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2-08-10 08:41      字数:4859
  师插一只火箸在炉中云。此意如何。代云。顶门上著一只金刚箭。又云。
  剌破你眼睛。穿过你心肝。又云。莫向虚空里钉橛。
  有一屠儿身上常出乳香舍利。此意如何。代云。恐人不信。
  又问。别底屠儿为甚却无。代云。他得大阐提。
  问虚空还有变异也无。代云。青黄赤白长短大小。
  师竖起拂子问僧。从什么处得来。代云。也祇是某甲底梦中。
  僧问。和尚因什么得悟。代云。莫搽糊我见。画兔子相咬。
  师云。咬杀也。又云。我也知你亲。
  示众云。会佛法底人。不得龙门饭吃。不会佛法底人。
  亦不得龙门饭吃。总不恁么人。亦不得龙门饭吃。
  且道什么人得吃。代云。无惭愧底人。又云。似我者得吃。
  游山次问僧。竹密不妨流水过如何。代云。
  不许夜行投明须到。问僧。癞狗为什么无毛。代云。
  巳被和尚道了也。又云。直得恁么。因僧问病。师云。我身在这里。
  为什么心不在这里。代云。身在这里。你疑个什么。又云。
  洎合空过一生。问亡僧迁化向什么处去。代云。
  你问我。又云。深领和尚一问。一日吃粥了白众云。
  许多人吃粥。也无一人构得。便起去。举古德一日不赴堂。
  侍者白云。请和尚赴堂。德云。
  我今日在庄里吃油粢来也。者云。和尚不曾出入。
  为什么却道在庄里吃油粢来。德云。你但去问取庄主。者才出。
  庄主归谢和尚庄中吃油粢。代云。事实如此。闻鼯鼠声侍僧问。
  古人道即此物非他物。意旨如何。师云。这老汉不识好恶。
  与人说作什么。又云。你寻常寮舍里东语西话。
  还有吉凶么。问广额屠儿手中屠刀如何放下。代云。
  不须放也。问面前是什么。代云。无物。问六祖不识字。
  为什么坠腰石上题云。龙朔二年老卢记。代云。更须子细。
  问侍僧。汝恁么供养老僧。老僧将什么报答你。代云。
  谢和尚报答。因看月问侍僧。那一半在什么处去。
  代以手指月。问大地众生如何度得去。代云。有个度处。
  僧云。和尚如何度。师云。莫管他。因僧亡。问众云。
  斋后烧你也你如何。代云。事不徒然。又云。非但某甲。又云。
  深领此问。师谓侍僧云。我寻常向你说。却成罪过。代云。
  也知和尚小心。吕少冯再至褒禅见师。
  师寻常以六只骰子示禅人。遂将三只令侍者送与少冯。
  仍传语云。此是老僧平生用不尽底。少冯接得复令回语云。
  谢和尚见惠。祇得一半在。师复令侍者传语云。
  一半留与老僧。师一日到宝公塔前。忽云。云光好法师。
  安角在头上。既是云光法师。为什么安角在头上。代云。
  陋巷不骑金色马。回来却著破遥馈Jυ诜秸勺?br />
  见僧上来。师云。入室未到你次在。代云。
  恁么则某甲伏惟谨退。师因吃药次。问僧云。适来胸中似有一物。
  且道是何之物。代云。肺气。又云。犹有者个在。又云。
  者个是什么。乃骤步而去。师谓僧云。开铺席了也。
  东买西卖。僧云好茶。师云。贱货自收。师问僧。
  你忽然死去时如何。僧无语。师呵呵大笑。僧问。
  如何是眹兆未生时事。师云。你何不早问。师一日谓僧云。扶不起。
  设使一万人也扶不起。良久云。祇有一人扶得起。僧云。
  未审是什么人。师云。无力者。师问僧。灯笼什么处得来。
  代云。验在目前。问僧。忽遇虎狼刀剑时如何。代云。
  是虎狼刀剑。问僧。子巳后如何。代云。一似今日。问僧。
  从缘得者永无退失。者里见得自已。亦是生冤家。还会么。
  僧云。自已亦不见时如何。师云。时教阿谁叙。僧无语。
  师代云。孟春犹寒。师举。僧问雪峰。知有向上事。
  始有语话分时如何。峰提起僧手云。作么生。僧无语。代云。
  引得者老和尚。到恁么田地。举僧问法灯。
  百尺竿头如何进步。灯云恶。问僧。下得什么语。代云。平地神仙。
  举药山谓高沙弥云。见说长安甚闹。高云。我国宴然。
  师问僧。如何是我国。代云。四五百条花柳巷。
  二三千处管弦楼。五祖老和尚常展手问人云。因何唤作手。
  代云。瞒我太煞。
  示禅人心要。
  不应于无际空中立分限。若立无分限。是无际空。
  乃自负堕。所以解空者无空想。若人以语言名状心。
  终不得心。不以语言名状心。亦不得心。语言本是心。
  名状之故不得也。无语言本是心。不名状之故不得也。
  种种会当。皆不与自心契。上祖曰。默契而巳。为若此。
  道若未达。但无妄念尔。若人知是妄念作意止之者。
  见有妄念故也。知有妄念作意。观察令见正理。
  亦见有妄念也。知妄元是道。乃无妄焉。故达道者。
  无所得也。发意求道。道即得之。但不别求。知无迷妄。
  谓之见道。近世皆曰。无不是道。譬如饭箩边坐说食。
  终不能饱。为不亲下口也。证者绝能所也。非别有玄理在。
  寻常日用处。如见色时是证时。闻声时是证时。
  饮水食粥是证时。一一绝能所。此非久习不假薰炼。
  盖现成之事。世人不识。名曰流浪。故云。唯证乃知难可测。
  学道者。明知有是事。何故不得旨而长疑。盖信未极。
  疑未深也。唯深与极。若信与疑。真是事也。
  不解如此返照。遂迷乱不知由绪。困踬中途能自返省。
  更无第二人也。既曰此事。又岂更知耶。知是妄虑。
  此事则不失也。道不止说与示而后显。盖体自常露。
  说示者方便道。用尔省悟者。亦暂时岐路也。或因说而证。
  或因示而入。或自觉触以归终无异事别得。至心源而止也。
  人言。悟了方修。此属对治门。虽然禅门。
  亦许以正知见治之。若论当人。即不须若是也。佛道长远。
  久受勤苦。乃可得成者。绵亘三世凡圣一如。故曰佛道长远。
  不起异见未始遗弃。故曰久受勤苦。毕竟无别法。
  故曰乃可得成。此大丈夫事。人不识问。遂依来而答。
  不知乃自问。尔欲答谁耶。人不识答。遂依言起见。
  不知乃自答。尔何有旨趣耶。故曰。总是你好看好看。
  或人曰。从上古圣佛祖指示言教。流布世间一一分明。
  何故都是自已深负上古先圣苦口垂慈也。今对之曰。
  吾顺佛祖宗趣。尔自负吾不负也。若言有所说。
  即是谤佛祖。曰莫作最后断佛种人。若不就巳知归。
  所作皆成造伪。纵记得河沙会尽尘墨。于已何益。故曰。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
  尊宿云。我今对你一句子亦不难。你若一言下荐去。
  犹较些子。若不会。老僧却成妄去。夫今时学者。
  竞以问答为禅宗中关要。不知是取舍作想心。
  呜呼就理就事之学。盖是近家语。纵有少领览。未可休息。
  岂不闻说。涅槃之道图度绝矣。直须解自点检始得。
  人以迷心故进道。乃来山林中见知识。
  将谓别有一道可令人安乐。不知返究向来迷处工夫最第一。若不及此。
  入山林而不返。徒尔为也。迷处极易而难入。
  故先德曰。难信难解。又曰。此是顿宗说道。
  返照向来巳是走作语。况不尔耶。后世遂用此语。
  为平常无事一味实头。此又后学之不明。服食之不审也。
  从上来有二种方便。有真实方便。所谓说无有间。有善巧方便。
  所谓妙应群机。若从真实方便得入。不假思量。性自神解。
  永无有退。妙用河沙也。若从善巧方便得入。
  得坐披衣。向后自看。始得未足。将为究竟。此二种方便。
  皆一法也。不可须臾有失。学者思之。雪峰示人曰。
  莫教老僧有一句子到你分上。若有一句子到你分上。
  堪作什么也。此是古人不得巳而巳。后者不了古人意。
  便谓自已分上无许多言谈。所以错会也。
  今时人多将目前鉴觉。用为极则。玄沙所以向人道。
  深山迥绝无人处。你道还有否。悟心见性当如雪峰玄沙。
  履实践真当如南泉赵州。今时学者。但以古人方便为禅道。
  不能与古人同参也。
  譬如有力人负一百二十斤檐过独木桥。不倾不侧。何物扶持得如此耶。
  其精致无杂而巳。为道亦尔。经中称。譬如师子捉象亦全其力。
  捉兔亦全其力。人问。全什么力。曰不欺之力。
  若见一毛发异于心者。则自丧身命。故达道人无有不是者。
  此力甚大。但为无边恶觉侵蚀。致令力用有亏。
  若无如许多异法异状异缘异念。则随心转变。自在无碍。
  道不用苦求。求之即道失事不在苦融。融之即事有。
  不求不融道与事会。也则何事而非道耶。
  譬如目明之士。入宝聚中而不知方便。
  为无火烛光明所照也入矣。即被触击自损身首。谓是毒穴非宝聚也。
  有智入中。持灯烛光照见。种种宝任意采择。得宝而出。
  十二时中。须用智光。勿令六尘自伤触也。昔日永首座。
  与慈明同辞汾阳。而永未尽其妙。相从慈明二十年。
  终不脱洒。一夕围炉。深夜慈明以火箸敲炭曰。
  永首座永首座。永乃咄之曰。野狐精。慈明遂指永而谓曰。
  讶郎当又恁么去也。永由是方得究竟。然毕命相随。
  凡慈明居常差别激问。众不能酬对。唯永至。
  慈明即点头许可。此所谓无病之药。学者罕得其要。
  况后世知见会解之徒。何由领是事哉。得之当若永。
  发药当若慈明。庶几可也。闹中得静。则井邑成山林。
  烦恼即菩提。众生成正觉。此语初心学人例道得会得。
  作一种平等知见。及其放心。凡圣依前两般。静躁殊用。
  明知是解会。须有安稳处始得一味。不可强会。
  近世多以问答为禅家家风。不明古人事。一向逐末不反。
  可怪可怪。昔人因迷而问。故问处求证入。得一言半句。
  将为事究明令彻去。
  不似如今人胡乱问趁口答取笑。达者十二时中学道。无顷刻弃舍。此人纵未得入。
  念念巳是修行也。寻常说。修行不过三业六根清净。
  禅门更不必如是。何故禅定之门。
  念念与智波罗蜜平等。一切处自无过患也。久久心地通明之日。
  从前并得满足。名一行三昧。今时人全为定力。
  复不开智眼。所有机缘语句。祇成诤论生灭心行。
  夫禅学不是小小。未用超佛越祖。得了要超亦不难。
  高邮孙承务作书问。不落意想不在有无。如何则可。师答云。
  若问如何则不可。不问如何亦不可。醉客豁醒神珠自莹。
  岂可预为之计然后领耶。第一等灵利人。
  寻讨不著此一念。难得自见。见之即是。无别有岐路也。
  寻常例以前念为是。以后念照之。前后追逐以心用心。
  心则成境。率初巳成心境了。展转更不堪。如今后念不取。
  自无起灭处。当处解脱。念本不生。
  何更有有无意想为留碍。一念悟心成正觉。此之谓也。念念无生。
  念念无相。与虚空等。触物遇缘。皆佛之妙用。
  无丝头许对待。衣殊独耀十方世界。事目击可了。
  不俟举意然后知之。此盖大丈夫事业。不可不成就。
  取欲要是盖有不是法为碍。欲要得念。良由前后皆失念故也。
  昼夜不自在。要与道合。然无少许合处。愈急愈不合。
  病在取一舍一。不善用心。不得要术。茫然不知。日与道远。
  若安坐宁神。不劳自办。故达磨大师谓杨炫之曰。
  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悟。达大道兮过量。
  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缠。超然名之曰祖。
  不著弃一边就一边。当知明明显著。明明作用。拄定会取。
  转凡成圣。点铁成金。要径不可不如此究。
  祇恐人两头走。一既不成二又不是。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二乘断烦恼得证。名为偏修。不若应念化成无上。
  知觉之速也。修道人若遇烦恼起时如何。古人云。
  但以正知见治之。余则不然。祇以烦恼治之。如此看来。
  即不见有烦恼也。何故烦恼不可更治烦恼。如火不更烧火。
  水更不湿水。体性一同无可得露现。此了烦恼本空。
  不著除遣。若起智断治捺伏。却成别用心。
  有对待被他二境回换。纵得亦迂曲有分限。须行径直路为上。
  古人云。劫火曾将无气吹。不劳功力当时萎。此之谓也。
  有时静坐。则心念驰散。或然临事又全失却。
  都缘未得亲证。落二落三。致有错谬展转之失。古人云。
  动静不二。真妄不二。维摩明一切法皆入不二门。
  若领此要。万动自寂灭也。且如眼不至色色不至眼。
  声不至耳耳不至声。法法皆尔。云是自心功德藏。
  无可得取舍。契者何往不利。此正是那伽大定也。
  今生出来自肯。学道者。盖夙生曾种善根。素有根本。便解发心。
  亦解疑著。就已寻究。又烦恼障薄。有因有缘。
  此人易可化度。若未薰得此心。正信不生。纵闻之亦不生疑。
  但如风过耳。劝之又生瞋加诽谤。此又何缘得显露。
  所以千人万人中。但一二人而巳。若自解作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