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节
作者:男孩不逛街      更新:2022-10-03 20:11      字数:5010
  从此王家无意之。
  这话虽然落寞,却也现实。不能给王家任何好处地王意之,即便被赶出来,也没有家中的人给他说半句好话,而唯一疼爱他地王玄谟,此时已经退隐二线,不再管事。
  倾覆是那么容易地事,一日之间从云端跌落,纵然王意之不觉得疼,但楚玉却看得心惊。
  可出乎她的预料,王意之并没有饿昏在屋子里,他竟然在巷口摆了一个摊子,专门替人写字,王意之地那一手字是极好的,不光是周围不识字的贫民有的央他帮写信,就连从前认识的世家公子,也都巴巴的赶来,求王意之的一幅字帖。
  王意之就靠卖字为生,竟然也过得逍遥自在,简陋的食物,他也吃得,坚硬的木床,他也睡得,楚玉一开始是吃惊,之后接连几日,便渐渐的转为佩服。
  素来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像是王意之这样适应自如的,楚玉还是头一次见到。
  这样的日子一连持续了四五日,楚玉头两天出来时,还有些提心吊胆,担心鹤绝又来刺杀,可是过了两日不见动静,便渐渐的放下心来,她之所以如此频繁的来看王意之,是担心他会离开。
  繁华富贵拘束不住他,建康城也拘束不住他,偶尔的一瞥,楚玉看见他眼中的去意,已经宛如远道的尘沙,飘扬到了眼下她无法抵达的地方。
  可是楚玉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早,如此之快,和以往的早晨一样,楚玉又去找王意之,推开门来时,却见屋内空空荡荡,只在木板床上用半块砚台压着一张一尺见方的纸。
  楚玉拿起纸来,只见纸上写着:
  天地之间,任我逍遥,子楚见字,不必相送。
  虽然隔着纸端,楚玉却仍能想像得出,王意之写下这四句话时,眼中飞扬着的洒脱不羁的笑意,如今他是真的没有了任何的拘束和羁绊,这个世界如此之大,他可以听从自己的心意,随意的去往任何一个地方。
  或许,王意之很早就想离开了,王家驱逐他,反而正合了他的心意,天地之大,方是他的归处。
  建康城里的局势他不是不知道,但是他懒得管,别人怎么样争来斗去,都与他全无干系,这时候离开,并非为了避祸或别的什么,只是因为他想走了。
  他想走了,于是他便走了。
  就是这么简单。
  楚玉反复的读着这四句话,渐渐的,她的心也仿佛随着这四句话飞扬了起来,忍不住抿唇笑道:“我真是作茧自缚。”
  她招呼了花错一声,走出房门,外面阳光耀眼生花,楚玉才要将王意之留下的纸折叠起来,忽然手腕一顿,面色变了一变。
  她看见,白纸与墨迹之中,竟然混杂着星星点点的针孔,在明亮的光线下,隐约地显现出来。
  第二卷 红了樱桃绿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 一百四十二章 见不到的人
  些针孔十分的细小,在室内的时候,根本就看不出来阳光下,被光一照,才呈现在楚玉的眼前。
  而针孔连成了一个字。
  楚玉的眼皮跳了一下,又想起花错便在一旁,她连忙假装若无其事的将那张纸纳入袖中,与花错返回马车中。
  原定计划就是来看完了王意之便去进宫,楚玉也不打算做出改变,走进皇宫里,她才又一次站定,拿出那张字条,再对着光确认了一次。
  楚玉皱着眉头,许久之后才慢慢的将纸张折叠起来,有一点困惑的收好。
  王意之想对她说什么呢?
  为什么要用这么隐蔽的办法,将那个字藏在留书之中?
  甩甩头,楚玉暂时压下疑问,先提起精神去见刘子业,两人交换了一下姐弟感情后,刘子业提起人手不足,打算全体官员晋升两级,来弥补因为杀了几个辅政大臣而造成的权力机构空白。
  楚玉对于政权的人事变动并不太了解,但听刘子业说缺人手后,便忽然生出个念头,道:“陛下,我给你举荐一个人,如何?”
  楚玉打算举荐的那个人,自然便是桓远,现在她与建康城的世家子弟至少有一半交恶,而她对刘子业也几乎失去了仅存的一点信心,现在举荐桓远,却是全然的私心了:让桓远掌握一部分兵权,今后出了什么乱子,她的安全保障也多了一分。
  刘子业连杀数臣。空出来地职位自然不少,眼下见楚玉竟然有兴趣。便让她随意的挑选,楚玉比较了一下各个职位,便给桓远选择了一个“丹阳尹”地职位。
  这个职位说白了,其实就是京城的地方长官,以执掌军权、掌治民政、荐举任用与掌刑政诉讼为主,并参预朝政,这个官职的级别未必有多么高。但是却十分的重要,乃是近天子之官。
  楚玉看中的,就是近天子三个字和掌握京城君权这一点。
  虽然因为一个女子,喻子楚现在在名流圈中寸步难行,但是喻子远这个人的文才还是远近扬名的,再加上楚玉先前地造势。赐给他这样一个官职,倒也说得过去。
  与刘子业商讨定了这件事,楚玉内心一阵轻松,又顺便跟刘子业提了一下科举制度的可能性,这时候选拔官员,是采用举荐的制度,这便容易倾向于任人唯亲的恶性循环,官员大致从各地的高门权贵中选拔,促多出身低微但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不能进入政权中心。这就是楚玉为什么之前要与那些人交好地原因。
  可是现在倘若换一个角度来看。即便与那些权贵交恶,难道就混不下去了吗?
  刘子业粗暴而蛮横的作风让楚玉心惊。可心惊之余。楚玉却也看到了另一个角度的曙光,那便是打破门阀的政权垄断地位——科举。
  也许在一千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科举是一种落后的选拔制度,但是现在才是公元几世纪,换而言之,科举制度在这个时候,其实是非常先进的。
  楚玉原本没有想到这方面,毕竟她印象里对科举的感官不是太好,但是换了一个角度思维后,她才发现自己走了多么远的一段弯路:与其去讨好那些士族门阀,倒不如直接帮助皇帝加强中央集权,把人才选拔的权力掌握在自己地手里。
  楚玉越想越是心跳加速,只要能稍微钳制住小皇帝地暴戾任性,这也许是可行的,反正她已经想好了退路,索性便最后放胆一试好了。
  刘子业听了楚玉地描述,也觉得很是新鲜,这对他来说又好玩,又能够打击门阀贵族,实在是很合他地心意,唯一需要考虑的,便是这个制度推出来后,门阀贵族那一方可能会产生地强烈反弹。
  毕竟这将损害他们的利益。
  刘子业虽然性情暴躁,但这些日子来也算有些长进,他看出来这个制度的前景和难度,也不忙着在一日之内定计,而楚玉自己对于科举的具体程序也不太了解,只大致的明白是通过考试在各地选拔读书人为官,但具体怎么考,却又需要仔细的思量。
  走出皇宫时楚玉觉得很轻松,因为今天她没有跟刘子业提杀三王的事,王意之留书的那一笔,让她看到了从前的狭隘和软弱,她根本就不是那种心狠手辣杀伐决断的人,也不是擅长钻营谋算的智者,她虽然有超越千年的眼光,却未必有超越千年的智谋,强迫自己去做那样的人,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看到了短处,这是一件好事。
  让自己痛苦难过的事情不要去做,她想要活下去,想要舒舒服服安安稳稳的活下去,假如因此要让良心背负上无法卸除的愧疚,那么这样痛苦的活着,又有什么滋味?
  回公主府换上男装,楚玉犹豫一下,让花错留在府内,却转而让阿蛮和越捷飞两人一道陪同前往,经过一阵子的修养,越捷飞的伤势也好得差不多了,虽然不能说是完全痊愈,但是至少动手打架还是没问题的。
  马车在建初寺门前停下来,楚玉深吸一口气平缓心中的不安,才接着走下马车。
  王意之留给她的纸上,针孔连成一个字:然。
  什么然,楚玉想到了与王意之交好的寂然,才来到这所寺庙前。
  为什么王意之用那么曲折隐蔽的办法将消息传递给她?他不希望谁看见?楚玉拿不准,但是那些天,每天与她一道的人是花错,楚玉虽然不愿意怀疑花错,却还是秉持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念头,暂时将花错与自己隔离。
  然后来找寂然。
  也许从寂然口中,她可以得知王意之想要告诉她的事。
  然而楚玉才一下车,便看到建初寺门前站着一群人,朝寺庙内指指点点的,似乎在议论着什么。
  楚玉心头浮现不祥的预感,她连忙奔过去,拉了其中一人询问,却得知刚才有刺客前来光临建初寺,杀了几个和尚后,那刺客闯入素来与人无怨的寂然大师的房中,片刻之后,房内便没有了人影,只留下一滩血迹。
  那刺客,据说脸上蒙着黑布,一身黑衣。
  ***********************************
  而此时的沐雪园内,一个黑衣人站在容止身前,身影在夕照下镀上一圈血色光辉。
  第二卷 红了樱桃绿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 一百四十三章 公主非公主
  与守寺僧人交涉一番后,楚玉与越捷飞和阿蛮步入建客杀死的几名僧人尸体已经整整齐齐的并排摆在正院里的地面上,旁边站着的三五和尚面无血色,神情惶然不安的小声议论。
  楚玉吩咐越捷飞上前检查尸体,接着便向旁边僧人询问当时的情形,据看到那刺客杀人的僧人说,那刺客全身都包在黑色的衣衫里,头戴斗笠,斗笠下露出的半张脸上也蒙着黑色的缎子,根本就瞧不见外貌,但是刺客每次挥剑的时候,都会发出一声令人心悸的,尖而长利的啸声,宛如鹤鸣一般。
  “是鹤绝没错。”楚玉问完之后,越捷飞也检查尸体完毕,回到楚玉身边,取出手巾擦拭去指尖的血迹,“留下来的几具尸体,是他惯用的杀人手法,直刺咽喉,一剑致命,出手狠毒险恶,而鹤绝还有一个人尽皆知的特点,那便是,他的每次快速出剑时,剑身上都会发出如同鹤唳一般的尖啸,这也是他外号的由来。”
  楚玉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刺客便是鹤绝没错了。”可是,他为什么要杀寂然呢?是偶然他要杀的人就是她要找的,还是说,她来找寂然,与他有什么关系?
  鹤绝?怎么会是鹤绝呢?
  他跟王意之寂然有什么关系?与王意之想告诉她的事情又有什么关系?
  楚玉直觉地感到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真相不应该是这样的。不应该只到这里为止,可是她越是着急。越是想不起来被她忽略地要素。
  为什么是鹤绝?她现在全副的心神,都被这个疑问给吸引了过去。
  ****************************
  站在容止身前地黑衣人脱下外面罩着的黑衣,露出里面的一片鲜红。
  花错一把扯下面罩,拿手在脸旁扇了一下风,想扫去皮肤上的闷气:“你让我假扮谁不好?偏要扮鹤绝那个讨厌鬼去杀人?”
  容止悠然一笑:“你们两人真是小孩子,不过是几年前的一件小事,也可以闹别扭闹到现在。谁都不肯低头认错。”让花错这么做,是因为花错了解鹤绝,这两人曾经是至交好友,不管是出手用剑的方式,还是出剑时的鹤鸣声,花错都能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
  花错不屑的撇撇嘴:“别拿我与他相提并论。我跟他可不一样,行啦,事情我已经办完,公主不会找到寂然啦,我回去休息。”
  容止微微点了点头,他身体倚在青石台上,秋天里,竹林也显得有些萧瑟,青石台整个是冰凉的,寒冷的秋意从石上渗入衣衫里。再侵入他的身体。可是容止却并不觉得寒冷,他的目光柔和平静。完全不像是才下令杀人灭口地模样。只从袖子里取出来一张折叠起来的纸,展开来看。纸上墨迹宛然:天地之间,任我逍遥,子楚见字,不必相送。
  对着夕照最后残余的光辉,纸面上的针孔组合成一个“然”字,望了一会儿,容止叹了口气,自语道:“想不到王意之在临走之前,竟还留下这么一手。”
  幸而今晨花错瞥见楚玉出门之后看着纸张的神情异样,趁着回府的期间将今天发生的事情来龙去脉告知于他,又按照他的交代将纸从楚玉的衣衫里偷来,王意之的字里藏字,虽然能瞒过花错地眼睛,但是又如何能躲得过他地心思?
  一见字中藏字,以容止的智慧,当即便想透许多,他丝毫不问前因后果,更不需要去找寂然或王意之求证什么,他只简单地对花错说了一个子:“杀。”
  接着又补充:“扮作鹤绝。”
  如此凌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