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作者:随便看看      更新:2022-09-12 17:16      字数:4829
  戈林的保证,敦促许士尼格勿举行公民投票。对一位在国外遭受入侵威胁,在国内因太宽容
  而受工人攻击、因限制太死而受纳粹攻击的总理来说,这封信是件令人泄气的事。他决定置
  墨索里尼的劝告于不顾。
  3月9日,他宣布公民投票将在蒂罗尔的因斯布鲁克城举行。他身穿奥地利的传统服装
  (褐上衣、绿背心)信步走上市内广场讲台,深情地宣布,全国公民将在四天后前往投票站
  去回答一个问题:“你们是否赞成建立一个日耳曼人的,自由、独立、友善、信奉基督、团
  结的奥地利?”他作为演讲家而不是学者发表演说,这是第二次,“蒂罗尔和奥地利同胞们
  ,对蒂罗尔说‘赞成’,对奥地利说‘赞成’吧!”他这样宣布后便用蒂罗尔方言以安德利
  亚斯·霍弗号召志愿军攻打拿破仑的名言结束讲话:“战士们,战斗的时刻到了!”两万名
  听从同声高呼,坚决抵抗。在收音机前收听广播的人们,大多数也义愤填膺。然而,斯达汉
  堡亲王却目瞪口呆。“许士尼格完蛋了”,这位奥地利前副总理对妻子说,“希望奥地利不
  会完蛋。希特勒永远不会允许此事发生。”
  如同他所惧怕的,这一宣布令元首采取了强硬手段。为自由和团结的奥地利而进行投票
  一事意味着——结局可能是这样——合并的推迟,如果不是终结的话。由于与奥地利合并是
  向东扩展的必要前提,公民投票便可能使希特勒之整个生存空间计划遭到破坏。他是不能容
  忍这种挑战的。3月10日上午,他对凯特尔将军说,由于奥地利问题如此“严重”,他应
  该作好适当的准备。凯特尔回忆说,总参谋部已做好一个计划,即“奥托战役”,防止奥
  托·冯·哈布斯堡重登奥地利王位。“作准备吧!”元首下令说。
  凯特尔连忙赶回设在本德勒大街的参谋总部,发现“奥托战役”不过是纸上谈兵,便大
  吃一惊,后悔不该急急忙忙地讨好元首。于是,他便把起草是否可能入侵奥地利的报告的任
  务交给了贝克将军。“我们什么准备也没有”,贝克埋怨说,“什么也没有,一星半点儿也
  没有。”贝克向希特勒作了汇报,并建议武装入侵奥地利时动用两个兵团,外加第二装甲师
  。希特勒告诉贝克,这些部队须准备于星期六即12日越过边界。他大吃一惊,对一个职业
  军人说来,要在48小时内作好这样一个战役部署,是不可想象的。贝克反驳说,这就意味
  着今天下午6时前要把命令发至各个部队。那就这样办吧——希特勒这个业余战略家说。
  元首更加关心的是意大利的反应而不是后勤问题。他连忙口述一函给墨索里尼。他写道
  ,奥地利已接近无政府状态,他不能袖手旁观。“本人系日耳曼帝国的元首和总理,也是这
  块大地之子。为尽本人之天职……本人决心恢复家乡之法律与秩序,使那里的人民得以按自
  己的判断,用确实无误的、明确的、光明磊落的方式,确定自己的命运。”他提醒墨索里尼
  ,德国曾在意大利困难时刻,即在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援助过他。他答应,承认意大利
  与帝国之间的疆界为布列纳山谷,并以此作为对意大利的支持的报答。“这个决定既不会改
  变,也不会被怀疑。”中午,希特勒将信封好后交给了菲利普·冯·赫森亲王,吩咐他亲手
  将信交给墨索里尼。亲王带着一篮花草,准备带回罗马自己的花园里栽植。他坐的是专机,
  对所携之信是何等的重要,他一无所知。
  在奥地利全境,路牌上都贴满了海报,宣布进行公民投票。装有大喇叭的卡车,在城镇
  街道上穿梭,督促公民们星期天投票时应投“赞成”票。在维也纳,爱国者闹得比纳粹还起
  劲。一队队的爱国者走上街头,高喊“许士尼格万岁!”“自由万岁!”以及“星期天,投
  票天,大家都投赞成票!”
  群众的热情鼓舞了许士尼格。他继续采取坚决的行动。“我不能也不准备当傀儡”,
  (内务部长赛斯—英夸特曾指责说,公民投票是违反贝希特斯加登协议的)许士尼格致函回
  答说,“在国家经济上和政治上被毁灭的时刻,阁下勿以为本人会袖手旁观。”在信的结尾
  ,他紧急请求赛斯—英夸特,作为负责安全的部长,他应采取措施,结束恐怖活动。否则,
  他便无法阻止反对势力。
  虽然,一般人都认为赛斯—英夸特系希特勒的走卒,但,对奥地利之独立,他也是很关
  切的。他虽同情奥地利纳粹的某些政策,但纳粹并不将他看作是自己人。在意识形态和天性
  上,他都比较接近许士尼格。两人都认为自己是爱国者;两人均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两人都
  是知识分子,都是酷爱音乐的文人。赛斯—英夸特答应通过广播敦促其追随者于星期天投赞
  成票,证明他比纳粹更爱国。
  当晚,许士尼格“带着极其满意的心情”上床——纳粹对公民投票的威胁已消除了。但
  ,他有所不知的是,此时的赛斯—英夸特在其党内已没什么影响了。奥地利的纳粹死硬派业
  已排成四列纵队,上了街,朝骚乱的中心德国旅游局涌去——大楼上悬挂着希特勒的巨幅肖
  像。他们高喊:“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初时,爱国者(数量上与他们相比为
  三比一)对此喊声还颇觉有趣。接着,许多窗户被砸碎了。站在一旁的警察连忙圈起封锁线
  ,以避免更大损失。纳粹党徒高声怪叫,警察们不但置之不理,反而集中力量对付爱国者。
  末了,数量上处于劣势的带卍字章的纳粹竟充斥街头。
  (4)
  3月11日凌晨2时,仍以“奥托战役”为代号的、经修改的入侵计划发出去了。希特
  勒亲自控制这次战役。“若其它措施不成功”,计划里写道,“我拟武装入侵奥地利,以创
  立立宪条件,阻止对亲德居民进一步施暴。”有关部队需于12日中午前后作好准备。“我
  保持决定实际入侵的时间的权利。部队的行动必须给人这种印象,即我们无意发动战争,反
  对我们的奥地利兄弟。”
  清晨5时30分,许士尼格的床头电话响了。电话是警察局长打来的,报告说,萨尔茨
  堡的德国边境已被关闭,铁路交通全部停顿。他急忙赶至巴尔豪斯广场之总理府,他在那里
  得悉,慕尼黑地区的德国师已被动员,据悉其目地的是奥地利。德国报纸的电讯稿也同样令
  人吃惊:例如,它们宣称,共产党的旗帜已在维也纳上空飘扬,暴徒们在高呼“莫斯科万岁
  !”“许士尼格万岁!”
  上午10时,许士尼格的不管部长格莱赛—霍斯特瑙带着希特勒和戈林的书面指示来到
  巴尔豪斯广场。与他一起前来的是赛斯—英夸特(英夸特到阿斯盆机场接他的)。赛斯—英
  夸特大受震动,汇报了柏林的要求:许士尼格必须辞职,公民投票必须推迟两个星期,以待
  类似萨尔公民投票的“合法投票”得以建立。如戈林在中午前后得不到电话答复,那他就认
  为赛斯—英夸特受人阻止,无法打电话,而他戈林便采取“相应的行动”。此时已是11时
  30分,赛斯—英夸特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以元首的名义将限期延至下午2时。
  许士尼格利用这段时间权衡了反抗的可能性。他给警察局长打了个电话,对方告诉他,
  维也纳依旧平静。他已在内城筑起了一条警戒线——筑得“尽可能远”——但是,由于许多
  纳粹警察已复职,政府已不能再依靠警察。在此走投无路之际,他召开了一次“内内阁”即
  最亲近的顾问会议,讨论应急措施。他提出三种选择:拒不接受最后通牒,立即向世界舆论
  呼吁;接受最后通牒,他本人立即辞职;妥协,接受希特勒关于改变公民投票的技术方面的
  要求,但拒绝其他任何要求。他们决定妥协。
  此时已快下午2时。片刻后,那两名末日的使者,赛斯—英夸特和格莱赛——霍斯特瑙
  回来了。他们不接受妥协之说。这样一来,许士尼格便只好在完全屈服和抗拒之间作出不愉
  快的选择了。他匆匆与米克拉斯总统进行了磋商,决定取消公民投票。返回办公室后,他将
  这一决定告诉了“内内阁”。一时间,众人全都哑口无言。在沉默中,人们听见卡车上的广
  播喇叭在宣布进行公民投票,之后便播放“啊,你,我的奥地利!”
  片刻后,许士尼格总理对赛斯—英夸特和格莱赛——霍斯特瑙说,希特勒关于延期举行
  公民投票的要求业已获准。与此同时,他们不得不广泛地采取诸如晚8时开始宵禁等安全措
  施。两位使者表示关切,退身外出,给戈林打电话传消息去了。(这次的电话记录,以及尔
  后几天内柏林与各国首都通电话的记录,是盟国当局在帝国总理府发现的。)
  “许士尼格总理的这些措施是完全不能令人满意的。”戈林回答说。话一说完,他便撂
  下电话自己考虑问题去了。
  他原应与希特勒商议的——据巴本说,希特勒此时差不多已“处于歇斯底里状态”——
  但他未这样做,只管自行其事。下午3时多一点儿,他又与赛斯—英夸特通话。“柏林绝不
  能同意许士尼格总理所作的决定。”他说。在愉快的外表下埋藏着阴险的戈林要求许士尼格
  及其内阁立即辞职。他也重复了这个要求:给柏林发个电报,请求德国援助。
  两位部长庄严地返回办公室。阁僚们已在那间大办公室里集合等候。“脸色惨白,心情
  紧张”的赛斯—英夸特,打开笔记本,传达了戈林的最后通牒。接着,众人便七嘴八舌地向
  他提问,弄得他无处藏身。“别问我”,他痛苦地回答说,“我不过是鹦鹉学舌,是女电话
  线务员罢了。”他补充说,在2小时内,如他自己不被任命为总理,德国军队就会开进奥地
  利。
  在维也纳,一切如常,似乎并未发生任何事情。飞机在城市上空盘旋,撒下的传单铺天
  盖地,敦促公民们于星期天投“赞成”票。街道上,“祖国战线”的卡车队开过时,人们高
  喊爱国口号,挥动手绢,向它们致意。连素不相识的人们也用“奥地利”彼此问候。一时间
  ,全国团结一致了。猛然间,各家电台播出的快乐的华尔兹舞曲和爱国进行曲全部停止了。
  代之而来的是宣布一道命令:凡1915年出生的未婚预备役军人立即报到入伍。过了不久
  ,头戴钢盔的士兵坐着卡车,像流水似的开赴德国边境。
  在绝望中,许士尼格向伦敦求援。在向伦敦说明他如何屈服于希特勒的要求以免冒流血
  之险后,他要求“英国政府立即告诉他应如何行动为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封电报被
  送至张伯伦手中时,他正在唐宁街10号设午宴款待里宾特洛甫夫妇。张伯伦冷冷地将里宾
  特洛甫请进书房,说他自己和新任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有句话私下谈谈”。“这次讨
  论”,里宾特洛甫在向希特勒汇报时说,“是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的。平常沉得住气的哈利
  法克斯勋爵比张伯伦更加紧张,而张伯伦至少在表面上显得泰然自若和头脑冷静。”英国首
  相念完维也纳发来的电报后,里宾特洛甫“声称他对此情况一无所知”,还表示怀疑这些报
  告是否属实。他补充说,如果属实,“和平解决”的办法或许为最佳。
  这番话已足以抚慰一个决心与希特勒友好相处的张伯伦了。即使他的外交大臣气愤地指
  责说,许士尼格“已受到入侵的威胁”,张伯伦还是同意里宾特洛甫的看法,说眼下没有德
  国动武的证据。之后,张伯伦便叫哈利法克斯勋爵发电给奥地利政府——这封电报想必令他
  畏缩无疑:“英国政府无责任为总理阁下采取任何会将其国家暴露在危险面前的行动提出忠
  告;英国政府也不能保证保护(奥地利)不遭危险。”
  许士尼格并不抱幻想,不指望英国或意大利会予以援助。他约于下午4时提出辞职。米
  克拉斯总统勉强接受了他的辞呈,但断然拒绝执行关于委任赛斯—英夸特为总理的命令。他
  挑选警察局长为总理,但遭拒。武装部队总督和前基督教社会党政府总理也婉言谢绝。由于
  无人肯任此职,米克拉斯总统便劝许士尼格再作考虑。他拒绝了,说他不参与“该隐为再次
  杀害其弟亚伯作准备,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据《圣经》,该隐与亚伯系亚当与夏娃之
  长子和次子——译注)然而,但当米克拉斯惊异地回答说“我明白大家都抛弃我”时,他勉
  强同意作为退位总理留任,直至委派了新政府首脑时为止。说完,他便退回办公室,开始收
  拾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