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节
作者:冷夏      更新:2022-09-26 14:27      字数:4721
  Γ页晒Φ厥迪至苏飧瞿勘辍N嗣植共屏ι系牟蛔悖蚁露ň鲂囊恢址浅=诩蟮纳睿比换共荒苁刮业淖粤⑹艿剿鹕恕T谀抢铮抑恢厥犹岣呶业奈难Р拍埽墒悠渌魏我桓瞿勘辍!毙葳映霭娴牡谝槐臼槌龊跻饬系厥О芰耍沂浅沟椎厥О芰恕5撬挥惺艿剿亢恋拇蚧鳎匀缓敛黄俚丶绦醋鳌2痪帽愠霭媪怂牡诙臼椤U獗臼槭顾竦昧司薮蟮某晒Α5撬⒚挥幸虼硕玫酱罅康慕鹎2痪茫偷5绷俗の材珊投剂榫麓泶Φ拿厥橐恢啊T谒?6岁时,他认为自己已经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了。他曾亲口说了这样一句话:“由于我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从而积攒了一大笔钱财,这样我就真正实现了自立。我常常这样说,如果我拥有近1000英镑的财富的话,我的朋友们都会露出欣慰的微笑。”我们都知道,以年息5%来计算的话,将1000英镑存进银行,一年就可以获得50英镑的利息。休谟的朋友亚当·斯密在提到他时说:“哪怕在他最贫穷的时候,他都会在恰当的时候对那些困苦的人给予仁慈、慷慨的帮助,而他那伟大但却必要的节俭习惯并不会阻止他的行动。休谟的节俭并不是出自他的贪心,而是完全出自他对自己的热爱。”
  一个最典型的节俭的人就是尊敬的罗伯特·沃克先生——了不起的罗伯特·沃克,在他曾担任教职的坎伯立教区至今还有人这样称呼他。在上个世纪末期,他担任里斯维特助理牧师一职。根据当时的情况,助理牧师一职的年薪仅有5英镑。他的妻子带来了40英镑的嫁妆。仅靠5英镑的年薪和妻子的存款利息以及作为牧师所获得的收益,这些能够维持生活吗?毫无疑问,他做到了。尽管生活得很简朴,但一家人活得很充裕,而且还留有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款项,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勤俭与自立。
  这首先要归功于他的勤俭。无论从哪方面看,在他眼中安息日都是最为神圣的,凡是与助理牧师的工作有关的事情,他都认真完成。在做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他利用晚上闲暇的时间诵读圣经和做家庭祷告。平日里,他给教区的孩子们上课,从没有因授课的费用问题开口向孩子的家长要钱,他只领取人们自愿交纳的费用。教区的教堂就是孩子们的教室,每当学生们复习课文的时候,他就坐在他们身旁默默地纺纱织布,就像申斯通学校的女教师做的那样。他拥有放牧的权利,可以在山头上放养几头牲畜,同时也需要人在一旁看守。在这种恬淡的田园式生活中,他还常常做一些体力劳动,除耕种自己的土地外,还租种了两三英亩的耕地,并且布置了一座花园——从耕作到花园的管理,一切都是由他亲手打理的;家中烧饭取暖所需的泥煤,也是他从附近的泥煤沼泽中亲自运回来的;他经常为教区的教民们捆扎干草或修剪羊毛,他也因此提高了这两项手艺活儿的技术。为了感谢他的帮助,居民们送给他一些干草和羊毛作为回报。
  在担任里斯维特助理牧师一职的20年里,他那卓越的人品受到了教区人民的高度赞扬,他也得到了17英镑10先令的年薪。当卡莱尔的主教想要把他调入邻近的爱尔法教区担任助理牧师一职时,他委婉拒绝了。他的理由是这一任命“将可能引起两教区人民的不满,人们有种被歧视的感觉;有人认为应该在两地交替供职,但也有人觉得这样做背叛了教职,甚至有的人会认为这一切都源于我本人的贪婪。我不希望看到这些无谓的不满和争论,因而想极力避免。”当时,沃克已经是8个孩子的父亲。其中的一个孩子被他送进了都柏林的修道会学院,最终这个孩子也成为了一名牧师。
  罗伯特·沃克的牧师生活得极其节俭,但在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表现过一丝一毫的吝啬与贪婪。恰恰相反,他的一生都在对别人无私地奉献和慷慨解囊。他不知道奢侈为何物,也根本没兴趣去了解。在他家里,他总是以清凉解渴的茶水招待客人,出于健康的需要,家人也喝牛奶,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饮品了——如果取自山中的泉水也算是一种饮料的话。家人的穿着不仅体面而且朴素大方,而这些衣服却都是自家手工制作的:款式如同家中的菜谱一样简约。偶尔为了补充必需的营养,餐桌上也会出现羊肉;年底的时候,他们会宰杀一头牛,把牛肉腌成牛肉干,这样冬天就不愁没有肉吃;他们还将兽皮做成革,用羽毛来装饰鞋面。这样一来,通过种种自制的方式,这位受人爱戴的牧师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使家人过着舒适的生活。就像他心情愉快时经常说的那样:不仅仅是维持生存,“还应该懂得生活”,并且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优质的教育,使其拥有今后在社会中立足的资质”。
  很多人为了获得发展的机遇,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社会地位,往往“放弃享受,劳碌终日”;为了追求最终的目标,平日里省吃俭用,靠体力劳动赚来的微薄的收入过活,憧憬有一天能够从事高级的脑力工作。有人指出这是不公平的:无论无产者再怎样拼搏奋斗,也无法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鞋匠永远只是鞋匠”,这是一种社会的罪恶;只有在一种更加人性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人的能力的发挥才能真正成为征服世界的手段,人类文明的前进动力才永不衰竭。
  “如果懂得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对于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来说,无论处于何种社会环境中,生活都不会因此而有所不同。”歌德说,“具备诚信,追求卓越品质的人将会为自己铺设成功之路,而且在应对任何一种社会环境时,都能采取合理的解决方式。” “政府怎样做才配‘最佳政府’这一称号?”他自问自答道:“最佳政府就是懂得如何让人民自由生活的政府。”他认为,人们最根本的需求就是个人的自由和自省。他还说:“每个人应该只做自己份内的事,远离这一充满混乱和未知的世界。”
  总之,个人力量的汇聚促进了客观世界的变化发展,一步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向未知领域的拓展;也正是个人智慧和坚韧的意志力的汇聚实现了人类在艺术、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创新。
  卓越的个体较为容易实现自我克制,而庸碌的群体就不太容易做到这点。自私是人之本性,时刻防备自己吃亏,担心好处被别人得去;而那些既能净化自己心灵,又具推动世界前进力量的人,只存在于那些别具高贵、坚毅气质的人当中。他们的言行能够激励他人,振奋人心,使之勇于向前。
  艾尔柯勋爵在向东洛锡安的煤矿工人发表演讲的时候,他举出了很多个关于矿工出身的人们获得成功的例子。一开始,他就说到了来自斯塔福德的麦克唐纳先生。他说:“我初次与麦克唐纳先生见面是在下议院的门厅里。当时有人告诉我有一名煤矿工人想见我。我走过去看到了他,他递给我一份该地区的请愿书,希望我能提交下议院。我们开始相互交谈,他表现出的智慧和话语的说服力令人感到惊讶。从交谈中我得知他幼年时就在南开郡一家煤矿里当童工,青年时期,冬季在格拉斯哥大学就读,夏季就拼命干活攒学费和生活费。就在这一时期,他掌握了大量的书本知识,还学会了写作。我认为苏格兰的煤矿工人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
  赫格博士也曾是英格兰一家矿场的工人,他每天上午干活,下午到学校上课。此后接受了4年的大学教育,又在一家神学院度过了5年。后来因为健康问题离开了英格兰。目前在埃及做传教士的工作。
  另一位来自北达勒姆的艾略特先生(即现在的乔治爵士),再没有比他的成功更能说明矿工具备知识的益处了。他经过不断地拼搏奋斗,最终由一名普通的矿工变身为雇用几千名工人的管理者。他从小事做起,渐渐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同时占据了显赫的地位。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只是有的人缺少勤勉与节约的习惯。”
  艾尔柯勋爵好像也举了地理学家哈顿博士的事例。哈顿博士是一位煤矿检查员的儿子,天赋极高;据说大名鼎鼎的木刻家别维克也是矿工的后代;坎贝尔博士是发现莫法特和利文斯顿的先行者,他在南非的博茨瓦纳从事艰辛的传教事业。他的父亲是罗汉德的一名矿工;诗人艾伦·莱姆萨的父亲也是一名矿工。
  出身于矿工的乔治·斯蒂芬森最终成为了受人尊敬的工程师。乔治一直很勤奋,一旦有了富余的钱,他就用于学习知识。当周薪增加了12先令时他十分兴奋,以至于马上宣布自己是一个“在生活上获得成就的人”!他以自己并不丰厚的收入维持生计,接济贫困的父母,同时省下自己的学费。他的技艺越来越精湛,当他获得1英镑的周薪时,就像那些富于智慧和远见的人那样开始存钱。当他的存款额相当于一块金币的价值的时候,他骄傲地告诉身边的同事,自己“已经是一个富人”了!
  他的这种观点很合理。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要满足自身所需要的物资之后,还有积蓄,那么他就能够远离贫穷,从此过上惬意的生活。肯定地说,从斯蒂芬森积攒下来的一块金币开始,他就不必再去追忆过去的生活时光了。斯蒂芬森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人,他懂得节俭钱财的重要性,因此他的发展将会像初升的旭日一样充满希望和光芒。曾有一位阅历十分丰富的人说,他从来没在工人当中见过这样的例子:一个收入很少但却能够积蓄到1英镑的人,最后却只能依靠别人的施舍过活。
  当斯蒂芬森计划着要制造他的第一部火车头的时候,他所拥有的财力根本无法支付这项巨额的费用。但是,作为一个工人,他已经在生活中建立起了一种信誉。他的忠诚使他获得了众人的信任。当拉文斯沃斯伯爵得知了他想制造一部火车头的事情时,马上就给他提供了足够资助,使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瓦特在研制压缩蒸汽机的时候也需要大量的钱财,因此他只能依靠为别人制造零件和卖教学器具来维持生活。他曾制造过长笛、风琴和圆规,总之,凡是能够用来谋生的东西他都会去做,直到他将压缩式蒸汽机发明出来而改变原有的生活。在他研究压缩蒸汽机的时候,他还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他认真地学法语、德语、数学和自然哲学原理,并将这种学习的热情持续了好多年。当他发明了蒸汽机并找到马修·布尔顿的时候,他已经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了一个知识渊博、精通科学的人。
  在这些伟大人物的眼中,他们并不认为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谋生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在从事体力劳动的同时也具备从事脑力劳动的能力。他们在依靠双手的努力而维持生活的同时,利用剩余的时间从事他们的发明和研究事业。大量的事例证明了这种做法能够为世界带来多么大的福利!休·米勒的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生活事务中,他极力向人们推荐一种切实可行的做法。当米勒开始创作诗歌,并且意识到作为一个作家自己的才能正在不断提高的时候,他依然从事采石的工作,而且更勤奋地对待这份工作。
  赫莱斯·沃尔浦尔在提到卡罗琳王后的时候,主要说到了她的一种做法——庇护赋有才华的年轻人,但是,她的这种做法反而阻挡了他们成为诗人的道路。这种做法同休·米勒早期的成功不一样。沃尔浦尔指出:“对于一个身份卑微但是有些文学才能的工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自视清高所犯下的错误更严重、致命的了。然而,人们却常常犯这种错误。我就遇见过好几个贫穷、潦倒的技术工人,他们自认为自己是出类拔萃的诗人,认为自己现在所从事的体力劳动虽然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但它却贬低了他们的价值。最终,他们的结局只是比乞丐略微强一点——即使优秀,却不能为基本的生存创造条件,沦落到行乞的地步,却因为自己的优秀而耻于乞讨。这种人是多么的可悲啊!我经常把他们当作警醒自己的例子。我下定决心,借助于上帝的帮助,避免犯下他们那样的错误,将诚实的天性同任何自私的念头保持距离,不能自视清高,要学会自立。”
  相反,对于拥有一份较好工作的人来说,他可以通过学习和劳动激发出自己的能量,做到自我克制,然后将充沛的精力用于学习知识文化。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而这样的人会凭借自己的认真、节俭、阅读的习惯,以及勤劳的工作态度等优秀的品格,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童年时期,我结识了3个在农用器具生产厂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