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2-08-10 08:41      字数:4863
  四十五年在仙州。凡圣纵横任君游。
  有人借问如何事。夜至三更到崖州。
  古尊宿语录卷二十三。
  古尊宿语录卷第二十四。
  潭州神鼎山第一代諲禅师语录。
  神鼎禅师。名洪諲。襄水扈氏子。
  自游方一衲以度寒暑。尝与数耆宿至襄沔间。一僧举论宗乘颇敏捷。
  会野饭山店中供办。而僧论说不巳。师曰。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是甚么人语。僧曰。
  法眼语。师曰。其义如何。曰唯心故根境不相到。
  唯识故声色纵然。师曰。舌味是根境否。曰是。
  师以箸夹菜置口中。含胡而语曰。何谓相入邪。坐者骇然。僧不能答。
  师日。途路之乐终未到家。见解入微不名见道。
  参须实参悟须实悟。阎罗大王不怕多语。僧拱而退。
  后返长沙隐于衡岳三生藏。有湘阴豪贵来游。
  福严即师之室。见其气貌闲静。一钵挂壁余无长物。倾爱之。
  遂拜跪请曰。神鼎乃我家植福之地。久乏宗匠。
  愿师俱往何如。师笑而诺之。即以已马负师。至十年始成丛席。
  一朽蛆为说法座。
  开堂日。指法座云。未登此座化缘巳毕。
  诸人还委悉么。若委悉。散去得也。若不散去。
  不免登于此座入方便品第二去也。且不得怪山僧。便升座拈香。
  此一炷香。奉为今上皇帝圣寿无疆。第二炷香。
  为府主学士合郡尊官。伏愿。长光佛日永佐明君。第三炷香。
  此香不是戒定慧香。亦非旃檀沉水。只是汝州土。
  宜便烧云。供养首山和尚以酬法乳。师遂敷座顾视大众云。
  摩竭陀国亲行此令。大众还知落处么。
  一句子该天括地。迥超格外。在众圣之前。所以五天和不齐。
  梵夹不持来。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
  三乘教外一句别传。敢问大众。作么生是别传底。
  试对众道看。递相证明。良久云。直饶道得。亦未称祖师意。且道。
  如何称得祖师意。诸兄弟。直须打办精神究彻根源。
  到这里不可说菩提涅槃真如解脱向上向下坐禅入定。造桥梁开义井得么。然则如是。不可无言也。
  山僧初行脚时。发足亦无正意参禅学道。
  只欲东京听一两本经论以资平生。
  不期行来行去到汝州襄城县。恰遇汝州风发鼓上首山。就中见一老和尚。
  彼时蒙它劈头一锥。直得浃背汗流。当时不觉礼拜了。
  悔之不及。大众且道。悔个什么。
  悔不拽下禅蛆痛与一顿。虽然如是。官不容针私通车马。下座。
  小参。举洞山云。贪嗔痴太无知。赖我今朝识得伊。
  行便打坐便槌。分付心王子细推。无量劫来不解脱。
  问汝三人知不知。师云。古人与么道。神鼎则不然。
  贪瞋痴实无知。十二时中任从伊。行即往坐即随。
  分付心王拟何为。无量劫来元解脱。何须更问知不知。
  举资福三句。语第一句。祖师不知有。师云。无人解会。
  第二句与祖佛为师。师云。鼻孔在山僧手里。
  第三句称提祖佛。师云。分明向你道。举僧问首山。
  如何是和尚家风。山云。一言截断千江口。万仞峰前始得玄。师云。
  首山只解说家风。不解用家风。僧问。如何是用家风。
  师云。乃云。首山老汉若在。闻神鼎恁么道。
  必然大笑一场。且道。肯神鼎不肯神鼎。试商量看。诸上座。
  夫参学须具参学眼始得。若只爱它人语句。记在意识下。
  自不能截断。俗士尚云男儿不用分时财。
  衲僧家合作么生。猛著精彩始得。珍重。举僧问灵泉和尚云。
  如何是灵泉印。泉云。不传不受。曰交代时如何。泉云。
  淮南船子看洛阳。师云。古人与么道。意在如何。要会么。
  不传不受。珍重。举僧问灵泉云。如何是灵泉曲。泉云。
  无弦琴有韵。丝竹动摇天。曰还有知音也无。泉云有。
  曰如何是知音者。泉云。山上石人齐抚掌。
  溪边野老始知音。师云。神鼎即不然。僧便问。如何是神鼎曲。
  师云。要唱便唱。曰还有知音也无。师云有。
  曰未审是什么人。师云。无心意识者。师云。神鼎与么道。
  与灵泉如何。试商量看。须知各各家风事不同。珍重。
  小参举古金峰颂云。学道如钻火。逢烟未可休。
  直待金星现。归家始到头。师云。神鼎即不然。学道如钻火。
  逢烟即便休。莫待金星现。烧脚又烧头。且道。
  神鼎恁么道。为当违古人顺古人。别有道理。汝道。
  入么去底人好。入么来底人好。到这里须具衲僧眼始得。
  莫受人瞒。珍重。
  小参。良久举镜清上堂。良久有僧问。祖歌如何唱。
  清云。拖送醉人酒。曰入么则辜负和尚也。清云。
  猛虎不食伏肉。师云。古人恁么道。句前明句后明。会么。
  未问巳前会取好。
  小参。举僧问赵州。黑豆未生芽时如何。州云。好合酱。
  师云。神鼎即不然。若问黑豆未生芽时如何。向伊道。
  堪作什么。乃有颂曰。黑豆未生芽。谁道好合酱。
  本色衲僧闻。堪是甚模样。华岳头倒卓。须弥脚直上。
  莫言无法用。看取者相状。乃云。古人与么道。神鼎与么颂。
  且道。违古人顺古人。还会么。合酱也不中。
  是什么道理。了取始得。珍重。举僧问香严。如何是道。严云。
  枯木里龙吟。曰如何是道中人。严云。髑髅里眼睛。
  后有僧举问石霜。枯木里龙吟时如何。霜云。犹有喜在。
  曰髑髅里眼睛时如何。霜云。犹有识在。师云。
  石霜一向打叠去空界里作活计。后有僧举似曹山。山云。
  这石霜老声闻。作这见解。曹山有颂云。枯木龙吟真见道。
  髑髅无识眼初明。意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
  师云。恁么会取好。
  小参。举鸟窠和尚有小师辞。窠问。向什么处去。
  曰学佛法去。窠云。若是佛法。我这里也有些子。小师便问。
  如何是和尚佛法。窠于身上拈起布毛示之。
  随后便吹。小师忽然大悟。师遂于身上拈起布毛呈大众。
  随后与一吹云。会么。久后不得辜负老僧。珍重。
  小参。举令初上座领众上石门。门曰。
  万仞峰前石牛吼。穿云渡水意如何。初无对。门云。山僧住持事大。
  参堂去。石门后举令僧下语。曰久响和尚。又云。
  访道寻师明的旨。觉了根源显异机。门曰。
  当时令初上座若下得遮语。不将它作参学人。师云。不唤它作参学人。
  唤作什么人。会么。把手共行无间路。举古人曰。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
  了知生死不相关。作么生是曹溪路。有僧云。
  得者饮水之义。向阿谁说之。师曰知。云某甲即如是。师意又如何。
  师云。出僧堂入佛殿。便下座。
  小参。举紫胡有狗。上取人头。中取人腰。下取人脚。
  你若拟议。即丧身失命。师云。古人提唱一段因缘。你道。
  恁么时下得什么语。神鼎当时若在他会里。
  便出云者畜生。又云死。亦作退身势。白兆和尚亦云。
  白兆有狗。上不取人头。中不取人腰。下不取人脚。也不拟议。
  咬得他死便得。僧问。如何是白兆狗。兆作狗声。僧云。
  犹是喋屎狗。兆云。作么生是咬人狗。
  僧把衲衣角便拂。兆便打。师云。白兆道。也不拟议咬得死便休。且道。
  其僧便拂。兆便打。谁得谁失。
  白兆大似丧车后掉药袋。亦有僧问。如何是神鼎狗。向伊道。谁敢倚门傍户。
  僧礼拜。向伊道。神鼎也大崄。有僧便请益此语。师云。
  我当时要个不惜身命底人。
  直至如今无人称得老僧意。你两个吐露个消息看。僧拟议。师云死。
  小参。举沩山示众云。老僧百年后。
  于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左肋下书沩山僧某甲。正当与么时。
  唤作沩山僧。又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又是沩山僧。
  且作么生商量。师乃有颂。不道沩山不道牛。认著何处有来由。
  分明裂破应须会。会得还同不系舟。
  举石门示众云。家山好家山好。家山内有无根草。
  澄源异草竞芬芳。春雷一震金仙道。师云。
  作么生是春雷。与大众说破得么。喝一喝。下座。
  小参。举南泉上堂。僧问。摩尼珠人不识。
  如来藏里亲收得。珠即不问。如何是藏。泉云。与你往来者是。僧云。
  不往不来者又如何。泉云。亦是藏。僧云。如何是珠。
  泉唤僧。僧应诺。泉云。你不会我意。师乃有颂曰。
  渠问摩尼珠。摩尼在何许。呼名应答声。诸方莫错举。
  小参。举僧问风穴。如何是第一句。穴云。
  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师随后一喝。如何是第二句。
  穴云。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赴截流机。师著语云。
  未问巳前错。如何是第三句。穴云。但看棚头弄傀儡。
  牵抽都在里头人。师著语云。明破即不堪。
  所以首山和尚道。第一句荐得。与祖佛为师。第二句荐得。
  与人天为师。第三句荐得。自救即不可。又云。自救也不了。
  师云。神鼎亦有人问。如何是第一句。云苍天苍天。
  如何是第二句。云有什么驴汉。如何是第三句。
  云近前来向你道。才近前便打。若恁么会得。
  也不辜负祖师西来。若是从头一一问过。几时得休。
  佛法不是磨棱合缝底道理。似这一脉说话。
  须是久在它门风来始得。直是嫌佛不作嫌法不说。方可如是子细。珍重。
  小参。举古人云。是日巳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师云。古人恁么道。非有利益非无利益。
  神鼎即不然。是日巳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有何不乐。且道。
  违古人顺古人。试捡点看。珍重。
  举古。
  僧问首山。一毫未发时如何。山云。路逢穿耳客。
  曰发后如何。山云。不用更迟疑。曾有僧问神鼎。
  一毫未发时如何。神鼎只向伊道。白云岭上。云发后如何。师云。
  涧下水流。师乃云。若是前来两转语。有可咬嚼。
  东看西看。若是神鼎。者语如吃木札瓦片相似。实无滋味。
  直是自见自悟始得。会么。天高东南地倾西北。
  肃宗帝问忠国师。百年后所须何物。国云。
  与老僧作个无缝塔。帝云。请师塔样。国师良久云。会么。帝云不会。
  师云。吾有付法弟子耽源。却谙此事。巳后但问此人。
  国师迁化后。帝诏问耽源。源亦良久云。会么。帝云不会。
  源有颂。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黄金充一国。
  无影树下合同船。琉璃殿上无知识。师曰。
  前来国师如此作用不能明了。次问耽源。源恁么颂。且道。尽善不尽善。
  虽成方便。须体解始得。会么。神鼎为你诸人下四转语。
  湘之南潭之北。师云。君臣有路。中有黄金充一国。
  师云。净妙体常。无影树下合同船。师云。千圣同辙。
  琉璃殿上无知识。师云。凡圣路绝。师云。若是恁么会去。
  必不相赚。神鼎恁么注解。只是辜负国师。
  马王请石门蕴和尚住夹山。銮驾出接自问。如何是西来大道。
  蕴云。御驾六龙千古秀。玉街排杖出金门。师云。
  一等是祇对。王臣太哥三昧宽廓。何也。恁么祇对。
  又不辜负西来大意。又善能回互。其中事理纵然。若有问神鼎。
  如何是西来大道。对云行。且道。与古人是同是别。
  久参禅客于神鼎语中有个见处。
  没量大人只怕往往蹉过。僧问大哥和尚。千钧之弩不为鼷鼠而发机。
  忽遇大杀活底人来时如何。哥云。汉王才入鸿门会。
  项庄舞剑始知难。又云。单雄解弄枣木槊。
  尉迟随后唱番歌。师云。如有问千钧之弩不为鼷鼠而发机。
  忽遇大杀活底人来时如何。神鼎即向他道。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而发机。亦曾有人问神鼎。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而发机。答他道。阿剌剌阿剌剌。其僧拟议。
  劈脊便打。且问诸人。是什么道理。须知各各家风事不同。
  究取好。忠国师问僧。近离什么处。僧云南方。国云。
  南方知识以何法示人。曰南方知识道。一朝风火散灭。
  如蛇脱皮如龙换骨。本来真性宛然无坏。国云。
  苦哉苦哉。南方佛法半生半灭。僧便问。未审和尚此间如何。
  国云。我此间身心一如身外无余。僧云。
  何得将泡幻之身向于法体。国云。你为什么入于邪道。僧云。
  什么处是某入于邪道。国云。不见教中道。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师云。
  若据者僧恁么道。传语也不解。累它南方知识。据国师恁么。
  亦是龙头蛇尾。前来身心一如。向什么处去。试捡点看。
  珍重。
  小参。举沩山与仰山行次。沩问仰曰。前头是什么。
  仰云。枯树子。沩又问芸田翁。翁亦云。枯树子。沩云。
  这田翁他后亦匡五百众。师云。为复意在芸田翁处。
  为在仰山处。为复总不恁么。诸上座。一切诸法纵然。
  更不用生事。它是父子说话。同道者方知。珍重。僧问先德。
  远远投师。请师一接。德云。两股金环鸣历历。
  如来宝杖亲踪迹。要会么。有问有答罕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