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节
作者:花旗      更新:2022-08-10 08:31      字数:5215
  独立通信兵第3营
  宪兵营
  辎汽团团长:曹阴
  辎重兵团团长:曹开谏
  '注:以上各序列引自解放军出版杜1987年出版的《国民革命军发展序列》一五。'
  二缅甸会战中英文地名对照表
  缅甸:Burma
  丹大宾:Tantabin
  他位瓦第:Tharrawaddy
  波宾谷克:Gyobingank
  得贡:Thegon
  阿兰庙:Allamyo
  仁安羌:Yenangyuang
  孟拱:Mogaung
  八莫:Bhamo
  通瓦:Thongwa
  代库:Daiku
  仰光:Kangou
  奥坎:Okan
  明哈:Minhla
  邦得:Daungde
  普罗美:Preme
  马格威:Magwe
  免杨:Mygyan
  开泰:Katha
  密支那:Myikyina
  庇古(北固):Pegu
  农列宾:Nyannglebin
  皮尤(派盲):Pyu
  同古(东瓜),Tougoo
  平蛮纳:Pyinmana
  雅美丁:Yamethin
  他希:Thazi
  更新:Kyaukse
  梅苗:Maymyo
  腊戍:Lashio
  九谷:Kyugok
  罗衣考:Loikaw
  雷列姆:Loilom
  大高:Takaw
  景东:Kentung
  坦达宾:Tantabin
  叶达希:Yadashe
  叶新:Yezin
  瓢背:Pyawbwe
  梅克的纳:Meiktila
  曼德勒:Mandalay
  西卜:Hsipaw
  贵街:Kwtai
  伊瓦替:Ywathis
  棠吉:Taunggyi
  芒官:Mongkung
  雷梅:Loimwe
  摩尔门:Moulmoin
  马达班:Martabin
  萨尔温江:SaweenRiver
  更的宛河:ChindwinRiver
  掸部:ShanStater
  景迈:Chiengmai
  孟班:Mongpens
  伊洛瓦底江:IrrawaddyRiver
  西当河:SittangRiver
  比林河:BeineRiver
  泰国:Siam
  兰邦:Lampoung
  盘谷:Bangkok
  三中国远征军印缅抗战大事记
  一九四一年
  十二月八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
  九日英、美相继对日宣战。中国政府发表对日、德、意宣战文告。英、美、中、加、荷、澳、新(西兰)、法等国反法西斯联合阵线形成,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十二日蒋介石令第五、第六军入缅,归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指挥。
  二十三日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筹建中国远征军,准备入缅作战。
  二十六日蒋介石又令第五、第六两军暂勿入缅。
  三十一日罗斯福电蒋介石,提议组织中国战区。由蒋任统帅,蒋同意接受并拟组联军参谋处,在统帅指挥下进行工作。
  一九四二年
  一月四日蒋介石电请罗斯福指定一亲信将领,担任中国战区联军统帅部参谋长。
  十四日经马歇尔推荐,由史迪威担任联军统帅部参谋长。
  二月一日蒋介石令第六军入缅后归该军军长甘丽初指挥。
  二日蒋介石又令第六军入缅后归英国方面指挥。
  二十五日蒋介石令第五军由滇西进入缅甸之周古及其以南地区,第六军由昆明经保山从泰缅边境前进。两军均由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统一指挥,杜由英缅军总司令胡敦指挥。不久,胡敦改任参谋长,总司令由亚历山大接任。
  三月一日蒋介石由昆明飞抵缅甸腊戍。
  三日史迪威在腊戍会见到此视察的蒋介石。
  四日蒋介石面告杜聿明:“你归史迪威指挥,对史要绝对服从。”
  八日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第200师到达同古。蒋介石任命史迪威为中国战区参谋长。
  日军占领仰光。
  十一日骑兵团附工兵步兵一部,推进至皮尤河南奉一带。
  十二日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成立。由卫立煌任司令长宫。卫未到任,先由副司令长官杜聿明代理,后由罗卓英继任。
  中旬第六军到达毛三、孟畔、猛东地区,第六十六军进驻腊戍、曼德勒,协助英军作战。
  十八日日军到达尤河南岸,与我军发生激烈的前哨战。
  二十日同古序战开始,激战十二日,予敌重创。此时新编第二十二师由叶达西方面向敌猛烈反击,敌势受挫。
  二十九日远征军放弃同古,突围北撤。
  三十日日军进占同古。
  四月一日西路英军放弃普罗美,日军继续北犯。
  二日蒋介石令罗卓英任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
  五日蒋介石偕罗卓英到腊戍,次日到梅苗亲自部署,决定平蛮纳会战,增调第66军入缅。
  敌第18师团一部攻叶达西,并以千余人渡西迂回我军侧背,激战数日,我军转移斯瓦河北岸抵抗,敌渡河北犯。
  七日第66军开始入缅。
  十四日敌陷马格威,英缅军退守仁安羌。
  十六日敌陷仁安羌。[三五网电子五下载乐园—555sjs]
  我军转移平蛮纳主阵地。
  十七日英缅军第一师及装甲第7旅共7千余人被包围于仁安羌以北地区。
  十八日中国远征军以新编第38师之一部驰援仁安羌被围之英缅军,将敌第33师团先头部队击溃,英缅军全部解围,救出英军、美教士合计五百余人,以及驮马千余匹。捷报轰动英伦三岛,以后英方曾向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团长孙继光等颁发勋章。
  二十日敌占罗衣考。
  二十一日第五军第200师及军直属部队一部奉命向西路乔克巴当调回梅克提拉,转向棠吉运输,进击由罗衣考北进之敌。
  英缅军撤退至宾河北岸。
  二十三日我先遣骑兵团第200师一部向棠吉推进中与敌发生激战。
  英缅军退乔克巴当。
  二十四日我军200师克复棠吉,敌大部东窜。
  二十五日敌攻陷雷列姆、猛脑、孔海坪等地,分两路向腊戍突进。
  二十六日我军自动放弃棠吉,远征军之主要阵地腊戍因而失去屏障。
  敌先后占领细胞、南马。
  二十七日西路英缅军撤至伊洛瓦底江以西向印度英帕尔撤退。我军第66军阻敌北进,伤亡较重。
  二十九日我军放弃腊戍。
  五月一日新维失守。
  二日贵街失守。
  三日畹町失守,敌占八莫,向密支那进犯。遮放,芒市,龙陵相继失守。
  四日为阻止日军东进,我军炸毁惠通桥。
  五日敌陷松山,进至惠通桥,由上游渡过怒江东犯,滇西告急,昆明震惊。第36师由西昌驰援,与过江之敌激战,东岸高地为我军控制。四、五两日敌机狂炸保山,适逢集市贸易,城乡居民死伤千人以上。
  八日敌占缅北重镇密支那。
  九日我有力部队于怒江上游渡河,威胁敌侧背。
  十日敌攻陷腾冲。我驻守军第2师全部渡河,还击该敌。
  十八日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在突围中负重伤,团长柳树人、刘杰阵亡。
  十九日我军主力继续渡江,攻击敌侧背。第18师由惠通桥下游渡河,进出镇安街、龙陵一带,破坏敌后方出路,阻敌增援。
  二十六日戴安澜师长伤重不治殉国。
  三十一日我军改取守势,准备以后之反攻。此后,滇西边境形成了隔江(怒江)对峙局面,远征军之西路军已向印度撤去,东路军撤至滇西与敌对峙,中路军分头撤退:一路经打洛、新平洋到达印度岛,一路经孟拱、孟关、葡萄、高梨山返国;一路渡南盘江,经梅苗、南坎以西返国。
  六月十日林蔚率参谋团人员离保山回昆明。中国远征军此次入缅作战以失败告终,损失三重,计入编时约10万兵员,此时仅余4万左右。
  一九四三年
  四月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在楚雄成立,陈诚任司令长官。10月,陈诚病,由卫立煌接任。
  五月军事委员会驻滇干训团在昆明成立。原大理的滇西战时工作干训团,改称驻滇干训团大理分团。同时在印度设立兰姆伽训练学校。当时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决定给予中国军队十二个军(一说十三个军)的美械设备。
  六月二十九日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成立,史迪威任总指挥,罗卓英任副总指挥。
  十月十日史迪威令中国驻印军向大龙河西岸敌据点进攻,随军派出工兵部队,修筑中印公路。
  十一月一日新编第38师第112团占领拉加苏、新平洋等地。
  十月十八月新编第38师经月余苦战,攻占敌重要据点于邦。
  十二月下旬新编第38师向敌加强攻击,敌向大龙河东岸撤去,西岸敌各据点先后被我攻克,中国驻印军取得第一次反攻作战的胜利。中印公路亦修通至新平洋。同时,新编第22师第65团向打洛推进。
  一九四四年
  一月九日中国驻印军右路新编第22师渡大奈河,沿左岸开路前进。
  二十三日新编第22师向敌发起猛攻,经数日激战,毙敌官兵约200百人。
  三十一日新编第22师攻占打洛。
  本月,左路之新编第38师先后渡过大奈河和大龙河,肃清孟阳河之敌。
  二月一日新编第38师进占太伯卡及甘卡,夺取敌交通要点。
  二十三日新编第22师先后攻克腰班卡、拉征卡、拉貌卡等敌据点,至此,孟关外围之敌皆被我肃清。
  二十四日我军分左右两翼继续向南推进,战车营也同时配合行动。美军一个支队(约步兵一个团)亦在我左侧向瓦鲁班推进。
  三月五日新编第22师从正面猛攻孟关,经激烈战斗后攻占孟关,毙伤敌800余人。战车营亦攻抵宁库卡,先后共歼敌1400余人,敌军18师团主力被击破。
  六日新编第38师一部占领瓦鲁班东北之拉干卡。随即与攻占孟关之新编第22师协同围攻瓦鲁班。
  九日激战两昼夜,我军占领瓦鲁班和秦诺。
  十五日战车营和新编第22师攻占丁高沙坎。继之向坚布山隘进攻。
  十九日攻克天险坚布山隘。
  二十八日我军攻占高鲁阳。
  二十九日我军进吕沙杜渣。至此,胡康河各战役胜利结束。
  自1943年10月至1944年3月底,中国驻印军南进150余公里,先后击毙敌军官60余名,士兵4100余名,其伤亡人数总计12000余名。我军伤亡总数为6495人。
  四月四日我军向孟拱河谷守敌部署进攻,经15天激战,新编第22师、新编第38师先后攻占瓦康至丁克林之线。
  是月,第14师和第50师空运印度。
  五月三日美飞机36架配合作战,新编第22师在战车掩护下,向英开搪守敌包围攻击。
  四日新编第22师攻占英开塘。
  十一日中国远征军为配合中国驻印军缅北反攻作战,打通中印公路,决定强渡怒江,向入侵滇西之敌发动反攻。远征军攻击部队第20集团军之第53军和第54军,及防空部队第11集团军之新编第39师,第76师和第88师之各一加强团,于本日自双虹桥至栗柴坝间,分七处强渡怒江。
  十二日新编第39师一部攻占红木树;第198师由栗柴坝渡江后攻占桥头、马面关,主力围攻腾北重镇北斋公房,第36师在双虹桥附近渡江后,对敌发动进攻。我军越过高梨山,进至瓦甸、江苴街以东之战。
  五月十七日驻印军第50师第150团和新编第38师第88团,在美军支队配合下,攻占密支那西机场。
  六月一至三日远征军第2军及第71军配属新编第39师,分由惠通桥、毕寨渡、三江口各附近渡江。
  四日远征军新编第28师攻克松山外围据点腊猛后,立即围攻松山。
  九日第87师攻克镇安街。
  十日第87师、88师一度攻入龙陵,敌增援反扑,我军退据龙陵东北部,与敌对峙。
  十四日我军攻克北斋公房。
  十六日驻印军两冀协力猛攻卡盟,经多次冲杀,终于攻占卡盟。
  十八日新编第38师第114团强渡孟拱河,向敌攻击,解救被围英军第77旅,并占领孟拱外围各据点。
  二十日远征军第36师攻克瓦甸,第53军攻占江苴街。
  二十四日远征军第九师攻克象达,向芒市前进。
  二十五日驻印军新编第38师经两昼夜激战,占领孟拱。孟拱河各战役历时三月,至此胜利结束。此役歼灭敌第18师团,重创其第2师团第4联队、第53师团第128、151联队、第56师团第146联队。先后毙敌11500余,其伤亡总数约26000人,生俘田代一大尉以下117人。我军伤亡官兵4591人。从此中国驻印军控制了缅北整个战局,奠立了反攻作战的胜利基础。
  七月六日密支那攻防战已达40余日,驻印军新编第1军军长郑洞国到密城前线视察,决定于“七七”抗战七周年纪念日向守敌发动全面进攻。
  八月五日中国驻印军在盟军协同下,攻克密支那,全歼守敌。此役历时三个月,守敌第18师团第114联队主力,第56师团第148联队主力,(三五网…555sjs)工兵第12联队一部其他部队共3000余人全部消灭,俘敌官兵69人。我军伤亡6000余人,其中阵亡官兵2000余人。至此,驻印军第1期反攻任务胜利完成,开始对部队进行整顿。整顿期间,驻印军奉命改编为两个军,即新编第1军与新编第6军。
  中旬第2军第76师主力攻占放马桥,切断龙陵、芒市间敌之交通线。第70军第87、88师和第8军荣誉第1师主力等部,对龙陵再次发动围攻。第116、130、195师和预备第2师向腾冲守敌猛攻。日军第56师团得到第2师团的增援,向远征军反扑,远征军进展迟缓。
  九月八日远征军攻占松山。新编第28师自6月4日起,对松山守敌发动五次围攻,未克,继由第8军自6月下旬起接替攻击任务,又连续发动9次攻击,费时3月,终于攻克松山。
  十四日远征军攻占腾冲。远征军自渡江至攻克腾冲止,共历大小战役40余次,毙敌军官100多和士兵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