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节
作者:男孩不逛街      更新:2022-10-03 20:11      字数:4836
  观沧海微笑接口道:“容止师弟有心了。”说着他解下背上鱼竿,便在棋盘另一边坐下。
  容止从身后取出黑白两罐棋子。放置于棋盘边,观沧海执白,容止执黑,现在四个星位上分别放置黑白各两粒棋子后,观沧海执白棋,轻巧地将云子按在棋盘上。
  两人对面而坐,在小小一块四方棋盘上,黑白二色棋子错落绞缠在一起,每一处皆伏着凌厉的杀机,明的,暗的,那黑白之间无声无息地生死杀伐之意,仿佛要朝四面八方漫溢开。
  晨光逐渐亮起,在寒天中不怎么显得温暖的太阳慢慢升空,一直升到两人头顶上时,观沧海拈起一粒白子,看了棋盘片刻后,叹息一声弃子认负:“师弟棋力比之从前进展不少,这四年想必没少阴谋算计人。”
  棋盘尚未到达终局,虽然他已居于劣势,但是倘若着意拖延,也未尝没有翻盘的微弱机会,但是观沧海性素惫懒骄傲,不屑为之。
  容止笑眯眯地道:“是师兄让着我。”赢了一局,他的神情一下子轻松不少。
  棋局终了,两人开始收拾棋子,都是只拣自己那一色的棋,互相不管对方的那块。
  观沧海拈起白子随手丢进期罐里,冷笑一声道:“我没有让你,是你自己赢回去的,说罢,只要是我能办到的,我便应承你。”
  这是他们师兄弟之间的默契,倘若一方想要求另一方做一件事,便会在他们共同都会地才能中挑一项进行比试,赢的那方可以提出要求,但不能超出对方的能力所及范围。
  容止微微一笑,也没继续客套,开门见山道:“我要你放弃此行目地。”
  不意容止竟然这么说,观沧海眉头微簇道:“你知道我此行要做什么?”
  容止低头微笑道:“我得人传讯,知何戢去了江陵,找到你,他想要做什么我再清楚不过,无非便是要你杀死公主,但是我的请求也正在于此,希望师兄你就此罢手,不要与她为难。”
  观沧海闭目笑道:“你要我罢手倒也容易,告诉我缘由便好。”
  他与容止分开四年有余,也在江陵居住了四年多,这四年来他居于郊外荒野,对世事不闻不问,于文,也便是宇文雄虽然偶尔前去拜访,但也仅仅是把他当作贵客看待,并无提出任何要求,也不曾对他说过容止地情形。
  因此,直到何戢来访,观沧海才大致知道这些年来容止身在何处。
  但是就算听何戢说了不少,观沧海也不认为容止与山阴公主有什么太大牵扯干系,在他地记忆里,容止心肠如铁石,会留在公主府,想必也是有所图谋。
  他万万没有料到,容止竟然会专程摆下这一局棋,提出让他放过楚玉,惊讶之余,也终于禁不住对楚玉产生了些许好奇。
  照理说那女子失去了公主身份,应该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难道还有什么可用之处不成?
  容止不动声色,淡淡道:“我欠她一份天大人情。”他知道自己这位师兄的性子,观沧海虽然平素万事不管,可是倘若是对什么产生了兴致,便会追根究底。
  观沧海听闻此言,立即嗤笑出声:“你素来无血无泪,什么时候竟成了会顾忌欠下人情地人?”容止说的话,他半个字都不相信。
  容止扬起的嘴角泛起了浅浅的无奈:他要怎么才能对观沧海说,这其间缘由,连他自己都道不明白?
  他只知道,在得知观沧海要出手杀楚玉时,他的第一个念头,便是不能让死去,直至现在也无法抹除。
  难道是四年来保护已成习惯,如今竟然戒不掉了?
  话说围棋,当初我看《棋魂》之后,曾经有一阵子疯迷围棋,还自己傻乎乎地去书店买了围棋书,还自己买了棋盘棋子打算自学……后来没过多久就知难而退了》《
  顺带花痴一下:佐为好帅好帅好帅啊啊啊
  求包月推荐票
  投票方法
  女频界面下,封面下有投包月推荐票标志,起点女频包月用户在登录状态下点击即可。假如是从主站进来的,点击封面下部那个红色的女频作品标志转入女频页面,拜谢。
  二百二十三章 冬去春又来
  容止本来是想要先想明白这个问题再做决定的,他素来谋定而后断,极少有这样没想清楚便行动的时候,可是他也知道观沧海的实力,想杀个楚玉是很轻易的事,等他释除疑惑,楚玉只怕早就变成了尸首。
  他隐约有一种预感,倘若他今日不理会此事,任由楚玉被杀掉,今后也许会后悔。
  容止也质问过自己,是否对楚玉起了如天如镜一般的心思…他多谋善断,老练世故,不会像天如镜那般直至心境被搅得一塌糊涂,喜欢到了极点还不明白;也不会如桓远那般,分明已经心存爱慕,却依旧自欺欺人,连对自己承认都不敢倘若他真的起了这般心思,应该极早想出应对之法,将这份情感控制住。
  他是冷静而冷酷的人,一旦发现有可能,便不畏惧直面自己的心。
  但是结果却让他困惑:他能够看懂天如镜隐藏着的热烈而缠绵的眼神,也能够看懂桓远强以理性压抑的妒嫉,可是轮到他自己的时候,却是几乎有些看不分明。
  什么是倾慕?
  什么是相思?
  他素来心如冰雪,那冰雪接触到微微的暖意,有溶化的迹象时,竟然让他有些不知所措,而越是深思,从前与楚玉相处的情形,便分外清楚地一幕幕在他脑海中浮现。
  但是,这并不是情,他依旧冷静理智,犀利强韧,不曾如痴如狂,不曾相思忧愁。动了情的人,该是似天如镜那般,再不济也该有桓远那个程度。怎么也不该是他如今的模样。
  他还能有这么多闲情和余暇来思索是否动情,也许这本身便说明了他尚未动情。
  ……可是无可否认。他还是动摇了。
  容止知道这是什么引起的,楚玉所做的令他太过震动,这撼动了他稳固地内心,因此想要恢复平静,恐怕只有先偿还这一份天大人情。
  从这个角度上看。他方才对观沧海所说,也不算是说谎,只不过省略了其间诸多细节罢了。
  观沧海听着容止久久沉默不答,也不着急,只冷笑道:“你既然不肯说,也就罢了,别人不知道你,难道我却还不知道么?你这人看似无欲无求,出尘高雅。实际上心思比谁都深,算计比谁都重,倘若不是有所图谋。你又怎么会特意来与我说项?”
  他冷冷笑着,双目虽然不能视物。但是他的感觉极为灵敏。能感觉到容止就坐在他身前,甚至能感觉到他的视线和表情:“我说得是也不是?”那是一种极为奇妙地感觉。周围的一草一木,任何物体地存在,都逃不脱他的感知。
  他虽然失去了视觉,但其他几种感觉却运用充分到了极致。
  容止也不反驳,只淡淡道:“你既然说是,那便是了,只是我的图谋,不不便告诉你。”
  观沧海按下这一节,道:“也好,我们不问缘由,只问结果,只怕我不能应承你,我父,也便是你师父,曾经受过何戢长辈的恩惠,如今对方执信物所要承诺来了,我身为人子,自当代父行事。”
  同样是承诺,一边是父亲欠别人的,一边是他方才输给容止地,这却要如何衡量?
  容止静静等着观沧海的后文。
  观沧海笑了笑,道:“所以,你我再比一场,倘若你赢了,便可提出让我违背父亲遗言,如此一来,我放弃此行目的也不算为难,倘若我侥幸胜过,那么方才你赢我的那一局便作废。”
  容止心中权衡一二,知道这是观沧海让步的极限,用两个承诺去打败一个承诺,这对他而言已经很宽松了,便点头应承下,道:“如此甚好,师兄可是还要手谈一局?”
  他故意如此说,观沧海也不动怒,只平稳道:“你如今棋艺我已不能比,倘若再来一局,便是我存心让你了。”他伸手将棋罐朝容止那边推去,随即拿起鱼竿站立起来,“以我们的武艺决胜负吧,如此也算简单明了。”
  观沧海单手握竿,鱼竿梢端轻轻点在雪地上,纵然手执的不过是普通竹子制作的鱼竿,但容止知道,这鱼竿在观沧海手上,会化作可怕的利器。
  数年前他们分别之时,他便不是观沧海对手,如今数年过去,观沧海潜心静修,他却身体遭创健康大损,差距更是加大。
  但是容止什么都没说,他只是掀开棋盘,棋盘下地雪地里埋着一柄通体漆黑的长剑,连剑柄到剑鞘,都是深沉得不带一丝杂色的乌黑……拔出剑来,剑身也是漆黑如墨。
  既然在此阻拦观沧海,他便做好了这份准备。
  这是师兄弟之间地默契,也是他们的交易法则。
  “看”着容止慢慢地站起来,观沧海凝聚心神,全身戒备,虽然几年前他是比容止稍强,但是他父亲曾说,容止地天分高于他,假以时日,必然有超越他地时候,也不知这个时候到了没有。
  容止站直,下一秒,他忽然整个人倒在地上。
  冬去春来,一晃眼又是春日复返。
  楚玉连同桓远一行人逃出南宋,进入北魏,已经在洛阳城中住了一段时日。
  这一年的春天仿佛来得特别早,冬眠地酣睡尚未足够,便迎来雪融冰消,从泥土中冒出来小小尖尖的可人新绿。
  但是楚园之中,依旧残留着冬日的缱绻慵懒,楚玉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足足花了一个时辰慢悠悠地洗漱吃饭,又在宅院里闲逛了一会儿,才找来幼蓝问话:“你有没有看到桓远?”桓远又不见人了,平日里最常待的书房也找不到他。
  幼蓝想了想,恭声道:“桓公子今天一早便去了城南。”
  “哦。”一听幼蓝说城南,楚玉便知道了桓远的去处,暗忖横竖无事可做,便去找人好了,也顺道逛一下街。
  楚玉现在所居住的地方叫做景宁里,在洛阳城的青阳门外,“里”是古代一个系统的民居管理单位,就好像是现代的“XX小区”的意思,一般每里有五百到一千户人家,而楚玉来到洛阳城以来,发觉这里的街道纵横交错,规划得非常整齐恢宏,房屋街道都规规矩矩,看地图都是一个个方块。
  而洛阳的街道也是极为笔直宽阔,走在街上,纵然是好几辆马车并行,也不会觉得拥挤。
  楚玉慢悠悠地在街道边走着,过青阳门,再穿过开阳门,便在开阳门外不远处,看到了立在一片石碑之中的桓远。
  二百二十四章 心安是归处
  洛阳是个很有历史很有文化气息的城市,这里曾经十分繁荣,曾经做过汉、魏、西晋的首都,曾经有天下士子云集的盛况,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都城。
  楚玉可以说是半个历史盲,她对于洛阳的认识,也大概就是洛阳的牡丹比较出名,至于别的,还真没什么印象,
  选择在这里定居,是桓远的意思,他对这个城市有一种接近仰慕的心情。
  整齐排布的数十块石碑,每一块都比人还要高,远远看去便是一小片石林,走得近了,便可以看见石碑上斑驳的痕迹。
  石碑上雕刻有文字,这些文字已经很久远了,并且遭受过损害,有的字迹已经模糊看不清楚,有的石碑上还残留着火焚的斑纹和墨染的颜色。
  但是楚玉所感受到的,并不是破败,而是悠久。
  这些石碑名叫熹平石经,是汉代所立,距今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用了七年时间将《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七部经典用雍容典雅的隶书刻在四十六块石碑上。
  经历了战乱,时光如水磨过,朝代更迭与替换,当年的大汉朝早已经扔进了历史的故纸堆中,但是这些石碑依旧在这里矗立着。
  而这些石碑之后,正对着的建筑名叫“太学”,是汉朝时设立的高等学府,相当于大学或者研究生院,在太学最鼎盛的时候,学生曾达万余人。全国各地的学子都聚集在这里,甚至有西域人前来学习。
  桓远一身白色锦袍,绣着草花云纹的宽袖和衣摆被和煦地春风吹起。…Wap.俊美的年轻男子宛如玉树,立在古老的碑文之中。更显出他温文尔雅,风神出众。
  楚玉还记得,她头一次来看这些石碑,是陪着桓远一起来地。
  昔日还是落雪的冬天,他们才来洛阳。方安定下来,桓远便带着他来到此处,那时候桓远望着这些石碑,眼神缠绵热烈,宛如望着世界上最美丽地女子。
  只不过这热烈也未免热烈得太久了一些,从去年冬天到今天春天,桓远隔三岔五的便往这里跑,也不怕天气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