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节
作者:北方刷刷      更新:2022-08-10 08:41      字数:4855
  州作拭口势。又问长沙岑。岑瞪目视之。僧进后语。
  岑闭目示之。僧举似师。师云。此三人不谬为吾弟子。
  赵州问。和尚百年后。向甚么处去。师云。
  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去。州云。谢师指云。师云。昨夜三更月到窗。
  师刈茆次。有僧问。南泉路向甚么处去。师竖起镰云。
  我这镰子是三十文买。僧云。我不问这个。
  南泉路向甚么处去。师云。我用得最快。师住庵时。有一僧来。师云。
  某甲上山作务。斋时上座做饭吃了。却送一分来。
  其僧斋时做饭吃了。将家具一时打破。就床而卧。
  师伺不来遂归。见僧偃卧。师亦去身边卧。僧便起去。师云。
  得恁么灵利。师住后云。我往前住庵时。有个灵利道者。
  直至如今不见。师问僧。夜来好风。云夜来好风。师云。
  吹折门前一株松。僧云。吹折门前一株松。又问一僧云。
  夜来好风。云是甚么风。师云。吹折门前一株松。
  云是甚么松。师云。一得一失。有一庵主。人谓之曰。
  南泉近日出世。何不去礼拜。主云。非但南泉。
  直饶千佛出兴亦不去。师闻令赵州往勘之。州才见庵主便作礼。
  主不顾。州从西过东从东过西而立。主亦不顾。州云。
  草贼大败。拽下帘子便行。举似师。师云。
  我从来疑著这汉。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为甚么百鸟衔花献。师云。
  为渠步步踏佛阶梯。云见后为甚么不衔花献。师云。
  直饶不来。犹较王老师一线道。师问座主。讲甚么经。
  云弥勒下生经。师云。弥勒几时下生。
  云现在天宫未来。师云。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
  上堂云。诸子。老僧十八上解作活计。
  有解作活计者出来。共你商量。是住山人始得。
  良久顾视大众合掌曰。珍重无事。各自修行。大众不去。师曰。
  如圣果大可畏。勿量大人尚不奈何。我且不是渠。渠且不是我。
  渠争奈我何。他经论家说法身为极则。
  唤作理尽三昧义尽三昧。似老僧向前被人教返本还源去。
  几恁么会祸事。兄弟。近日禅师太多。觅个痴钝人不可得。
  不道全无。于中还少。若有出来。共你商量。
  如空劫时有修行人否。有无作么不道。阿你寻常巧唇薄舌。
  及乎问著总皆不道。何不出来。莫论佛出世时事。
  兄弟今时人担佛著肩上行。闻老僧言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便聚头拟推老僧。无你推处。
  你若束得虚空作棒打得老僧著。一任推。时有僧问。从上祖师至江西大师。
  皆云。即心是佛平常心是道。今和尚云。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学人悉生疑惑。请和尚慈悲指示。
  师乃抗声答曰。你若是佛休更涉疑。却问老僧。
  何处有恁么傍家疑佛来。老僧且不是佛。亦不曾见祖师。你恁么道。
  自觅祖师去。曰和尚恁么道。教学人如何扶持得。
  师曰。你急手托虚空著。曰虚空无动相云何托。师云。
  你言无动相早是动也。虚空何曾解道我无动相。
  此皆是你情见。曰虚空无动相尚是情见。
  前遣某甲托何物。师曰。你既知不应言托。拟何处扶持他。
  曰即心是佛既不得。是心作佛否。师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情计所有。斯皆想成。佛是智人。心是釆集主。皆对物时。
  他便妙用大德。莫认心认佛。设认得是境。
  被他唤作所知愚。故江西大师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且教你后人恁么行履。今时学人披个衣服。
  傍家疑恁么闲事还得否。曰既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和尚今却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未审如何。师曰。
  你不认心是佛智不是道。老僧勿得心来。复何处著。曰总既不得。
  何异太虚。师曰。既不是物。比什么太虚。
  又教谁异不异。曰不可无他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师曰。
  你若认遮个。还成心佛去也。曰请和尚说。师曰。老僧自不知。
  曰何故不知。师曰。教我作么生说。
  曰可不许学人会道。师曰。会什么道又作么生会。曰某甲不知。师曰。
  不知却好。若取老僧语。唤作依通人。设见弥勒出世。
  还被他挦却头毛。曰使后人如何。师曰。你且自看。
  莫忧他后人。曰前不许某甲会道。今复令某甲自看。
  未审如何。师曰。冥会妙会许你。作么生会。曰如何是妙会。
  师曰。还欲学老僧语。纵说是老僧说。大德如何。
  曰某甲若自会。即不烦和尚乞慈悲指示。师曰。
  不可指东指西赚人。你当哆哆和和时。作么不来问老僧。
  今时巧黠。始道我不会图什么。你若此生出头来道。
  我出家作禅师。如未出家时。曾作什么来。且说看。
  共你商量。曰恁么时某甲不知。师曰。既不知。
  即今认得可可是邪。曰认得既不是。不认是否。师曰。
  认不认是什么语话。曰到遮里某甲转不会也。师曰。你若不会。
  我更不会。曰某甲是学人即不会。和尚是善知识合会。
  师曰。遮汉向你道不会。谁论善知识莫巧黠。
  看他江西老宿在日。有一学士来问。如水无筋骨。能胜万斛舟。
  此理如何。老宿云。遮里无水亦无舟。论什么筋骨。
  他学士便休去。可不省力。所以数数向道。佛不会道。
  我自修行。用知作么。曰如何修行。师曰。
  不可思量得向人道。恁么修恁么行大难。曰还许学人修行否。师曰。
  老僧不可障得你。曰某甲如何修行。师曰。要行即行。
  不可专寻他辈。曰若不因善知识指示。无以得会。
  如和尚每言。修行须解始得。
  若不解即落他因果无自由分。未审如何修行即免落他因果。师曰。
  更不要商量。若论修行。何处不去得。曰如何去得。师曰。
  你不可逐背寻得。曰和尚未说。教某甲作么生寻。师曰。
  纵说何处觅去。且如你从旦至夜忽东行西行。
  你尚不商量道去得不得。别人不可知得你。
  曰当东行西行总不思量。是否。师曰。恁么时谁道是不是。曰和尚每言。
  我于一切处而无所行。他拘我不得。
  唤作遍行三昧普现色身。莫是此理否。师曰。若论修行何处不去。
  不说拘与不拘。亦不说三昧。曰何异有法得菩提道。
  师曰。不论异不异。曰和尚所说修行迢然与大乘别。
  未审如何。师曰。不管他别不别。兼不曾学来。
  若论看教自有经论座主。他教家实大可畏。你且不如听去好。
  曰究竟令学人作么生会。师曰。如汝所问。
  元只在因缘边看。你且不柰何。缘是认得六门头事。
  你但会佛那边。却来我与你商量。兄弟。
  莫恁么寻逐不住恁么不取。古人道。行菩萨行唯一人行。
  天魔波旬领诸眷属常随菩萨后。觅心行起处。便拟扑倒。
  如是经无量劫。觅一念异处不得。方与眷属礼辞赞叹供养。
  犹是进修位。中下之人便不柰何。况绝功用处。
  如文殊普贤更不话他。兄弟。作么生道行是无。
  觅一人行底人不可得。今时傍家从年至岁。只是觅究竟作么生。
  空弄唇舌生解。曰当恁么时无佛名无众生名。
  使某甲作么图度。师云。你言无佛名无众生名。
  早是图度了也。亦是记他言语。曰若如是悉属佛出世时事。
  了不可不言。师曰。你作么生言。曰设使言言亦不及。师曰。
  若道言不及是及语。你虚恁么寻逐。谁与你为境。
  曰既无为境者。谁是那边人。师曰。你若不引教来。
  即何处论佛。既不论佛。老僧与谁论遮边那边。
  曰果虽不住道。而道能为因如何。师曰。是他古人。
  如今不可不奉戒。我不是渠。渠不是我。
  作得伊如狸奴白牯行履却快活。你若一念异。即难为修行。
  曰云何一念异难为修行。师云。才一念异便有胜劣二根。不是情见。
  随他因果。更有什么自由分。
  曰每闻和尚说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未审如何。师曰。缘生故非。
  曰报化既非真佛。法身是真佛否。师曰。早是应身也。
  曰若恁么即法身亦非真佛。师曰。法身是真非真。
  老僧无舌不解道。你教我道即得。曰离三身外何法是真佛。师曰。
  遮汉共八九十老人相骂向你道了也。
  更问什么离不离。拟把楔钉他虚空。
  曰伏承华严经是法身佛说如何。师曰。你适来道什么语。其僧重问。师顾视叹曰。
  若是法身说。你向什么处听。曰某甲不会。师曰。
  大难大难。汝看亮座主是蜀中人。解讲三十二本经论。
  于江西讲次。来见开元寺老宿。宿问。
  见说座主解讲经是否。主云不敢。宿云。将什么讲。主云。将心讲。宿云。
  心如工技儿。意如和伎者。争解讲得。主云。
  莫是虚空讲得。宿云。却是虚空讲得。主拂袖便行。宿召座主。
  主回首。宿云。是什么。主便开悟。兄弟。看他快利么。僧云。
  据和尚说。即法身说法。师云。若如是会早应身了也。
  僧云。既是应身。岂无说法者。师云。我不知。僧云。某不会。
  师云。不会却好。免与他分疏。问教中道。
  法身大士会处即见法身佛。地位菩萨即见报身佛。
  二乘唯见化身佛。莫是此理否。师云。我眼不曾看教。
  兼无耳孔不曾听。你自看取。若如是忆持。即巳后始不柰何。
  如似弄珠说珠光遍。有金盘在即得。忽被拈却金盘去。
  何处弄珠。向什么处寻他光遍与不遍。学人礼拜。
  和尚笑云。大难大难。古人骂你唤作田猎渔捕。
  唤作搬粪人。好去珍重。
  师示众云。真理一如。潜行密用。无人觉知呼为渗智。
  亦云无渗不可思议等。空不动性。非生死流。
  道是大道无碍涅槃。妙用自足。始于一切行处而得自在。
  故云于诸行处无所而行。亦云遍行三昧普现色身。
  只为无人知他用处无踪迹。不属见闻觉知。真理自通。
  妙用自足。大道无形真理无对。所以不属见闻觉知。
  无粗细想。如云不闻不闻是大涅槃道。
  者个物不是闻不闻。僧问。大道不属见闻觉知。未审如何契会。
  师云。须会冥契自通。亦云了因非从见闻觉知有。
  见知属缘。对物始有。者个灵妙不可思议不是有对。故云。
  妙用自通不依傍物。所以道。通不是依通。
  事须假物方始得见。所以道。非明暗法离有离无。
  潜理幽通无人觉知。亦云。冥会真理非见闻觉知。故云。
  息心达本源。故号如如佛。毕竟无依自在人。亦云。
  本果不从生因之所生。文殊云。惟从了因之所了。
  不从生因之所生。从上巳来。只教人会道。更不别求。
  若思量作得道理。尽属句义。三乘五性义理无不唤作行履。
  处处受用具足即得。若论道即不是一向耽著被他识拘。
  亦云世间智。教云。一向耽著三藏学者。为田猎渔捕。
  为利养故杀害大乘。亦云贪欲成性。所以云。佛不会道。
  我自修行。我自有妙用。亦云正因。了六波罗密空。
  即物拘我不得。所以祖师西来。
  恐你诸人迷著因果地位。故来传法救迷情。顿悟花情巳。性是花种性。
  亦云菩提花。故江西老宿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先祖虽说即心即佛。是一时间语。空拳黄叶止啼之说。
  如今多有人。唤心作佛。唤智为道。见闻觉知皆是道。
  若如是会者。何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设使认得。
  亦不是汝本来头。故大士呵迦旃延。以生灭心说实相法。
  皆是情见。若言即心即佛者。如兔马有角。非心非佛。
  牛羊无角。汝心若是。佛亦何用。非他有无形相。
  以何是道。所以教中不许。宁作心师不师于心。
  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故云。心智俱不是道。
  见闻觉知皆属因缘而有。皆是昭物而有。不可常昭。
  所以心智俱不是道。且大道非明暗。法离有无数。数不能及。
  如空劫时无佛名无众生名。与么时正是道。
  只是无人觉知见他。数不及他。唤作无名大道。早属名句了也。
  所以真理一如更无思想。才有思想即被阴拘。
  便有众生名有佛名。佛出世来。唤作三界智人。只如未出世时。
  唤作什么。如云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佛出世只令人会道。体非凡圣。唤作还源归本体解大道。
  今日既如是会道。即无量劫来六道四生皆有去来。
  是暂时行履处。先圣本行集云。我无所不行。
  一切众生虽在如是行处。为无了因故生贪欲。名为在缠。
  不得自在。暂时岐路。云驶月运舟行岸移。
  众生妄想物无不住岂况理能迁变。今既如是会。却向里许行履。
  不同前时为了因。会本果故。了阴界空六波罗蜜空。
  所以得其自在。若不向里许行履。
  如何摧剉得五种贪二种欲。不守住声闻随于劫数。所以诸佛菩萨。
  具福智二严为了因。了六波罗蜜空。体者个受用。
  所以不存知见始得自在。若有知见即属地位。便有分剂心量。
  被因果隔。唤作酬因答果。佛不得自在。
  所以大圣诃他为内见外见情量不尽二障二愚。
  所以见河能漂香象。真理无形。如何知见。大道无形。理绝思量。
  今日行六波罗蜜。先用了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