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节
作者:老山文学      更新:2022-10-03 20:17      字数:5259
  只要纳税人没有机会当猫,他们偷税、漏税时就没有犯罪感。
  魔鬼的婚姻
  托克维尔说,只要平等与专制结合在一起,心灵与精神的普遍水平便将永远下降。
  我们都亲眼目睹过这种下降。看来这是一对魔鬼的婚姻,他们生的孩子只能是衰败。
  痛快一时痛苦一世
  历史不会让政治上对立的双方中的任何一方痛快,如果一时痛快了,就会导致彻底的不痛快。
  声带多了言路就宽
  以前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评论员都以某个著名声音说话,不管是不是他本人。
  现在的声音就多了,有黄建翔的,有沙桐的,还有其他的。
  生活一停滞,一狭窄,一个人的声音就能成为所有声音的开关,就可以在发音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壮阔是把不住关的。“青山挡不住,毕竟东流去。”如今声音多起来了,各种各样的,是因为生活扩大了它的流域。
  声带多了言路就宽。
  向后转
  社会就是排队。
  一种社会体制,是一种排队顺序。体制改革,就是向所有人喊了一声:“向后转!”结果,在旧体制下走在最前面的人才,转到了最后面,原先掉在队伍后边的半人半鬼,成了排头兵。
  这就是改革之初人们所看到的情况: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研究院的,不如卖破烂的。
  但是,是葫芦总会漂起来,有实力总会后来居上。改革初期的领跑人物,比如年广久之流,在今天社会的第一方阵里已经找不到了。
  民主从自觉排队开始
  从中国人拒绝排队的习惯中能悟到什么?
  可以悟到原因,也可以悟到结果。
  原因是历史性的短缺,人多东西少,机会也少,不排队才能优先得到他想要的,排队会被机会遗弃。
  结果是拒绝程序,连排队这种最简单的程序都不要,遑论复杂的程序?
  民主和政治文明从自觉排队开始。
  无政府主义者
  有些无政府主义者不是不要自己当政的政府,只是不要别人当政的政府。无政府主义者只有不在政府里时才是无政府主义者。
  经商是另一种科举
  中国知识分子有“赶考”情结。毛泽东当年把进北京执政说成是“进京赶考”,这是诙谐。现在,许多人把下海当作赶考可不是玩笑。对于他们,经商仍然是科举,挣钱不过是做“八股”。身子在海里游来游去,眼睛还盯着紫禁城。
  健康社会的标志
  一个健康社会的标志是:允许做梦,也允许清醒。
  要看见,但不要盯着
  作为上级,不能看不到部下的缺点,也不能老盯着部下的缺点。看不到缺点,会用错人;老盯着,会没人用。
  必须至察,不能至究
  古话说:“人至察无徒,水至清无鱼。”我以为人可以至察,但不可至究。不至察,可能没有知人之明;如至究,也许天下没有可用之人。
  要有至察之明,更要有容人之量。
  宽严适度才能管好人
  管教人是某种行为艺术。过宽,会放纵其行为;过严,会逼迫其行为转入地下。结果不是放荡就是虚伪。
  批评与赞扬的学问
  对朋友,要当面批评背后赞扬;对下属,要人前赞扬人后批评。
  正确地去做正确的事情
  目的理性是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情,手段理性或工具理性是知道怎么正确地做事情。既有目的理性,又有手段理性的人,就是能够正确地去做正确的事情的人。
  寻租者是不蒙面的大盗
  寻租是利益截留,是在滚滚的利益洪流中筑一道堤、拦一道坝、挖一个坑,留住一片利益的“水”。所以,寻租是通过阻挡别人前进来掠取自己利益的,是一种委婉的拦路抢劫。寻租者是不蒙面的大盗。
  经不起一次失败
  科学家失败99次,一次成功,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政治家成功99次,一次失败,也许就身败名裂。
  如果你看到搞政治的人都小心翼翼、唯唯诺诺,要表示理解,甚至同情,他们都经不起失败。
  能力是含金量,权力是票面值
  权力和能力是相称的,有多大能力行使多大权力。能力强的人能把小权使大,能力弱的人能把大权使小。能力是含金量,权力是票面值。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一格言的哲学背景是:人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制度背景是人治。
  其实人并非都是天使,所以“用人要疑”;人也并非都是魔鬼,所以“疑人要用”。
  “用人要疑”是建立法制的前提,“疑人要用”是相信法制的结果。
  “用人不疑”,天使会变成魔鬼:“疑人不用”,天下无可用之人。
  超脱于纷争之上
  驭人之道重在显人而隐己。用人之好恶以遂己之好恶。用他人所憎攻己之所恶,用他人所好成己之所爱。这样,既可以成事,又可以超脱于纷争之上,不使自己成为矛盾的一方,而成为矛盾的协调者。
  唐太宗让持任何主张的臣下都要找到与自己持对立观点的人来共同奏事,就是这个意思。
  越级提拔干部并非揠苗助长
  擢升人才有逐级与越级两手。
  逐级提拔,重在锻炼人才,使其胜任各级工作;越级提拔,是要培植亲信,使其感恩戴德。
  逐级提拔,为了事业发展;越级提拔,为了权力巩固。
  所以,越级提拔,并不是揠苗助长。
  有一种犯错误的人不能不用
  错误有三种:一是因经验不足而犯的错误,二是因能力不足而犯的错误,三是因德性不足而犯的错误。
  同样的错误只犯一次,是个经验问题;同样的错误犯两次以上,是个能力问题;不管犯什么错误,只有一个同样的目的:有利于自己,是个德性问题。
  犯经验不足错误的人,不能不用,否则,他的错误就白犯了,这样的错误犯过之后,就成了财富;犯能力不足错误的人应当调换他的工作;唯有对德性亏缺的人不能姑息,处理要果断,方法要委婉。
  责权利必须统一
  责权利三者必须统一。权力是履行职责的外部条件,利益是履行责任的内部动力。授权不到位,利益不兑现的地方,没有人负责任。
  明见不难,难在厉行
  察人不难,难在察己;明见不难,难在厉行。
  古之郭国之君,因善善恶恶而亡国,就是因为他能明见而不能厉行:善待善人而不能任用善人,厌恶恶人而不能摈除恶人。
  上下雷同的组织容易衰败
  在组织中,上下雷同比上下不同更可怕。不同是兴盛之机,雷同是衰亡之兆;不同可生和谐,雷同归于死寂。不过,意见可以不一,政令必出一辙,否则,属下将无所适从。
  对眼泪的计划管理
  计划经济的最后结果,是对情感的计划管理:人们的欢乐与悲伤应当纳入计划轨道。超出计划的眼泪和狂欢,都是不可取的。
  方案出台前后
  方案出台之前变得越多,出台之后就变得越少。
  关于面子和里子的中国功夫
  中国文化用于实践就是中国功夫。称王之前的中国功夫是不要面子只要里子;称王之后的中国功夫,是不要里子只要面子。
  领导就是包容
  领导就是包容。你能包容谁,就能做谁的领导。相互不能包容的人之间不会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等到你不再能包容你的属下时,你也就不再是他的领导:不是他的敌人,就是他的路人。
  权力是让来的
  那些争权夺利的人不懂,对于一个有才能的人来说,权力不是争来的,而是让来的。争来的权力还要被别人争,因此不安全;让来的权力还会被别人让,所以无后患。
  治国不同于开锁
  诸葛亮出山就打胜仗,阿斗终身学不会治国。不学就会是悟性,悟性能一通百通;学了才会是理性,理性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看来,治国不同于开锁。
  让小人派大用
  要害一个小丑,就给他一个大舞台,让其尽情表演,他以为自己当了主角,不知道舞台越大,他会得到越多的嘘声。
  要害一个小人,就让他担当大任,让他把千斤重担举过头顶,他以为自己举足轻重,不知道重担一旦像山一样倒下来,自己就会变成肉饼。
  领袖三要素
  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三种素质:菩萨心肠,如来智慧,霹雳手段。换句话说,他要有良心、有头脑、有手段。
  道谋并用才能取来真经
  谋是道之用,道之脚。道无谋不行。如来佛让唐僧西天取经,是道;让孙行者护驾降魔,是谋。只有取经之道,没有降魔之谋,经是取不来的。
  道是谋之极,谋之魂。谋无道不成。四人帮经营势力,可谓足智多谋,但一朝被擒,为天下笑,快天下心,就因为他们无道。
  一边倒
  意见一边倒的群体,自身也会一边倒,不打自倒。犹如大海中的一艘船,大家全靠一边站,岂能不翻船?
  想呐喊时打个哈欠
  政治行为是反人的本能的。当你想狂喊的时候,结果只是打了个哈欠,那你就精通了政治。
  大小之辨
  小事要当机立断,大事要三思而行。
  时机问题
  政治上,有时候什么都不做,比做什么都好;有时候做点什么,比什么都不做好。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等待,什么时候需要搏杀。
  两个密切联系
  只有既密切联系群众,又密切联系领导的人,才能做大官,又能做好官。
  从商第十 功夫在商外
  养气先养势势养气。强劲的气势,可以带来高昂的士气。势竭则气衰。玩公司者,不可不察。
  烹小鲜若治大国
  治大国若烹小鲜,烹小鲜若治大国。没有烹小鲜的静气,治不好一个大国;没有治大国的功力,做不好一家公司。
  功夫在商外
  “功夫在诗外”,功夫也在商外。
  自己成了海鲜
  事业发展比人成长得快,是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的一个原因。
  在经济繁荣与事业膨胀时期,许多小人物纷纷做起了大事,如同大潮把小鱼小虾赶上了海滩;等到小人坏了大业,公司纷纷倒闭,经济开始退潮,小鱼小虾也就成了别人餐桌上的海鲜。
  镢头与加号
  企业家是什么?加号与镢头。把分离的资源组合起来,企业家是加号;把潜在的资源发掘出来,企业家是镢头。
  投四两,不投千斤
  四两拨千斤,会投资的投四两,不会投资的投千斤。
  坏人必定搞坏好项目
  真懂投资的不是投项目,而是投人。好人可能搞不好坏项目,坏人必定搞坏好项目。
  还是要先小人后君子
  在商务活动中,先小人未必后君子,先君子必定后小人。
  诺言是债务
  诺言是一种债务,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不要轻许诺言。债台筑高了,信誉就会崩溃。
  可以做大,不能自大
  不少大公司的总裁们纷纷垮台,有人得出结论:不能把事情做大。不,我不愿接受这个结论。在我看来,不是不能做大,是不能自大。
  事业是底座,你是底座上的雕像。如果你的自我感觉膨胀得比底座快,你自然会倒塌。
  处理事与处理人
  一个公司如果只有某件事处理不好,关键就是处理事;如果有一批事处理不好,关键就是处理人,处理关键的人。
  说服与调节
  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所以,没有一种意见是不可反驳的,没有一个人的看法是不可以讨论、不可以做工作的。
  真正刚性的是利益。但即便是利益,也可以补偿、可以交换、可以替代。
  会做工作的人,是使对立意见相对化、对立利益可替代化的人。前者的功夫是说服,后者的本事是调节。
  大的协议基本上是用心签订的
  我进行商务谈判,一般是一小时用来谈天说地、议古论今,最后五分钟讨论商务条款。要别人接受你的意见、你的项目,先要让别人接受你这个人。好的非功利谈话,有助于别人从总体上接受你。
  大的协议基本上是用心签订的。
  宁可不办事,不可办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