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2-08-10 08:41      字数:4865
  山僧却成妄语思量了。不如且休。各自大家。堂中吃茶。
  自由自在。免见他时异日被人破。何也。
  将军自有嘉声在。不得封侯也是闲。吃荼去。下座。
  上堂举。南泉和尚谓众曰。王老师卖身去也。
  有人买么。时有一僧云。某甲买。师曰。好一员禅客。南泉云。
  不作贵不作贱。你作么生买。其僧无对。师云。恶笑杀人。
  有数尊宿为此僧著语。赵州道。
  明年与和尚作一领布衫。一人道。成何道理。一人道。和尚属某甲。
  后来雪窦道别处容和尚不得。大众。许多尊宿。争头竞买。
  也要运出自已家财。王老师交关未成。不敢胡乱分付。
  者般行货古今亦少见之。龙门今日亦卖身去也。
  然则有贵有贱。贱则分文不直。贵则金玉难偕。
  你买也属你。你不买也属你。若识得龙门。龙门与你作道伴。
  有人处无人处起心动念。总知得你。善则令汝行。
  恶则令汝止。纵经三涂历八难。一步不相舍离。
  常与你作道伴。你若不识龙门。龙门与你作冤家。
  教你出家使汝行脚。令汝寻师遣汝体究。遂教你不会。
  令汝茫然。令汝求觅解会。令汝巧作道理。
  遂令净妙国土而作土石山河。常乐法身而作无明烦恼。成不自在。
  常生退失。一步不放舍。常与你作冤家。大众。
  龙门属你诸人来多时。识得是道伴。不识是冤家。
  还有人明得此旨么。乃拈拄杖点一下曰。一道伴二冤家。
  通逆顺遍河沙。眼是空翳是花。得龙门道无涯。
  遂放下拄杖子云。少卖弄归堂去。
  上堂。腊月扇子功勋绝。浩浩凉风动寥泬。
  岂止炎蒸六月天。暂时与君解烦热。下座。
  五祖和尚到上堂。曹溪大师传衣归岭南。
  后来让和尚得法授与马大师。马大师接得百丈。百丈得黄檗。
  黄檗得临济。临济得兴化。兴化得南院。南院得风穴。
  风穴得首山。首山得汾阳。汾阳得慈明大师。
  慈明大师接得一人杨岐和尚。如今与佗得底事看。
  此老子云。我者里如闹市里上竿子相似。
  是人皆见瞒你眼得么。杨岐老后来接得端和尚一人。
  此老子曾住此山来有颂曰。海底珠动时。云中月还现。
  凉夜无狂风清光都一片。端师翁后来接得先师一人。
  先师有言曰。祇从咬破一个铁馂馅。直得百味具足。
  此老子所以一生口硬好说硬话伏。
  自先师付嘱之后大法传持以来。末后东山一时分付今五祖堂头和尚。
  此日幸对人天广众请。不吝慈悲重为显扬。使先宗有据。
  吾道益明。莫不大幸。
  上堂。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眼里瞳人吹叫子。
  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六只骰子满盆红。大众。
  时人为什么坐地看杨州。钵盂著柄新翻样。
  牛上骑牛笑杀人。
  上堂。诸人未到龙门山。将道龙门在世间。
  既到龙门心自在。杉松拂拂水潺潺。诸人还识龙门山么。
  若也不识。未免山青水绿。百年光阴能有几许。
  未回光达本巳前。都成梦幻。遂拈拄杖云。六道众生造罪造业。
  三世诸佛成佛作祖。尽在山僧拄杖头上。
  诸人还见么。卓一下云。百杂碎了也。复展手云。把将丝毫。许来。
  又卓一下云。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下座。
  上堂。獬豸同栏辨者嗤。薰莸共处须芬郁。诸仁者。
  得底人终不自异于人。而从前千圣悉所称赞。
  实有异于人处。
  譬如二人同胞胎共父母同舍同学同一师授。至于饮食语言之间悉无有异。
  一日同入试院同一题目。而一人得第。一人落第。及第者永异民庶。
  落第者乃是常人。是二人初无改易。而贵贱高低有异。
  恰如得与不得。初无有异。而一人得之。位齐诸圣。
  一人迷之。遂作凡夫。人虽不殊迷悟辽远。大众。
  可不惊怖者哉。所以香林和尚云。老僧二十年前。
  见与我一般一辈人尽皆得道。我日夜思量。他得个什么。
  便如此去。我二十年中常看后来。也得恁么。
  你看他先德苦切之言。实可取信。岂可守株徒丧日月。各宜体悉。
  巳后也须得去。不劳久立。下座。
  上堂。龙门三月半。大鼓声声唤。唤得一时来。
  特地生迷乱。大众。既是唤得一时来。为什么特地生迷乱。
  此段好因缘。诸人怎生断。
  不解断转迷乱若解断较一半。良久曰。因缘一段无人断。留与诸方共断看。
  上堂。收得本名度牒。踏遍自已山川。闻有龙门长老。
  走来学道参禅。恁么惺惺汉子。如何立地瞌眠。
  忽然睡醒眼开。元来天生自然。师乃失声曰。
  恶讨杀我讨杀我。皇天皇天寻杀我。虽然如是。知是般事便休。
  直须运出自已家财。莫自拘于小节。参堂。
  上堂。且道。山僧即今还有为人处么。若有为人处。
  即埋没山僧。若无为人处。即埋没上座。彼此出家儿。
  莫递相埋没好。要知么。山僧将你本分事。举似你诸人。
  何不于你本分事上识取识得么。
  若道便是某甲本分事也。如向眼睛上下一钉相似。
  若道我虽有本分事实未了知。你又披什么衣服。大众。既是恁么人。
  识取恁么事。久立又奚为。珍重。
  上堂。僧问。纳须弥于芥中。掷大千于方外。
  衲僧门下总用不著。学人欲使泥牛耕巨海须弥驾铁船。
  师还许也无。师云。十字纵横一任行取。僧云。踏破澄潭月。
  穿开碧落天。师云。犹未知衲僧分上事在。僧云。
  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师云。洪州腰带。
  师复云。春光渐尽夏景将临。悠悠之徒贪生过日。
  我今问你诸人。从早至夜念念不住。是有思量是无思量。
  人人必谓是有思量。我且问你。作么生思量。何不识取。
  你诸人思量了。随而兴作运为也。我问你。
  作么生兴作。何不识取。你诸人于兴作时。起种种言说。
  且作么生言说。何不识取。都缘是自家先迷了。
  祇管随处流浪。所以道。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已求莫从外觅。
  觅即不得。得亦不真。如在虚空。退至何所。还肯么。
  你诸人在我者里。或暂经冬夏。或久涉炎凉。若到别处。
  人问龙门事。不可指东划西。乱有所说却成欺罔也。
  各将为事各将为事。因成四偈。思无思思万邪一正。
  不识玄旨徒劳念静。作无作作贯色通声。
  水中盐味不见其形。言无言言不费唇舌。未说之法林中之叶。
  龙门潦倒告报诸人。既然如是何故因循。
  贤席头纳疏上堂。一叶飘瓢水上归。
  姑苏春色照岩扉。坐禅片石重来看。却笑山云拂藓衣。
  所以沉空滞寂之士。名为贪著小乘。混世同尘之人。
  谓之圆通之侣。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岂是植种于空。
  现前日用是大总持门。一一亲得其力。如斯之旨事可量哉。
  昔日黄梅散席。道在老卢。坐折连床湖南盛。
  古今牓样作者同知。进止合仪动静可法。况龙门新兴保社。
  意在求人。众手淘金谁是得者。有么有么。
  令人思百丈。解踏马驹行。参。
  上堂。杜顺文殊事可知。定光如来老大隋。
  张三李四何王赵。问你渠今是阿谁。市卖鱼忘进趣。
  案头分肉露全机。男儿锁子黄金骨。苦痛无明堕污泥。
  结夏上堂。登龙门下无凡客。不假风雷自有奇。
  三月进修从此始。经行宴坐可思议。三月安居九旬禁足。
  禀如来之教旨。乃释子之清规。桥彴津梁人间天上。
  或垂手入者。未尝离于此座。观心入定者。
  亦常游乎十方。此岂可以有心知。岂可以无心会。苟能如是。
  何生而不护。何足而不禁。覆被万灵广益群品。
  或不由斯道者。吾末如之何也。下座。
  上堂。今时学者不究佛语。祇究祖师语。殊不知。
  祖师语即是佛语。莫如此拣择。却成诱佛法去。
  祇如云门大师示众曰。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
  作么生是光明。自代云。三门佛殿厨库僧堂。又云。
  好事不如无。者个是祖师语。是他道。三门佛殿厨库僧堂。
  诸人寻常看时。是看是不看。若看。
  他道看时不见暗昏昏。如何得成光明。既是光明了。又道好事不如无。
  作么生又不要去。且如楞严会上。说个晦昧为空。
  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
  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
  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
  咸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者个说话甚是子细。且道。
  与云门道底事。相去多少。莫祇明祖师语不究佛语。有人曰。
  我亦不用佛语。不用祖师语。祇用自语。
  祖师语佛语尚不要。更用自语。又道。我宗无语不用言语。
  有语尚不是。况无语耶。莫作梦。从朝至夜。佛法作一边。
  祖师语作一边。有语作一边。无语作一边。妄想作一边。
  无妄想作一边。若恁么。真可谓看时不见暗昏昏也。
  久立。
  上堂。十方世界龙门寺。大地山河是学徒。
  随顺众缘成解脱。筭来全不费工夫。
  上堂。举僧问赵州。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赵州曰。
  吃粥了也未。僧云。吃粥了也。州云。洗钵盂去。
  其僧言下便悟。大众。山僧今朝吃粥也洗钵盂。祇是不悟。
  既是为善知识。为什么却不悟。还会么。岂可唤钟作瓮。
  终不指鹿为马。善人难犯水银无假。冷地忽然破。
  管取一时放下。
  上堂。龙门若为作端午。打动众人涂毒鼓。
  髑髅破后遣谁闻。鉴觉尽时敢言普。是谓南山鳖鼻蛇。
  好个大雄白额虎。可怜开眼觅眼人。赫日光中寻入路。
  上堂。飘飘飖飖杨柳花。红红赤赤远天霞。
  屈屈曲曲龙门路。僻僻静静野僧家。尚不心头怀胜解。
  谁能劫外筭河沙。休粮方子斋兼粥。任运还乡苦涩茶。
  好大哥吃茶去。
  上堂。七七四十九。面南看北斗。死去与生来。
  泥牛大哮吼。所以释迦老子。未离兜率巳降王宫。
  未出母胎度人巳毕。如此则毗卢境界止在人间。
  涅槃妙心更于何觅。昔日那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
  然后现本身运大神通。大众。肉既还母骨既还父。
  用什么为身。学道人到者里若见得去。
  可谓廓清五蕴吞尽十方。听取一颂。骨还父。肉还母。何者是身。分明听取。
  山河国土现全躯。十方世界在里许。万劫千生绝去来。
  山僧此说非言语。下座。
  上堂。抚掌大笑良久曰。大众。笑个什么。
  山僧笑古往今来一切人。有瞥地有不瞥地。不瞥地之人。
  如黑地数瓮。有甚分晓。瞥地之人。便自回头转脑东问西问。
  譬如衣锦夜游。问来问去问去问来。忽然如昼见日。
  便云。譬如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多少分明。
  虽然如此。更须知有向上事末后句始得。罢参大众。
  始于瞥地终于罢参。古往今来莫过如此。山僧所以笑他。
  恰如春梦相似。诸人还曾梦见么。
  莫道无事法尔天真好。岂不见。大庾岭头曾赶上。少室岩前立到腰。
  岂得不遇于人。好大哥吃茶去。下座。
  行者剃发上堂。山僧因而度得小师一人。
  遂拈起拄杖示众云。见么。法名崇木。俗姓葛。良久又云。
  尔既投吾出家。今为汝受三归五戒。乃云。
  崇木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巳为汝作三归。今为汝翻十邪受五戒。
  汝当听受。所谓身口意也。身有三过。谓杀盗淫。
  意有三过。谓贪恚痴。口有四过。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作此十者名为十恶。无此十者名为十善。
  汝今于三业门中禀受戒法。所谓不杀不盗不妄不淫不饮酒。
  是五戒相。汝依吾教信受奉行。复卓拄杖一下云。
  崇木闻吾教训。乃告吾曰。和尚所说。但崇木从来无身口意。
  亦不知何以为持犯。纵闻三归。我不知何者名佛法僧。
  闻五戒相。从何受持。虽烦和尚如此。
  崇木并无领览处。师放下拄杖曰。此真吾弟子也。是真归依也。
  真受得戒也。所以昔人云。和尚何不畜一沙弥。老宿云。
  有无眼耳者。为吾寻一人来。正是此意也。好得力小师。
  大众。会得否。拈起拄杖云。扶过断桥水。伴归明月村。
  久立。
  上堂。总别同异兼成坏。祇是山僧与众人。
  高广须弥入芥子。无边刹海在微尘。昼复夜秋复春。
  境寂心融事事真。七宝大车既如此。去来语默莫因循。
  禅和子闻说了。呵呵大笑道。我会也我会也。师乃呵呵笑云。
  你会也。且道。西天那兰陀寺后孤峰顶上。
  如今有什么人。在彼中修行。见么见么。下座。
  上堂。赵州道个洗钵去。其僧豁尔知归。
  鸟窠吹起布毛。侍者当下得旨。为复是就伊明破。
  为复是吐露向伊。亦不是就伊明破。亦不是吐露向伊。大众会么。
  本有之性为什么不会。为四面璘和尚挂真。虚空无相。
  不拒诸相发挥。宝镜无形。岂碍群形顿现。
  相与形而常伪。空与镜而常真。故即伪即真不生不灭。大众。
  或若虚空顿消殒。宝镜不临台。光境俱亡复是何物。
  六十三年即且置。且道。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