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作者:古诗乐      更新:2022-08-03 16:56      字数:4850
  档媚烟良袄锘巴舛际巧滤彰脱钅亮娇谧铀@挡换骨囊馑肌A乩春闷⑵乃彰既滩蛔《苏媾黄屡苋フ蛏辖枇思盖Э榈挠∽忧垢怂恰?br />
  姑姑做事太绝,兴许是觉得苏铭泉两口子没什么本事,回老家搞养殖也挣不到钱,再加上只有一个不争气的女儿苏叶,成绩还没有她的儿女好,看准了以后是个考不上大学的废柴,一家人注定是翻不了身了,索性就彻底翻脸。
  几年后,苏叶家境况好转,曾经落井下石的小叔和大伯、爷爷奶奶他们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的,照样上门套近乎,只有姑姑一家人再也没脸见他们,逢年过节都不打照面。
  为了让父母开心,也为了让他们放心,苏叶把英语小测验考第一的事告诉了他们。虽然看过了试卷,苏铭泉和杨牧也笑着夸奖了她,不过显然还是对她的中考没有信心。
  这天晚上苏叶就听到隔壁房间传来苏铭泉和杨牧小声说话的声音,商量的正是挣钱给她上县一中的高价这件事。
  这批的一千只鹅快要长成了,如果全部卖掉的话,净利润就有一万块。当然,这一万块里还有小叔帮忙的辛苦费,按每月一千,也有四五千的样子。这些鹅苗都是苏铭泉考察过后从外地买的最好的鹅苗,七十天就可以长成,不仅个头大,而且肉多,肉质也好,现在名声还没传开,就已经有县城和镇上的酒店打听着要买了。
  现在是五月份,到高一报名的时候还可以再养一批鹅苗,挣的钱刚好够交县一中的高价费。
  听到他们这么商量,苏叶感动的同时突然想到一件大事,不由一下子从床上坐起,忍不住懊恼起来。
  正文、第8章 收获
  记得那时第一批的一千只鹅苗死得只剩几十只,赔得血本无归。再加上小叔出外,家中不仅无人帮衬,还多得是落井下石之辈,米缸面缸见了底,妈妈杨牧去奶奶家借粮却空手而归。家境富足的大伯借口把钱都放了出去吃利息,小婶也说刚打下来的新麦都跟人谈好了价钱,不好反悔。
  村子里沾亲带故的都借了一圈,最后还是没有亲戚关系的一户人家借了两袋新麦给杨牧,勉强算是没有断粮。
  那时苏铭泉也干不动重活,杨牧累得一场病接着一场病,所有人都在一旁看笑话,这些苏叶都一清二楚。
  娇生惯养长大的苏叶在高中三年一直都是穿别家不要的破衣服,袖口烂了一圈没法见人就带上袖头。冬天冻得发晕,也只敢在出了家门的上学路上偷偷哭。虽说逆境才能使人成长,但是苏叶并不想再把这一切经历一遍,更不愿再看见那些人面对父母时摆出一副幸灾乐祸高高在上的姿态。
  如果家里养鹅能够赚钱,对目前的困境绝对是个极大的改善,可是……
  若非养殖赔本,苏铭泉和杨牧二人又独木难支,苏铭泉也不会想着去炒期货。虽然苏铭泉炒期货没有挣到钱,不过眼看着石油的价格就要疯涨,苏叶真的不想再错过这个挣钱的机会。
  苏叶陷入了两难,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到半夜,最后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就在十天假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学校果然又通知延长一个月。本来苏铭泉和杨牧很是担心苏叶这次中考成绩会更差,不过看到苏叶在家这几天都自觉学习,每天的时间规划得很好,院子里的鹅吵吵闹闹也没有影响到她,也就放心多了。
  乡居生活规律而平淡,苏叶每天天刚亮就被鹅吵醒,然后起床帮着爸妈给鹅拌饲料、倒水,之后拿着课本去屋子后面的小湖边背书,吃过早饭开始研究手头上的试卷,而苏铭泉和杨牧就开始去地里收草,留作拌饲料用。虽然没有什么娱乐,不过这种带着淡淡期盼的忙碌已经算是一种幸福。
  苏叶的小叔苏建国每天来得越来越晚,苏叶一直悄悄留心,只要是听说给鹅喂药,就赶紧跑过去围观。苏叶尝试着让杨牧把兑药水这个工作交给她做,可惜没能成功,只好每天多加留心。
  这一天傍晚杨牧去别处收草,苏铭泉临时有事去了镇上,临走时交代苏建国给鹅喂药。这一批鹅已经快要长成,这种预防生病的药水是最后一次喂了。
  大大的院子里只有苏叶和苏建国两个人,苏叶把小桌子小板凳搬到院子里的树荫下,一边看书一边盯着苏建国那边。
  只见苏建国草草的看了看药瓶的说明书,就开始找水壶兑药水了。看他那漫不经心的样子,苏叶默默叹了口气,看来他是真的没当回事,也许他以为即便兑错了药水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后来鹅几乎全部死掉,苏建国也没脸再呆在这里,就顺势去了外地。
  苏叶放下手里的笔,快步走过去笑着说:“小叔我来帮你兑药水吧!”
  苏建国随口应了一声,就把手里的药瓶交给苏叶,自己去往药壶里倒水。苏叶仔细看了说明书,的确是一比一千的比例,又看药瓶上注明了是二百毫升,而那只药壶只是两千毫升的容量,就知道只需要倒一点进去就行了。如果不提醒他的话,只怕他会直接把一整瓶都倒进去吧。
  果不其然,苏建国从苏叶手里拿过药瓶,看也不看就要全部倒进去,苏叶急忙制止了他,解释道:“说明书上写了,是一比一千的比例兑药水,只需要手指尖这么多的药倒进去就行了。”
  “嗐,这药不一定是真货,倒少了没有效果!”苏建国也自有其一套理论,倒说得苏叶一时间无言以对。
  “……那万一是真药,倒得多了不是就出事了吗?”苏叶当然不会让苏建国这么随便的就把药全部倒进去。
  苏建国每天在家被自己媳妇唠叨,早就不想在这给二哥苏铭泉免费帮忙了,见苏叶小小年纪就想管到自己头上,忍不住有点想发火,不过长辈跟小辈犯不着这么较劲。苏建国就索性把药瓶往旁边一放,说:“那就等你妈回来了再弄吧,我还有事,就先走了。”说完就离开了。
  苏叶叹了口气,兑药水自己是没问题,可是一个个的去给鹅喂药就不行了,这个工作又要落在爸妈身上,只怕要忙到半夜才能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苏建国就来了,跟苏铭泉站在大门外说了会儿话又转身离开。苏铭泉一脸无奈之色的走进来,望着满院子快要长成的鹅深深叹气。苏建国刚才过来说他要去外地打工,而且已经联系好了,过几天就走。
  曾经苏叶也很天真的建议苏铭泉去招一个青壮年来打工,可是苏铭泉一句话就堵得苏叶无言以对:“没有钱付工资,除了最亲的亲戚,谁会来给你帮忙?”
  创业的起始阶段最是辛苦,不仅没有资金,也不被所有人看好,甚至连苏铭泉和杨牧本人也不知道前景会是如何,只是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
  六月初,苏叶已经系统而全面的把所有涉及中考的内容都复习了一遍,初步做到了心里有底。而这时,家里第一批的一千只鹅也终于长成了!
  刚开始只是几只十几只的往外卖,虽然收益少,不过也算看到了希望,每次挣到了一点钱,杨牧都要去镇上买些肉回来,给苏叶解解馋,那真是什么山珍海味都比不上的至高美味啊。
  没过多久,名声就渐渐的传了出去,县城里开始有大饭店来光顾,苏铭泉和杨牧也不用再带着鹅四处贩卖,只需要等在家里,自然有人开车来买。
  在苏叶重新开学之前,一千只鹅刚好卖光,苏铭泉把之前借的几千块钱还掉,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正文、第9章 中考前夕
  消息传了开去,许久不露面的大伯苏德永也上门来了。大伯的宝贝儿子苏云飞只比苏叶小几天,也是今年的中考生,不过与苏叶不同的是,苏云飞向来成绩优秀,是大伯一家人的骄傲。
  果不其然,刚寒暄了几句,苏德永就开始问苏叶的功课,顺势夸起了自家儿子多么用功,成绩多好云云。遇见这种话题,苏铭泉和杨牧照例无话可接,讷讷不语——谁让苏叶不争气呢。
  等大伯夸了一阵,苏叶笑着接话:“小飞用功是好事,不过这没几天就中考了,总是熬夜对身体也不好,大伯还是多劝他休息休息,省得压力太大,发挥失常。”
  苏叶一副笑吟吟的模样,虽然这话寓意不好,但是话里话外都是关心苏云飞的意思,大伯苏德永心里有些发堵,但是也只当做苏叶年纪小不会说话,就索性不再谈论这些,转而问起了苏铭泉养鹅的收入如何。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苏铭泉和杨牧亲身经历了一回人情冷暖,杨牧是彻底看透了这些人,只有苏铭泉还念着血脉相连,想要大家都过得好,听苏德永问起,就一五一十的全说了。
  下岗这半年多的时间,前几个月都在筹备中,不管是盖鹅舍还是考察鹅苗,苏铭泉没少下功夫。这第一批的一千只鹅总共卖了四万块,在丰源县这个小地方算得上一大笔钱了,要知道,去年苏铭泉买了一套单位自建房也只不过才四万块呢,那还是一百二十平米的三室两厅!
  苏德伟听得心里发热,恨不得自家现在就动手做上这门生意,只不过他自己有工作,却是不能擅自离岗的。好在苏德伟原本也没有打算回乡搞养殖,就满脸堆笑的向杨牧说:“先前你们家急用钱,偏偏我把闲钱都放出去了,正好这两天钱都收回来了,你们要是钱不够用,只管来找我。”顿了顿又说,“跟别人都是算三分利,咱们是一家人,不讲那些虚的,就按两分利算!”
  苏叶听见不由微微一笑,大伯素来抠门,经过别人家的菜园都要摘一把菜叶子呢,这会儿能把高利息主动降低,对他而言已经是很大的牺牲了。
  不过苏铭泉对人向来赤诚,与苏德永的性子恰好相反,见苏德永要的利息比银行还要高出不少,全不念半分兄弟之情,心里就有些不满了,嘴上只说现在用不到那些钱,以后再说,就把这个话茬绕过去了。
  送走了大伯,苏叶心里有些发闷。这还只是个开头呢,往后要是自己家真正发达了,这些个人更要贴上来了。
  并非苏叶不念亲戚情分,只是这些人做得太过!前世里苏铭泉下岗后一直走背运,足有几年的功夫,老家这边一个亲戚都没有上门过,不管是逢年还是过节,大家都商量好了似的,全都不来出这个头。杨牧曾说“乐得清静”,可心里终究郁愤难平。
  苏叶深知苏铭泉为人,对自家兄弟感情极深,就算生气也只是一时,就如前世,明摆着被苏建国坑去十几万,也只是吵了一架就算过去了。除非全家移民到国外,否则永远都不可能摆脱这些亲戚。当然了,全家移民是绝对不可能的。
  是以,苏叶倒是真心希望这些亲戚们过上好日子,别来烦自家。
  六月二十一日终于重新开学,因为中考时间定在二十四到二十六日三天,所以学校匆忙发了准考证,交代了注意事项,又拍了毕业照,初中生涯就算是结束了。
  本来应该紧张的中考前夕,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和一次罕见的长假弄得变了味儿。大家嘻嘻哈哈的收拾了自己课桌里的东西,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就这么轻轻松松的再见了。
  有些人的再见就是永诀,而有些人却注定了要在以后的人生中纠缠不休……
  苏叶同李青青一起走在放学的路上,顺路把自己的书本放到姥姥家,就去了李青青家看她刚满月的弟弟。兴许是李青青把那天苏叶及时叫来救护车的事跟她父母说了,李成和虎妞对苏叶的态度比以前更加热情了。
  坐完月子的虎妞气色极好,看上去竟然又年轻了几分,见苏叶来看望她,就忙喊着李青青拿零食过来招待。
  李家的住处狭小,又有李青青的爷爷奶奶来回走动,更显得站不下人,为了不麻烦他们,苏叶略坐了坐就告辞了。
  虎妞能够母子平安,给了苏叶极大的信心,若是重生一次真的能够改变命运,那自己一定要竭尽所能,争取一个最光辉灿烂的人生。
  李青青家和苏叶的姥姥家只隔了一条马路,因为苏叶姥姥家离学校和考场近,苏叶再次回来就重新住进了姥姥家。
  面对舅舅舅妈,苏叶只是态度冷淡,并没有什么激烈的行为举止,但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却是做的足足的,闹得舅妈也不好意思跟苏叶说话,正好省了苏叶的麻烦。
  不过是一个星期罢了,苏叶安安静静的呆在小屋里看书复习,除了吃饭根本不出门。最后一天的时候,就连姥姥都担心她压力太大,特意来劝她出去玩一会儿,还悄悄从床板下找出藏的私房钱给她,让她出去买点好吃的。
  姥姥向来最疼爱小辈,也没有别的老人那样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孙男孙女都是一样看待,这也是祖辈人中唯一一个疼爱苏叶的人。
  苏叶看着表情殷切的姥姥,哭笑不得的?