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 节
作者:蝴蝶的出走      更新:2022-09-07 20:33      字数:4755
  张妙娥顿时很不高兴地说道。
  “也不是哪个意思,老龙这个人,是有点势利眼,不过对我还是够意思的。我去了,人家客气得很……”
  “什么客气?不就是请你喝了顿酒吗?这两年,咱们可没少往他家里送钞票送东西,加起来得有上千块了,拿来自己喝酒,都能用酒洗澡了,用得着他请什么?”
  “哎呀,这个事情吧,也不怪老龙不帮忙。关键你是干部编制,不是职工编制。干部要调动,手续繁琐得多,老龙说了也不算。这事得组织部那边点头。组织部的周云舟是什么人你不知道?我跟他又没什么交情,够不着啊……”
  熊光荣其实现在一点也不想谈这个事情,只是张妙娥提了起来,他又不敢不接口。
  “我不管,你得抓紧点把这事办好了。这个夹山区,我是一天都不想呆下去了。我跟你说,以后孩子就得在县里读书,那是一辈子的大事。我们窝窝囊囊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呆一辈子不要紧,难道你还想让孩子也跟着呆在这山旮旯里?跟你一样,一辈子没出息?”
  张妙娥火了,一下子丢掉锅铲,从厨房里跑出来,冲着熊光荣就大声嚷嚷起来。
  张妙娥跟薛志民一样,一天到晚想着的“头等大事”,就是怎么离开这个穷山旮旯。她太向往城市的生活了。只不过薛志民把想法藏在心底,她却是公然表露了出来。她反正是个女同志,也不怕别人说她不安于本职工作。
  “哎呀,你冲我发火有什么用?这事又不是我说了算的!”
  熊光荣也有点上火,顶了一句。
  见熊光荣竟然还敢顶嘴,张妙娥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双手往腰间一叉,就要数落,却响起了敲门声。
  “谁啊?”
  张妙娥没好气地问道。
  “嫂子,是我!熊区长在不?”
  门外,传来刘伟鸿富有磁性的男中音。
  “哎呀,是刘书记,老熊在呢……快请进快请进!”
  张妙娥立即换上一副笑脸,紧着打开了门,一迭声邀请道。
  熊光荣也紧着站起身来,笑呵呵的。
  刘伟鸿大步进门,手持一瓶五粮液放在桌子上,笑着说道:“嫂子,今儿个我不打算去食堂吃饭了,就在你这里蹭一顿,陪熊区长喝个小酒。”
  “哎呀,刘书记,你要来吃饭,随时都能来,还带什么酒啊?”
  张妙娥忙即说道。
  “呵呵,这酒是我首都的一个朋友送的,我知道熊区长爱酒,就过来了。顺便蹭顿饭吃。”
  “行行,你坐你坐,我去炒菜,……刘书记,这个可对不住了,不知道你会来,也没准备什么菜……”
  “嫂子,别客气,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大家都是同事嘛。”
  刘伟鸿笑容可掬地说道。
  “好好,你请坐……老熊,给刘书记倒茶。”
  刘伟鸿在饭桌旁坐了下来,熊光荣亲自给他倒了茶水。张妙娥手脚麻利,炒好了青椒炒肉片,又煎了一盘鸡蛋,再煮了个蔬菜端了出来。在这穷乡僻壤,这个就算是很丰盛了。
  刘伟鸿亲自打开了五粮液,给三个酒杯都斟满了。
  张妙娥虽然是女同志,但身为干部,却也是能喝酒的,而且据说酒量还不小。刘伟鸿自然要对她“一视同仁”。
  五粮液醇厚的酒香,立即充斥了屋子里的每个角落。
  张妙娥深深吸了一口气,笑着说道:“刘书记不愧是首都来的,这五粮液可是真家伙。”
  那时节,五粮液的产量远不如后世,品种也不多。不要说在夹山区,就算是在林庆县,也比较难以见到正宗的五粮液。倒是假冒的不少。张妙娥只是一闻,就能辨别真伪,酒中造诣,着实不浅。
  刘伟鸿笑道:“对于酒,我其实不内行。嫂子说是真家伙,那肯定就是真家伙了。”
  嘴里说着话,刘伟鸿不由想起了星爷在《国产凌凌漆》里面那句很经典的台词——枪,其实我不内行!忍不住有些好笑。
  “真家伙真家伙,不会是假的。来,刘书记,我们敬你一杯!”
  张妙娥很会来事,向着刘伟鸿举起了酒杯,熊光荣自然要“妇唱夫随”,也连忙举起了酒杯。
  “区长,嫂子,就我们三个人,都是同事,就不必搞得这么客气了吧?干了这一杯,大家随意,怎么样?”
  刘伟鸿端起酒杯,不忙着碰杯,笑着说道。
  不待熊光荣说话,张妙娥已经笑嘻嘻地说道:“行,你是书记,一把手,都听你的。”
  张妙娥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要让熊光荣跟刘伟鸿对着干。如今见识了刘伟鸿在首都和省里的关系网,就更加没有这样的念头了。尽管对刘伟鸿那张关系网的内幕不清楚,但能一口气从上面要到一百万的巨款,岂是等闲?
  以前只以为刘伟鸿是首都的普通子弟,现在看来,只怕是大错特错了。普通人家的子弟,能有这么大的能量?那是不可能的。
  刘伟鸿笑着举起杯子,三个人碰了一下,一饮而尽。接下来,果然是张妙娥表的那个态,一切都听一把手的,刘伟鸿不敬酒,他们也不敬酒,喝得很随意。
  几杯五粮液下肚,张妙娥白皙的脸蛋染上了一层红晕,娇声说道:“刘书记,一下子就搞到了一百万,可真了不起啊。咱们夹山区,还从没有见过这么厉害的书记。”
  刘伟鸿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也是运气好,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区长,下午的会议上定下来的事情,怎么落实,我想和你好好商量一下。事情既然定下来了,就不要拖,得赶快落实下去。我估计那笔款子,很快就会拨过来了。”
  “刘书记,真能一分不少都拨到我们账上?”
  熊光荣问道,心里依旧有点不踏实。实在这些年来,还真的很少见到全额拨款的。
  刘伟鸿淡然一笑,摆了摆手,说道:“这个区长不用担心,肯定不会少的。现在咱们要关心的是,怎么把这笔钱用好,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个饲料厂和机械制造厂,你看由谁去负责比较合适?我先谈谈我的基本要求啊,这个负责的同志,主要是负责协调关系。这两个工厂真正的内部事务,尤其是生产和业务上的具体工作,还得让懂行的人来管。咱们的干部,以前没有搞过企业,对企业管理,大多是门外汉。外行领导内行不行,工厂搞不好的。”
  熊光荣点点头,说道:“我赞同刘书记的意见,确实不能搞外行领导内行的事。”
  “嗯,第二个,就是这位同志,必须是办事认真细致,个人品德也必须要考虑进去。毕竟一百万不是个小数目,我们全都砸进去了,这两个工厂要是搞不好,好不容易弄回来的这一百万,就有可能打了水漂。”
  “就是就是,刘书记说得对。确实不能搞一个手脚不干净的人去管这笔钱。”
  张妙娥又抢在熊光荣前面“表态”了。她有个想法,刘伟鸿既然关系网这么厉害,说不定日后自己调往县城的事,还得请他多帮忙。当然,现在还在磨合期,大家的感情没到那份上,暂时还不能贸贸然地提出来,没的碰钉子。但“前期准备工作”,肯定得先做。
  “第三个,我想要选一位比较稳重的干部,去管这个事。区长对区里的干部,比我熟悉,你看谁比较合适?”
  刘伟鸿很坦诚地说。
  要想获得别人的认同,自己首先就要坦诚。
  熊光荣想了想,说道:“刘书记,你看薛书记去管这个事怎么样?他虽然是管党群的,不过咱们这小机关嘛,也没必要分得那么细。薛书记年纪比较大,行事也比较稳重,倒是符合刘书记刚才的那几点要求。”
  张妙娥便瞪了熊光荣一眼,似乎在怪他不该提这个人选。这可是个肥差,平白无故的,就便宜了薛志民干嘛?老薛和自家的交情,哪里就到了那个份上了?
  熊光荣却装作没看见。其实他特意将薛志民推出来,也是有想法的。薛志民一直都在谋求调动,不巧的是,张妙娥也想调动。万一薛志民先调走了,张妙娥的调动就更难办。总不能你们夹山区的干部,一个个都塞进县城去吧?
  刘伟鸿就笑了,说道:“区长的想法,倒是和我不谋而合。我看行,就是老薛了!”
  第201章 伟人的治国智慧
  接下来的日子,异常忙碌。
  刘伟鸿没有让夹山区的干部们有“喘息之机”。他很清楚,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靠开会讲大道理就能起到效果的,得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之中,实实在在的好处之中转变。
  先就要把热火朝天的声势造出来。
  如同刘伟鸿所言,数日之后,一百万款子陆续到账,果然没有被截留一分,悉数到位。因了这个,刘伟鸿在夹山区的威望,又在无形之中上了一个台阶。刘书记不但能搞到钱,还能“镇住”地区、县里财政局那些老油子,谁也不敢克扣他的钱。这个甚至比刘伟鸿在首都和省里要到钱还让人吃惊。地方上的干部们,谁没有见识过财政局那些老爷们的威风?
  钱一到位,刘伟鸿立即再次召开了区委和区公所两套班子的联席会议,将任务明白落实下去。
  当大家得知,这两个工厂竟然是薛志民负总责筹办之时,都有些愣神,甚至薛志民都有些惊愕。这个事情,事先刘伟鸿和熊光荣都没有和他打招呼。怎么忽然就宣布了?
  但在联系会议之上,薛志民却也不好当场撂挑子。不管怎么样,在大家眼里,这都是个肥差。薛志民心里也有些想法。
  副区长马吉昌负责落实棉花种植和生猪养殖的工作。
  外联任务,自然是刘伟鸿亲自承担了。别人谁也干不好这活。
  其他区委委员和副区长,也没闲着,刘伟鸿一一给他们分派了任务。熊光荣则负责掌总,刘伟鸿不在的日子,由他协调全部工作。
  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干部们倒是一个个神情振奋。刘书记给夹山区描绘的美好蓝图,竟然真地看到了实现的可能性。
  对于刘伟鸿这种雷厉风行的手段,熊光荣心里头是有些佩服的。别看人家年轻,却是真的够魄力。如此一分派,整个夹山区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为之一变,有了奋发向上的新气象。
  联席会议结束之后,刘伟鸿刚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薛志民便登门求见。
  这倒是在刘伟鸿的意料之中。
  说起来,刘伟鸿也是玩了个小花招。依照一般的工作方式,在宣布这样的重大安排之前,是应该和薛志民通个气的,起码要征求一下他本人的意见。不能搞“突然袭击”嘛。
  但刘伟鸿这一回,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目的就是让薛志民意料不到,主动来找他沟通,除了能够确立一定的“心理优势”,掌握主动权,也能更好地了解一下薛志民内心真实的想法。既然是薛志民主动登门求见,总不能和他刘伟鸿打太极拳。
  不管怎么说,薛志民也是刘伟鸿的主要副手之一,总是这么游离在夹山区的“主流圈子”之外,对工作的开展毫无好处。刘伟鸿可不能容忍一个党群副书记,三把手,整日不安于本职工作。
  刘伟鸿很清楚,夹山区的面貌要改变,首先干部的精神面貌就要改变。伟大领袖教导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刘伟鸿对这句话深以为然,奉为圭臬。
  一支整日里无所事事,一盘散沙的干部队伍,无论如何都是建设不出一个新夹山的。
  “志民同志来了,请坐请坐!”
  刘伟鸿客气异常,从办公桌后转出来,与薛志民热情握手,礼让他在沙发上落座。
  刘伟鸿的区委书记办公室,面积倒也不小,有一个专门的待客沙发区,能够召开小型的会议。当然,沙发和茶几都是木制的,如同张妙娥说的那样,是陈年旧货,六七十年代的“老产品”,很多地方的油漆都剥落了,露出里面的白底。
  “来来,志民同志,请喝茶!”
  刘伟鸿又亲自薛志民沏了茶水。
  薛志民忙即欠了欠身子,连声道谢。
  “志民同志,是不是对区里的安排,感到有些意外啊?”
  刘伟鸿递了一支烟给他,微笑着问道。
  薛志民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荡漾开来,说道:“是啊,刘书记,你这可是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心里很忐忑啊……”
  实话说,薛志民每次和刘伟鸿谈话,心里都有点怪怪的。首先,就是刘伟鸿对他的称呼——“志民同志”,让薛志民很不适应。在乡下,通常没人这么称呼的,要不就是叫他“薛书记”,要不就叫他“老薛”,唯独很少有人叫他“志民同志”。不过刘伟鸿不但这样称呼他,对于区里其他的干部,大多数也都是这样称呼,唯独对熊光荣,是称呼的官衔,私下场合对张妙娥则是叫“嫂子”,正式开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