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 节
作者:辩论      更新:2021-02-17 16:11      字数:4893
  ┩回!?br />
  此刻,在杨宅的大厅里,除了杨老爷子夫妻之外还有三女一男,他们分别是杨老爷子的长子杨维国(冯淑霞)夫妇和长女杨丽菁(赵百龄)夫妇,另外一个女人却是二儿媳李雅虹。
  除了老夫妻俩之外,那两对夫妇的脸色都有些古怪。
  老爷子这刚刚恢复工作,就开始找那个不知道有没有的孙女,而且竟然一下子就找了出来,岂不是奇哉怪也?
  “爸爸,我再三查证过,那个孩子的身世没有问题,她母亲苏雅茹就是建国的前妻,后来在美国生活不下去了才回香港。而且因为当年她跟家里闹翻了,回香港之后就一直没有跟家里联络,而且还经常搬家,如果不是立国大哥偶然看到她,恐怕也想不到她们母女就在香港……”
  李雅虹的话还没有说完,杨老太太就眼泪婆娑地挥手道:“雅虹,你不用说了,这肯定是建国的孩子,你看那照片,跟小奕那么像,女儿肖爹,不会有错!”
  “这母女俩也是够命苦的……”杨老太太听过李雅虹复述苏菲母女俩那些年的生活,就不禁悲从中来,唉声叹气老泪纵横。
  “好了,这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志华,你别添乱。”杨老爷子皱了皱眉,望着李雅虹沉声道:“雅虹,你能这么做,我很高兴,告诉国光,如果孩子她妈不反对的话,就带她先回来过个年,大家见见面。至于——”
  他转头看了一眼老伴:“至于以后是不是住在家里,等来了之后再说吧。”
  杨维国在一旁突然插话道:“爸,就算是那个苏雅茹是真的,可她的孩子未必就是建国的,而且现在的政治气候恐怕也不适宜相认。”
  “是啊,爸爸,我也觉得这件事情要慎重……那孩子在这个时候出现,会不会有别的心思?咱们杨家可不是一般的人家,不能随随便便就接受这么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冯淑霞在一旁接着说道。
  杨维国两口子的一唱一和,顿时就让客厅中的气氛显得有些微妙。
  杨丽菁撇了撇嘴,正要开口反驳几句,却被丈夫赵百龄一个眼色给止住了。
  杨老爷子的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老爷子还没有说话,赵百龄自然不希望妻子开口说多了话,不仅引起老爷子不满,还要得罪二哥杨建国。
  赵百龄很清楚杨维国夫妻俩的心理状态。
  他们并不是对那个女孩有什么偏见,而是杨老爷子刚恢复工作,这些年的政治风云给很多人心中蒙上了阴影,尤其是有海外关系的人家,这些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们两口子也刚刚恢复工作不久,实在是不想再起什么波澜。
  杨老默然。
  杨老夫人则很不高兴地瞥了自己的儿媳妇冯淑霞一眼,却没有说什么。
  杨老扭头望着杨丽菁,淡淡道,“丫头,你怎么看?”
  杨丽菁回头看了丈夫一眼,这才笑道,“爸爸,我觉得吧,不管怎么样,爸爸都应该见那个孩子一次,立国大哥是警察,这方面不会搞不清楚,而且从照片上来看,几乎可以肯定是二哥的孩子。既然是杨家的后代,那就该认,不认也说不过去,我想爸妈心里也会堵得慌!”
  “爸爸刚恢复工作,就这样认一个孙女回来,是不是太草率了?”冯伯林沉声道。
  杨丽菁似乎与大哥杨维国不怎么“合拍”,闻言立即反驳道,“大哥,也不能这么说吧?她们母女俩这么多年相依为命,尤其是人家当初是为了二哥才跟家里反目的,我们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怎么能怕担心什么海外关系而置之不理呢?”
  “我什么时候说怕连累我了?”杨维国怒道。
  “你是没有说过,但就是这个意思。连二嫂都不介意了,你有什么好说的?”杨丽菁不甘示弱。
  “都别说了!”
  杨老沉声道:“雅虹,你别急着去建国那里,先将这件事情安排一下,等那个孩子来了之后,确定无疑了,你也好带她去跟建国相认。”
  李雅虹连忙点头应是。
  虽然她是二媳妇,但十几年来,在老夫妻面前,都非常的孝顺贤慧,不敢有任何的失态和失仪,生怕在老爷子心里留下一丝不佳的印象。
  李家和杨家是世交,李老爷子和杨老爷子是战友,但李老爷子早逝,李雅虹和杨建国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双方定下了娃娃亲,只是后来命运多厄,杨建国流落到香港,六十年代才被找回来,后来的事情就那么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既然杨老开口了,那这件事就定了下来。杨维国夫妇和杨丽菁夫妇也各自回房,他们原本就住在一个大院子里。
  “维国,这怎么办?都怪二嫂多事,又不是她的亲闺女,为什么眼巴巴的弄个眼中钉回来?”
  回到房间,冯淑霞忿忿然地说道。
  “爸爸决定了,我能怎么办?”
  杨维国脱下外套挂在衣架上,“这个倒也不能怪老二媳妇,她是个聪明人,老二既然起了那心思,她当然要附和,否则夫妻就要离心,她不会做这种蠢事的。”
  “她倒是会做好人,可这是海外关系,万一有什么不好影响怎么办?”冯淑霞犹自嘟囔道。
  “也没那么严重,现在国家的政策正在向另外一个方向倾斜,爸爸既然这么做,应该是有所考虑了。”
  杨维国挥挥手,“睡吧。”
  ☆、第三百三十九章 认亲(三)
  长长的列车在茫茫的春雨中穿过绿色海洋般的平原,由南往北,向北京飞驰而行,车轮在铁轨上滚动,发出有节奏的响声。透过车窗,从辽阔的平原上望过去,北方巍峨的山脉渐渐出现在视野之内。一列列钢蓝色的山峦象大海中的舰队一般威严;但在突兀的峰巅之上,还隐约可以望见那白皑皑的积雪。
  火车在飞驰,南方的绿色比北方要来得早一些,越向北,这景色越变得有几分苍凉。不过,从车窗外传来的气息中,已经能够感觉春天的脚步正在急匆匆的走来,开始用生命的原色装饰北方的大地。
  火车急速绕过一个抛物线似的大弯道,把弧线内一座巨大的化工厂甩在后面,重新转入笔直的路面,在平原上继续向北飞奔。铁轨两旁树立着一株株高大的白杨树,它们似乎还没有完全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微微泛青的枝干上虽然水意盈盈,但嫩芽却迟迟不肯出头。
  苏菲坐在车内,似乎对原野上的一派春光并不特别在意……她正在画一幅素描,勾勒完最后几笔之后,一幅非常有立体感的图画跃然纸上。
  苍茫的大地扑面而来的一股古朴浩荡的气息,高大挺拔的白杨树铁骨峥嵘,虽然没有一片绿叶,却充满了昂然生机,远处群山巍峨,隐隐有几角农舍隐约可见,在白杨林的边缘,露出一段铁轨,延伸向无有尽头的远方。
  “闺女,你这树画得可真俊,像真的一样!”坐在对面的一个老妇人赞道。
  “谢谢!”苏菲说的却是粤语。
  “哦,你是广州人?”老妇人也说起了粤语。
  “我是香港人。”
  “香港?哦,是回来探亲的吧?”
  老妇人放低声音,“闺女,除非是遇到那些检查证件的。不然最好不要说自己是香港人。”
  “为什么?歧视香港人?”
  “那倒不是,只不过有些人很敏感,因为那边……是属于英国人。你是一个人过来的吗?”
  “有人陪我。”苏菲看了一眼旁边似睡非睡的李国光。
  “哦,那就好。那就好。”老妇人看了李国光一眼,突然不吭声了。
  虽然说早在九月份的时候,就决定回来一趟,但办各种手续还有安排那些工作计划都非常麻烦,幸好李国光也有事情要办,这才拖到了1月末才出行,而距离年关不到一个星期了……想到今年不能跟妈妈一起过。苏菲的心里就不舒服。
  从广州到北京,坐火车是个非常折磨人的事情,幸好李国光托关系弄了两张卧铺票,苏菲随身还带了些东西。才不至于无聊。
  收拾好画稿,苏菲躺回到自己的床铺上,将枕头调整了一个舒服的角度,然后传出一道意念:“小薇,将电影节目单调出来。”
  “是。”
  小薇答应一声。显示出虚拟屏幕……跟以往一样,除了苏菲自己,别人看不见也听不见,苏菲开始选择节目……“主人,用不用来一瓶可乐?”小薇说着。在节目菜单旁边出现一个个的空格,里面显示着各种物品,有可尔、面包、各种零食、书籍、电玩、乐器……甚至还有几摞厚厚的人民币。
  这个超级生活辅助系统遭受过严重损失,越是重要的区域,修复时所需要的能量越多,苏菲平日修炼所积攒的能量,至少有三分之二用来修复系统,最后一点才用来淬炼自身和积累。就在苏菲决定前来内地的时候,小薇的系统恢复了一个很奇幻的功能——储物空间。
  按照小薇的记忆,它在全盛时期,拥有的储物空间能够有一座小城镇那么大,但受损严重,它也是考虑到苏菲的需要,才将不多的能量储备优先修复了一部分储物空间。这个空间能够容纳百十立方米的物品。
  有储物空间,不但苏菲的计划可以更加完美,而且也不必太辛苦自己。她除了购买了大量的食物之外,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也带上了。为了方便起见,她还兑换了两万元的人民币,据说这笔钱在内地已经是一笔巨款了,足够她使用,而且为了方便,她还分别带了一些港币和美元,反正东西放在这里,也没人会看到。
  目光在这些东西上面扫了一眼,苏菲还是没有取用……看看电影没什么关系,毕竟只有她自己能够接收到那些虚拟的信号,可吃东西就是两个概念了,被人看到后会有些怪异,此时在她的旅行袋里,只有简单的换洗衣服和一些零钱,还有她随身携带的琴囊和画夹……
  李国光并没有睡着,列车已经来到了石家庄,距离北京不远,他终于觉得自己的苦难即将成为过去式了。原本他觉得苏菲不过是一个少女,即便有些小脾气,也应该容易相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苏菲非但没有脾气,反而是安静得可怕,路上除了画画就是‘发呆’,跟旁边的乘客还能够讲几句话,跟他几乎毫无交流,倒是有问必答,而且回答得极为简洁,最让他崩溃的是,如果苏菲回去一口的粤语,这让老爷子和老太太怎么听得懂?!
  对于这次的任务,李国光认为,这纯粹是出力不讨好。他弄不清楚李雅虹是怎么想的。真的是出于怜悯?还是因为某种压力?
  李雅虹不说,李国光也不能肯定。他知道,那个姓苏的女人现在肯定是无法对姐姐的地位造成威胁,但却能够让原本平静的生活,震荡出不和谐的涟漪。
  “算啦!这是他们两口子的事情,我管不了那么许多。”
  李国光睁开眼睛,目光正好与那个正在观察他的老妇人对上,把她吓了一跳,连忙收回目光。李国光心里好笑,目光又转到苏菲的画夹上……那几幅画,画得还真不错,李国光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鉴赏能力还是有一些的,他能够感觉到这些画作的不凡,至于价值,那就不是他能够知道的了。
  火车徐徐地驶入北京车站,列车员报站时的普通话让苏菲听起来有些怪异,跟国语的发音有些不同,不过还是要以听清楚的,这一路上,苏菲听了不少的方言,弄明白它们的含义虽然并不困难,但确实让她觉得有趣。
  “苏菲,有什么感觉?”李国光看着站在站台上东张西望的女生,觉得
  “地很大,人很多,建筑很陈旧,物质……很贫乏。”苏菲如实地回答。
  李国光窒了一窒,脸色有些不悦:“是的,比起资本主义的繁荣,我们还有些差距……”
  苏菲打断了他的话,嘴角微微一撇:“物质和精神是所有社会都共同拥有的两大要素,繁荣也不分社会主义或者资本主义,我相信这块土地上的未来或许会更加美好,但我说的是现实,你没必要否认,这固然不值得称颂,可也没什么可耻的。”
  “……我们出站吧。”李国光觉得有些胸闷,在车上的时候,他还觉得这孩子怎么有些木讷,可刚刚这一席话,说得他彻底的没脾气,最后只得拎起行李箱向站外走去。
  “我自己来。”苏菲上前两步,一把将自己的旅行袋接过来。
  这一次过来,她没有穿得过于时尚,而是老老实实的将头发束成马尾,一条牛仔裤,白色高领毛衣的外面罩着一件牛仔服。大约是这套衣服过于将曲线勾勒出来了,引起不少人的注目……年轻人感到几分新奇,但一些中、老年人的目光则是有几分严肃甚至厌恶。
  “苏菲,你有没有几件宽松点儿的衣服?”李国光在香港的时候,对这种着装当然是免疫了,可路人的目光也让他有些吃不住劲儿,毕竟这个时期的内地人着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