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节
作者:冷夏      更新:2022-09-26 14:27      字数:4724
  铮沂贾毡3肿耪四壳逦N也⒉辉谝饨词欠窕挂庋觯俏胰沸盼铱梢杂行У毓婊业乃茫⑶蚁蛐枰娜耍柙夷芄痪柙亩鳌宜涤械囊磺小!?br />
  除了以上四种用于节俭的原则以外,父母或者女主人,也要注意保管好家庭财产,购买的每一样东西都要做到物尽其用,准确归位。对于收入一般的人来说,关注家里的每一件事情同关心自己的工作一样重要;即使成就颇高的人,亲自过问家务也是必需的。
  对于我们而言,节俭的精确度很难有标准可寻。哲学家培根说过,人要量入为出,积蓄与花销应该各为收入的一半。但这样的做法可能太过于精确,因为培根自己也没有完全做到。一个人在房租上应该付出多少?这取决于人们生存的环境。在乡下是十分之一,在伦敦可能就占到六分之一。无论如何,节省的越多花销就越少,那么积蓄也就越多。补救过第一次所犯的错误,其后所犯的错误补救起来就会变得越来越难。对于一些大家庭来说,积蓄越多,也就越有利。节俭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中低等收入者也是一样。不节俭就会导致很难参与社会上的慈善工作,对于有需要帮助的人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如果把所有收入都花完了,就无力帮助别人;也不能以更好的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有更好的生活与事业的起点。培根的例子说明即使有大智慧的人,忽略节俭也是危险的。身边大多数例子也告诉我们,那些智慧一般的人也能成功地实践节俭这一美德。
  大多数英国人都是勤俭上进的,他们是一个具有自我克制意识的民族。他们能够以自身的素质和努力在世界上得到应有的地位,并且获得相应的发展。但是他们似乎忽视了一些能够改善状态,并且确保社会福利的有效方法。 他们在性情温和、节俭朴素,以及拥有深谋远虑的思想上所接受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他们只为现在而活,极少考虑将来。作为一个家庭的主人——丈夫兼父亲,如果他们供给了目前家庭生活的所需,但是没有为将来着想的话,他们也通常就会被认为是已经尽到了职责。英国人是很勤劳的,但是却缺乏远见;他们虽然很能挣钱,但却挥金如土。因此他们没有长远的打算,也缺乏勤俭节约的美德。
  但是,无论什么行业的人,他们并没有受到这种想法的影响,仍然习惯于过一种挥霍无度、入不敷出的生活。如果不去借债的话,也是收入和支出两相抵消的。上流社会的人们,为了炫耀而生活,他们必须固守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必须拥有豪华的住宅、漂亮的马车,吃山珍海味,穿昂贵华丽的衣服。因此,他们不顾一切地奢侈浪费,却往往因为比不过人家而暗自伤神,甚至一蹶不振。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收入不高的中产阶级却在努力模仿贵族的奢华生活,追求享乐。他们要把住宅装修一新,他们要穿华丽的衣服,还要给马车加上豪华的遮阳篷;他们的女儿要学习贵族的“家政”;他们关注“上流社会”的生活点滴,经常去歌剧院和戏院提高艺术修养。炫耀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开始疯狂追随,各种荒唐可笑的做法层出不穷,而且人们的虚荣心也越来越强。但是这样的恶习,却在人们的攀比之下不断蔓延。对于工人阶级来说,他们的收入少得可怜,而且刚刚收支相抵。然而即使他们有一点点多余的钱,也不会为以后可能遇到的困境着想;因而一旦不幸真的降临,他们就只能在仅有的屋子里遮风避雨,而生活上的需求是根本无法解决的。
  由于贪婪而吝啬,由于节俭而省钱,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但是节省钱财的方法却是一样的,那就是节省每一样东西,不要浪费,合理应用;可是最终的目的,差别却很大。比如,吝啬鬼的唯一快乐,就来自于毫不浪费,即使是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也不会伸出援助之手。懂得节俭的人,花在享受和舒适上的钱,是以他所能够承担为限的,而另外一部分钱则被积蓄起来已备将来所用。贪婪的人把金钱视为自己的生命,甚至视为不可或缺的神圣之物;但是节俭的人却把钱财看作是有用的工具,是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他人与自身幸福的手段。吝啬鬼是贪得无厌的,他把所有的钱财都积攒起来,却始终得不到满足,而他所积攒的钱已经远远超过了他所能花销的钱,最终这些财富在他死后被那些浪荡子挥霍一空。但是节俭的人做法就不同了,他并没有想要积攒多少财富,只是着眼于在财富和生活中都得到保证。
  使经济有效地支配收入是每个人的职责,不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一样要懂得节俭。萨利公爵曾在他的《回忆录》中赞美节俭为他的财富带来了深远的意义。因为懂得节俭,即使在他年少轻狂的时候,手上总有支付突发事件所需的费用。对于成家立业的人而言,履行节俭的义务就更有必要了,因为他要担负照顾妻儿的职责,这是他必须节俭的理由。倘若病痛或者意外让他过早离世,家里还没有积蓄的话,他的妻儿只能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挣扎。别人的同情虽然可以让他们暂时避免挨饿,但是慈善之手是冰冷的,施舍得来的东西永远不能与艰苦劳动、勤俭节约所获得的东西相提并论。因为后者本身就代表着福祉与舒适,它不会对任何孤立无援,或者一无所有的人的心灵造成伤害。所以节俭和积蓄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事情。我们不能挥霍浪费,而是要擅于节俭,懂得积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有保障,让自己的家人幸福。
  在为了实现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目标而节省金钱的过程中,人们的努力使他们的尊严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即使这种努力最终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它仍然产生了清晰的思路,使美德战胜了邪恶,使勤俭节约战胜了奢侈浪费;它能够控制人们的焦躁情绪,消除人们的忧虑,确保人们拥有舒适的生活。勤俭节约,即使不能让我们积蓄太多的钱,至少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有能力渡过难关。不然的话,面临痛苦与不安,我们只能束手无策。拥有一定的积蓄,心情就会更为愉悦,做事也更有动力;即使面临失业或者不幸的时候,我们依旧能够坦然面对一切,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有资本战胜难关,并且可以避免或中止情况的恶化。通过勤俭节约,我们能够认识到一个人应有的尊严,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福祉,即使到了晚年,这种荣誉也会跟随着我们。在艰苦朴素的作风下,我们走到了生命的终点,那时我们将会意识到,自己不但没有给社会增加负担,反而成为了社会的财富和荣耀;同时还会意识到,由于自强自立,我们成为了孩子们的榜样,而且我们留给他们大量的财富,即使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他们依旧可以快乐和独立地生活在世界上。
  成长、教育和提升自我是人生的首要职责。同时我们还应该以合理的方式帮助那些自立的兄弟。每个人都应具备自由意志和自由行动的能力;已经有很多事例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那些想要自立的人最初所处的环境非常糟糕,但是经过努力,他们成功地走出了困境,战胜了困难;他们从社会最底层脱颖而出,仿佛是为了证明,只要拥有充沛的精力、坚定的目标,以及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使自身在社会中得到完善与提升。人性的光辉与社会的荣耀,这些都在与困境作顽强斗争的过程中体现。
  当一个人决心要成功的时候,实际上他已经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正是在促进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行为推动了他人的利益。自身的努力给了他人最大的动力,而榜样的力量,相对言词上的教诲更具感染力。因而人们争相效仿这种行为。以自己为榜样,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导了别人要履行改造自我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职责。如果人们都能够像他学习,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变得开明和谐、幸福繁荣!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因此社会的安定与繁荣,或者腐败与堕落都同个人的行为、素质相一致。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不公平的社会待遇始终抨击不止。面对色诺芬的节俭,苏格拉底不禁问道:“为什么有的人不但生活富裕,而且还另有积蓄?有的人不但债务缠身,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满足不了?”伊斯马萨斯回答道:“原因在于,前者视他们的事业为生命,而后者却对事业不加丝毫考虑。”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才智、行为与精力的高低。优秀的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努力形成的。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犯错误。那些指望他人垂青,但是却不能自力更生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的。那些吝啬鬼、挥金如土和铺张浪费的人注定只会失败。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失败就在于他们自身存在着深入骨髓的惰性,缺乏奋斗的勇气。他们不屑于经验对生活的教训,一味地以错误的方式来安排工作。其实运气只是上苍偶然的施舍,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一辈子的幸运。 运气只不过是个代名词罢了,是要靠努力和自信得来的。黎塞留曾说过,他不会雇佣一个不幸的人。其实,他所说得不幸的人,是指缺乏实际能力,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的人。如果无法从过去的失败中得到教训,那么这将是未来失败的征兆。
  即使最优秀、最有才华的人也会固执己见,而又焦躁不安。他们既不能忍受恶劣的环境,又不愿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固执地认为自己所有的决定都是对的。但是,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们就像华盛顿·欧文提到的那个荷兰人一样,虽然他们制定了伟大的计划,做了周密的安排,但是仍然没有达到自己的最终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妄想着所有条件都已经就绪,不用再去做任何准备。因此,我们喜欢那些目标明确,并且能以迅捷的方式达到目标,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描绘事情经过的人。没有具体行动,语言就只能成为没有意义的唠叨。
  即便是聚集财富的愿望,也算是一项渴望成功的愿望,它并不是毫无用处的。因为人们总希望生活越来越美好,而不是越来越糟糕。事实上,积累财富的愿望,已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积累财富为人们的精力与活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是所有事业的开端,是勤劳、自立的基石,它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并尽力超越其他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哪个懒惰的人或者奢侈浪费的人成为了真正有用的人。而正是那些懂得珍惜时间、辛勤劳作的人推动了这个社会的发展,他们通过自己的学识、科学创造使这个社会节节高升。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劳动是神强加于子民的一种责任”这一思想,在蒙昧时代就为人所知;在基督教时代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我们的经验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一件事都与所积累的财富息息相关。新奥伦斯商人约翰·道诺夫的墓碑上刻着如下格言,作为对青年人的谆谆教诲:
  时刻谨记,劳动是生活的必要条件。
  时间就是金钱,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得到合理的利用。
  想要他人善待你,你就首先要善待他人。
  今天要做的事情,不要等到明天再做。
  属于自己做的事情,不要想着他人来做。
  不要拿取他人之物。
  不要忽略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
  不要花不属于自己的钱。
  不要一味的花钱,而要想着挣钱。
  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约束你生活中的行为。
  在自己的一生中,努力行善。
  对生活的必需品不要吝啬,但是要崇尚简单朴素的生活。
  发挥你生命的最大价值。
  很多人都把约翰·道诺夫的教诲牢记在心,他们通过节俭安排生活,以防未来的不测,在艰难时世有积蓄让自己走出困境。他们通过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更完满,通过彼此间的合作让勤俭节约的方法得到更有效地实施。即使处境最艰难的人,只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助,以及财富的联合都能够克服贫困的压力,改善生活,甚至让社会得到发展。
  一个人即使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对改善社会状况起到一点点作用;只有联合他人的力量,为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的时候,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人类文明本身就是合作的产物。穆勒先生曾说过:“人与低等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类具有与合作行动的能力。人可以通过与他人的联合行动做到单个的人无法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