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节
作者:随便看看      更新:2022-09-26 14:23      字数:4773
  你手头的工作成效被打了折扣,而它迟早会将你的所作所为暴露无遗。
  周瑜:在我们的印象中,你也是一个更换工作相当频繁的人。请问,你与他们有什么不同?
  我在不断地跳槽,而他们在不断地被炒鱿鱼。
  第三个忠告:不要将公司的财物带回家。哪怕是一只废弃的鼠标垫或一件多余的促销礼品。否则,人们会认为你是一个贪小便宜的家伙。记住,不贪小便宜的习惯给你带来廉洁的美名。在这方面,我二弟关羽就做得很漂亮。《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就是‘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什么叫挂印封金?就是离职时把公司配给他的宿舍、银行卡、手机、制服等所有财物全部打上封条,清清白白地退还给公司。有些人不是这样,他们同样人品高尚,可就是不拘小节,被一点小小的利益毁了一生的清誉。你们说,这是何必呢?
  周瑜:你的意思是,可以为了更大的利益栖牲自己的名誉?
  [刘备沉思了20秒钟]
  你可以这样理解。让人奇怪的是,如果你愿意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奋斗,你可能会像董卓一样遗臭万年,也可能会像我一样流芳百世。这个中奥妙嘛,值得你去再三品味喔!
  第四个忠告:不要另类打扮。你可能认为你的打扮能够体现你的个性或对时尚的追求,但你得注意这是在工作场合。女孩们不能穿那种时髦的半尺厚的松糕鞋与有孔的牛仔裤,男孩们也不能做马尾巴的发型。另类的打扮,会制造出与业务极不相称的气氛。
  周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想打扮漂亮一些,都想做办公室明星,这无可厚非呀?企业里也会因此充满万紫千红的活力,你凭什么横加指责呢?没有个性的员工就是平庸的员工,这个道理你懂吗?
  一个企业在文化上的一致性越好,它的文化就越纯洁。越纯洁,就越鲜明。越鲜明,就越强而有力。企业的这种追求,在员工的穿着上也不例外。当然,企业应当鼓励我们在考虑问题时去寻找一些创新的方法,但任何创新都不能伤害企业的一致性。否则,企业就无法将它内部的注意力和行动力集中起来,指向同一个目标。
  第五个忠告:不要利用上班时间处理私人事务。有些员工好像很聪明,一天中总有办法悄然消失及悄然重现,利用这些时间做私人事情,如:逛街买衣服、修指甲、美容、理发。听我说,不要像个神奇小子行踪不定,否则人们会认为你难以琢磨和不可信赖。也不要言而无信,你会让所有与你有关联的人都生活在惶恐之中。
  请你注意生活中的小节,否则你会在信誉及品行方面大大失分,没有一个主管和老
  板会欣赏这样的员工。
  周喻:我们尊敬的曹操同志说过:“大丈夫不拘小节。”你对此又做何解释呢?
  「刘备被问得一愣,但很快有了一个妙论」
  平凡人物在重要时刻,重要人物在平凡时刻,都可以不拘小节;其他情况例外。
  笑傲职场江湖的五种兵器
  许多人认为自己在为老板打工,好像他在做好人好事似的。我所看到的真相是: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打工,无论他是为了养活自己,还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做铺垫。因此,尽管老板和主管有权力分配一位员工的工作,但他与老板和其他同事之间其实是一种工作关联关系。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好的职场表现,我们就能获得好的绩效评估。这种职场表现和绩效评估,将会对我们的职业生涯造成积极的影响。勇于负责是受人称道的职场表现之一。许多员工习惯于等候和按照主管的吩咐做事,似乎这样就可以不负责任,即使出了错也不用受到谴责。这样的心态只能让人觉得你目光短浅,而且永远不会将你列为升迁的人选。
  周喻:可是,勇于负责毕竟是一种胃险行为。中国人有句老话“平安是福”,为了出人头地去冒险,好像有些不智呢。
  我是要你“勇于负责”,而不是“盲目负责”。如果你一点信心都没有,谁又敢让你负责呢?从人品上讲,勇于负责的是英雄,盲目负责的是蠢货,不负责的是平庸之辈―你愿意做哪种人呢?
  周瑜:你的答案呢?
  我的答案是:表面上是勇于为工作负责,实际上是勇于为自己负责―你懂了吗?
  善于从工作中发现快乐是第二个需要学习的职场制胜秘诀,不要每天晃着一张苦瓜脸,这样给别人、给自己的影响都很负面。如果你实在无法从工作中找到快乐,那你就得去找一份你觉得快乐的工作,因为快乐是个人职业生涯得以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周瑜:刘老师是坐着说话不腰疼啊!找一份你觉得快乐的工作?说得多轻巧!
  你以为是在超级市场挑选商品啊?现在就业形势这样严峻,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很不容易了,还奢谈什么快乐不快乐,真是的!那么,请问你知道你自己适合或喜欢做什么工作吗?
  周瑜:我……我还真不知道自己喜欢做怎样的工作。既然你不知道自己喜欢做怎样的工作,你怎么就知道自己找不到呢?只要你能明确并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那份工作就会适合你,也会让你感到快乐。不可否认,即使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会遇到困难。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工作,是衡量一位员工表现是否优秀的首要因素。态度是你的心灵表白,积极的态度表明你勇于接受困难的挑战,消极的态度则表明你没有信心和试图逃避。第三个值得重视的职场制胜秘诀就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
  周瑜:有没有第三种态度,它既不消极也不积极呢?
  「刘备像一位哲人一样望着周瑜」
  没有一种情绪是平静的,要么是淡淡的喜悦,要么是淡淡的忧伤。同样地,非积极的态度就是消极的态度。作为一种心态的外在表现,积极的态度偏向于希望而不是绝望,偏向于创造性的兴趣而不是枯燥乏味,偏向于努力而不是得过且过,偏向于欢乐而不是悲伤。很显然,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只有不断成长的人才能够一路欢歌、笑到最后。我们必须经常寻找一些更新及创新的方法去做事,抱着“还可以做些什么”的态度去面对工作,质疑自己的方法、步骤,并加以改善,积极态度因此就显得至关重要。
  第四个职场制胜秘诀是强烈的团队意识。在市场鏖战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团队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假如你在工作中显得离经叛道、形只影单,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协作。但是,如果你能够忠诚于团队,并且愿意为此做出必要的奉献,那么,你就能成为深受欢迎的团队成员。在这方面,我们“桃园三兄弟”一向做得很好。尤其是我二弟关羽,哪怕是千里走单骑,哪怕是过五关斩六将,也要回到团队中来。
  周瑜:可是,为什么“桃园三兄弟”没有接纳新的成员,而成长为“桃园四兄弟”或“桃园五兄弟”呢?
  '刘备表情丰富地叹了口气]
  我非常怀念我们三兄弟金兰结义的桃园。这么多年来,“桃园三兄弟”早已成了兄弟情深的象征,成了一个“内可以聚,外可以召”的文化作品。在这个作品中,
  蕴涵着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将有力地推动我和我们共同的事业的持续成长。当然,在我们创业的历程中,还在不断地加人新的兄弟,我正在考虑是否把“桃园三兄弟”更名为“桃园系列兄弟”。如果可以的话,就得让罗贯中重新修改《三国演义》了。周瑜:在《三国演义》中,我可是火烧赤壁的统帅,怎么可以说改就改呢?是啊,历史不可以修改,但可以继往开来。有一句名言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就成了追求成功和持续进步的重要因素。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第五个职场制胜秘诀。近来,一些集团公司非常重视人力资源重组,企业高层向员工发出了“不换脑袋就换人”的警告。于是,“换脑袋,求生存”成了员工们面临的严峻现实。
  我的一位同学蔡文姬,回国担任了一家网络产品的行销总监,肩负公司决胜未来的重任。她和董祀新婚不久,没有度蜜月。最近生病了,脖子僵硬得直不起来,也只请了一天假。她从不抱怨,始终保持着神采奕奕的职业形象。她说:“因为我在一刻不得放松地追求梦想,所以必须这么做。”
  著名的医师华佗,几年前被聘请担任某医疗器械公司的产品总监。作为一名专家型的员工,也在时时提醒自己换脑袋。他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不断创新的企业需要不断创新的员工。市场会淘汰落后的企业,企业也会淘汰落后的员工。”
  拯救职场人缘的五种方案
  如果在你的出勤记录上,一直都是严以律己的好雇员,不迟到,不早退,对公司里财物、文具从不顺手牵羊,堪称洁身自好的楷模,能够及时完成工作任务,从不叫苦喊累,那么,恭喜你,你做得很好。
  可是,衡量一个人工作表现的优劣,有时并不仅仅只看个人的成绩。若与同事龃龉过多,也会成为你通往成功之路的暗礁,不可小觑。当然,注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费尽心机和全公司的人打成一片。但总的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毫无疑问能使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使你的努力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旦沦为“职场讨厌虫”,你的人品和人缘都会受到负面影响。我在下面列出五种“职场讨厌虫”的标本,以供各位将来入职时作为借鉴。
  1号“职场讨厌虫”:流言传播者办公室里一些小打小闹的玩笑无伤大雅,但要警惕它们发展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闲话乃至伤人的谣言。很多不懂得三思而后语的人,为了快意口舌或别的目的,往往会散布流言,兴风作浪。还有一些人,也喜欢凑兴,添油加醋,为传播流言推波助澜。
  拯救方案流言止于智者,尤其是一些与同事私生活有关的话题。学习守口如瓶,不要枉做小人。在关键时刻你会意识到,同事们的信任是多么的宝贵。
  周喻:有些人的天性,就是喜欢传播信息,要不怎么会有记者这个职业呢?无论内幕秘闻或小道消息,既然口碑相传,就肯定有其中的道理。你没必要一棍子打死吧?
  也许凭借各种“内幕秘闻”,能很快让你成为茶水房里的红人。但是,永远没有人会对一个口无遮拦的饶舌者待之以真心。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传播流言,如果自己的人品会因此受到质疑,毕竟是一件值得权衡的事。
  2号“职场讨厌虫”:牢骚大王牢骚满腹,怨气冲天,这些就是这种人最显著的特征。出于对友情的考虑,可能有些人会倾听你的诉苦。也许你把诉苦看做开诚布公的一种方式,但一定要注意适可而止,绵绵不休的抱怨会让身边的人苦不堪言。
  拯救方案倾诉是一种很好的发泄方式,于是,你把那些给你带来烦恼、痛苦的一切发泄出来。倾诉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于是,你希望通过倾诉获得理解和援助。然而,你也得注意别人的感受。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调整自己的心态,用积极的办法来处理你的问题。这有点像拉肚子,你得治病。如果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你还得找一个卫生间,不要弄得到处乌烟瘴气。
  周瑜:按照你这种理论,倾诉和倾听,将会成为一种古老的情感交流方式,从人类社会消失了?
  [刘备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
  病人总是会发出痛苦的呻吟,哼哼两声,不仅心里会舒服一些,而且也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同情。就像疾病无法消失一样,呻吟也无法消失。同样地,倾诉也无法消失。
  没错,富有同情心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可是,如果你不去积极地解决问题,而只是一味地要求别人同情,那就是你的不是了。
  3号“职场讨厌虫”:自以为是的半瓶醋这种人永远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而且说起来头头是道。在办公室里,无论谁有任何意见,他都会强行插人别人的谈话,想当然地来一番指手画脚。所有的一切都被他弄得云山雾罩的摸不着真相,让许多不了解他的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也许他并不是刻意要愚弄你,可是你在他面前确实无法保持清晰的思路,也无法跟他进行有效的沟通。
  半瓶醋就是这样,喜欢用自己的一知半解去影响别人,却毫不顾及后果。然而,后果毕竟还是会发生的。这样的事情如果一再出现,还会有谁相信他呢?
  拯救方案自以为是的半瓶醋总是希望自已能在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