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节
作者:青涩春天      更新:2022-09-26 14:28      字数:4778
  仍鸨柑恿鯎灾屡纱蟊Чィ扇鬃灾富幼髡健V钦卟桓已裕缯卟桓宜担几械轿尴尥聪АT副菹路趴硇幕常科脚6郧兹瞬灰诳燎螅槐氐P奶拥拇砦螅ρ杆俳獬饷炊嗍乇鹑锰釉谕饷娉な奔涞亓魍觯灾略傥笕爰槿说墓罴啤3家黄倚模髟诮ㄕ鹿谕獯铮了郎衔拧!ā?br />
  这是一封感人至深而又有理有据的信,它之所以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原因就是看这封信的人是汉武帝这个疯老头。他看了信后,觉得文辞优美,抑扬顿挫,好极了。但,〃追捕太子,无论死活,捕获者封侯〃的命令依旧不变。
  其实,如果不是太子刘據慌不择路而跑到了一个穷乡僻壤泉鸠里,他也不能很快就被人发现。跟着他逃跑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儿子,另一个也是他儿子。三人在一穷苦人家住了下来,习惯了吃美食的刘據忽然吃起粗粮来,总唉声叹气。久而久之,刘據觉得过意不去,就想到了离这不远有一个他的朋友,家道殷实,不如去召他一见,即使不能重返京城,先吃顿好的再说。于是,他提笔给这位朋友写了封信,差人送去。
  想不到,就是因为这封信,使得邻县的人知道了泉鸠里来了几个陌生人,不久,这件事就传到了地方官吏的耳中。新安县令李寿迅速带兵赶往泉鸠里,按照这位县令的猜测,这三个陌生人里肯定有太子。我们不得而知,他这种猜测的根据是什么。当他把小小的几间民房围得水泄不通时,他似乎很得意。这个笨蛋没有想过,杀人者正是被杀者的老爹。
  刘據一看逃生无望,就返回到里间,关上房门,上吊了。房屋的主人冲了出去,挥舞着擀面杖似的武器想要杀开一条血路,被乱刀砍死在地。太子刘據的两个儿子见父亲关上内房房门不出来,还以为他要逃跑,为了保护父亲逃跑,他们也冲了出去与官兵搏斗,被乱刀砍死。
  李寿像恶狼一样冲了进去,踢开内房的房门,看到太子刘據正在梁上吊着呢,赶紧让人放了下来,摸摸气息,他大喜,人死了。他飞快地派人去京城上表奏功。汉武帝得知儿子死了,虽然有点伤心,但说话算话,还是封李寿为邗侯。李寿以为这下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想不到老百姓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背后骂他,诅咒他生孩子没屁眼。李寿被封了侯,倒真成了被人人耍的猴了。
  太子刘據的尸体被运进宫中的那一天,我们不知道汉武帝看到儿子的尸体作何感想。据史料记载,他哭了。哭完后开始对自己的这种愚蠢行为进行反思,最后,他开始调查东宫中挖出木头人的事情。各方面的调查结果呈送上来后,汉武帝差点没有死过去。卫皇后和太子宫里根本就没埋过什么木头人,原来都是江充那厮从中捣鬼,谋害太子和卫皇后。还据史料记载,汉武帝逐渐了解到了太子刘據确是被江充一伙人所逼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铤而走险,动以干戈的,其实太子根本就没有谋反之意。
  汉武帝懊丧不已,他对自己以前对太子的所为深深懊悔,不仅死了一个儿子,还死了两个孙子。一想到这些,汉武帝就想哭。正值他为太子之事闷闷不乐、深深懊悔时,管理高祖庙的郎官田千秋知道了这件事,这可是晋升的好机会啊,赶紧写了一奏章。
  上面写道:〃儿子玩弄父亲的刀兵,应当受到责打;天子的儿子错杀了人,该怎么定罪?这是我做梦的时候,一位白发老翁教我这么说的。〃
  汉武帝看了奏章,恍然大悟。他立即召见田千秋,两个人聊了聊已经死掉的刘據。汉武帝的泪水就下来了,他对田千秋说:〃父子之间,外人难以插话。先生你却能阐明得这样简单透彻,这准是高皇帝托梦给先生,让先生来指教朕。先生应当担任朕的辅佐大臣。〃
  就这样,田千秋升为大鸿胪。过几天,汉武帝下诏灭江充全家。江充的同党也没有得到好下场,苏文被捆绑在黄门外的横桥柱上,底下架上木柴,被活活烧死了。
  做完这一切后,汉武帝还是闷闷不乐,有人给他出主意说,太子知道您为他报了仇,一定会很高兴的。汉武帝大惊,如果人死后真有灵魂,会不会来找他?为了让太子安息,为了让太子知道他对太子的思念之情,他在太子刘據殉难处建立了一座思子宫,又在其中建有归来望思台。年迈的汉武帝经常到泉鸠里思子宫里住上几天,以此来告诉世人:我十分想念我儿子刘據。
  但是,这一切不过是他玩的把戏。因为不久后,他又开始了巫蛊案对太子刘據的余波。太子刘據还在时曾有一子刘进,当时称史皇孙。刘进后来娶了涿郡的美女王翁须,生下一子,名叫刘病已,又称〃皇曾孙〃。刘病已生下才几个月,巫蛊案就爆发了。太子刘據和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及所有的姬妾都被诛杀。只剩下才几个月的刘病已被收押到大鸿胪所辖下的郡邸狱中。时任廷尉监的丙吉,奉诏主办巫蛊案件。
  这个丙廷尉还算有良心,并没有将刘病已杀掉,而是将其留在狱中,并特意让性情谨慎、为人忠厚的女犯人渭城人胡组、淮阳人郭征卿给这个〃皇曾孙〃做奶妈。他还把刘病已搬到地势较高、较干燥清洁的囚室,每隔一天,他都要前往探视一番。
  巫蛊案一拖数年,不能结束。后来汉武帝患病,轮流住在长杨、五柞两宫中。这时一些心怀不轨的家伙风闻太子的后人尚在京城狱中,就诡称:〃长安狱中有天子气。〃
  汉武帝一听,急了。难道有人想篡位夺权?!遂下令:长安城所有监狱里的囚犯,无论定案与否,无论罪行轻重,一律诛杀。
  当屠杀囚犯进行到郡邸狱时,正是晚上。内谒者令郭穰在狱门外宣读完圣旨,准备执行命令。丙吉不给开门,郭穰大怒,举着圣旨说,这是皇上的意思。丙吉说:〃任何一个没有死罪的人,都不应该处死,何况此狱中还有皇上的亲曾孙呢?〃
  双方开始僵持,郭穰想要攻门,但看到自己身边只有几个半死不活的太监,就打消了这主意。他和丙吉一直僵持到天亮,见无法执行命令,他怒不可遏,撤回手下进宫奏报汉武帝。
  他倒还算诚实,把丙吉的话一字不漏地说给汉武帝听。汉武帝听完了,尤其是最后一句〃何况此狱中还有皇上的亲曾孙〃让他蓦然惊觉,他叹了口气对郭穰说:〃这是天意。〃又说,〃我要大赦天下。〃
  整个长安监狱几乎所剩无几,杀完人之后又玩大赦的把戏,我们可以肯定,汉武帝并没有老糊涂,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杀人狂。这样一个人,你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他对刘據所做的一切是出于真心的悔悟。历史记载的事情,我们不能不信,但绝对不能轻信。可相信的事情自然很多,但绝不可以是汉武帝对刘據所做的事情。
  这个在年轻时代穷兵黩武,晚年嗜杀成性的皇帝本性里根本就没有人性这一说,你还指望他能做出一点与人性有关的事情来吗?
  如果他真的对刘據之死有忏悔之心,郡邸狱里的〃皇曾孙〃怎么解释?既想给人民以〃忏悔〃的样子,又不放刘據的后人,不正是顾此失彼吗?
  》 》 》 刘據早已有的危机
  刘據出生时,汉武帝已经二十九岁。刘據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七岁时即被立为皇太子。刘據的母亲卫子夫柔情万丈,在舞蹈上又有所造诣,自然很得汉武帝的欢心。
  卫子夫受宠,卫氏势力自然不是一般的热,弟弟卫青和卫青的外甥霍去病掌管着大汉军队,他们得到了汉武帝彻彻底底的信任。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原因是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卫子夫被封为皇后后,卫家八杆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都分享到了浩荡的皇恩,过起了优裕的生活。当时的长安城到处都传唱着〃生女当如卫子夫〃的歌谣。这个时候的卫子夫认为,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看着汉武帝慢慢变老,然后儿子登基称帝。
  但是有一天,她发现汉武帝来她这里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她猛地照了照镜子,豁然发现,自己先老了。值得庆幸的是,在她老的同时,儿子刘據也长大了。
  对于汉武帝而言,这位太子有点美中不足,就是太过于仁慈敦厚、温柔谨慎。汉武帝告诉他,男子汉大丈夫做事一定要有魄力,这种所谓的魄力也体现在杀人上。刘據却不这样想,他认为父亲太过于凌厉了。父子俩虽然没有争吵过,但内心深处的对立已经形成。卫子夫又年老色衰,傻子都能感觉到一股对自己不利的暗流在慢慢地向他们母子二人涌来。
  匈奴被灭后,霍去病又死了,整个卫氏集团在渐渐地衰落。汉武帝察觉到了卫子夫母子的惊恐与不安,他找到了当时还健在的大将军卫青,跟他谈天。
  〃因为国家刚刚建立六七十年时间,一切都没有定型。加上四面外族侵略不已,朕不得不改变先祖的无为而治政策。如果不出动军队平定四夷的话,大汉朝就不能得到安宁。为了这些原因,所以不得不使天下人受劳受苦。〃
  武夫卫青听了后,点头道:〃这个我很理解,陛下四面兴师,开拓疆域,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臣民有所劳苦,那也是义不容辞的事。〃
  汉武帝点到了正题:〃假定后世都像朕这样去做,那必定要走上秦王朝亡国的老路上去。太子刘據稳重安详,必定能够使天下太平,所以不让朕担虑。如果要找一个守成的人主,在我的儿子里,似乎没有谁能比太子刘據更合适的了!我听说太子和皇后他们母子心情不安,认为朕不再宠爱他们了,其实哪有这回事?请将朕的意思晓谕皇后和太子。〃
  卫青终于听明白了,也为汉武帝的做法表示很高的崇敬。他叩头谢恩完毕,就跑了出去告诉了太子刘據和姐姐卫子夫二人。
  卫子夫皇后听到老弟卫青转告的话,也为自己的疑神疑鬼而惭愧。二十多年后,她还会认为自己当初的疑虑是疑神疑鬼吗?
  事实上,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从汉武帝和满朝文武方面,刘據的危机已经开始形成。汉武帝一朝,因为执行酷吏政治,所以酷吏自然就很多。其刑罚严苛又制造了不少冤狱,株连许多无辜。刘據仁厚恭慈,自然就看不惯父皇的做法,常常趁着与父皇见面的机会,劝告父亲不要重用酷吏,应该施行德政。他如果仔细思考一下,就能明白这种劝阻的危害。首先,他让父亲施行德政,这违背了汉武帝的本性;其次,他让汉武帝不要重用酷吏,这是让那些酷吏失业。如果有人总在你老板面前劝老板把你开除,你该怎么办?
  卫子夫倒还懂得宫廷斗争的艺术,她很为儿子担心,告诫他少过问朝政,以免引起父皇的反感,影响到储位,还怕酷吏们报复,给太子构陷罪名。
  但刘據依旧我行我素,每当军队出征时,他就向汉武帝提出劝阻,让他不要征讨四夷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汉武帝想发火又发不出来,只好说:〃你真是不识好歹,现在由我来承担艰苦,将来由你来享福,难道不好吗?〃
  刘據危机的加剧,是在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和公元前106年卫青去世后,他母亲卫子夫和他彻底地失去了两根支柱。最初,政府官员中宽厚仁慈的人都依附太子刘據。而那些用法严苛的酷吏,则对刘據百般诋毁。宽厚仁慈的官员们畏惧权势,怕自身难保,因此不敢抛头露面,而严苛的酷吏们却结成一党。于是刘據在舆论上是毁多誉少。等到卫青一死,那些酷吏们不再顾虑皇亲的报复,遂光明正大地开始共同对付太子刘據了。
  晚年的汉武帝宠爱上了一位叫〃钩弋夫人〃的赵婕妤,这位夫人怀了十四个月才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刘弗陵。武帝很喜欢这个儿子,说:〃当初帝尧也是他母亲怀了十四个月才生下来的,如今赵婕妤的儿子也是这样。〃于是他将钩弋宫的宫门命名为〃尧母门〃。
  这个愚蠢的举动给了许多想要刘據滚蛋的酷吏们一个大好机会。绣衣使者江充、宦官苏文(后来被实行火刑的那位)就想,既然汉武帝将弗陵比作帝尧,又将钩弋夫人比作帝尧的母亲,这个糊涂老头很可能是想传位给这个儿子。于是,刘據的厄运来了。
  有一天,太子刘據进宫探望母亲卫皇后。母子二人谈得高兴,不觉已到日暮。太子一看时辰不早,忙匆匆起身告辞,这事却让黄门苏文看在眼里。
  第二天,黄门苏文就向汉武帝报告说:〃太子昨天在皇后宫里很久才出来,可能与宫女们有奸情。〃
  汉武帝觉得太子很可能是女人不够用,就下令将太子宫中的宫女,增加到二百人。刘據对父亲这样的安排总觉得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