豪放强悍的性格,应当说十分自然。更何况,自我美化原本就是自传写作难以避免的俗套,所以,对这本自传的自我美化,不必大惊小怪,作者完全有这种资本。
  艾青生前没有写过自传,按高瑛的说法,这是艾青“对过去的历史的宽容”, “俱往矣,就是艾青对待历史的态度”。这些说法,虽让人感受到了艾青的善良,却又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这一点上,艾青比起巴金老,还是差一点。艾青受迫害的经历,包含着深广的历史悲剧与人性悲剧,从这个层面看问题, “受害”与“加害”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其实,包括艾青在内的所有中国知识分子,几乎谁也没能摆脱这种命运(当年在延安青为了过关,批过王实味,下手很不轻)。反思这样的历史是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那种“俱往矣”的超脱,实际上是一种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人性懦弱的表现,因为反思历史、反思人性首先必须从自己做起,所以,宽容他人容易,宽容自己难。中国的传记写作迟迟上升不到一种高度,出不了卢梭的《忏悔录》那样的作品,正是由于反思精神的匾乏。
  五 行动的诗歌与诗歌的行动
  周瓒执笔 中国作家网2004年8月12日
  “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无疑是与人的内心世界联系最为密切,也最能表达人的内在心声的一种文体。
  2003年,对于我们的社会生活而言,是一个不安分的年头;对敏感的诗歌写作来说,2003年也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这一年,从年初到岁尾,整个诗歌界与社会情态、与人的心态相随相应,表现出了整体的骚动不安和活r。丰繁:从关注现实的诗帖、女性诗歌写作的凸显,到诗歌民间刊物的复刊、诗歌年度的竞赛与大展,创作的活跃与活动的频仍,构成了一副忙碌又动人的景象。2003年的诗歌的这种状态,如果要用一个词或短语来加以描述,我想这个词是“行动”。
  诗歌在行动
  2003年,一个不平静的年份,从年初汉语诗歌界的一场诗歌行动中,这喧哗和躁动就得到了某种预示。
  1月9日凌晨1点52分零6秒,北京大学新青年网站的“新青年论坛”上,出现了一条题名为《重金征稿:面向所有诗人(知识分子、民间分子、下半身……)》的主题贴,发贴者屠名“因爵夫人”。打开主帖,可以看到,征稿启事写得简洁而明了:
  就民工“自焚”讨薪事件写一首诗。
  要求:诗意。道义。实验。原创。
  稿酬:由因爵夫人与作者商议确定。
  希望:授权因爵夫人出版一本诗集。
  联系:f ishkller@163 。
  接着是转发的新闻《山东发生民工“自焚”讨薪事件》(转自世纪沙龙),新闻稿披露的事件:四川籍山东民工徐天龙为工友讨要欠薪,被包工头指使手下殴打,气愤之下,买来汽油,抱住包工头欲同归于尽,未遂。事件刚刚发生不久,而其所反映的“拖欠和克扣民工工资”的现象早已不算新问题。
  主题帖发出半个小时后,即凌晨2点30分,诗人桑克跟帖回应“呼吁:世道如此,人心悲愤,诗有小力,大家一起!(同意者请跟帖)”。桑克的“呼吁”包括:〃1.要求他们偿还拖欠民工的工资以及其他款项。2.要求他们对被焚烧民工的身体和精神创伤给予补偿。3.将逼迫民工走此绝路的人送上审判台(道德与法律)。”以一个“最后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激情,桑克似乎也还不失文学的“理智”: “这仅仅(是)暴露出来的,而没有暴露出来的更让人担心。” “虽然这个话题和诗无关,但作为人,却不能不关心。”“贴出这个消息的网友把这个事件当做了诗歌主题,睿智,也是给大家提出了挑战。我们的诗歌是可以有社会责任感的(虽然它不是诗歌的全部)。”“这时,就要牺牲艺术,去拯救正义!”随后,桑克在自己的帖子后面继续跟帖,征集网络声援签名。
  一时间,跟帖签名的有之,写诗咏事的有之,当然,还有跟帖和桑克的观点商榷的,不过,更重要的是,自新青年文学自由坛上发起呼吁行动之后,诗生活网、“他们”文学网、广东的“打工诗人”网、广西的“扬子鳄”诗歌网等诗文网站迅速响应。在这个因特网已然成为汉语诗歌最重要的流通场域的时代,这样的诗歌行动确实容纳了最复杂而尖锐的,来自民间的声音。在众声喧哗的间隙,我们依然读到出离了悲愤之后的尖锐但真切的诗。虽然属于命题式的写作,但桑克、清平、程小蓓、唐不遇等诗人的作品,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是呐喊式或咒骂式的,而是能够在“代言”的立意中,切实贴近了角色的声音。他们的作品依稀唤起读者对于“古诗十九首”和新乐府诗歌的传统精神的记忆。程小蓓的《我们惟一所有的— 给徐天龙》——
  我们活着,惟一所有的
  是这些能干活的手和脚,
  最好不要有嘴和脑袋。
  嘴要吃和喊叫,
  脑袋会让我们想到哭泣。
  行动的诗歌与诗歌的行动
  我们活着,帷一所有的
  是我们自己的生命。
  这条生命最终可以当做武器
  虽然它的‘杀伤力那么微弱,
  但这却是我们最后的。
  短短的两闽,十行,写出了我们时代底层人群的生活贫乏和精神上的独立意识。年轻的诗人唐不遇在他的《各种自由都在死去》中,极其贴切地描述了“卑贱”和“自由”这两个词语在一个底层人的内心深处激起的巨大生存意志。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汉语诗人在写作中,时常会讨论写作的“及物”问题,它针对的是那以前,诗歌写作沉溺在幻象或意象的抽象滑动,远离纷纭而复杂的日常生活的弊端。到2003年初,从这场以诗歌关注现实间题的一次行动当中,我们或许能够发现,当代诗歌正在发生全面的现实转型,或至少在某个方向上,自觉实现着向现实的拓展。
  现实,是我们每天经历的被书写的生活。没有书写,也就没有所谓现实及其评价。讨薪民工自焚,英美攻打伊拉克,非典侵袭,孙志刚事件、诗人宇龙被害事件等等,这些都在2003年的汉语诗歌中,受到诗人们以诗歌的方式的关注。
  在一种拓展现实的诗歌理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