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2-08-10 08:41      字数:4862
  无内外强作内外。无东西谩说东西。所以奢摩不能明了。
  以至根境不能自由。僧问。如何得不被诸境惑去。师云。
  你试点惑你境出看。进云。某甲不见。师云。你既不见。
  惑境何来。僧礼拜。师云。又见妄想去也。师云。
  心源朗朗无物莫疑。直下承当不劳功用。只少个信之一字。
  然实不易信。莫非夙习之徒闻著便能承受。
  若是萤学之辈。将三寸唇舌惑乱于人。后进初机把他古圣言谈。
  向意根下测度。直至头白齿黄。并无绉毫得力处。
  仁者。须打叠及时。莫待临终挥攉。佛法因缘浩浩。
  快须彻了无疑。可中向这个皮袋子内辨得者个去。
  坐却天下人咽喉性命。尽被汝盖覆乾坤。
  尽被汝自由自在皎皎明白。何劳汝上来下去。仁者。
  本性具足木﹝=本灾鼙浮V苯涛掮С痉ò阊酃馐嫉谩?br />
  若有微尘底不尽。不是一生半劫赚汝皮囊汝性命。
  根境法中造诸妖怪。山精鬼魅附汝行持。得少为足。鼓弄片皮。
  于佛法却为毒害。讥礼塔庙毁彼持经。
  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身中肉。仁者。切莫向心田中认些子妄想。
  将为极则。他上祖是什么榜样。下去莫立。
  问未了根源请师提奖。师云还会么。僧云未会。师云。
  更问千则万则也无益。僧问。机不晓如何得心地无疑去。师云。
  心地有多少疑。僧云。如何是心地。师云。多少分明。
  师示众云。据仁者分上。何得一生一灭一断一常。
  与汝为于拘系。作其取舍是非及诸颠倒。
  汝还知道诸圣门风无结缚么。只欲仁者承当。还承当得么。
  可惜光阴莫令辜负却。仁者岂不见。
  目前太虚还有绉毫欠少处么。若也于中体得者个消息。
  不妨出得凡圣境界。了得世间出世间之智。一法既尔万法亦然。
  仁者还乐也无。僧问。如何是佛。师云。不重道。僧云。
  如何是法。师云。嫌什么。
  师示众云。天上人间轮回六道。乃至蠢动含灵。
  未曾于此一分真如中有些子相违处。还信么。
  还领受得么。大凡行脚也须具大信根作个丈夫始得。
  何处得与么难信。他古人只见道个即心是佛即心是法。
  便承信去。随处茅茨。石室长养圣胎。只待道果成熟。
  汝今何不他行取。仁者。可煞分明并无参杂。
  治生产业与诸实相不违背。僧问。如何是千圣不得传底事。
  师云。阿谁向你说。进云。与么则信受奉行去也。师云。
  信得及者即行之。信不及恰莫强为。
  不是口头说信便信得去。如人说食终不得饱。纵然口头说饱。
  争柰肚肉饥何。仁者直须饱去。莫谩悠悠。僧问。
  如何是古圣心。师云。汝是凡夫心。僧云。如何是信得。师云。
  信亦不由汝。不信亦不由汝。僧云。信不信且置。
  作么生师云是你心。师云。仁者还知子湖亲切相为么。
  行时但行坐时但坐。乃至吃茶吃饭种种施为。
  有甚么相隐处。仁者信取无别强为。只是汝今无疑作疑。
  无事生事。于自心源却生颠倒。譬如百千澄清大海弃之。
  为认些子浮沤目为全潮。亦认些子萤光作于日焰。
  还生惭耻么。诸圣得道得果数如沙。
  汝今和作个凡劣凡夫著。恰莫因循。僧问。如何是无碍底心。师云。
  恰是。师又云。莫道千圣同风。便当得本参事好。
  且问仁者。什么处是千圣同你处。行时坐时起时卧时。
  试说看。还有法处么。仁者。大道无边谁前谁后。
  真空绝际是正是邪。乃至眩目青黄作何形段。到汝分上。
  唤作百工居肆各遂营生。多少分明何烦造作。
  一切普备无法不彰。了了现前还讳得么。道郃问。
  如何是人人具足底事。师云。汝岂不是道郃。刘铁磨领众至。师云。
  见说刘铁磨。莫便是否。磨云。什么处得者个消息。
  师云。左转右转。磨云。莫颠倒。被师打出。
  师半夜巡堂叫有贼。大众皆惊动。师于僧堂前见一僧拦胸把住。
  叫云。捉得也。唤维那来。僧云。不是某甲。师云。是即是。
  你自不肯承当。胜光因在子湖钁地次。
  胜光钁断一条蚯蚓。问云。某甲今日钁断一条蚯蚓。两头俱动。
  未审性命在那头。师提起钁头向蚯蚓。左头打一下。
  右头打一下。中心空处打一下。掷却钁头便归。
  师又于钁地次。亚钁头回视胜光云。事即不无。拟人即差。
  胜光便问。如何是事。被师拦胸踏倒。从此省悟。
  僧问招庆云。胜光被子湖一踏意作么生。招庆云。
  古人参玄不消一踏。师尝作颂云。三十年来住子湖。
  二时粥饭气力粗。无事上山走一转。试问时人会也无。
  又尝作颂云。从来事非物。方便名为佛。中下竞是非。
  上流始知屈。师临行示颂三首。我闻过去佛。纵横尽丈夫。
  示汝真归处。千江月影孤。观音与文殊。示我常飞动。
  吾今巳归真。触处皆无用。佛性本来无阻障。
  众生不识难归向。若见如来成佛时。莫向世间求取相。
  师于门前下牓云。子湖一只狗。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
  往来好看。临济下有二僧。闻得遂远求寻访。
  才到果见其牓。遂入门以手揭帘。欲起未起。
  被师喝云看脚下犬。僧近前礼拜。便问承师有言。子湖有一只狗。
  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如何是子湖狗。师云。
  嗥嗥。僧无语。师便归方丈。后章州罗汉展和尚闻举云。
  者个是吃屎狗。僧便问。如何是子湖狗。展云。擘喋却。
  僧拟议。展云。早被我咬杀了也。明招和尚在罗山。
  闻举遂云。洎赚数緉草鞋。我本欲游章南。
  如今不用去也。休休。僧便问。如何是子湖狗。
  招以手按膝放身近前云嘘嘘。子湖山下有陶家。为无子。
  夫妻每日焚香发愿。求一男子。师遂往其家乞竹。先问。
  是汝夫妻每日起心发愿。拟作个什事。云切缘家内无子。
  愿求一男。师云。我就汝乞一种物。还得否。云和尚要甚物。
  但乞指挥。师云。不要别物。欲乞一担竹。与汝一个男子。
  其家忻喜云。此是小事。一任斫去。师斫大竹。
  近一千竿。陶公云。和尚只讨一担。何斫许多。师云。
  只此一担尚未足在。遂将大竹长者捻数竿破。
  相接作一束将归。其家当夜感梦生得男子。因此遂号神力子湖。
  和尚名利踪。澶州人。姓周氏。幽州开元寺受业。
  得法于南泉愿和尚。寿八十一。腊六十一。马祖第三世。
  唐僖宗广明中示寂。
  古尊宿语录卷第十二。
  古尊宿语录卷第十三。
  赵州真际禅师语录并行状卷上[南岳下四世嗣南泉愿]。
  师即南泉门人也。俗姓郝氏、本曹州郝乡人也、
  讳从谂。镇府有塔记云、师得七百甲子欤。值武王微沐、
  避地岨崃、木食草衣、僧仪不易。
  师初随本师行到南泉。本师先人事了、师方乃人事。南泉在方丈内卧次、
  见师来参、便问、近离什么处。师云、瑞像院。南泉云、
  还见瑞像么。师云、瑞像即不见、即见卧如来。
  南泉乃起问、你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师对云、有主沙弥。泉云、
  那个是你主。师云、孟春犹寒、
  伏惟和尚尊体起居万福。泉乃唤维那云、此沙弥别处安排。师受戒后、
  闻受业师在曹州西、住护国院、乃归院省觐。到后、
  本师令郝氏云、君家之子、游方巳回。其家亲属忻怿不巳、
  祇候来日、咸往观焉。师闻之、乃云、俗尘爱网、无有了期。
  巳辞出家、不愿再见。乃于是夜结束前迈。
  其后自瓶锡、遍历诸方。常自谓曰、七岁童儿胜我者、
  我即问伊。百岁老翁不及我者、我即教他。年至八十、
  方住赵州城东观音院、去石桥十里。巳来住持、
  枯槁志古人。僧堂无前后架、旋营斋食。绳床一折、
  以烧断薪用绳系之。每有别制新者、师不许也。住持四十年来、
  未尝一封书告其檀越。因有南方僧来、、问雪峰、
  古寒泉时如何。雪峰云、瞪目不见底。学云、
  饮者如何。峰云、不从口入。师闻之曰、不从口入、从鼻孔里入。
  其僧问师、古寒泉时如何。师云、苦。学云、
  饮者如何。师云、死。雪峰闻师此语、赞云、古佛、古佛。
  雪峰后因此不答话矣。厥后因河北燕王领兵收镇府、
  既到界上、有观气象者奏曰、赵州有圣人所居、战必不胜。
  燕赵二王、因展筵会、俱息交锋。乃问、赵之金地、
  上士何人。或曰、有讲华严经大师、节行孤邈。若岁大旱、
  咸命往台山祈祷。大师未回、甘泽如泻。乃曰、恐未尽善。
  或云、此去一百二十里、有赵州观音院。有禅师、
  年腊高邈、道眼明白。佥曰、此可应兆乎。二王税驾观焉。
  既届院内、师乃端坐不起。燕王问曰、人王尊耶、法王尊耶。
  师云、若在人王、人王中尊。若在法王、法王中尊。
  燕王唯然矣。师良久中间问、阿那个是镇府大王。
  赵王应诺、弟子。[缘赵州属镇府、以表知重之礼。]师云、老僧滥在山河、
  不及趋面。须臾左右请师为大王说法。师云、大王左右多、
  争教老僧说法。乃约令左右退。
  师身畔时有沙弥文远高声云、大王、不是者个左右。大王乃问、
  是什么左右。对曰、大王尊讳多、和尚所以不敢说法。燕王乃云、
  请禅师去讳说法。师云、
  故知大王曩劫眷属俱是家。我佛世尊、一称名号、罪灭福生。大王先祖、
  才有人触著名字、便生嗔怒。师慈悲非倦、说法多时。
  二王稽首赞叹、珍敬无尽。来日将回、
  燕王下先锋使闻师不起、凌晨入院、责师亢君侯。师闻之、乃出迎接。
  先锋乃问曰、昨日见二王来不起、今日见某甲来、
  因何起接。师云、待都衙得似大王、老僧亦不起接。
  先锋聆师此语、再三拜而去。寻后、赵王发使、取师供养。
  既屇城门、阖城威仪、迎之入内。师才下辇、王乃设拜、
  请师上殿、正位而坐。师良久以手斫额云、
  下立者是何官长。左右云、是诸院尊宿并大师大德。师云、
  他各是一方化主、若在阶下、老僧亦起。王乃命上殿。
  是日斋筵将罢、僧官排定、从上至下、一人一问。一人问佛法、
  师既望见、乃问、作什么。云、问佛法。师云、
  这里巳坐老僧、那里问什么法。二尊不并化。[此乃语之词也。]王乃令止。
  其时国后与王俱在左右侍立。国后云、
  请禅师为大王摩顶受记。师以手摩大王顶云、
  愿大王与老僧齐年。是时迎师权在近院驻泊、获时选地、建造禅宫。
  师闻之、令人谓王曰、若动著一茎草、老僧归赵州。
  其时窦行军愿舍园一所、直一万五千贯、
  号为真际禅院、亦云窦家园也。师入院后、海云臻。
  是时赵王礼奉、燕王从幽州奏到命服、镇府具威仪迎接。
  师坚让不受。左右舁箱至师面前云、大王为禅师佛法故、
  坚请师著此衣。师云、老僧为佛法故、所以不著此衣。
  左右云、且看大王面。师云、又干俗官什么事。
  乃躬自取衣挂身上。礼贺再三、师惟知应诺而巳。
  师住赵州二年、将谢世时、谓弟子曰、吾去世之后、焚烧了、
  不用净淘舍利。宗师弟子不同浮俗。且身是幻、舍利何生。
  斯不可也。令小师送拂子一枝与赵王、传语云、
  此是老僧一生用不尽底。
  师于戊子岁十一月十日端坐而终。于时窦家园、道俗车马数万余人、哀声振动、
  于时尽送终之礼。感叹之泣、无异金棺匿彩于俱尸矣。
  莫不高营雁塔、特竖丰碑、
  谥号曰真际禅师光祖之塔。后唐保大十一年孟夏月、旬有三日、
  有学者咨闻东都东院惠通禅师、赵州先人行化厥由。作礼而退、
  乃授笔录之。
  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师云、
  还可趣向不。泉云、拟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
  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
  犹如太、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也。
  师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
  南泉上堂。师问、明头合、暗头合。泉便归方丈。
  师便下堂云、这老和尚被我一问、直得无言可对。首座云、
  莫道和尚无语、自是上座不会。师便打。又云、
  这棒合是堂头老汉吃。师问南泉、知有底人向什么处去。泉云、
  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师云、谢和尚指示。
  泉云、昨夜三更月到。师在南泉作炉头。
  大普请择菜、师在堂内、、救火、救火。大一时到僧堂前、
  师乃关僧堂门。大无对。泉乃抛匙从内入堂中、
  师便开门。师在南泉井楼上打水次、见南泉过、
  便抱柱悬云、相救、相救。南泉上胡梯云、一二三四五。
  师少时间、去礼谢云、适来谢和尚相救。
  南泉东西两堂争儿。泉来堂内、提起儿云、道得即不斩、
  道不得即斩。大下语、皆不契泉意。
  当时即斩儿了。至晚间、师从外归来、问讯次、泉乃举前话了云、
  你作么生救得儿。师遂将一只鞋戴在头上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