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作者:别克陆上公务舱      更新:2022-08-21 16:30      字数:4735
  儿媳妇面前失态;王夫人手边的上好汝窑小盖盅就要飞到周瑞家的额角去了。
  只是王夫人这大半辈子,除了年轻时总受小姑子贾敏的气;后来又经历贾珠病亡的打击外,一直顺风顺水,称心如意时端出个菩萨样儿自然手到擒来;此刻好好的如意算盘到头来几乎要成一场空;她直叫心里那股邪火堵的头发晕、眼发花,憋闷的难受,就算强忍下来没有动雷霆之怒,却憋得双手直颤,到底损伤了她当家太太的体面。
  要是平时,王熙凤心里少不得暗笑王夫人不过如此,可如今她也没了这份闲心。
  无他,贾琏人还在江南呢。林姑老爷不死,出事的就该是贾琏了。王熙凤自问,要是她为林家人,但凡察觉出一星半点儿,都不会让贾琏全须全尾的走人。想想林姑老爷为官作宰的本事、林家小子废了薛大爷的狠辣,要了贾琏的命都不在话下。
  贾琏再是个废物点心,那也是她王熙凤的夫君,是她这辈子的依靠。更不说她跟贾琏还连个儿子都没有,只有大姐儿一个姑娘,日后哪里指望得上。
  王熙凤越想越心急,也不去细看王夫人忽青忽白的脸色,只忙着要救贾琏:“姑妈,咱们快写信让人送回去,让叔叔想法子接琏二回来吧!甄二姑娘家的嬷嬷是办老了事儿的,不是拿准了事儿不会说,既然林姑老爷大好了,琏二也帮不上忙,还是快些回来的好。”
  周瑞家的被王夫人看的打了个哆嗦,这会儿也忙顺着王熙凤的话往下说:“甄二姑奶奶家里今日也是忙乱不堪,嬷嬷把话留下连口茶都没顾上吃,就急忙家去了,甄二姑奶奶还说,让咱们家快些想个辙呢。”
  是该快些想个法子出来。林如海何等样人物,殿下们争相拉拢,甄大老爷的心腹大患,焉能小觑?这几家谋害他不成,那之后可就要各凭本事好好过几招了。
  到嘴的万贯家财飞了不说,头上还悬了柄利剑,不知道哪日就会落在头上,飞来横祸。
  一直紧紧咬着牙关的王夫人听到这儿仿佛突然回过了神,可惜却没能恢复平日里的雍容端庄,而是从惊怒变成了慌乱:“宝玉呢?宝玉在哪儿?快把他找来,少了一根头发看我饶了哪一个!”
  王夫人手下多少阴私事,是一点儿也不信那些因果报应的,只有宝玉是她的心肝,一丝儿差错都不能有。她这辈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宝玉有个万一。甄家是隐晦提醒她提防林家报复,她当然听明白了,她要人的性命,自然怕对方想法子挖了她的心,不把宝玉找来好好看看,又怎能放心。
  周瑞家的忙领命而去,王熙凤在旁边听着心下却是凉透了。林姑老爷就算现在就要动手,也不能旦夕间就伤了窝在荣国府二门里头的贾宝玉,贾家真正危险的只有远在江南,就在林家嘴边儿上的贾琏。好歹她也是王夫人嫡亲的侄女,贾琏是亲亲的侄女婿,这次下江南还是替几家人出面,王夫人竟然连面子情儿都不做,就跟贾琏不过是个无关痛痒的小卒一般。
  冷眼瞧着王夫人已经装模作样念了几句经,王熙凤再忍不住,直接转手大步流星的去了,唬了在帘外守着门户的平儿一跳,主仆俩个回去后又支使王熙凤的陪房送信求援不提。
  再说王夫人,王熙凤都气得白着脸走了,她却连头也没抬,只管虔诚无比的向佛祖许保宝玉一世平安的愿,又把被急匆匆找来、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的宝玉好好揉搓了一番,其余一切如常。
  只是到了晚间,因为王熙凤挂念贾琏,除了往王家送信外一切不管,立等银子使的管家媳妇不得已寻到了王夫人,王夫人多日未犯的头痛病便不小心又复发了,第二日就折腾着请医问药。
  宝玉、探春等都在床前侍疾自不必说,连贾政都问了几句,一时之间荣禧堂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不多时连京中相熟的人家都晓得荣国府当家的二太太身上不爽利,纷纷派管事媳妇子来看,一向与人为善的王夫人这次却一个都没见,都以身上不好为由推了,只让琏二奶奶王熙凤出面料理。
  京中谁不知道王熙凤是个好揽权掐尖儿的?这次她本该八面玲珑好生卖弄,结果却不过是强撑着敷衍过了就算,一句话都不爱多说,令人深为纳罕。
  府外议论纷纷,府内就更热闹了。却是王家又给她们姑太太、姑奶奶送节礼来了。
  王家这一代子孙争气,给的节礼一向是上上等,不过这几年的惯例是二太太王夫人的比琏二奶奶王熙凤多一样表礼,以示身份辈分。可是这一回,竟然是王熙凤收到的礼比王夫人厚了三分。
  二房的下人压了大房的下人多少年,两代王家主母又让他们带来的王家下人压了贾家家生子儿们多少年,这次再傻的都能看出是王家女人起了内讧,哪里是主子一句话压得住的,府内一时流言四起。
  王夫人听了一耳朵,倒是把王熙凤叫过去骂了一顿,又让她弹压下人,王熙凤也应了,不过也就只是应了声而已,府内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气得称病念佛的王夫人整个儿换了一套汝窑茶具。
  媳妇孙子媳妇闹成一团,荣国府的老祖宗贾母又不是当真耳聋眼花,当然不会真的一无所知。
  这一日招赖嬷嬷并赖大家的婆媳俩个说了半日闲话,贾母就道了乏歪在里间休息,身边只留了鸳鸯一个捶腿。
  贾母心里不是不恼的。
  当初老国公还在时,对林如海这个女婿那是一百个满意、一万分看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与这门来之不易的姻亲好生走动,敏儿嫁过去这些年,贾林两家关系也确实不错。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敏儿临去时糊涂了,同女婿一起过继了两个孽障,那不惜福的孽障又与老亲们起了嫌隙。只是这样也就罢了,还能说是小孩子不懂事。可连女婿都犯了糊涂,为了个不是亲子的玩意彻底开罪了甄家。
  那可是两位殿下的母舅,贵妃娘娘的长兄。连她也吃罪不起,只能对老二家的她们定下的釜底抽薪之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横竖有她这个老婆子在,护一个无父无母的外孙女还不在话下。
  千不该万不该,老二家的眼空心大,够狠够毒,偏偏不够精明。打蛇不死反成仇,这次没得手,以女婿的手腕,他们已经没有下一次机会了。好好的姻亲闹成这样,以后又该如何?
  甄家不能得罪,可是也不能就这么跟林家成了死仇。
  贾母思来想去,还是要想办法促成外孙女与宝玉的亲事,来缓和两家的关系。毕竟两个孩子都小,成亲都是几年后的事儿了。到时候要是四殿下正位,也算是她为敏儿最后尽一份心,保住女儿一点骨血,要是殿下功亏一篑,只要林如海应下来,不光现在不好寻仇,宝玉到时也能多一条退路。
  只是这事情却不能再让王氏掺和了。
  贾母拿定了主意,也不睁眼,低声吩咐鸳鸯去请两位老爷来也就是了。
  上房里头贾母与贾赦、贾政母子三人如何商量的外人不得而知,这些日子以来一直着急上火的王熙凤正要吩咐人套车去王家寻婶娘问个清楚,却被东府来人堵在了院子里。
  因为东府是小蓉大奶奶秦氏掌家,秦氏又有那么个不能说在明处的尊贵身份,王熙凤一向与秦氏交情十分好,这会子只当人是秦氏派来的,便耐下性子让人请进来说话。
  谁知道这几个婆子却是珍大奶奶尤氏派过来请她过府吃酒,见尤氏两个劳什子妹妹的。
  王熙凤一听,眉梢都没动,自然有善解人意的平儿替她开口回绝。话儿说的也漂亮,直哄得东府的两个愚老婆子满脸笑,才又取了两匹旧年的缎子出来,让老婆子们拿着走了,权当两个外八路的姑娘的见面礼。
  被这么件莫名其妙之事绊住了半天光景,王熙凤心里不可谓不恼怒,因此等守院子的小丫头再进来为人通传时,直接就吃了王熙凤一记耳刮子,纸片儿似的身子一晃,就趴在了地上,哭都不敢。
  王熙凤还要指着鼻子骂两句,平儿眼尖,望见跟着贾琏出门的小厮正等在外面,忙劝止了,又帮着掀帘子传人。王熙凤抬眼一看,果然是跟着贾琏的人——两个脸上还带着伤的小厮星夜兼程,跑回来报信儿了。
  这些日子日夜难安,此刻听得贾琏平安无事,王熙凤不禁长出一口气,片刻后又是大怒:“那林家小子派了几个下人,把你们二爷捆着塞到了船上?”
  两个小厮点头如捣蒜。他们生为荣国府下人,出门在外一向是只有他们欺负别人的,何尝被人一嘴巴一嘴巴打成猪头过?几辈子的老脸都没了,这会子自然要把林家说的龙潭虎穴一般,林崖更是成了魔星转世,歹毒不堪。
  而这位形容不堪的林家野小子,在威风八面的收拾了贾琏一行人之后,却也正愁眉不展,连饭都吃不香甜了。
  ☆、第31章
  轻叹一口气,林崖眉尖微蹙;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搁下了手中的狼毫笔。
  福禄寿三个小厮原本铺纸的铺纸、磨墨的磨墨、剪灯花的剪灯花;听见林崖叹气不由对视一眼;齐齐停下手上的活儿垂首侍立,静待林崖的吩咐。
  倒也不是他们躲懒,实在是林崖在小书房里耗了大半日,到现在还一个字儿都没写呢;他们就是想忙,也得有活儿做才行;之前无事找事忙了这许久,已经忒不容易了。
  林崖却没注意到小厮们的不对劲,他如今满脑子想的还是今儿新拜的先生。
  林如海忙忙碌碌这许久;病中都惦记着为林崖延请名师;终于在昨日收到了答复,便在饭后与林崖详谈此事。说来林如海确实很有几分本事。书中为黛玉一个女儿身请来的都是正经进士出身的贾雨村,较眼高于顶的贾家人为贾宝玉请的所谓名师出身上强出百倍,这一回为林家嫡长子请来的先生名头更是大得很。
  正是上一科的传胪,海宁人陈潇。
  常理来说,状元乃一科魁首天下瞩目,探花乃一科容貌文章相衡最为俊秀出众者,这二人当是每届殿试风头最劲者,可上一科并非如此,竟是由陈潇一人独领风骚。
  论文章论姿容,陈潇都该是当之无愧的魁首,只是陈潇之父陈侍郎当年也是科举晋身,却是二甲第一名,即为传胪。殿试当日,当今本有意点陈潇为状元,却在听总管太监禀报此乃陈侍郎之子后,赞了句“虎父无犬子”,又说“子岂能逾父”,御笔点了陈潇为传胪。
  虽说一甲变二甲稍稍令人扼腕,但普天之下多少读书人直至头发花白却连个举人身份都没有,陈潇以弱冠之年金榜题名绝对是少年得志、前程似锦,一时之间沉寂已久的陈家门槛都要被人踏破了。
  结果就在世人都以为陈潇会循规蹈矩,入翰林、迁六部,或者至少择一名门闺秀成家之时,陈潇却拜别老母,领着一个小僮儿潇洒离京,周游天下去了。
  同样是幼年丧父、少年得志,林如海对陈潇其人颇有好感,即使对陈潇不在寡母膝下尽孝一事略有微词,却仍对陈潇之才推崇备至,特特请来教导林崖。
  当然,谆谆教导免得林崖跟陈潇学了些不好的念头也是免不了的。
  林崖不是古人,对陈潇被人诟病许多的行径倒没有多大感触,倒是真心佩服陈潇科举上的本事,在林如海面前再三表明心迹后几乎是兴奋的夜不能寐,只等郑重拜了先生,好学来晋身腾达的本领。
  可惜一腔豪情壮志都在跟陈潇见礼的时候碎成了渣,林崖面上一直得体完美的浅笑在对上陈潇似笑非笑的眉眼时不禁一僵。
  林如海怎么点评的陈潇?说他魏晋风骨、仙姿俊逸。林崖真的很想告诉自己的嗣父,这个人不是清高,他只是装的技能点高。
  原来当年一次跑商,林崖不仅与四皇子楚容华互相有过救命之恩,还在归途中与陈潇有过一面之缘。只是如果说与楚容华的相识还算善缘,林崖与陈潇当时可算两看两相厌了。
  不是因为脾性不合,其实恰恰相反,林崖当年只一眼,就看出这陈潇同他自己实在是一种人,面上光鲜腹内黑,十足伪君子。
  那时林崖正跟着劫后余生的商队诸人在一家老旧的客栈内投宿,因为付不出多少钱,林崖这样的小伙计只能在大堂打地铺。那日天色将暗时,客栈中又先后来了一个带僮儿的富家公子并一对年轻夫妻。
  富家公子自然就是陈潇,那对年轻夫妻却大有文章。竟然是落魄人家的男子拐了富户的女儿私奔。
  年轻小姐不谙世事,听了爱郎的蛊惑就包了点子金银细软出逃,这一路风餐露宿不说,爱郎也不复往日温柔,动辄呵斥打骂、嫌弃她无用,早就哭得眼睛都肿了。这一日不知为何,男子又打骂了她两下。
  这样的世道,在外奔波的哪个不是见惯了人间疾苦,是以小娘子虽然哭得可怜,却也无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